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成长的故事”习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成长的故事”习作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0-09-19 15:32:0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成长的故事”习作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写自己的或别人的成长故事,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具体,通过叙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学习将“把一句话变成一段话”的方法,把文章写清楚具体。

教学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具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难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具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辅助工具:多媒体

授课时间:50分钟

课前准备:

1、回忆自己的成长故事。

2、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发给学生“成长足迹”卡片(让学生课前先完成)

4、练习口令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记的老师姓什么吗?那你该怎么喊我?(林老师)四(4)班的孩子们你们好!昨天的口语交际课上,你们跟林老师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让老师从你们的身上感受到了童真与快乐,你们的精彩表现给林老师留下来深刻印象。那么,今天这节语文课, 咱们一起来写一写自己的成长故事,让这段成长的故事变成永恒的记忆好不好?(好)

二、审题(出示习作要求,引导学生选择习作一)

1、审要求:习作要求: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事,有开心的事,有悲伤的事,有生气的事,也有好玩的事。请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写自己成长中一件最让你难忘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具体,写出自己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启发。

2.审重点:

①、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②、把事件写清楚具体。

③ 写出自己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启发。

④、题目自己定。

二、选材

1、检查学生了解到的名人故事。

⑴、回顾名人的故事

还记得老师跟你们昨天讲了一个名人故事吗?(出示)

《铁杵(chǔ)磨成针》——

李白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经过询问,知道她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从而他懂得了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

2、分享自己的故事

李白的一次偶遇,就让他受到了那么大的启发。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路上,有没有经历过令自己难忘的故事?你们有没有学会了思考受的启发?(有)口说无凭。老师昨天留给你们一项作业,就是将自己的成长故事的简要记录在“成长的足迹”记录卡片,今天带来了吗?如果,你们都能够完成上面的问题,老师就信了。

⑴让学生出示“成长的足迹卡片”。(检查学生是否填充完整。)

看来不错,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值得表扬。(出示一名学生的作业,由这名学生讲述。)一段经历,一番思考,就是一种成长。

⑵范文引导完成“成长的足迹卡片”(附2)

昨天老师跟你们分享了自己儿子在幼儿园时的故事,今天再次与你们分享一个在小学的故事。(出示)

①成长中最 难忘一件事(在括号中填入表示情感的词语,比如:难忘、悲伤、烦恼、有趣、感动、后悔……)

②请用简短的话把这件事表述出来(要写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我读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的同桌带来一本《小猪唏哩呼噜》的书来学校。这本书中的小猪唏哩呼噜可爱极了,我特别喜欢,于是,我就偷偷地把书带回家了。后来被妈妈发现了,她狠狠地批评我,让我把书还给了同桌。学期结束的时候,我的同桌竟然把这本书送给了我。

③想想,经历了这个故事后你懂得了什么?(受到启发)

因为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还让我知道了我的同桌那么大度,所以我格外珍惜它。

a、 请学生读读填充的内容。(提问:这个小朋友按要求写题目,写经历,写启发了吗?特别第二板块。)

b、 检查学生受否按要求填写。

c、 第二道题有点难,林老师要求你们一定要写清楚要写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请你们再次认真检查自己的填写是否完整。(找个写的不够清楚的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测指导)

⑶ 读读自己写在记忆卡上的内容。

三、导写

师:同学们,记忆卡上的内容填写完善后,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已经是一篇小习作的雏形了。但老师认为这还不够具体,有些地方还没表达清楚。下面,老师帮助你们来变身,教你们把自己变成句子营养调理师,给文章句子适当增肥,好吗?

⑴第一步:学习给句子增肥——把一句话变成一段话。

出示小范文:这篇小短文那些地方写得不够清楚,谁能发现?

1、 找需要增肥的句子。

读小范文,指出哪些地方可以写的再清楚具体些。

例如:后来被妈妈发现了,她狠狠地批评我。

(提问:妈妈怎样批评我写清楚了吗?被妈妈批评后“我”的心情会怎样呢?)

2、给句子增肥——把一句话变成一段话。

(出示)后来被妈妈发现了,她狠狠地批评我。妈妈严肃地对我说:“孩子,没经过别人同意就拿了别人的东西,这是‘小偷’的行为。我们从小就要做个好孩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明天你把书还给同桌,还要向他桌道歉!”我羞愧极了!第二天,就把书还给了同桌。

3、出示增肥前后的文章,比较读,说说有什么不同。(幻灯出示)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我们知道了,要将一句简单的话变成一段具体的内容,可以适当地在语段中加入人物对话,心理感受,动作表情,这样就能够让画面“活”起来,使读者受到感染。

出示:给句子增肥——把一句话变成一段话

人物对话,心理感受,动作表情,让读者能够“闻其声,见其行”。

⑵第二步:尝试给句子增肥——把一句话变成一段话。

1、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雏形习作中可以再写得清楚具体的句子。(画出句子)然后尝试给句子增肥,运用“把一句话变成一段话”的方式练习写话。

2、教师巡堂指导找句子。

3、学生给句子增肥。(找句子——增肥——再找句子——再增肥,)

3、展示优秀语段。

⑶、第三步:整合

学习老师,把增肥好的语段和记忆卡上的习作雏形整合,写成完整的习作。

1、把增肥的句子送回记忆卡,读一读,注意内容要连贯。

2、找一位学生来现场指导。

3、把句子读顺后,把内容誊写在作文本子上。

四、评议

同学们,“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彩!”作文初稿写好了,还得检查修改。

1、自读,修改文章中明显的错误。

2、比一比,哪位营养师最棒。(文章写的最精彩!)

