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解读好,诵读好,积累好——古诗词同题异构评课稿

解读好,诵读好,积累好——古诗词同题异构评课稿

更新时间:2020-10-19 17:53:44

《解读好,诵读好,积累好——古诗词同题异构评课稿》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文昌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黄艳

我们今天所感受到两首诗,一首诗出自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另一首出自诗仙李白,两位名家.展现这两首诗的,一位是咱们旧州中心小学的黄其椿老师,另一位是文昌市第三小学的杨佳慧老师。两节课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一节是本真的,实实在在的。一节是优雅的,洒洒脱脱的。两节课都有可圈可点,可学习可借鉴的方面。

一、关于这两首古诗的解读

(一)两首古诗的特点

古诗一般分为两大类: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以描写具体事件、人物为主的,如《元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两首诗既是叙事,又是抒情的。如《元日》通过过年时的情境,抒发的是一种辞旧迎新的欢快心情;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描写在黄鹤楼为朋友送行的情景,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抒情诗是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它又可以分为写景和写意两大类,但不少古诗既写景又写意,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于一个字来概括“美”: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                 

意境美,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元日》:爆竹,屠苏酒,桃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烟花,孤帆,碧空,长江,天际;选择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送别和过年,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杨佳慧对于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借助画面四幅图,四句古诗的对应感知,体会。

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还有王安石的其他的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其他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胜收。                 

音乐美,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如《元日》:爆竹声中 一岁除,春风 送暖 入屠苏。千门 万户 曈曈日,总把 新桃 换旧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形象美,是指形式美与形象美。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古诗,对仗工整,显示了形象美。

(二)学习古诗的意义                 

首先,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学习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起点,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作者通过“曈曈日”“新桃换旧符” 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充满期待的乐观情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作者全诗并没有一字涉及不舍之情,但是就是通过这样的诗句,让人在吟读感受到依依惜别之情。正所谓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是这个道理。由此可以引出其第二个作用即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这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契机。                 

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再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些新的画面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可以写小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因此小学古诗教学的过程其实是鉴赏美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论,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通过古诗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因为古诗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正所谓“诗以道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另外,古诗教学可以汲取古诗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古诗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古诗学习不论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其他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进行古诗教学中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充分领悟古诗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根据古诗基本特点,以这两首古诗为例,古诗教学要注意以下事项:

1、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

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

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如黄其椿老师的《元日》,我们的春节又哪些习俗,这样把现实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来,让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人们过春节的习俗。

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杨佳慧老师在这个过程就是插入四副以诗句相符的画面。

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

例如《江雪》这首诗,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2、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让学生品味语言美。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学法具体概括为七个字:扩、留、补、换、调、嚼、连。

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将单音词扩成双音词,使意思明显化、具体化。

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

补: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补上,使之通顺。

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

调:词语的顺序颠倒的要调整。

嚼:诗中关键、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引导学生细心咀嚼、品味。

连:将各句中解释的词语连起来翻译。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                 

3、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体会音乐美。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

如《元日》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叙事抒情的诗,前者表达的是喜庆,充满憧憬的前者感情要充沛,热烈,语调可以上扬一些。而后者是在美景中送别,表达的是一种依依惜别之情。而看似赏景,实则表达一种惜别,这样的节奏要舒缓,语调要低沉一点。我们在指导朗读的时候,注意诗情诗意,读起来节奏韵律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除掌握上述教学要点外,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前要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有的课文两首诗,要理解其编在一起的缘由;这篇古诗课文在本单元的作用,与前后古诗课文的联系。二是可以适当补充课外古诗让学生学习。三是适当安排改写训练,将叙事诗改写成小故事,将写景诗改写成散文。这样读写结合,一举两得。四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进行画画,真正走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境地。                 

根据以上的古诗教学要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是古诗教学发挥其特有的魅力。

三、古诗教学的大致流程

(一)古诗词教学的一般流程:

1、熟读成诵,整体感知诗文大意。2、突破疑难,理解诗文句意。寻找诗眼,探明写作思路。4、品味欣赏,理解诗歌情感。5、抛砖引玉,拓展延伸。

海南教育研究培训院的关心凤老师在十月份的海南省小学语文协同研修的古诗词教学研讨活动的点评中,曾用三句话来概括古诗词教学的核心:多形式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核心;多层面想象是古诗词教学的灵魂;多角度运用是古诗词教学的追求。所以,不管流程如何,我们都要记住三个关键词:诵读,想象,运用。我想,这是古诗词教学中最核心的流程,其他的流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目标的确定进行调整。

(二)这两节的流程及优缺点

这两节课中共同的亮点,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对教材的解读都非常的准确到位,对诗歌表达的情感体会地比较深切。

1、黄其椿老师授课的流程:(一)复习导入;(二)朗读古诗;三)理解诗意;(四)背诵古诗;(五)练习巩固;(六)作业拓展。

    黄老师的教学流程很扎实,是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孩子的起点上进行教学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力求扎实有效地进行。设计的环节也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朗读的方式也比较多样,有听录音朗读,有教师的范读,有师生合作读,有自由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去感知诗文大意,感受迎新辞旧的喜悦和欢快,在读中积累和背诵。

