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综合活动方案与反思:找尾巴》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 活动名称 1 综合活动:找尾巴 1 活动形式 1 分组教学 1 班 级 1 中班 1 活动时间 1 2006.3.24 1 执教者 1南邮幼 华 莉 1 活动预设目标 1
1. 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征与不同作用
2. 能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大胆预测和匹配
3. 乐于发现并探索动物世界的奇妙 1 活 动 过 程 1 教师教学策略 1 媒体呈现 1 儿童学习策略 1 过程反思 1
1. 1. 观察尾巴外形特征,猜猜讨论其作用
①这条尾巴会是谁的尾巴呢?它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②如果(小鱼)有了这条尾巴,它会有什么用?
2. 欣赏故事,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
3. 提供动物头与尾巴的匹配操作材料,让幼儿根据动物外形特征进行匹配,并和同伴讨论各种动物尾巴作用
4. 对应课件,效对匹配结果,听动物们介绍尾巴的不同作用
①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共同分享验证匹配的结果,并且集体讨论尾巴的作用
②听动物们介绍尾巴的不同作用
5. 结尾设疑,自然结束 1
1. 课件“动物C组”呈现的是(故事中的动物角色的真实图片),为后面的故事环节提供铺垫,电脑动画的“连线”给幼儿提供了正确的示范,帮助幼儿巩固匹配连线的技巧,解决了后面操作环节中的技术难题
2. 播放故事《动物的尾巴》
3. “找尾巴”匹配操作卡(4个层次)
4. 课件“动物B组”
①匹配连线效对图
(视频投影仪配合使用)
②小动物们的自我介绍:尾巴的不同作用 1
1. 仔细观察真实动物的尾巴图片,回忆已掌握的动物外形经验,大胆猜测、匹配相对应的小动物头像,集体讨论并猜一猜尾巴的作用,发挥想象并大胆的讲述。
2. 欣赏故事,重点仔细聆听故事里小动物们介绍尾巴的作用,再和自己先前猜测的结果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的结论。
3. 回忆并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为动物们找到尾巴并匹配连线,和同伴合作、交流和讨论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4. 对应自己手中的匹配卡,求证博士爷爷其正确性,大胆讲述或猜测动物尾巴的作用。仔细聆听,了解小动物们尾巴的不同功能。
5. 结尾设疑“人类有没有尾巴?”更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动物、人类世界的奥秘 1
1. 展示真实动物的尾巴,逐步引导幼儿集体在猜测、讨论中观察尾巴的外形特征,更自主的激发了孩子的探索兴趣,也为后面的故事环节做了铺垫。
2. 让幼儿猜测讨论在前,再欣赏故事,在故事中验证第一环节的猜测结果,更切入活动重点“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3. 准备难易不同、多层次的操作材料,在与同伴的交流合作中,给幼儿自由自主选择的机会进行操作和讨论。
(有条件的话,这一环节可让幼儿人手一台电脑,自由在电脑上进行匹配和验证)
4. 请幼儿结合电脑课件对应其操作的正确性,不仅给予幼儿成功感,也还解决了教师一一效对的过程,再请以小动物的第一人称介绍自己尾巴的作用,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
5. 结尾作为引子,将幼儿兴趣深入和转化
活动反思:
《找尾巴》这个活动的设计来源于整合课程小班下学期中“动物朋友”的主题,由此引发设计灵感,着手制作了这个课件。通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动物朋友分类”及“尾巴妙用多”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在试教过程中,我发现这个活动由知识经验更为丰富、语言发展更加完善的中班小朋友来进行会更加适合,所以将重难点放在“尾巴的作用”上。
从活动结果看,我深刻的发现,如果能给孩子人手一台电脑,由幼儿自由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匹配,自己进行验证会效果更好。自己所制作的课件更适合让幼儿自主的探索,由于硬件的缺乏,所以,教师总避免不了处于主导地位,应更善于给幼儿自由自主的机会,教师适时指导。在操作环节提供的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教师应强调介绍一下,让孩子明了后调整交换操作。第四环节可缩短时间,减少重复,也可以加入实物投影仪,让孩子个别讲述,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更有机的结合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能找到“动物世界”的动物录像加入到课件中,会更有趣。同时,也可以从“不同动物的尾巴”这点出发,将动物分类,将“常见的动物”和“不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引导,这样可以让孩子由浅入深的探索、发掘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