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
音乐教学方法要富有趣味性和游戏性

音乐教学方法要富有趣味性和游戏性

更新时间:2018-11-14 13:53:43

《音乐教学方法要富有趣味性和游戏性》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近日本人仔细阅读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书,结合本课题的开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树立一些观点,现将点滴领悟分享给大家。《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总目标的表述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和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从以上目标不难看出,当今的音乐课堂并不是单纯的要求学生会唱几首歌,会跳几支舞这么简单了,音乐课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唱课、欣赏课,它是以新歌教学为主或以欣赏教学为主的综合课,是集参与、探究、发现、领略等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为载体,渗透审美、激发兴趣、陶冶性情,使学生乐学、善学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启迪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教学过程,它关注教学效果更重视教与学整个过程的方式方法的运用。

   怎样让孩子们高兴、快乐、心情舒畅的上音乐课,怎样让他们觉得音乐课是有趣的、神秘的、蕴含着丰富文化底蕴的、音乐教师应散发着浓厚的教学魅力,并无时无刻吸引着学生的……这应该是我们教师去努力的。我认为,通过一节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有的音乐活动都应是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与《音乐课程标准》当中指出的:音乐应具有愉悦性的原则是密不可分的,当学生很快乐时,由“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的想法,转变为乐于接受新知,甚至主动去探究的实际行动了。而现实生活中会出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值得自我检讨,到底是为什么?                

一、     音乐教学方法要富有趣味性和游戏性。

尤其针对低年级儿童年龄小,随便好动、注意力差等情况,要投其所好,摒弃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的教学方法,用心设计孩子们喜欢且有趣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培养兴趣。如:教师生动活泼的语言,优美且富有表情的演唱、美妙的钢琴伴奏都能唤起学生的新鲜感,又如运用钻山洞、捉迷藏、排排飞、跳房子、猜猜我是谁等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游戏能够用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注事物能力的提升都是有好处的。

二、音乐教学游戏要富有音乐内涵。

   需要强调的是音乐课中的游戏要突出学科特点,富有音乐性。趣味性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脱离学科特性,更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一节课上完了,学生虽然很快乐,却收获了了,像前几年听到的表演式公开课,一度把音乐课定位为热闹课,给人感觉表面浮夸且缺乏内涵,音乐艺术的真正魅力并没有完全释放,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
当今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音乐性游戏,更要设计有内涵的音乐性游戏,比如新歌教学《火车开了》一课,根据音乐情景分配角色:火车司机、乘客、山洞、大桥、树木花草等,在游戏中要求学生按照歌曲的典型节奏,运用拍手、踏脚 的方式表现出来解决节奏难点,而不是乱跑一气;根据旋律的走向(上行下行)来模拟上坡下坡的动态来解决音高难点。  根据火车由远到近的情景,游戏中用拍手和踏脚的力度来表现火车鸣笛声的强弱等等,这些游戏不是随便设计的,要贴合音乐中的形式要素进行,这样才能真正领略音乐艺术的巧妙和神秘。

三、音乐课堂要富有实践性。

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尽量采用综合性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实践、投入音乐。

音乐教学是不能通过单纯说教完成的,这种被动式的接受教学,不仅使学生对知识难点掌握不牢,还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把学生从听讲式教室里没有多少移动余地的座位中解放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动等多种感官,只有亲身体会了,才会领悟其中的奥妙,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更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授一年级歌曲《布谷》时,我并没有直接出示歌曲,而是让他们先听布谷鸟的叫声然后模仿,再出示布谷鸟的画面介绍布谷鸟名称的由来,我认为这种口传心授的讲解还不足以使学生印象深刻,于是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歌曲,感受歌词中布谷鸟的形象。
有的学生会说布谷鸟是一只勤劳的小鸟,因为在音乐中他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好像在给农民伯伯说播种播种,有的学生会说布谷鸟是一只爱唱歌的小鸟,因为他听到了“我的歌声多么美妙”这一句歌词,还有的学生说布谷鸟是一只热爱大自然的鸟,因为歌曲中唱到布谷鸟飞到森林、飞向田野和村庄……,于是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孩子们扮演这些可爱的布谷鸟呢?亲身的体验不是更能感受音乐形象的美妙吗?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请孩子们把教室想象成田野、森林和村庄,把自己想象成布谷鸟,展开“双翅”自由翱翔。在活动中他们很快乐、很兴奋并且意犹未尽,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不需教师多言,学生就能深刻体会歌曲情感和内涵,激发起孩子兴趣的同时,也为歌曲的正确演唱奠定了情感基础。
四、即兴性教学方式为音乐课堂注入活力
通常教师会认为:音乐课中已经学会演唱某首歌曲了,或是赏析完某首乐曲了,就已经完成教学任务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音乐课程标准中总目标提到:“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和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由此看出教师在完成书本上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某些能力的培养,从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其中提到的创造能力的培养的途径之一就是即兴性教学方式。即兴性是指事先不做任何准备的临时性创作活动,这种随机产生的活动不必有过多的准备,它能够灵活自如的表达情感,不受情境及教学内容的束缚,更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方法。以往音乐课多采用师教生学这种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结果是教师废了不少劲,学生记得不牢,为什么呢?答案是教师没有放手让学生去想、去演、而是把自己放在主动地位,使学生被动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被禁锢,思维不活跃,失去了对音乐课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更重要的是造成学生各种能力得不到锻炼,这与课标中所提到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是背道而驰的。
以上是本人阅读《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些小感悟,有不当之处还请评审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相关阅读
推荐
  • 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的问题现象