需要注意的方面:一、学习目标的确定,第二点目标“体会王安石革新变法的心情”这个目标对于四年级的还来说,理解起来显得比较难,其实孩子们如果能从诗中感受到过年时那种迎新辞旧的喜庆气氛,感受到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即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会慢慢地体会到文本的写作背景,但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体会与否关系不大;二、作业拓展——收集表达美好祝愿的春联,有待商榷。我们在本节课学到的是古诗,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于王安石的其他诗歌,或者自己尝试着用诗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老家过年的所见所闻。特别要注意的是,春联是明代才创造出来的,宋代以前用的还是桃符。所以,此处用春联来代替古诗显然不是很妥当。

2、杨佳慧的流程:(一)直接导入;(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三)体会意境;(四)理解诗意;(五)体会诗情;(六)拓展延伸:送别(李叔同)。

    杨佳慧老师在这节课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杨老师在本节课中采用了近十种朗读的方式,通过有拼音读,去掉拼音读,横着读,竖着读,去掉标点符号等等方式,让学生反反复复去吟读,去感受,并且通过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让学生感知诗文,感受意境,体会诗情,并且能熟读成诵。杨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这方面做得也比较好,通过与诗文相对应的四幅图引导学生感受景色之美,并在图中出示与之相对应的诗句,让学生在看图感知诗文的意境之美,也为下一步感知诗文大意做好铺垫。杨老师在文本最后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与文本的主题融为一体,与自己跟学生切身相处的环境融为一体,非常地妥帖。

需要注意的方面:抓得太紧,没有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整节课的思路都掌控在老师的手中,学生紧紧跟着老师走,缺乏自主的感受和思考。要适当地给予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空间,把个性化阅读和体会的自由还给孩子。

总而言之,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凝炼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解读好文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形式的诵读,积累好我们千百年来的文化瑰宝,为之代代相传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相关阅读
推荐
  • 高台县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高台县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uān kuǎn lng hn bǔ zhuō rǔ mng ( ) ( ) ( ) ( ) xiāng gǎng zh lǐ wi ch gāo shng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喘( ) 陡( ) 碍( ) 枕( ) 端( ) 徒( ) 得( ) 沈(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风平浪( ) 不知所( )

  • 语文课听课感受:问题的有效性

    5月23日,在新埭中心小学享受了四节语文课,上课的老师是平湖市语文骨干培训班的老师,有的是我久慕的老师,有的老师是我第二次聆听他的课,非常有幸。这四堂课各具特色,有的如涓涓细流,婉转悠扬;有的如波涛澎湃,激情四溢;有的循循善诱,朴实扎实;有的幽默风趣,处处可见智慧的闪光。 一堂有效理想的课,与教师设计的问题关系很大,而问题提问的是否恰当,问题的可操作性,问题的价值,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更是这堂课能否精彩的关键。 看叔同小学毛保华老师的《普罗米修斯》片段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普罗米修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 四年级学生暑期的读后感选粹

    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又重新接了原来的班,现在已经升为五年级了。下面是选取他们暑期的的读后感 不怕困难读《笑猫日记之蓝色的兔耳朵草》 四(2)班 董若澄 每个人在求知的道路上,会有老师的帮助,朋友的提醒,好书的陪伴。我是个小书迷,在我家的书柜里有许多好书。今年暑假,我看了《笑猫日记之蓝色的兔耳朵草》。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里面的内容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像磁铁一样也分不开。这是一本启迪心智,教会我们怎么不怕困难的书。 这本书中的众多故事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豹尾岭上的公花豹》。当我看到公花豹正要吃笑猫时,我想

  •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该试卷共十个大题,总的来说,学生做的不很理想,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知识面较窄。逐题分析如下:第一题: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该题我觉得是送分的题,只要能够书写认真书写正确应该都能够得分。课时仍有学生不读要求,导致失分。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该题为基础题,考察的词语都是课本上的词语,其中出错较多的有:惩罚、牲畜、这两个词语。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强调。 第三题:在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次强调这个题,嘱咐学生读清要求,所以这个题没有因为做错标记而失分的。但有个别同学,埋怨、

  • 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公仪休拒收礼物》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课文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 1. 抓文本中的舞台提示来品读人物鲜明的个性 本课文本既剧本,剧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性格,表达思想感情。因此,抓文本中的舞台提示来品读人物性格不失为一个号的办法。在文本中小括号内往往交代了人物的表情、动作等,这些词语的品读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体

  • 《公仪休拒收礼物》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公仪休拒收礼物》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课文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独幕剧的特点,并根据方括号、圆括号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品读感受公仪休、子明、管家三个人物的个性特点,学习公仪休的清正廉洁。 3.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

  •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四语组二次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抓住大、快、多的体会国际互联网的奇妙。2.学习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在文中的作用。3.联系课文内容,学习引号在的作用。 课前准备: 1.利用互联网,搜集文字、图片等资料,了解国际互联网。 2.了解普通邮件一般多少时间可以到。 教学过程: 一、解题,综览全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说明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2.回顾国际互联网奇妙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机板书:大、快、多 二、学文,体会特点。 (一)第2自然段 ▲体会国际互联网结构大的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特别能看

  • (公开课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及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多音字埋,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4、初

  • 《设立新节日》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1》: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写清楚设立这一节日的基本理由,想象自己和别人会怎样度过这一节日。一、 畅谈节日引话题,孩子们,今天是几月几日?再过天就是中秋节了,请同学们看动画,说说看,人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学生会回答吃月饼、赏月、吃团圆饭)3、中秋节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这个习俗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谁知道,古人为什么要设立中秋节这个节日呢? 生:根据自己知道的知识回答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