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日月明》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日月明》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0-01-26 20:32:40

《人教版语文《日月明》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篇字理识字的集中识字课文,根据会意字构字特点编写。课文以韵文形式呈现,朗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揭示了会意字构字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的趣味,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

  2.课文的插图,描绘的是三个小孩子合力在中树苗的情景,图画的背景是一片小树苗和树林,为学生读文识字和感悟课文主题提供了帮助。

  3.课后“读一读”练习,实际是要求在“会认读的字”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口头组词”的教学步骤,其目的是:一是提供词语环境复现会认读的字以利于记认;二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三是扩大词汇量。这些词语可以在口头组词完成后,再单独拎出来读一读。后续的课文如有这样的练习,也可这样处理。

  4.本课继续让学生认识日字旁,根据教师用书对“要求认识的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认识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体字这个概念;到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字后,再了解其表意的功能,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汉字,不要拔高目标要求。

  学情分析:

  1.要继续利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复习巩固提高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让学习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达到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

  2.虽然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基本形成,但是要求一上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和学习是困难的,因此,除了教学上采用全员参与和不断有新学习任务学习刺激的策略外,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本教学设计不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3.一年级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外部言语能力为主,内部言语能力开始发展,因此,借助读物插图阅读,既是教学目标,又是很重要的教学策略。应充分运用这个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并以此评价学生是否了解。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认识“会意字”,知道会意是造字法之一,尝试运用会意方法,结合生活实际,猜猜课后“泪”等3个字。

  4.认识偏旁日字旁,能正确认读“明”等11个生字新词和“明月”等8个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认识笔画卧钩,能正确读写“木”等5个生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明”等11个生字新词和“明月”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木”等5个生字。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尝试运用会意方法,结合生活实际,猜猜课后“泪”等3个字。

  教学准备:

  教师:“明”等11个生字字卡,“木”等5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明”等11个生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一—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用完整的句子说话;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复习

  1.复习有关的音节、声母、韵母。

  (1)PPT出示下面的音节、声母、韵母:

  zh__ch__sh z__c__s ɑn__ɑnɡ in__inɡ tiào shuǎnɡ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音节、声母、韵母,注意读准音。

  (2)反馈指导。

  指名读或拼读,相机指导。齐读。

  (3)小结:读准舌面音、舌尖前音和翘舌音,边音和鼻音,正确拼读三拼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2.复习有关象形字。

  (1)PPT出示有关图画:

  出示任务:你还记得这些象形字吗?把它们写出来。

  (2)反馈指导。

  预设:日、月、田、山、水、木。

  (二)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这些字,都是我们在第一单元识字课文中学习的字。这些字是我们的祖先用象形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字,叫象形字。然而,随着人们相互的交流发展需要,就出现了只用象形字无法表达意思的问题了。但是我们的祖先可聪明了,又创造出一种造字法造字,顺利解决了问题。这是一种什么造字法呢?是怎样造字的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识字课文,将课文读好了,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就能知道了。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⑨日月明(“明”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明”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初识会意字。

  (1)提问: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好了课文的题目了。课题中的“明”字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指名回答。预设:“明”字是由“日”字和“月”字组成的。PPT出示。)你能根据“日”字和“月”字,猜出“明”字的意思,并组词表示吗?(指名回答。预设:太阳发光,月亮也发光,所以“明”可组词:明亮、光明)

  (2)小结:你们看,我们的祖先多聪明啊!用两个字合起来组成一个新字,把它们的特征组合起来成为这个新字的意思。这样,就成功解决了只有象形字造成的表达交流上的困难了。这是一种什么造字法?造出来的字叫什么名称的字呢?我们继续学习了解,好吗?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借助汉语拼音,尝试朗读课文。

  1.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个体练习。

  2.反馈指导:

  分两部分(前四行为一个部分,后四行为一个部分。)指名朗读,正音后学生自由朗读或齐读该部分。

  3.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还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反馈指导:

  指名朗读,师生按要求评议。齐读。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习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课文也是一首歌谣,歌谣的朗读同样要讲究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歌谣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

  指名朗读,师生按要求评议。

  3.自由练习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歌谣的朗读要讲究节奏,就像我们歌唱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会认的字学习。

  1.导语:同学们能把课文读下来了,把会认读的字单独拿出来,你还会认读吗?等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宝宝,就能进一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像上一篇课文学习那样,按照课后双横线列出会认的字的顺序,在课文里把会认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

  出示任务:把会认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个体操作练习。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2—3人,关注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3.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

  (1)导语:通过刚才会认的字的读音学习,你觉得哪个字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的?

