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注重教师对教材的阅读和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语言教学活动是幼儿学习口语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必须合理选择教材并对教材分析透彻,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各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找出相应的重点和难点,认真设计能促进幼儿口语发展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调动幼儿语言交流、互动的积极性。1、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传统意义上老师对于教材的选择和定位大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认为孩子们应该学些什么,或是和自己的个人兴趣相联系,选择自己比较偏爱的,觉得孩子可能喜欢的内容下手,往往教学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孩子们没有兴趣,无话可说或根本不想说,师幼互动陷入僵局。基于以上情况,我们一方面应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挖掘教材,选择合理、合适的,被孩子们所青睐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给幼儿充分自由的空间,允许他们运用自己的方式自主学习,自我表现,通过互动的方式合作学习,共同建构,才能充分调动幼儿语言交流、互动的积极性。
例如:大班语言活动《梦姐姐的摇篮》。就是取材于孩子们生活之中的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诗歌通过梦姐姐撒下的各色鲜花,让小鸡、小青蛙、红颜鸟分别做了各色甜美的梦,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这又是一首非常适合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语言的散文诗,可以引导孩子尝试做不同色彩的美梦,发展幼儿的创编能力。
其实整堂课的侧重点并不在散文诗本身,而在于通过散文诗的聆听,更好地为创编服务。来自于生活中的梦,贴近生活的教学,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在创编环节,孩子们的热情很高,我与孩子们也都在说说、编编中感受着互动的乐趣。谈论他们喜欢的话题,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也就是合理地选择教材,的确有时能起到不一般的教学效果。2、教材的选择很重要,教材的分析,更是能对教学起推波助澜的功效。教材分析透彻才能更自如地驾驭教学的课堂,从容应对各个突发的事件,让整个教学由始至终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例如:平师实习生小王老师在执教大班语言活动《倒霉的小白马》时,课前我们就进行了透彻的教材分析。首先在熟读故事、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把教学的要求定位在:(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白马的曲折经历;(2)、喜欢收集天气信息,萌发观察天气的兴趣。把教学的重难点放在了解故事中天气的变化征兆,引导幼儿观察天气变化上。其次,把故事分成三部分,每一个部分,都设计了不同的问题,并预设提问后孩子可能出现的多种不同的回答,教师如何应对等。最后制定教材,设计三大环节:第一部分,引导幼儿猜猜小白马到底遇到了哪些倒霉的事情。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愿意说的环境,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环节,分段讲述故事。在分段讲述的过程当中,加入循序渐进地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故事内容,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讲述故事情节;最后,结合生活,请幼儿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的大自然还说了哪些话,并请幼儿亲身体验、观察、去寻找大自然中的各种语言。小王老师的这一堂实习课,也正因为课前的深入、透彻地分析教材,从而使整个活动课堂氛围活跃,师幼活动积极、有效,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课后,小王老师也在她的教学反思中写道:这堂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善于观察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合理地选择、深入地分析教材,善于应变,善于捕捉幼儿发出的各种信息,才能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好老师。
的确,合理选择教材,分析透彻教材,对于整个教学的课堂效果,对于师幼互动的成效,应该说是奠定基础,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