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彰显语文教学人本特色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彰显语文教学人本特色

更新时间:2014-07-22 09:09:09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彰显语文教学人本特色》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 " 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 " ,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阅读要有独立的见解,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结论不是老师直接给的,也不是拘于教科书中的现成答案,而是经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而得出来的,是学生个体对阅读材料的独立的认识和见解,这种认识和见解凸显语文教学人本特色。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鼓励学生阅读勤于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是语文教师所想和所需要的,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圣人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即能说明:在阅读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而非教师的说教以及接受书本上现成的答案。南宋教育家朱熹: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有独立的见解,我们要创设条件,优化教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自然心到,只有心到,才能看得仔细,读的通顺,最终获得独到的自我见解。为此,教师应当做到:

一、尊重学生思想自由,使学生敢想

在鼓励学生主体的阅读实践中,如何创设民主和谐的语文阅读课堂氛围,语文教师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对如何鼓励和保护学生的思想自由却少有涉及。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才会有心灵上的解放,才会有学生自我而独到的见解出现,而被禁锢的思想是产生不了独立的见解的。这是已被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的。 要使学生敢想,老师就必须热情鼓励和细心呵护学生的思想自由,给学生的阅读见解以足够的尊重,平等、民主的等待 每一个学生。对他们不能有意或无意地哪怕是丁点儿的伤害。鼓励和保护学生的思想自由,首先,在教学中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如教学中老师的反馈不要过早,以保证学生能在不受老师的影响下作深入的思考;老师对学生的答问不要过早表态,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以保证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从而认识各种见解的价值。其二,在学生的认识发生错误时,老师更要明确: " 对每个人来说,自己的任何思想都是宝贵的 " ,对学生不指责,更不嘲讽,而是小心翼翼地把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引,由他们自己纠正不正确的想法,自己悟出正确的见解。二、教思考方法,让学生会想

要独立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 ——爱献生。意思是说独立的见解是想出来的,不去想就谈不上什么见解。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会想,学生的独立见解就会如不竭的山泉汩汩流淌。 而不是成为别人观点、见解的复制品。

1. 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去想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是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如《挑山工》一课,在引导学生比较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走路方式、速度和结果,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 ( 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朝着一定的目标坚持到底 ) 后,老师可启发学生:还可以从什么方面去比较,可以得出什么样的认识?如果从登山的目的去比较,就会得出另一种认识。挑山工以挑货上山为谋生手段,当然得一个劲儿往前走,而游人是以登山为休闲方式,当然是走走停停。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也就不同。

2. 从发散思维的角度去思考

发散思维提一种多向开展的思维,它不墨守陈规,不拘泥于一种想法,而是广开思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对问题作出多种答案。

如教完《荔枝蜜》,笔者曾提出这么一道问题:从《荔枝蜜》,你想到什么?启发学生: (1) 从文章内容和标题的关系去想; (2) 从荔枝蜜的由来去想; (3) 从蜜蜂的劳动去想; (4) 从养蜂人去想。学生认识之深刻出人意外。如有的学生说,根据课文的内容,荔枝树给人类的贡献,有的学生说蜜蜂很辛劳,还有的学生说养蜂人的劳动最可贵。观点不一而论。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形成自我独到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才能在教学上和学生学习上有所创新。
相关阅读
推荐
  • 教学五上第一单元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有感

    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写《二十年后回故乡》。这样的作文 题,对于有过离开家乡多年的生活经历的学生才能写得更加真切。 我们班学生的自身实际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嘉兴本地人,他们几乎没有离开家乡生活的经历。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外地,他们有多年随父母离开家乡客居嘉兴的生活经历。结合这一有利的自身资源优势,我在作文指导课前把学生按照家乡分成了若干组。老乡们坐在了一起,同学们都感到了分外的亲切和激动。这就为写作的成功奠定了情感的基