  出示任务:读读这些会认读的字,你觉得哪个字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的?

  (2)反馈指导。(注意归类指导。)

  预设:

  翘舌音:尘、众、双;后鼻音:明、从、众、双;平舌音:从、森;边音:力。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

  4.导语:读准了会认读的字,你能给这些字找朋友吗?

  贴出“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等字字卡。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5.反馈指导。

  (1)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2)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3)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6.出示任务:(PPT出示课后练习“读一读”的词语。)你能认读这些词语吗?

  个体练习,同桌互读互纠。

  7.反馈指导。

  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8.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9.认识日字框。

  (1)导语: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构成合体字的部件——偏旁,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个新的偏旁了,是构成哪个字的什么偏旁呢,同学们在会认读的字那里找一找。

  (2)反馈指导:

  预设:明(“日”“月”)

  (3)小结: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明”字是合体字,它由一个“日”和一个“月”构成,这个“日”字作为偏旁也有自己的名称,叫“日字旁”(板书:日字旁)。从“日字旁”取义的字一般与太阳、光阴、时间有关,比如:早、晨、时、春。

  (4)出示PPT,齐读一遍:

  明——日 日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的偏旁,交了一个新朋友:日字旁。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四)朗读课文。

  1.导语: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学习了新的偏旁,你们能把课文朗读得更好吗?

  出示任务:击掌,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练习,同桌互读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检查后,齐击掌朗读。

  三、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四、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就要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告诉我们是一种什么造字法,造出来的字叫什么名称的字了。

  (一)看图说话,了解图意。

  1.(PPT出示课文插图)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画的近处画了谁(提示:给他们分别起一个名字。)?他们在干什么?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图画上画了小玲(扶树苗者)、小明(培土者)和小红(浇水者)。

  小玲把小树苗扶正,小军给小树苗培土,小红给小树苗浇水。他们同心协力在种树(栽树、植树)。

  3.出示任务:继续观察图画,想一想,图画的远处是什么?小玲身后是什么?

  4.反馈指导。

  预设:

  图画的远处是一片小树林。小玲的身后是一片森林。(追问:你们猜一猜,森林和树林,谁的面积更大,树更多?指名回答。预设:森林的面积更大,树更多。追问:你是根据什么才出来的?预设:生活中了解到的。或:根据“森”由三个木组成,“林”有两个木组成而才出来的。)

  5.小结:同学们真会看图说话。图画上画的是三个小朋友在植树造林,他们同一条心,共同出力在栽种一棵树。同学们也很会猜字义。“森”由三个木组成,“林”有两个木组成,虽然这两个字都是表示树林子的意思,但“森”多了个木,森林就比树林的面积更大,树更多了。

  (二)图文结合猜字义,再识会意字。

  1.导语:我们在读课题的时候,已经了解到“明”字是由“日”和“月”两个字合成的,并利用这两个字发光发亮的特征成为“明”的字义。现在又通过同样的方法,了解了“森”和“林”的意思了,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字像“明”字那样是由两个或三个字组成的新字,你们有能不能猜出它们的字义呢?

  出示任务:朗读前四行歌谣,找出由两个或三个字组成的新字,用实心圆点点出来。

  2.反馈指导。

  预设:明、男、尖、尘、从、众、林、森。

  3.出示任务:(PPT出示男、尖、尘、从、众及其的组成)能像猜“明”字的意思那样,结合插图,你能猜出这些字的意思吗?

