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小精灵的魔法汤》案例与反思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小精灵的魔法汤》案例与反思

更新时间:2019-01-23 14:13:40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小精灵的魔法汤》案例与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背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4-5岁幼儿在艺术领域中“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因此结合幼儿园内的公开课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一节《小精灵的魔法汤》的音乐欣赏活动,选择的音乐是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节选,这首音乐的结构形式是ABA,A段的音乐不断由弱变强,由慢到快,B段音乐格外轻松活泼,最后回到A段。整首曲子的结构形式还是很容易区分的,通过之前的音乐欣赏活动幼儿利用简单的律动进行了学习,能够听音乐自由舞动,所以本次我设计了运用道具、图谱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不同的音乐曲风,感受乐曲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并用肢体律动表现旋律变化。乐于在音乐活动中大胆的表现。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音乐风格,用图谱来感受、了解ABA式的曲子结构。

2、感受乐曲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并用肢体动作表现旋律变化。

3、借助故事情境来想象,体验倾听、辨析、互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瓶子16个(盖于上涂有颜料)、魔法布16块;白板及记号笔

2、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节选

活动过程:

1、以讲故事的方式,把音乐内容呈现给幼儿。设置问题情境:小精灵如何研制魔法汤的?

2、教师扮演小精灵,并示范身体动作表演,请幼儿观察小精灵研制魔法汤需要做哪些事情。

3、通过提问、反馈、图谱等教学策略,帮助幼儿理解小精灵研制魔法汤所要做的动作,病情幼儿试着做这些动作。

4、幼儿在教师的示范动作带领下,徒手完整地进行身体动作表演。

5、提供幼儿装有颜料的瓶子与魔法布,幼儿进行真实情境的魔法汤研制,所有幼儿成功研制出魔法汤。

分析与反思:

《小精灵的魔法汤》采用的音乐是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节选,整首曲子是ABA 的形式,A段的曲子由慢到快、由弱到强,B段曲子轻松活泼,因此在活动中设计了运用故事导入的情景,快速的吸引幼儿参与活动,跟着老师的故事情景进入到活动中,在此环节中幼儿能认真的听故事,并且对故事的内容很感兴趣,同时我利用矿泉水瓶开始“变魔法汤”,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我做的动作,到最后矿泉水瓶变出了红色的“魔法汤”,幼儿在看到我变出魔法汤后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但是在示范第一遍的时候动作幅度有些小,可以再大一些,结合音乐时的渐强、渐快动作表现不突出,之后在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时,幼儿的兴趣更高了,都想拿着矿泉水瓶试一试,为了让幼儿能跟着音乐记录动作,我第一次带着幼儿认识图谱,采用了边听音乐边用记号笔记录动作,在做图谱时,有些幼儿就发出“老师画的是什么啊?”的疑问,在音乐结束后引导幼儿说一说对图谱的认识,幼儿能说出圆圈——搅拌;两个很小的点点。。是要点住魔法;??是看一看,有没有变……
但由于时间的问题,我没有把所有画的图谱解释出来,只是简单地说了几个,这样幼儿对图谱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可以在绘画图谱时让孩子们和我一起进行绘画,且边画边讲述,这样幼儿对图谱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最后的环节时幼儿在变魔法汤时没有注意听音乐的变化,一直在讨论自己瓶子里的颜色的变化。
所以整体的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还是很好的,我的整个环节设计也是不错的,但在活动中并没有让幼儿对音乐有熟悉,只是反复的强调动作的方法,对音乐幼儿并没有感受到ABA的音乐形式,在变魔法时也没有注意倾听音乐,只是在跟着老师做动作,如果放手让幼儿自己跟着音乐多练习几次可能效果会更好。因此,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作为教师应该放手、少说多做,让幼儿自己感受音乐并逐步认识图谱,并且图谱制作时要简化并准确,能够凸显音乐的本质的特征,但也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音乐欣赏都必须得用图谱,使用图谱是方便我们在为幼儿呈现音乐的句子与段落,就像《小精灵的魔法汤》活动中设计的图谱,整体看来还是适合幼儿观看的,简单的设计图谱,让幼儿其实能更明白整首曲子的特点,但也要注意教师在此过程中的引导。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还有很多的不同表现形式,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有的音乐曲子,采用适宜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欣赏的教育,让幼儿能够了解不同音乐的风格。
相关阅读
推荐
  • 大班音乐游戏《开锁》教学观摩反思