  • 把生活中的快乐带入课堂

    相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时常会看到,孩子们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会乐此不疲,哪怕是玩上几个小时,他们还是兴趣盎然。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时间里,却总有几位同学不那么专心。不能给他们带来像课余生活那么多的快乐,所以他们会不感兴趣了。如果让学生说说快乐的事情,他们大多会说到课余的生活、游戏。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也能充满真实和快乐?我认为可以收集课余生活中的片段,把他们带入语文学习过程,把这些收集的资料和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新课

  • 运用音乐,突破重点

    《月光曲》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其中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这一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这一段文字中既有实在的事物,又有由事物引起的联想。在教学中,除了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朗读、品悟让学生读懂,读明白。我还借助音乐的手段,帮助学生来领悟。当《月光曲》的音乐响起,在皮鞋匠眼中出现的月亮、大海,仿佛也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

  • 语文教学理念——我读《王菘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经陈校介绍,很早就向校图书管借了《王菘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一书,但由于时间以及本人读书速度等问题,一直没能够好好地读这本书,于是利用暑假这段时间,仔细地将它看了一遍,领略了大师的一些教学思想,感受了其如诗意一般的课堂教学。 此书包含了一些在我看来是很深奥而又很能体现新课改思想的语文教学理念、王老师那诗意一般让人陶醉的课堂实录以及一些专家教师深入而精辟的点评。 对于书中谈及的一些语文教学的理念,虽然是一知半解的,但也有所感触。什么是语文?以前总认为就是语言文化,语文课,只要学生认识这些字、能读通课文、大致

  • 动手实践 突破难点(教学分析)

    《一次成功的实验》这篇课文讲的是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就意识到,这是一篇包含着丰富的活动资源的课文,如何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好这些活动资源,让它们为学生解读文本服务呢!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手段: 在上课之前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为做逃生游戏做好铺垫。学生初读课文后,让他们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对游戏的做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接

  • 语文作业与练习设计

    10月12日,我校进行了花开星期二的QQ论谈。论谈的题目是《语文作业与练习设计》。在论谈期间大家各抒己见,论谈气氛热烈,为以后的语文作业的练习与设计起到了引导作用。 语文作业包括口头作业与笔头作业,做为语文老师能精心进行语文作业与练习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作业设计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的,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如何设计有趣、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喜欢?如何设计让暂时落生后保底又能让优等生能跳一跳的作业?这值得我们研究。 一、 语文作业与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 。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

  • 听课札记: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听课心得

    我听的共同的课文是《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第一节课是镇中小学的老师上的。她课和人一样,清新、流畅。一、 语言训练扎扎实实 。在开始的时候,老师出现了几组词语。接着,老师让学生把这几个词语分别是描写谁的说一下。我觉得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初步理解了这些词语,又让学生对词语的隐性含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指导朗读时,老师也是让学生抓住句子中的一些重点词语来把握的。这样,还渗透了一些学法的指导。莲 山 课 件同时,老师设计的一些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在最后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结合这

  • 我的有效教学调控案例——合理调控让我们的教学更从容

    调控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其实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里,从教学内容,到对学生的组织;从个人的发挥,到整个过程的节奏把握,等等。教师的调控能力,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它是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准确的判断,果断的处理等多方因素的有机结合。 然而这一切的智慧却需要在我们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不断地梳理和提升,才能积极能动地适应千变万化的情况,机敏地、富有成效地调控课堂,才能更从容地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案例] 我在试教六上《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曾与学生有过这样一段

  • 语文教学联谊活动听课感受记录

    今天去全小参加了我校与全小的语文教学联谊活动,第一环节是两个课例展示,是全小经验教师夏小蕙老师的二上《浅水洼里的小鱼》和实小新手教师蔡美亚老师的六上《圆明园的毁灭》,两堂课都非常精彩,给我们听课教师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现将自己的零星感受记录如下: 1.媒体创设,推动理解。 两堂课都恰到好处地利用了媒体,使感受更具体化、真实化。如:夏老师在开课伊始,便让孩子观看了在大海中自由自在生活的鱼群,初步让孩子们感受到鱼儿在海中的自如与幸福,这为后文鱼儿离开了海水便无法生存的理解起铺垫作用;第二处,夏老师让学生通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