  个体思考猜测,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预设:(注:这个教学不是要溯字源,根据所组合的字说的在理就可以了。)

  男:在田里出力干活的人。

  尖:从大逐渐到小,最后就变成尖的,尖锐、笔尖。

  尘:细小的泥土就是尘土了。

  从:一个人跟着一个人,跟从,随从。

  众:三人成众,人多。

  5.小结:歌谣里说的这些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而成,并根据组成的哪些独体字各自的特征或意思组合成这个新字的意思,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字就叫会意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只用象形字无法表达意思的问题了,我们的祖先多聪明啊!(PPT出示:会意字。齐读。)

  6.完成课后猜字意思练习。

  (1)导语:你能利用会意字这个特点猜猜这些字的的意思吗?自己先猜一猜,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才出来的。

  出示任务:(PPT出示练习)你能猜出下面这些字的意思吗?

  个体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泪:眼睛流出来的水,眼泪。

  休:人背靠着树木休息,休息。

  歪:不正就是歪了,歪斜。

  (3)小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和练习,同学们又认识了一种汉字叫做会意字,又学习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以后如果遇到了会意字,就可以运用这种识字方法来认识它了。

  (二)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

  1. 出示任务:(PPT示课文插图)朗读后四行歌谣,结合插图,你能指着图画,分别说说这四行歌谣的意思?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在这过程中形成板书。)

  预设:

  一人不成众:(指着三个小朋友部分)三个人以上才叫众,一个人不能叫众。

  独木不成林:(指着远景树林部分)很多树在一起才能叫树林,单独一棵树不能叫做树林。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指着三个小朋友栽树部分)一个人扶着树,一个人给树培土,一个人给树浇水,几个人同一条心栽树,就一定能把树栽好。大家团结起来就能把事情办好。

  3.小结:歌谣后四行,告诉我们人多力量大,众人团结一心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4.齐击掌朗读课文。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六、写字指导(每字指导前,PPT出示该字。学生动笔写字前,先提醒执笔和写字姿势,做好后才让动笔写。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一)指导书写“木”。

  1.观察并说说“木”的笔画和笔顺,然后边说边书空。

  2.范写“木”,要求留心观察老师范写;边范写边提示:横在横中线上方,平直稍斜;竖压竖中线,稍过下部竖中线一半收笔;撇、捺都在横与竖交叉处起笔,舒展,撇的收笔比捺的收笔稍低。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强调各笔画的位置,然后改错。

  (二)指导书写“林”。

  1.观察并说说“林”的笔画(提示左边的“林”捺变点)和笔顺,说说两个“木”的大小(提示左窄右宽,左小右大),然后边说边书空。

  2. 范写“林”,要求留心观察老师范写;边范写边提示:左边的“木”写在竖中线的左边,横靠近横中线上方起笔,平直稍斜;撇在横与竖交叉处起笔;点压横中线起笔;右边的“木”,横要顺着左边的横,同为一直线;撇与捺的写法与“木”字相仿,但撇要穿插到左边“木”的点下方,靠近竖起笔。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强调各笔画的位置,然后改错。

  (三)指导书写“土”。

  1.观察并说说“土”的笔画和笔顺,然后边说边书空。

  2.范写“土”,要求留心观察老师范写;边范写边提示:第一笔短横压横中线起笔,平直稍斜,运笔至横中线上方收笔;竖压竖中线至书中下下部一半收笔;第三笔长横与第一笔短横平行。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强调各笔画的位置,然后改错。

  (四)指导书写“力”。

  1.观察并说说“力”的笔画和笔顺,然后边说边书空。

  2. 范写“力”,要求留心观察老师范写;边范写边提示:第一笔横折钩在横中线上方起笔,转折后折要稍向左斜;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起笔,经田字格中心偏左运笔向左舒展,斜度与横折钩的折相同。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强调各笔画的位置,然后改错。

  (五)认识和书写笔画“卧钩”。

  1.导语:我们在学习写“心”字之前,先要学习一个新的笔画:卧钩(PPT示:笔画卧钩)。

  2.在田字格上范写“卧钩”并讲清书写方法:左边横中线上方轻入起笔,向右下运笔,过竖中线后与横中线平行行笔,运笔至右下格中部顿笔提起向左上成钩。

  3.学生在田字格上仿写两个,反馈纠正强调轻入、顿笔提起向左上成钩,整个笔画像弯月的书写要求,然后改错。

  (六)指导书写“心”。

  1.观察并说说“心”的笔画和笔顺,然后边说边书空。

  2. 范写“心”,要求留心观察老师范写;边范写边提示:第一笔点在横中线上方起笔,向左运笔;第二笔卧钩起笔与第一点位置齐平,钩接近横中线收笔;第三笔点压竖中线收笔;第四笔点起笔的位置比第三笔点起笔的位置稍低。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两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强调各笔画的位置,然后改错。

