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幼儿园早操活动现状调查及思考》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早操是幼儿一日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始,它可以让幼儿调节情绪、舒展身体、精神抖擞,还有助于形成孩子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孩子们都喜欢无拘无束地活动四肢、跑跑跳跳,早操活动让他们尽情伸展肢体,进而树立运用肢体的自信心。
幼儿园早操活动场地及时间的安排、早操内容的编排、早操的结构与组织、音乐的选择等,是影响幼儿早操活动的质量和实现增强体质目标的重要因素。编排与组织适宜、有效的早操,才能让幼儿喜欢运动,更好的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陶冶身心、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早操的现状
为了给幼儿园早操把脉,从而总结适宜、有效的编排内容与组织策略,我采用了实地考察、询问、问卷的形式调研了城镇、农村幼儿园共10所,其中公立幼儿园3所,集体、民办园7所。调研结果如下:
(一)早操活动场地和时间安排
10所园,70%的幼儿园是利用塑胶场地、草地组织幼儿进行早操活动,30%的幼儿园孩子在水泥地上做操。由于场地面积局限,各幼儿园往往采取相近年段组(如中大班一组、托小班一组)分批集中在同一场地进行早操活动的形式,200多名幼儿在不足200平方米的场地上同时进行早操活动,生均活动场地1.1-0.6平方米,拥挤不堪,很难保证每名幼儿能够尽情舒展身体动作,时常会有碰撞现象。幼儿园场地一般成正方形或长方形,个别园所年数已久,成不规则状。这一数据反映了部分幼儿园场地的比例失调、布局的不合理。因为教室面积狭小,不方便做操,多数民办园在阴雨天不进行早操锻炼。
60%的幼儿园选择了8:30——9:00这个时间段进行早操,安排了两个年龄段早操时间:中大班8:30-8:45,托小班8:45-9:00,分批依次进行早操,且每年龄段早操均在15分钟左右。40%的幼儿园随季节变化,分夏令操和冬令操,冬令操时间在9:00后开展,并与大课间活动相结合。
(二)早操内容与结构
早操内容基本为准备活动、韵律游戏、器械操(或自编徒手操)、基本体操(全国第二套幼儿广播操或基本动作练习)、放松运动,中大班内容以操节活动、律动为主;托小班内容以各园教师自编自创为主,带有游戏性。
步骤准备活动操节活动舞蹈律动体育游戏体能运动放松活动数量
早操结构实施情况表
在早操中,4所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了排队、队形队列练习、慢跑以及走跑交替等准备活动,而另6所幼儿园在幼儿进入场地后,未有热身运动就直接进入了做操环节和律动;操节后,6所幼儿园进行集体舞表演、韵律为主,4所幼儿园则采用的是形式多样的律动;2所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游戏,生动活泼的体育游戏《钻山洞》、《开火车》、《占四角》、《高人走、矮人走》等气氛活跃,参与积极性高;只有1所幼儿园能考虑到早操与幼儿体能之间的关系,别开生面地利用各类体育器材组织幼儿练习走、跑、平衡、跳和钻等等动作:8所幼儿园忽视早操的放松活动环节,表现为操或律动一做完就立即整理队伍回教室,只有2所幼儿园能够认真组织一些较平静的身体放松活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的早操结构明显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三)早操动作与组织
各园早操内容每学期更换一次,即学期开始编排一套新操,一直使用至学期末。开学初教师们编排商定,各班教师学习后,由各班教师教会幼儿,幼儿参与编排的几率甚少,因此,一些成人动作、花哨动作常夹杂在幼儿的早操中,不切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早操动作显得舞蹈化、成人化。从实地观察来看,晨操中幼儿多数是目不转睛地盯住带操教师的一举一动,模仿痕迹过强,幼儿没有内化,尤其是频繁地变换动作与队形,使得幼儿好似机械地在完成某项任务,而达不到轻松愉快的目的。早操动作的综合性、均衡性不够,上肢动作较多,占54%,大动作占62%,活动量及幅度较大。
10所幼儿园早操组织顺序均为“进场——做操——退场”。 3所幼儿园则将幼儿分散在操场四周进行户外活动,到了各自年龄段做操时,该班教师才组织本班幼儿集队进场,不参与做操的幼儿可以自由玩耍、也可观摩、仿做早操,显得比较自主、灵活。做操时,一般由两位教师进行镜面示范性领操,在舞蹈或游戏环节,教师会走进幼儿队伍中与幼儿一起完成相应的动作,但仍以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为主,间接指导的幼儿自由、小组活动少。
(四)教师指导与运动效果
多数教师动作优美,但是缺乏力度,特别是体能和操节中,精神气不足。有个别园的老师态度不认真,有气无力。教师与幼儿互动较少,基本上是孩子跟着做。整个早操过程运动量不足,运动效果不明显。
二、适宜、有效地早操编排
(一)早操活动的时间和场地的科学性
早操的时间10分钟-30分钟不等,一般可这样安排:小班:8-10分钟;中班:10-12分钟;大班:12分钟。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季节气候的变化而酌情选择,年龄较大或在冬季进行早操活动,时间可适当长些。