    12月16日,在区里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活动中,我观摩了一节大班音乐游戏《开锁》。歌词是这样的:金锁锁,银锁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咔嚓咔嚓,哪一把,哪一把,请你自己来开锁,来呀来开锁。 《开锁》的歌曲在第一课时已经教授,在本次活动中,需要带领孩子们根据《开锁》的音乐来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刚刚开始,教师先是进行复习歌曲,在熟悉歌舞旋律及歌词的基础上,和幼儿共同讨论游戏规则。该游戏的规则类似于切西瓜。游戏的大致过程是:幼儿手拉手站成圆圈,请一位小朋友站在圈中扮演开锁者,全体幼儿在原地边唱边踏步。开锁的幼儿顺着圆圈走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三只小猴子》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看图谱的方法,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三只小猴》。 2、有初步安全意识,知道不能在床上乱跳。 活动准备: 歌曲的音乐 猴子图片 自制歌曲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让幼儿欣赏音乐,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师:请幼儿说一说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幼儿:两只猴子 2、老师出示猴子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1)三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的大声叫,快快下来别再跳 (2)两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的大声叫,快快下来别再跳 (3)有一只猴子

  • 幼儿园大班小组合作打击乐活动:五只小青蛙

    活动目标 1.在掌握歌表演的基础上,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使用3种乐器为歌曲《五只小青蛙》配伴奏,并能较连贯地演奏。 2.能借助对数青蛙段落配器方案的讨论,了解为歌曲配器与记录配器的方法。 3.合作配乐时,能进行协商、共同尝试,体验合作演奏带来的挑战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教师用大图谱:《五只小青蛙》第一段歌词图谱(见文后)、压好膜的空白底版1个(见图1)。 3张桌子,每张桌上分别放有1支黑水笔、1张幼儿用的小图谱(与教师图谱相同)。 木鱼(6个)、沙球(6个)、小铃(6个)。 幼儿分成3组,每组6人,共1

  • 大班小组合作打击乐活动:五只小青蛙

    活动目标 1.在掌握歌表演的基础上,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使用3种乐器为歌曲《五只小青蛙》配伴奏,并能较连贯地演奏。 2.能借助对数青蛙段落配器方案的讨论,了解为歌曲配器与记录配器的方法。 3.合作配乐时,能进行协商、共同尝试,体验合作演奏带来的挑战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教师用大图谱:《五只小青蛙》第一段歌词图谱(见文后)、压好膜的空白底版1个(见图1)。 3张桌子,每张桌上分别放有1支黑水笔、1张幼儿用的小图谱(与教师图谱相同)。 木鱼(6个)、沙球(6个)、小铃(6个)。 幼儿分成3组,每组6人,共1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木瓜恰恰恰

    设计意图: 《木瓜恰恰

  • 大班艺术(音乐MTV)活动《大中国》之反思

    活动设计如下:大中国(重点领域:艺术)一、目标:1认真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感受大中国的神气磅礴.。2了解歌曲主要内容,能分辨音乐的三部分,尝试用熟悉的节奏形表现出来. 二、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分辨音乐的三个部分. 难点,用不同节奏形,变现音乐的旋律,感受大中国的神气磅礴. 三、准备 1教师对音乐的熟悉. 2大中国音乐及相应的MTV. 四、过程 1谈话导入 (1)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你知道我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中国有一条很长的江,有一条很长的河,你们

  • 示范课活动设计: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动名称:小老鼠与泡泡糖,重点领域:艺术,适合年龄:大班,活动目标:1. 初步学习合拍地模仿小老鼠走、拉泡泡糖的动作,体验表演的有趣和快乐。 2. 了解有节奏的语言和动作可以帮助自己更合拍地表演。 3. 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便,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听一听,猜猜是谁来了? 幼儿欣赏乐曲的第一段,简单交流自己的听乐感受。 2. 引发学习兴趣。师:到底是谁来了呢?看看老师的表演就知道了。 二、在有节奏的语言提示下,学习小老鼠的走走

  • 《欢迎你到新疆来》活动课后反思

    《欢迎你到新疆来》是中国娃主题中的一堂音乐课,这首歌充满新疆韵味,在我执教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他们个个乐于表演,本次音乐活动的氛围很好,但是由于在示范的时候我加入自己的动作,局限了幼儿的想象导致在表演的过程中没有幼儿自己的想法。完全都是教师示范时的动作。 我们试图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愉快的活动环境,鼓励、支持、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家长共同交流有关祖国的话题,了解我们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多姿多彩的民族大家庭,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本活动就是让幼儿了解我们国家有56个少数民族,让

  • 儿童音乐《特巴雷克舞曲》课后反思

    一、选材原因《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编写的一个芭蕾舞剧,它的内容是根据霍夫曼《胡桃夹子与老鼠王》的故事改编的。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童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很适合让幼儿欣赏。之所以选择这个舞曲,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我给孩子播放动画片时,放到了一个胡桃夹子的片段动画片《特巴雷克舞曲》,当时孩子们有的拍着小手打着节奏,有的忍不住想跟着跳舞,让我感受到这段音乐强烈的感染力。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平时的活动中这类型、这种风格的音乐,孩子接触是比较少的。本着让孩子尽可能多的积累音乐素养,我设计了这节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