  七、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作业设计:

  朗读。

  板书设计:

  ⑨日月明

  口头组词板书(略)

  一人不成

  独木不成

  众人一心

  黄土变金
相关阅读
推荐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目标检测题

    (全卷100分,书写占3分) 班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把搭配正确的词连起来。(8分) 初三初四 一对 专家 十五十六 一座 石桥 朝看太阳 一位 小鸟 夜望北斗 一群 眼睛 二、看拼音,写汉字。(16分) zhǐ sh mnɡ yuǎn wi mnɡ pin fēnɡ s jin 三、比一比,再组词。(16分) 河( 那( 姐( 呀( 可( 哪( 祖( 蚜( ) 座( 雷( 名( 亲( ) 坐( 雪( 岁( 新( )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字词句积累(64分) 一、比一比,看谁写得既正确又漂亮。(16分) chūn lǜ lin mnɡ mǔ shuō hu ɡān 二、辨字组词(18分) 真( 还( 空( 巴( 爪( ) 直( 过( 高( 色( 瓜( ) 对( 己( 处( 手( ) 双( 已( 外( 毛( ) 三、认识这些偏旁吗?为它们找到合适的朋友。(9分) 林 棵 辶 口

  • 2011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计算测试题

    姓名 班别 30+40=30+20= 40+50= 90-50=90-40= 50-10= 60+30=40-10= 60-40= 95-5=100-80= 60+6= 40+20=60-10= 30+8= 40+2=21+5= 35+4= 42+3=35+30= 42+30= 50+21=33+3= 25+0= 20-0=62+7= 5+31= 86+2=44+3= 2+26= 3+43=53+20= 50+31= 72+20=20+87= 45+30= 64+3=20+3= 25+3= 3+76=20

  • 从“趣”入手,趣中识字《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教材简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读起来琅琅上口。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他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阅读教学起步阶段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

  • 做动作诵文本,激发学生朗读能力——《jqx》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但是思维活跃积极性高,他们初步融入到小学课堂但耐心不足,思维集中时间短。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略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一方面使自己的教学常常受阻,另一方面也使得孩子的潜能得不到发挥。 在学生学习与jqx相遇时省略两点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采用了故事导入,自由拼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学习。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面对刚刚入校不到一个月的小孩子,教学的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忽

  • 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卷子分析:紧张忙碌的前半学期已转眼即逝,上周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了测查。本次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仅仅重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加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过大,虽然考查范围在一年级知识范围以内,但是题目太复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连词成句还比较困难,更没有独立读题审题的能力,所以许多题目如第一题我会把整体认读音节和相关的韵母找出来,抄写在拼音格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只能由老师带着做。我先帮他们做一个,先找整体认读音节yue,再找和它读音相同的韵母ue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要表达的美好心愿,体会作者想像之美。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好多小朋友喜欢画画,那老师要你画个太阳,你怎么画? 生1:我会画个白白的太阳。(为什么?)因为梨花印在太阳上,太阳变成了白色。 生2:我会画个红红的太阳,因为桃花是红的;因为五星红旗也是红色的 生3:我画的太阳有鼻子,有眼睛,有嘴巴...... 2、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ti duōxu hufēi chnghuā xiānɡti duō ( )( )( )( )( ) pio lingr tngxiān jnyǒng gǎnlin mnɡ ( )( )( )( )( ) yun likāi huxng zǒupng biāngāo d ( )( )( )( )( ) wǒ men dōu sh yǒu lǐ mo de hǎo hi z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照例子写字并组词。 例:

  • 一下语文《荷叶圆圆》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第14课《荷叶圆圆》。下面我从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一篇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诗意的语言,奇妙的想象,美轮美奂的画面,让孩子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以及大自然的美妙,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是一篇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好课文。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