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4-10 15:08:17
《巧设呈现点,构建简约开放的课堂——《角的初步认识》说课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2015年,3月18日,是我第二次参加太仓市级的说课,前一次,还是6年前的五年以内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那时候自己还比较青涩,死记硬背,但又不能完全脱稿,说的时候牙齿打架,声音发颤。今次,课件、稿子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尝试了“说”课,不是“背”说课。但在随机应变的方面有待加强,说课过程中不应该太拘泥于自己的说课稿,临场发挥显得不够自如。三年级数学第一~三单元 班级 姓名 一、计算:26% 1. 口算:8% 602= 245= 328= 60= 884= 98-89= 73-35+15= 323+2= 8400-8000= 10000-7000= 786= 9622= 10千克-3千克=( )克 3千克-2500克=( )克 2. 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8% *643= 486= *793= 844= 525= 805= 二、填空:34%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头猪大约重100( ) 一个苹果大约重200( ) 三只鸭子的重
首先,这两位老师相比较平时的课,形式上、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对于每一个问题都是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教师不再是一一引导。相对于我自己平时的课,我觉得这两节课都已经有很大的突破。优点非常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下面我就谈谈一些我个人的思考。 思考一:小组合作与小组交流的区别。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它不仅强调资源的互享,更强调任务的分工、协作。小
不久前,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认识面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吴老师多次询问学生你有感觉了吗?。个人以为,吴老师之所以反复提这样的问题,正是看到感觉在学生学习中内在价值。试着就吴老师几个提出感觉的教学片段进行解读。 【片段一】直观的感觉面积的大小 师:今天吴老师和你们一起学数学,我们研究什么问题呢?看这里(板书)面积。听说过面积吗?你在哪儿听过? 生:黑板上有面积,桌子上也有面积。(边说边用手指画) 师:看到面积二字,你有什么问题呢? 生:面积和周长有什么不同? 生:怎么算面积? 生:面积是怎么
上周六,在太仓港城小学开展了华应龙工作室送教(太仓站)活动。如果要用四个字去形容华老师的课,那就是酣畅淋漓。课的一开始,华老师笑眯眯地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课堂上可以笑吗?一些孩子摇头,一些孩子点头,还有一些孩子笑着摇头孩子们可爱的反应让人忍俊不禁,一下子华老师就和孩子们拉近了距离。接着,华老师用凤凰城的织布视频引入,让孩子填一填积__成__,孩子们开动脑筋,填积土成山、积善成德、积水成渊最后归纳为积线成面,引出面积。 上到这里,我脑子就闪过一个想法:这里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学科+吗?我们之前曾讨论数学可以
总第 课时 执教时间 月 日,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规范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迁移和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1)开火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24时记时法的有关知识。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认识24时记时法,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一单元的内容不管是教学中,还是教学后,都让我感触很深,原本打算最多用4课时教完的内容,居然上了5课时,但是教学效果却还是不理想,从直观地看钟面认时间到抽象地进行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转换,以及经过时间的计算,对于孩子来说,这一程度的提高,不但让孩子学起
直塘老街,小巷蜿蜒,它是一首历史悠久的长歌,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对照。它保留的街景,值得欣赏;它保留的文化,值得传承;它保留的习俗,值得沿袭。老街文化为学科教学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阅读课,朗读文人的作品;美术课,画一画老街风景;研学课,研究老街习俗;作文课,写一写老街故事。数学学科,怎样与老街文化联系起来呢?研究图形还是计算? 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千克和克》这一单元中,提到千克就是公斤。公斤、斤、两是
上数学课犹如打仗,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抓住本课学习的最关键问题大量投入时间、空间、资源,力求使学生对这一重点内容的学习达到较高水平。 例如:《倒推》一课学习中,在教学例2时,笔者这样来安排学习活动。 出示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①学生读题审题,问: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②小明邮票的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想办法将变
今天上午第二节我讲了《口算乘法》。这节课的内容不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口算的两种方法。我觉得这节课的不同之处在质疑和激励语的运用上。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学探究。自学的环节里,有的小组讨论的很激烈,组长的带领作用发挥的很好。没过几分钟就找出了2-3种方法。可有的小组讨论了半天还没有找出3种方法。(如1603就有三种方法)这个环节我发现了问题:组长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以后我要和语文老师商量一下孩子们的座位问题。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