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
开展集体表演活动,推动幼儿主动交往

开展集体表演活动,推动幼儿主动交往

更新时间:2019-02-27 16:43:23

《开展集体表演活动,推动幼儿主动交往》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幼儿艺术教育是为人生打基础的教育,帮助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情绪态度,进一步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根据《指南》指导结合朱永新老师新教育思想“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注重个性发展”在我园我们合理开发本土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促进幼儿有个性发展,我园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开展“花样手鼓艺术活动”,现我园的《古镇古韵 润童心》手鼓课程已被家长和社会各界认可。我园大班幼儿在花样手鼓艺术活动中不仅学习与成人和同伴友好相处,也在活动中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同时幼儿的合作能力也有很大的进步。那么,在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花样手鼓艺术活动”促进幼儿合作能力发展?

一、      鼓励小组手鼓活动,初步发展幼儿互动能力

   大班幼儿(5-6岁) 有自己的好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活动初期教师帮助分组,每一组要有2-3个性格活泼、喜欢交往的幼儿,请这些幼儿去找一个朋友,组成自己的小团队并自己给小组取名,完成小组第一次合作,同时这样的仪式感也帮助竖立团队精神。活动中以幼儿自主表达、自主表现对不同音乐作品的理解,一带一的方式互动表演,小组合作达成一致。(例如:我园大班“花样手鼓艺术活动”开展初期,幼儿形成小组后,小组成员经过协商、讨论每一组都有了有趣的名字“飞鱼队”、“向日葵队”、“金牛队”、“小蚂蚁队”等,每一组幼儿都参与小组的手鼓学习、交流以及表演活动。在幼儿集体商议选定我班班歌《小小一粒沙》时,我将为班歌伴奏的任务交给个小组,小组成员自由讨论表达自己对该音乐作品感受,性格活泼好动的幼儿带着安静的合作孩子一起互动完成初步的音乐伴奏,当邀请小组合作表演时,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特点,尽管每一组的合作都有自己都有组员记不住拍点的顺序,但幼儿间的初步的互动以及合作为接下来的活动以及生活中的合作游戏打下基础。)

二、      教师适时参与活动,创造合作的机会

无论是幼儿对美的认识和自我的表现能力还是幼儿间合作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成人适时的鼓励与引导。在开展小组手鼓活动时,教师把握时机幼儿间互动意识形成时,教师抓住时机参与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回应,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例如:在我园大班幼儿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氛围时,教师们分别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为幼儿创造机会,促进幼儿与同伴合作、与教师合作。在欣赏《唐诗联唱》时,教师进入小组参与小组的伴奏表演活动,教师边拍手鼓边唱上句“春眠不觉晓”,幼儿主动回应“处处闻啼鸟”;教师拍手鼓唱“夜来风雨声”,幼儿回“花落知多少”;音乐伴奏进行第二遍时,教师拍手鼓幼儿唱诗歌,通过这样形式的活动,幼儿还可以推荐或者轮流到小组中间以不同的角色合作完成诗歌表演。且这样的形式的活动可以用到班级的户外游戏活动、角色故事表演等游戏活动中,有效促进间幼儿的合作。)

三、      开展集体表演活动,推动幼儿主动交往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故教师开展集体表演活动,集体完成音乐作品的表演活动,且在活动中,每一组都要合作表现,进行手鼓表演。(例如:《小小一粒沙》班歌选定后,初期是小组在一期一起协商、交流表演,中期教师参与引导,后期教师组织集体表演,每一组都有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表达,每一组也都是整体音乐的一部分,手鼓表演离不开任何一组,每一组也不能缺少或者不回应的组员,就像大雁迁徙的队伍一样却已不可。在表演时,教师作为指挥,幼儿看教师手势听音乐伴奏表演,有拍手鼓的,有唱儿歌的,还有边拍边唱的,每一组都是自己的表达,每一组每个幼儿即是个体又是集体,大家都是手鼓表演的一部分。最终,我园大班手鼓表演《小小一粒沙》在“全国新教育年会新沂会场窑湾特色课程基地”展示活动现场得到全国各地教育同仁的一致好评。)

幼儿的园的一日生活即是教育,我园大班组织活动不限地点时间会在幼儿自发时间走到户外种植区、古镇老街一起表演,也会请家长到幼儿园一起活动,花样手鼓艺术活动帮助我园大班幼儿正确表达和表现自己,节奏感无处不在的幼儿园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无尽快乐的同时,同伴间的互动、小组间的合作以及师幼互动合作,集体间的合作都有很大的进步。遵循《指南》的指导,以快乐为出发点,以幼儿为本的“花样手鼓艺术活动”有待继续探讨。
相关阅读
推荐
  • 我的音乐我做主——“快乐五步曲”实现打击乐活动的最大优势

    【摘要】作为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打击乐活动深受每个孩子的喜爱。他们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都喜欢敲敲打打的方式,喜欢动态有声响的东西,而打击乐活动恰恰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通过打击乐活动,可以调动幼儿手、眼、脑、心等众感官的并用,使大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让头脑变得灵敏、聪慧。另外,打击乐活动中对音乐灵感的寻求、对演奏状况的把握、对作品的处理、分析也都要进行丰富、活跃的形象思维,使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本文结合班级幼儿开展打击乐活动的过程,在教学

