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19-11-01 15:18:56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科书分析:  1.课文选《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炎帝的小女儿溺水于东海化作精卫鸟,衔西山木石填东海。故事展示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它本单元的《盘古开天地》一起,既为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提供了范本,又为“快乐读书吧”阅读《很久很久以前》做了铺垫。

  2.课后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指明了朗读教学的流程——先正确朗读,然后才是流利朗读。它是三年级学习的两篇文言文的朗读目标提高,在借助注释、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把握以单音节词为主的文言文句子中间的正确停顿,从而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3.课后练习题2包含着两个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精卫填海的故事。这是因为,课文只用一句话,26个字,就讲述了精卫填海这个故事,如果不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就不可能落实。

  学情分析:

  1.课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学生通过前两篇文言文的学习,再加上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古诗以及古代的名人名言,他们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词义与现代语言的异同有所了解,这是教学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

  2.学生刚学习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对神话神奇的想象以及人物形象的感悟有所学习训练,教学应该在此基础上展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帝”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少”在本课的读音,正确读写“帝”等5个字,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通过借助注释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正确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的故事;能根据课文内容,与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2、3。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3。

  教学准备:

  教师:“帝”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帝”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激趣导入,释题。

  1.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我们在学习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的时候,根据神话的特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了这个神话故事神奇的内容,谈了盘古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谁还记得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有纳西人神奇的内容呢?(指名回答。预设具体见《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巨人盘古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指名回答。预设具体见《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是啊,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其中有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另一篇中国神话,继续了解神话的神奇和人物形象,是那篇课文的神话故事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13 精卫填海

  2. 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通过课题,你知道这篇神话讲的是谁的故事,讲他的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指名回答。预设:通过课题,我知道这篇神话讲的是精卫的故事,讲他填海的故事。)

  (二)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课题也是课文的一个部分,阅读要从课题开始。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课文写的是精卫的故事,写他填海的故事;通过题目,我们也知道了这个神话的大意——精卫填海。那么,这个神话故事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神奇的地方?精卫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了解了课文内容,进行这些学习训练,就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

  (一)出示预习任务,进行预习。

  1. 导语: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选自我国古代的一本书《山海经·北山经》。在三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守株待兔》,我们把《守株待兔》读一读,好吗?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要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啊。(PPT示课文《守株待兔》。自由读一读,齐读,重点反馈句子中间的停顿。)通过学习《守株待兔》和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司马光》,我们知道古人写的文章,以单音节词为主,因此,要特别注意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而且,文言文很多词的意思与我们现在是相同的,但也有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在不太相同,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借助注释来学习文言文。下面,我们就进入到精卫填海神话故事的学习。

  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个体操作。

  (二)检查预习,反馈指导。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曰”“溺”。

  (3)多音字学习。

  ①副板书出示多音字“少”本课的词语,注本课的读音,个别指名检查读准字音,读字读词。

  ②指名说出“少”已学过的读音,并组词语,读字读词。

  ③小结:“少”不同读音的意思及用法。

  (4)PPT出示会写字词“衔来”复习认读。

  3.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其中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下面我们继续预习课文。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指名朗读课文,以是否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进行评议指导。

  三、了解句子意思,把课文读通顺。

  (一)质疑。

  1.导语:通过课文的注释,我们了解到课文一些词语的意思,但是由于课文是古时候写的,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在的意思不太一样,同学们可能读不懂。有不懂的不要紧,把它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好吗?