因为幼儿的内脏器官和运动器官还很柔嫩,神经系统还有待发育完善,早操活动中的碰撞和摔跤时时发生,为此,在幼儿园要减少水泥场地面积,大力发展以草地、泥地、塑胶地为主的早操活动场地类型。针对调查中这10所幼儿园的经济条件等等不一现状,我们认为首先要改变观念,将“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合理规划和使用园内活动场地,确保幼儿早操场地生均不低于2平方米;各幼儿园可打破原来的框框,合理利用园内现有的资源和场地,使之发挥最高使用率和最好使用效果,如将幼儿带到自然而又舒适的草地、泥地上去进行早操活动,不必拘泥于整齐、规则的场地。
早操应坚持在户外进行,但若气候条件较差,可让幼儿在室内或走廊上做操,建议,各所幼儿园必须严格执行幼儿在园生活作息制度,保证幼儿在阴雨天早操活动的场地和设施,认真组织好阴雨天幼儿的早操活动,不可随意取消早操环节。
(二)早操内容与结构的合理性,早操没有固定的活动结构,根据幼儿运动生理指标,结合幼儿的体能、兴趣,建议早操时间一般在15分钟,可以有以下几个环节:
1. 热身运动
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走、跑和变速跑等全身运动,或是模仿动作、简单律动
及队列队形变化等,达成热身的目的,使身体机能进入活动工作状态。热身运动的时间与运动量尽量压缩,为后续活动做好体力准备。
2. 队列练习
通过队列变化训练,可提高幼儿在团体中了解与认识自身与团体的关系,增进幼儿的团体意识,并发展幼儿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时,队列变化与训练,也是热身运动的一种积极的延续,为幼儿的早操活动作好充分准备。小班,一个跟着一个走圆圈或方形;中班,切段分队,立正、看齐、原地踏步、齐步走、纵队变圆圈等;大班,左右分队、并队走,原地向左右转,十字方阵逆时针走等。早操中队列队形的运动,巩固了幼儿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和经验,也增添新的元素,同时唤起了幼儿对体育活动愉快的情感。
3. 操节
是早操最重要的环节,该环节后半段出现第一次运动高峰。目的是系统地锻炼幼儿全身大肌肉动作,分为徒手操和轻器械操两种。一般包括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每一操节的动作为四八拍,不同的年龄班又有一定的差别:小班挑选其中的4~5节,大班则可以增添扩胸运动、全身运动等,编排时遵循上肢→下肢→全身的顺序,从运动量小的动作过渡到运动量大的动作。
4. 律动
这是早操的过渡环节,目的在于增加早操的表演性、艺术性,调适早操高峰前后的运动负荷差。为避免削弱早操运动量,应有别于普通的音乐表演,突显体育运动强度,为幼儿的体能发展服务。
5. 体育游戏或体能练习
一般安排在早操第二运动高峰环节进行,多为利用身体或器材练习走、跑、平衡、跳和钻等等动作,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在早操创编过程中,体能活动环节需要注意:早操与体能训练相结合,与器材相结合。它们一般以简单的情节串接游戏,要求做到时间短、动作简单、运动频率高、趣味性强、运动量大等,可以借助一定道具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6. 放松运动
在早操的放松阶段,充分放松,可以使幼儿以良好的身体与精神面貌,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反之,如果早操的放松阶段没有作好,则可能会影响幼儿在早操后的活动;例如,过量的运动,可能使幼儿产生疲劳或亢奋,影响到正常的幼儿园每日的教学活动的安排。在选择早操内容时,要根据每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目标、设计和安排难度不同的活动,提供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并把各年龄阶段目标隐含在材料和器械的投放中,为幼儿选择难度不同的材料和器械,使之更好地为活动目标服务,如某幼儿园上学期为大班选择了绸扇,为中班选择了彩圈,小班则围绕趣味性的小动物模仿操准备了一些小动物的“家”,让这些刚入园甚至还时常想家哭闹的小宝宝们能够找到一点安全感、亲切感。
早操活动中除操节、律动外,其余几部分可作为机动内容,各班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及每月体育活动的目标更换幼儿感兴趣的各类体育游戏,重点训练幼儿走、跑、跳、钻爬、投掷等基本动作,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尽最大努力丰富早操内容,使早操适合我们的孩子。
(三)早操编排和组织的有效性
1.动作编排
动作是早操的主梁骨,编排的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早操的质量。编排早操动作时应遵循“幼儿动作发展规律”,结合幼儿兴趣,使幼儿获得全面锻炼和均衡发展。
(1)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搭配的合理性。在早操的基本结构中,注意将幼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均尽可能包含进去;例如,在热身、队列和操节等环节中,不仅包含头颈运动、上臂运动、下肢运动等大动作,还应增加一些包括手部和脚部等的精细动作;例如双手抱拳转动、拍手和手指的伸缩、脚尖跳动等精细动作。
(2)动作动与静的交替性。动静是相对的,动静交替的早操有利于调节幼儿的运动量,同时使动作组合呈现动态、起伏,体现早操的美感,符合幼儿的审美需要,便于幼儿的进行表现。