  • 音乐教学有效预设策略的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教育界也掀起了一场后现代的教育变革即向时间要成果,向课堂要效率的有效教学变革。这种课堂教学的变革从中小学逐渐波及学前教育界,提出了有效教学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音乐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出现这样的误区:(1)教师过分关注预设的活动方案。上课就像背书,教师只是机械地完成方案中预设的每个环节、每个问题,而忽略了孩子在活动中反应,在师生互动中出现回应不及时或者回应不主动。(2)过于在乎孩子的反应。教师抛出的问题,缺乏目的性、对幼儿的回答缺乏选择性,使得教师的

  • 小班开展音乐游戏的策略研究(研讨案例)

    一、教研问题的由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音乐游戏是以唱歌、舞蹈、音乐欣赏等为基础设计的游戏,是融音乐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它是最易为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幼儿乐感与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 结合小班幼儿爱说、好动的特点,及此阶段幼儿感受音乐的特点和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如何让幼儿初步理解和表现简单的游戏内容和情感,让幼儿能跟着音乐快快乐乐地做游戏及体验参与游戏活动的快乐。本学期我对此方面做了一下探索。 二、教研问题的价值判断 音

  • 研讨课——提高音乐课堂中韵律活动有效性

    ●选材来源于幼儿生活,韵律活动贴近幼儿生活。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本次研讨我们本着构建快乐课堂,把课堂生活化的原则,因此在本次活动的选材上,教研组成员也动了一番脑筋。洗澡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事情,在洗澡的过程中,孩子们总是享受着快乐。洗澡作为教学活动的题材,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在教学的前两次试教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活动题目为《洗澡baby》,在活动过程中,看着孩子们在快乐的课堂中,享受洗澡,老师们提出为什么不用《我爱洗澡》作为教学活动的题目呢?这样就更加地贴近幼儿的生活了。 ●教学情景游戏化,韵

  • 音乐游戏,带孩子进入快乐的音乐世界

    小班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熊》后的反思(一) 教材分析: 音乐活动《小白兔和大灰熊》中小兔音乐的活泼、欢快与大灰熊音乐的粗旷、缓慢呈现明显的对比,结合小班幼儿易受情景、游戏的吸引的年龄特点,将活动设计成音乐游戏。旨在强调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体验自主表现的快乐。 设计理念: 《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活动让幼儿通过对小白兔与大灰熊两段不同音乐的对比欣赏,感知不同的音乐性质并随着音乐的变化来表现音乐形象。运用适合孩子能力的游戏规则,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在快乐的

  • 在反思中调整——《我的身体会唱歌》音乐活动的剖析

    言引导的有效性 音乐活动是一种相对比较活跃的教学活动,容易引起幼儿情绪的激动使活动失控。因此语言的正确有效使用是极其重要的。在《我的身体会唱歌》音乐活动中,我对鼓励幼儿探索身体能发出声音的地方的语言设计是这样的:我们身上还有哪些地方也会发出声音呢?让我们试一试。还没等我说完,孩子们就兴奋得跺开了脚,我喊也喊不停,玩得津津有味的孩子们也不去寻找其他的发音方式了。当时我很着急,就设想如果调整成肯定式引导可能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安静下来后我决定再尝试一次:我们身上还有许多地方也能发出奇妙的声音,大家比一比谁找到的

  • 激活音乐,展现自我——浅谈幼儿歌唱教学“新”策略

    孩子们在幼儿园得到了系统的、全面的学前教育,但是往往家长对此的评价是:孩子在幼儿园很乖,能唱很多歌,能念很多儿歌了。虽然老师觉得这样的评价很片面、很不公平,但是,却从侧面反映出家长对歌唱、诗歌教学的重视。歌唱是一种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形式,是现代建构式课程艺术领域重要的一项内容。孩子喜欢这种活泼、有趣的形式,并乐于用肢体动作、用声音来表达,由此产生了很多种表现方式。那,怎么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的实践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 音乐课堂不能少音乐 音乐课堂要渲染一种音乐的气氛,不能过于枯燥和单板,所以音

  • 老师,你做好让孩子演唱的准备了吗?

    最近,我陆续听了几节音乐活动,由于老师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呈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一次公开活动中,教师A组织的是大班歌唱活动《柳树姑娘》,在幼儿演唱之前,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充分欣赏和感受的环境,从感受音乐旋律到引出歌词,老师反复演唱歌曲,不同方式的倾听后,幼儿也就轻松的学会了歌曲。教师B组织的是中班歌唱活动《小小的船》,演唱前,教师播放了电脑里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之后老师范唱了一遍歌曲,在陆续引出歌词后,就让幼儿跟着演唱,结果孩子大多不会唱。 同样是歌唱活动,同样是在演唱前关注到了欣赏和感受,

  • 让孩子爱唱,会唱——开展大班幼儿合唱教育之点滴体会

    陈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合唱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如何合理科学进行幼儿合唱教学、引导幼儿使用嗓音,还有待在实践活动中摸索,所以本学期我就着重于幼儿合唱方面的教学研究。 因为我们班的孩子们演唱水平层差不齐,又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所以我也有针对性的放低了对孩子们合唱的要求,我将合唱的目标定位在:喜欢单独表演和用不同地合作表演形式歌唱,能够根据不同地合作歌唱要求来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初步学会领唱、齐唱、合唱,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