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
教学叙事: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天的垃圾》该如何去研究

教学叙事: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天的垃圾》该如何去研究

更新时间:2015-06-11 12:04:41

《教学叙事: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天的垃圾》该如何去研究》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叙事】这一课,在未来教室里上,因此在考虑的时候,对于如何发挥未来教室的功能,动了一番脑筋,也可以说,因为是在未来教室,所以选中了这一课,期待让较为平淡的一课,在不同教学方式的互动之中,生发出更多的趣味性来。
《一天的垃圾》该如何去研究?
首先我在考虑的,是“为什么要和孩子们上这么一堂课”,对他们而言,这样一堂课有意思吗?他们会对此感兴趣吗?如果,这样一堂课能够和他们实际的生活产生勾连,或许,他们会有回头好好看一看的想法,也能够让这样一堂课,上得更扎实。
其次,是否一定要把垃圾带至上课地点?大量的实物垃圾带来,狂热有余理智缺失,对学生的健康就是极大的挑战,得不偿失,但如果离开了实际的观察研究,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接触到真正的研究?学生的前置作业必须做妥。
因此,研究的出发点就有了——就是从每个孩子家里的生活垃圾开始,给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回去拍一张家庭垃圾的照片,再称量一下一天垃圾的重量,其中的称量有一点难度,有的家庭没有秤,只能用估量的办法。给孩子一点参考方向,比如,1个苹果多重,一袋蚕豆荚多重,一叠报纸多重等等,教师可以事先称量给学生看,让学生对重量有一个大致的预判。学生有了这样的前期观察,上课的底气就有了。
这一课,围绕着一条简单的思路展开了:“一天的垃圾,多----少”,整节课的板书,也就这么几个字。
我们先看家里产生了哪些垃圾:一个孩子的视频或PPT,这些垃圾能代表一天能产生的全部垃圾吗?——不行。再看,很多同学拍来的照片,这些垃圾能代表一天能产生的全部垃圾吗?——还是不能。那么,我们今天的研究还有意义吗?
孩子们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沉默,然后有孩子开始说,我们可以观察以后分类,也有孩子说,能对垃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他们想得很好,在寻找研究的方向,我顺势总结,这种研究,是一种取样研究,通过观察部分家庭来了解大多数的情况。
对“一天的垃圾”的研究就此展开,我们先对垃圾进行分类,当然有各种分类的方法,只要找到一个标准。而随后的注意力,则集中在我们目前用得最多得分类方法上:可不可以回收。未来教室的白板有很好的互动作用,每个小组旁边一个大屏幕,大屏幕在给出一个挑战:“你会正确扔垃圾吗?”孩子们拖动垃圾图片,归到相应的类别之下,在检测讨论时,出现了很多争议,餐巾纸可回收吗?一次性餐盒可回收吗?牛奶利乐包装可回收吗?……也可见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并没有学扎实。没有关系,正因为有错误,才有教育的必要。他们各自摆出观点,为什么把垃圾归类到这个垃圾桶里,只是争论得还不够自信与热烈,可能是知识储备还不够多的缘故。
在这个时候,教师出示分类垃圾桶上的文字,孩子们就看得格外仔细一些。细心一点,提醒学生钉子、碎玻璃要包好了扔,对于废旧电池,也可以讨论一下,究竟属于什么垃圾;务实一点,告诉孩子现在不论是否可回收的垃圾,进了垃圾桶基本就去垃圾车里了,因此,可回收的,最好还是另用一个纸箱收集了,放在垃圾桶旁,自会有拾荒人来拾了去卖给垃圾回收站,其实这部分的内容,本该由学生自己讨论出来,但时间不够,由教师直接讲述了。分类之后,更仔细地来看看这些垃圾,我们一天到底制造了多少垃圾?我们课前认真做的统计也就派上用场了。对于数据的处理,不外乎是统计和比较,如果有EXCEL软件就更简单,但学生的PAD上没有,只能用PAD上的计算器功能来按,但也不错。给出学生研究的方向:算一算小组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量和人均,和自己家庭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他们比较出了一些观点:每天各个家庭产生的垃圾都不完全一样,各种垃圾的多少也不一样,各个家庭的厨余垃圾都占了较大比重,尤其是有些同学家庭垃圾统计用统计图表来做的,这些情况就更加明了。只是,让他们通过人均值来反观自己所制造的垃圾情况,他们有点不太会,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偶尔有个别孩子发现了,厨余垃圾较多的家庭,人均值一下子就上去了。