  出示任务:轻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除了注释外,还有哪些词语是不懂的、不理解的,在词语的下面写个问号,查字典或提出来请同学老师帮忙解决。

  2.反馈指导。

  先汇报查字典解决的词语,然后才质疑。

  预设: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传说他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

  曰:在课文中是叫作的意思。

  游于东海:到东海游玩的意思。

  返:回来,在课文中是回家的意思。

  为精卫:为:在课文是变成的意思;精卫:精卫鸟。

  (二)了解句子意思,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1.导语:通过课文《守株待兔》和《司马光》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解了句子的意思,通过比照着朗读,就比较准确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把课文读通顺流利。那么,我们就借助插图、注释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出示任务:借助插图和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用现在的语言,说说课文句子的意思,然后朗读这个句子,注意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说一句意思后,PPT出示意思;与课文句子比照着朗读,读好停顿后,PPT出示句子中间的停顿标注。)

  预设: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做女娃。(板书: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女娃到东海游玩,不幸溺水而亡,再也回不了家。(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常常衔来西山的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板书:游 不返 精卫 衔 湮)

  3.导语:文言文很多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即很多单音节词,因此朗读文言文,除了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外,还要格外留心句子中间的停顿,以词语或短语做停顿单位,不要读破句子。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你能不看着停顿,能正确通顺流利朗读课文吗?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4.反馈指导。

  指名两三个朗读,师生评议;然后再练习,再反馈指导。

  (三)背诵课文。

  1.导语:刚才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有些同学好像已经能把课文背诵下来了,大家试一下,看能不能把课文背诵下来。

  出示任务:借助板书背诵课文,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个体操作,同桌互检。

  2.反馈指导。

  指名两三个背诵,师生以句子中间停顿为重点评议。齐背诵一次。

  四、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说说对精卫的印象。

  (一)复习句子意思。

  1.导语:我们借助注释和质疑,通过了解课文句子意思,把课文读通顺流利,并把课文背诵下来了。现在,谁能给大家说一说课文句子的意思呢?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课文句子的意思。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指名逐句说,PPT逐一出示。(预设见上。)

  (二)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1.导语:我们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结合生活实际,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读懂文言文课文的句子意思了。在这个基础上,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出示任务:在读懂课文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做到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提示:1.可以根据故事需要补充合适的内容;2.讲故事时可用动作助说话。)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评价。

  评议标准:(1)用自己的话讲;(2)补充的内容合适,故事完整,意思符合原文;(3)语句通顺连贯。(PPT出示。)

  指名两三个说,用以上三个标准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三)说说对精卫的印象。

  1.导语:我们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结合生活实际,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读懂了课文内容,还通过想象,讲了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那么,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想一想,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内容得到这样的印象的?给这些内容做上记号,然后根据有关内容说一说。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印象:坚韧执着。

  内容:经年不断、长年累月坚持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子填塞浩瀚、无边无际深不见底的东海。

  3.小结:课文用了35个字,两句话,就讲了一个神奇的神话故事,塑造了精卫这么一个坚韧执着的形象,表达了我国古代先民征服开拓大自然的渴望。这就是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

  五、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知识能力点见教学过程中的导语和小结)。

  六、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曰(名曰)日(日期) 衔(衔来)街(街道)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在写两个。

  七、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给家人讲一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找一找中国神话故事书读一读。

  板书设计

  13 精卫填海

  女娃 游 不返 精卫 衔 湮

      坚韧执着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10分) jin kāng li chng zhu zhung wān yn y chǔn ( ) ( ) ( ) ( ) ( ) shn ling fēi xing bǔ zhuō xī shēng x gun ( ) ( ) ( ) ( ) ( ) 2、多音字组织 8分 pū( ) ( ) sāi( ) sh( ) p( ) w( ) s( ) s( ) 3、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 )繁( )茂 聚( )会( ) ( )( )而出 ( )( )吁吁 疲( )不

  • 感受母爱——听《麻雀》和《剥豆》有感

    杭州之行,虽然很累,但也有不少的收获精彩的课堂演绎,名师的点评引领,感动的瞬间特别是课堂上那份浓浓的人文关怀,感人至深,留下深深印象的是《麻雀》和《剥豆》,写下一二与大家共享。 一、震撼的母爱老麻雀 当小麻雀的面前出现一只虎视眈眈、伺机而动的猎狗时,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何老师抓住一个落字,让学生体会到了老麻雀的着急、坚定和勇敢。(师)但是老麻雀也知道(生)它知道假如自己不救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会被猎狗吃掉;(师)它还知道(生)知道自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一单元《挑山工》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快与慢的第一篇课文。文章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与一位挑山工相遇、接触、交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他们登山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首先写我登山时看见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心中感到很奇怪;其次写我与一位挑山工交谈,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原因