五、小结

悠悠成长,深深足迹。今天同学们不但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写下来,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学会了思考,受到了启发,更加可贵的是,

你们还学会了写作妙招,那就是给句子增肥,把一句话变成一段话。

你们真了不起!

附1:
铁杵磨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磨针。”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老妈妈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心想:“对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①成长中最的故事(在括号中填入表示情感的词语,比如:难忘、悲伤、烦恼、有趣、感动、后悔……)

②请用简短的话把这件事表述出来(要写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③想想,经历了这个故事后你懂得了什么?(受到启发)
相关阅读
推荐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一单元《挑山工》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快与慢的第一篇课文。文章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与一位挑山工相遇、接触、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他们登山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首先写我登山时看见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心中感到很奇怪;其次写我与一位挑山工交谈,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原因

  • 小议合作学习——《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的4、5、6自然段,介绍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课堂作业本上有一个配套练习: 试验顺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1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3 把蝙蝠的嘴封住 两年前的教法: 先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填写;然后根据讨论结果完成练习;最后交流。 先讨论再填写,给相对后进的学生一次学习

  • 四年级下册《特殊的葬礼》教学设计

    【 设计理念 】借鉴精致教育的理念,力求体现精致语文的课堂教学特征,尝试构建精致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精致教育是指为了学生又基于学生,通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精心开发和教育过程的精心设计,能够不断生成精彩教育细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的教育。本课试图围绕课文教学主题,开发语文教学资源,补充相关阅读材料,并与课文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重视在阅读、体验和感悟基础上的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合作与对话,创造充满活力和智慧的语文课堂,切实

  • 读张祖庆老师《与时间赛跑》课堂实录有感

    《和时间赛跑》这篇文章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一件事体现出了时间的珍贵与重要。时间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那样的抽象,因此这篇课文在初读时有点玄,教学中,要想把珍惜时间、争分夺秒这种意识灌输给学生,更是个难点。 由于教研活动时观摩的课堂教学视频音效太差,实在没能听清,只好借助网络资源,拜读了网友们整理的课堂教学实录,尽管有几个版本,但大体的环节基本相同。总体感觉,张祖庆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妙。 一、细读文本,于微妙之处入手。 张老师的教学,追求的是简约而丰满的意境,由字词教学到品析重点段落,层次

  • 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教学反思

    在第二次课堂结构改革示范研讨活动中,我上了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从磨课,上课,到评课,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受群体的力量。同事们给出评价、建议让我对这堂课和课堂结构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主线是课堂的灵魂。 很喜欢清清浅浅这个词,它使我想到树,清晰的主干,疏朗的枝叶,透出秀丽和生机。我上的课远远没有这么美好,但我向往。 《我不是最弱小的》这课的主要事件是让雨衣,如何从这件事感知保护弱小就是这节课的灵魂了。文中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就是最突出的重点部分,萨沙把雨衣让给蔷薇花的行为就是他从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 古诗两首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由两首古诗组成,一首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南宋诗人,两首诗都是写的读书产生的感想。 宋诗讲究一个理趣,常常以诗喻理,流露出一种情趣、理趣,在诗歌的感性形象中闪烁着理性的睿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理性的光辉。 但这两首诗又有所不同:第一首前两句也是写的读书的感受,教育我们做学问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后两句教育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第二首诗的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抒发感受:人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元日》和《江雪》

    本课含有两首古诗分别是《元日》和《江雪》。《元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江雪》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 诗词不应该只重意轻韵,更要主张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领略古诗词的情韵。 这首诗学生日常已经背诵过。再读古诗,指导学生读出节奏,质疑不懂的词,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成了这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想象画面,感悟新年的热闹。王安石所在

  • 新苏教版《第一朵杏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走近杏花,课前阅读人物介绍资料。1、出示插图,这是一株杏树,瞧,树上正盛开着朵朵杏花。(板书:杏花)此刻,如果你正站在树下观赏着杏花,你会看到些什么?(生交流) 2、师:人们看杏花,一般只观察它的样子,可是,也有人跟我们不同,他会留心观察杏花开放的时间,而且是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板书:第一朵)他是谁?一起来认识一下。 二、走向人物。 1、出示图片,他就是那个留心观察杏花的人竺可桢,重点纠正读音。 2、

  •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作业设计

    一般信息:教材来源:小学《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 内容来源:中段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 主题: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制作观察成长记》 适合对象:四年级一班学生 主体内容: 一、 学习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和奥秘,有自己的观察收获,有助于学生掌握观察顺序和使习作内容写得生动具体细致。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观察成长记,懂得调动多种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