没有关系,我们的研究还在继续。
教师点出预制的EXCEL图表,一个组一个组把小组总量,总人数填报进去,人均值马上就自动计算出来。同学们看着图表上的灰褐色的总量条不断往上升,警示着我们各个家庭的垃圾情况,这个统计表随后把容量扩大,马上预测出按照我们的统计值,全校一天垃圾的产生情况,甚至全太仓一天的垃圾制造情况。
从一个人,
到一个组,
到一个班,
到一个校,
到一个城,
数值不断不断地扩大,终于大到令人咋舌,一天能产生大约700吨垃圾。
研究到这里就好了吗?还没有。调出太仓市统计局的数据,和我们自己的统计来比较,发现,我们的数值还是偏小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开始的统计“一天的垃圾”并没有完全包括了一天的垃圾啊!由此,统计真实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来,一天这些垃圾,那么,一年呢?很好算,260万吨垃圾。这又是什么一个概念?怎么把这些遥远的数据变成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事实?我们身边的一个湖,太仓美丽的天镜湖,堆高0.8米左右,一年,垃圾可以把这个湖填平。PPT上,垃圾图片缓缓地取代那片美丽的风景,教室里,一片唏嘘。
终于,“一天的垃圾”稍稍触动了一下孩子们的神经,终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是不是需要减少一下垃圾的产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终于,我们的一天的垃圾,从“多”走向“少”。
随后的讨论,更接近于思品课的范畴,但当那片盖住天镜湖的垃圾山明晃晃地悬在大屏幕上的时候,孩子们的讨论,是不是更加能促进他们往行动上的转化?若有时间,还可以给他们看英国最牛家庭,一年只产生一小桶的垃圾。再做一做投票题,老师给出了一些可以想一想的问题:
l  你认为目前我们对垃圾的处理做得好吗?                       (     )
A好   B不太好   C很糟糕  D不知道
l  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需要我们                             (     )
A减少垃圾产生   B分类处理垃圾   C回收再利用垃圾  D以上全部
l  太仓的生活垃圾被投掷到垃圾箱后还会去哪里?                 (     )
A扔到海里 B运到垃圾填埋场填埋 C垃圾发电 D不知道
l  如果继续再研究垃圾,你会选择研究:                         (     )
A垃圾发电  B垃圾填埋   C回收利用   D相关法律法规  E国外的经验
F为什么古代垃圾少现代垃圾多  G人们的行动  H其他                 .
这些所有所有的图片数据视频以及调查,让孩子们伸出手,推开了一扇小小的窗,从各个角度,开始审视我们的环境,审视我们每天不得不制造出来的垃圾,审视到底该怎么样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这堂课,也因此,有了它的价值。
相关阅读
推荐
  • 科学课课堂教学常规的形成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要不要常规?答案是肯定的,新课程并不排斥常规的养成与训练。中国有句古老的名言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加学习的乐趣。 科学课的课堂常规教育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1、课前常规。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课前常规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什么事都要有所准备的好习惯。课前常规包括预习需要研究的主题、准备好课本、准备好学生自己收集的实验研究材料等。这些准备包括学生的自主准备,也包括老师提前布置