  • 用对比激活情感——《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案例

    在参加今年4月份同课异构为主题的中心教研组活动时,我有幸倾听了两堂《和我一样享受春天》,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其中,我对实验小学王羿老师的用对比激活情感,以情促悟的教学方式印象深刻。 【片段】 : (课始,教师用视频介绍伊拉克的生活场景,感受伊拉克人民幸福的生活) 师:诗人高洪波在看到了伊拉克这样的生活场景后,写了一首诗享受春天: 蔚蓝的大海 是海鸥们的乐园; 金黄色的沙漠, 是蜴和甲虫的天下; 蓝得发黑的夜空, 属于星星和月亮; 绿茵茵的草地, 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我们在鲜花

  • 《桂花雨》教学反思

    徒弟上《桂花雨》一课,试讲三次,加上她自己班共上了四次。其中的一个环节,让我不得其解。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是作者家乡的桂花。 作者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读到这里,老师问:杭州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吗?第一次试讲的时候,孩子们非常肯定地回答:杭州的桂花要香。因为书上说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说明它真的是

  • 《万年牢》磨课之问题与措施

    今天,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聚集在本部听我的第一次试讲。老师们发现了不少问题。问题1:课前谈话,让孩子们听了歌曲以后,出示一幅诱人的冰糖葫芦图,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孩子说的全都是跟吃有关,比较局限。 原因:呈现这幅图的时间较晚,孩子来不及思考就让他们说感受,他们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是吃;图也比较单一,只有一幅图。 措施:让孩子们在听歌曲的时候,不断地反复出现一些冰糖葫芦的相关画面,让孩子想吃之余还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其他的感受,比如冰糖葫芦的品种,色彩,样子等等。 问题2:出示的三个难读的句子,先让同桌读

  • “表情五虎将”片段练习评课稿

    一、图片激趣,引出五虎将上课伊始,老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们通过观察表情可以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接着依次出示了四幅表情图片,让学生说说体会到了什么情感,是从面部的哪个地方看出来的。这一导入巧妙地引出了表情五虎将,也让学生感到十分有趣,兴致盎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片段对比,初识五虎将 教师出示的习作片段出自于本班学生之手,写的是一件班中小事,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之后又出示了教师加入表情描写改写的片段,经过对比,学生感受到表情描写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使人身临其境。 三、憨豆视频,观察五

  • 积极开发生活资源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春联》教学反思

    教学《春联》一课,其特别之处在于我们学校是江苏省楹联基地学校,四年级的学生研究性学习学的就是楹联,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楹联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楹联讲究对仗,要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等,而且课外也积累背诵了一些楹联。基于这样的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使他们在感知文本写作方法的同时,感受到语文学习资源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一、以生活中的送春联活动联系新知 对于春联,孩子们并不陌生。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出示了校友书法家王浩老师给六年级同学送

  • 生日礼物——乐高航母

    (马一航) 今天我正在楼上写作业,外面突然响起了停车声,我赶紧跑下楼看到了妈妈手里搬了一个沉重的东西,妈妈走到我面前把东西放了下来,笑笑说:马一航,刚才妈妈还想叫你呢,谁知道你就下来了,给!这是你的礼物。啊!又有礼物啦,我太高兴啦!我兴奋地蹦起来。 我急忙拆开箱子。看到了我最想要的乐高航母山东舰,我开心地搂住了妈妈的脖子,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说:谢谢妈妈。除了山东舰还有直升机和潜艇。我立马把这三个箱子拿到了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