    情境一:在一份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问卷调查中请教师例举出几种著名的音乐教学法及案例运用,能说出三种以上音乐教学法的教师占68%,能例举教学法运用的教师仅占42%。 情境二: 某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上,教师围绕教学主题先后组织学生学习歌唱,创编律动,器乐伴奏,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活动丰富。结束后听课者随机留下几位学生把刚才课堂学过的歌曲背唱一遍,竟无人能背唱完整,教学目标未有较好达成。 情境三: 在对某低年级音乐教学的评课中,很多教师就结合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活动结束后该老师觉得对呈现

  • 关于音乐课堂的有效解读

    在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学习的指导者,更重要的应是课堂教学中呈现出的信息的重组者。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个人感觉,音乐教师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等能力的提高。 首先,教师要注重自我的教学技能,在确保自己丰富的音乐知识与素养下, 才能更好地解读音乐内容,把最好的呈现给学生。同时要正确的分析学情,把握学情,牢牢的抓住学生课堂的心,确保音乐课堂上对培养音乐兴趣的有效性。教师对于学生因思维活跃而迸发出的想法与表现的敏感性,对教学时机的捕捉与把握能力,指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琵琶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古朴、典雅、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群众性。校本文化开设的琵琶微课程社团,让民乐乐器融入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人文积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琵琶对孩子们的益处有很多,不仅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还能使他们心灵手巧,真可谓一举多得。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学习琵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使他们持之以恒就更不容易了。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规范平日的基础训练,那到底什么样的课程是更适合少年儿童的课程,怎么样能让孩子学有所成呢?现在我就依据这

  • 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综合性艺术表演

    综合性艺术表演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发展其个性,提高鉴赏力,培养合作精神等,对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途径之一。综合性艺术表演的教学内容在课标实验音乐教材中得到了加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主动、自信、有表情地参与律动、歌表演、集体舞、音乐游戏和简单的音乐剧、歌剧、戏曲、曲艺等综合艺术表演活动称为综合性艺术表演。要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我觉得要从两方面入手,即思想和能力。 在思想方面,要培养学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的积极性和自信

  •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反思

    作为一名新教师教师,也有好多节课在身边悄悄流走,但是上学期有一节音乐课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到现在记忆犹新。伴随着急促的上课铃声,我急匆匆的走向音乐教室。二年级的某个班级的孩子们安静坐在音乐室里,本节课我讲的是一节二年级音乐课,学唱一首老北京童谣《打花巴掌》。这是一首说、唱、打相结合的一首儿歌。歌曲诙谐、幽默,有念白的地方,有打节奏的地方,其实还是蛮难的。不过还好我课前充分的备课,心想应该没有问题的。唯一担心的就是怕班级里的几个差生给课堂带来麻烦。课堂在有序的进行中,20分钟过去了,同学们歌曲已经练唱的很熟

  • 如何正确处理识谱教学与其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在音乐教学中,主要包括唱歌(小学唱游)、欣赏、器乐、识谱四项。可见识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但也不是全部。所以把握好这个度就很重要。我觉得和识谱关系最大的为唱歌课和演奏课,我就主要针对这两点展开叙述。 1.唱歌。应该以识谱教学为中心,因为识谱是技能,是关键。如果每个学生在唱歌课上都能将识谱学习好,自己会唱歌谱唱准歌谱,那么这对学生的陌生歌曲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培养学生识谱的同事,还应引导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够对指挥动作做出反应。能够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

  • 音乐教学方法要富有趣味性和游戏性

    近日本人仔细阅读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书,结合本课题的开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树立一些观点,现将点滴领悟分享给大家。《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

  • 读音乐课程标准有感——核心素养下的音乐创编

    新年伊始,伴随着2019年的钟声,对于笔者的个人业务专业学习也进一步拉开帷幕。为了更好的完成下一步歌曲创编计划,结合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利用假期笔者再次仔细的研读了新课程标准。针对本次课题歌曲创编主题,笔者来简单谈谈研读新课程标准后对于创编模块的要求与感悟,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下学期的研究活动。 近年来,不管哪个学科,我们听到的同时谈到的最多当属核心素养这个词。当然,对于音乐学科之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

  • 让好习惯走进音乐课堂——低阶段音乐课堂良好习惯的养成

    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后,就会使学习变得更有效;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集体生活中去。因此,小学低阶段的音乐教学应注重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常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和行为习惯,并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对教师上好每一堂音乐课,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具有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