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2 15:53:41
《教学《口算乘法》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天上午第二节我讲了《口算乘法》。这节课的内容不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口算的两种方法。我觉得这节课的不同之处在质疑和激励语的运用上。三上除法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为主线,安排了这样几道例题: 首位够除,十位和个位都没有余数 首位够除,个位有余数 首位够除,且有余数 首位够除,没有余数,个位不够除 看了教材的编排,个人建议增加一道二下的题,表内除法,如768。 首位不够除,虽然是上学期的内容,但学生学了十位够除的,对上学期的知识反而不知所措,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没有真正理解,只是强记竖式的形式,一旦时间长了,就忘了。增加这样的题原因有:1.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初步感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从高位除起,依次一位一位往下除,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各种图形的周长。2、根据对周长的理解,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学会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 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学会测量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十字绣图片)最近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拓展活动,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参加了十字绣社团,沈老师家里也有一幅十字绣,但是还没有镶上边框。到底需要多长的边框呢
黑埠中心小学 丁海浩,今天听了五位教师的课感受很深,他们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教学的魅力,五位教师准备的都很充分,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思想。 本节内容是学生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分数,虽然是第一次学习分数,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今天的数学课中,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
新沂市马陵山镇玄庙小学 李先尚,一、说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这个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
上数学课犹如打仗,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抓住本课学习的最关键问题大量投入时间、空间、资源,力求使学生对这一重点内容的学习达到较高水平。 例如:《倒推》一课学习中,在教学例2时,笔者这样来安排学习活动。 出示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①学生读题审题,问: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②小明邮票的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想办法将变
【李允允 】 一、案例背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册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知道把长方形某个面的形状
八一中心小学 王秀花,2015年5月18-20日,八一中心校开展的教学能手同课异构评比活动的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P71-72《小数加减法》及相关练习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过了乘法在前、加法在后的综合算式, 但没有涉及综合算式的递等式计算格式,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原有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 目的是为了
今天讲的是《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心中有些打鼓,因为在上学期有一道课后题已经涉及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而且当时我也已经让学生深入的学习并动手操作了验证的方法,那这节课我怎么讲呢?孩子们已经知道内角和是180了,我还要再重复一遍吗? 我开始认真看课本,第一部分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三角形,量一量,填一填。所以昨天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我让每个孩子准备三个三角形,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