(3)动作互动的协调性。在早操中设计两两互动或多人互动的体育游戏或律动,如队列队形变化、两两对应拍手,又如体育游戏“炒黄豆”、音乐游戏“套圈”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早操的有趣性,还能促进幼儿间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4)动作变化的动态性。在创编早操时应考虑动作方位的变化,队形的变化,分组与小组配合的变化,集中与分散活动的变化及每月重点动作目标的变化等,通过这些变化使我们的早操富有动感,符合幼儿“好动”的年龄特点,从而使他们喜欢早操,一如既往的主动参与。
(5)动作编排的趣味性。
寓练于乐,这是早操的情感目标。成人化、军事化的早操不适合幼儿。因此,早操“游戏化”、“趣味化”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体现在动作,如模仿操,学习各种小动物等;其次体现在声响,在器械操中加入敲击,如筷子操中筷子齐奏的声响,可起到打节奏的效果;在做某个动作时,配以“嗨”、“哈”等有力的声音,如我园进行的“搏击操”,那一声声吼,真是振奋人心,同时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2.音乐选取,音乐和动作是血肉相连分不开的伙伴,它们相互配合,共同编织出美妙的艺术花朵。在早操的自始至终都要有音乐伴奏,包括幼儿进场和退场。我认为,凡是欢快的、幽默的、抒情的或雄壮的(只要是健康的)幼儿歌曲都能作为早操的背景音乐来编排早操。采用少数少儿艺术歌曲、流行歌曲、英文歌曲以及戏曲唱段和民歌等不同风格的歌曲来编排早操,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而言,音乐选择的一个技巧是:先有操,再选择音乐;音乐配操,而不是操配音乐。确定操名、建立主题和创编好早操后,就应该选择合适的与早操主题相应的音乐,使用音乐,可以建立一种音乐形象或一种运动意境,帮助与激发幼儿提高运动和做早操的参与意愿,并在音乐背景中达成愉快运动目的。
音乐选择应重视音乐本身的节拍和节奏,在早操开始与中间部分,应选择活泼的、明快的音乐;放松部分,应选择舒缓的、柔和的音乐。托小班适合以儿童音乐,动物或相亲相爱等主题,如“袋鼠妈妈”、“天线宝宝”等;中大班适合儿童音乐和成人音乐,主题呈现多样性,可选择中外名曲、戏剧、动画片主题曲……
3.早操组织
只是讲究内容的丰富与编排的合理,而没有科学的指导,早操的效果难以奏效,所以我们在组织实施中应注重细节,做到态度亲切,精神饱满,动作规范,语言指导简洁到位,能抓住关键进行镜面示范,巧用口令和肢体语言,轻松指挥,注意动作的个别指导和个体差异。同时还应注意保教结合,安全第一。对幼儿着装的整理、个别幼儿的指导及突发状况的随机处理应及时,确保早操中的安全性。
4.早操活动量
早操活动的原则是大密度,中强度,短时间,少间歇。全过程的运动负荷强度应遵循“曲线上升,波形进展,曲线下降”的规律。运动量不能过大,因为早操活动后,将进行室内教学活动,如果活动量过大则易导致幼儿情绪过于兴奋、机体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地开展,因此,早操的运动量要适宜。教师一般可以通过幼儿完成早操后的面部表情和出汗程度,来做一个运动量是否适宜的简单判断,如果运动量有过量的情况,则教师需要对早操做调整。
三、适宜、有效的早操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促进综合智力的发展
幼儿的智力与运动紧密相联,幼儿在完成各种动作时必须对空间和时间作出正确的反应,这就锻炼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幼儿多元智力的发展。
2.增强自信心,我园的早操在编排时充分尊重幼儿的需要与愿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从而使幼儿更加活泼。如我园很多的主题角色动作和模仿动作都是由幼儿创编出来经教师加以修改后而采用的。这既满足了幼儿心理的需要,也使幼儿更加自信。
3.有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
在编排早操时,我们力求结合教学以一定主题出现,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品质。如我园大班的《扇子操》,以扇子作为轻器械,让幼儿进行跨、跳、钻等体能锻炼,最后以念古诗《春晓》和《悯农》作为操后的放松动作,幼儿对着扇子上的诗,摇头晃脑地边念边离场。“扇子操”在培养幼儿对中国民间艺术喜爱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机智、勇敢、坚强等意志品质和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
4.增强体质,健美体型
每天坚持做操,增强幼儿体质,使幼儿从小形成健美、匀称的体态,预防和纠正不良的姿势。还可以促进幼儿的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对形成较高身材有效,对孩子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早操是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主要形式,它对调节幼儿一日情绪,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准确、灵活,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合群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为了激发幼儿参与早操活动的兴趣,提高早操活动的质量,增强幼儿的体质,我们将继续不懈地努力和探索,创造阳光下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