  • 品生课随笔:集体是一本书

    这节课是品生课,一走进教室就听见有人在哭。看见老师来了,马上有人告诉:老师,是金某打的。听到报告声,好好的情绪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大脑像充满气的气球,轰隆隆的作响。金某,又是金某,恨不得马上拉他出来,好好教训他一顿,但,还是马上克制住了自己。有一个念头冒出来,准备好的品生课暂放不上了,何不就用这个活教材来上一课呢。 嘉兴市思品教研员曾在一次教研活动交流是说:品生教材只是一个参考,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品生课上能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那这节课就是成功的。品生课就是解决班级中出现问题。 金某小朋友,特别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小缆车》教学反思

    《我们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有两个主要活动:1.安装一个小缆车,引出重力的概念。2.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的关系。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小车又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一定的基

  • 小学五年级习作:观察的乐趣

    在电视上、课本中,常常会有昆虫的身影,所以我喜欢上了昆虫,更喜欢在生活中观察昆虫。这几天,我对观察蜘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很想了解蜘蛛是怎样捕食,它是怎样结出一张美丽的大网,静静地躲在一边等候猎物的出现的。 在路边一棵小柏树上,结着一张大大地网,网的主人是一只纽扣大小的灰蜘蛛,我给它起名叫灰灰,它浑身长满绒毛,可爱极了。两只大眼在六只针尖大小的小眼的衬托下,显得闪闪发光。我试着将一只蚂蚁放在网上,只见蚂蚁挪动着身体准备逃跑,可是不一会儿磕磕绊绊地就走到了网的边缘。我着急了,灰灰要是再不出来,到手的美食可要

  •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学期《坐立走 有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蓬勃向上的情感和态度,在坐、立、走时能表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气质。 2.行为与习惯:训练学生在生活中坐有坐样,站有站样,通过学习,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知识与技能:知道坐、立、走的姿势可以表现出人的精神面貌。正确的姿势有利于健康。 4.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认真训练,总结、提升获得的坐、立、走方面的经验和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上课、

  • 浅谈小学实施思品生活化的方法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中心小学东江校区 孙芳 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而且,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这无疑为我们奏响了生活德育的旋律要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让学生的教育活动置身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确立价值观,感悟做人的道理。 一、访一访,走近生活

  • 2015年五年级科学上册三单元4~8课反思

    《我的水钟》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前面一课学习的内容来自己设计一个能计算10分钟的水钟。这里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画一个能方便制作并且计时较为准确的水钟。画完后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并且总结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基本与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容器的粗细、水位的高低、刻度是否准确等因素有关。探讨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后,让学生评价自己设计的水钟好的方面与需要改进的方面。课堂时间充分可以提供学生材料并让学生制作水钟。然后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水钟准确度最高,学生的兴致是非常高的,并

  •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心中的春天》教后感

    《我心中的春天》是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一课,通过多种活动,把春天留在孩子们的心中。第一课时,我先让孩子们唱春天,《郊游》和《春天在哪里》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唱跳是我的短板,我不敢在此环节多花时间。接着,我让孩子们读春天,有没有学过和春天有关的课文?于是孩子们齐声朗读《蚕姑娘》一课,春天的动物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中。古诗文,可是学生拿手好戏,去年开始,就听毛校说,部分孩子能背70首。接下来就是古诗诵春天。果然,从《春晓》到《春夜喜雨》,从《咏柳》到《绝句》,我和孩子们一起通过古诗来描绘我们心中的春天。接着

  • 不能只从教学需要来设计学生活动

    今天参加太仓市综合实践活动评优课,听了5节课,印象很深。对其中两个细节较为关注:1、《防治污染,从我做起》课上有这样一个活动:请学生给带来的垃圾分类。老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双一次性手套,让学生戴上手套给垃圾分类。教师的是从学生的卫生角度来设计这个教学细节的。学生分类前,老师已经和学生聊到要少用一次性用品,但一边还自己在制造近百只一次性手套的污染。老师啊,三思而后行啊! 2、《秸秆研究》是非常好的环保选题。课的开头,老师就让每组四个同学做了实验:在铁架台上点燃带来的秸秆。全班十几组同学同时在教室里点燃秸秆。这个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