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然材料在活动区中的有效利用》可能是您在寻找农村幼儿园教育专题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成为幼儿在园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园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和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措施,我园在开展活动区与幼儿发展的研究过程中,本着“活动区达到环境创设主题化,区域设置科学化,材料投放精细化,教师指导有效化,幼儿发展最大化”的指导策略,在“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和材料”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对活动区与幼儿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精细化的研究,力争使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如今我园活动区已具备了自己的特色,下面就我园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向各位领导同仁简要汇报交流如下:
一、
农村自然材料在区域活动中运用与展现。我园活动区在经历了对自然材料的收集利用的初始阶段―其教育价值的反思阶段―广泛的实施实践阶段―总结提高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村自然材料在活动区中的初步试用――材料的收集与运用。
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依托于操做材料的可探究性以及其丰富的可变换性,而农村幼儿园丰富的自然材料、传奇的民间工艺为我们的区角活动提供了丰厚的材料资源。自然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手可得,造价低又无污染,而且深得幼儿喜爱,自然材料在初始阶段是作为一种替代品进入我园区角的。所谓替代,就是收集相似的自然材料代替区角中配置的成品材料。例如大班的棋类游戏区中的棋子,由于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经常丢失,教师就收集了一些杏核、石头、植物的种子等替代成品中的棋子,却发现幼儿的兴趣更高了。再如,在小班的智力游戏区――穿珠活动中,除了成品的珠子之外,教师又试着投放了一些高粱芯、瓶盖,孩子又来了兴趣,他们尝试着穿起来当项链、手镯,挂起来当鞭炮。中班的孩子可以根据高粱秆的长短、粗细等不同进行排序活动、比较活动,还有各种大小不一的树叶,孩子们可以用来粘贴、按照大小进行排队等等。自然材料在区角中的运用,引起了老师、幼儿、家长的极大兴趣。
教师方面:当区角材料需要补充的时候,教师会启发孩子,这个可以用什么来代替?
幼儿方面:长长的海螺壳像哨子,我们可以拴上绳子挂在脖子上;海螺壳里面有风的声音,小朋友可以听着玩儿。
家长方面:很好奇,个别家长主动为我们收集来各种颜色的豆子:红豆、黄豆、绿豆等等,希望能够“物有所用”。
由此可见,在自然材料被作为替代品的初始阶段,教师已经意识到自然材料在区角活动中的教育价值,并萌发了将此类材料引入活动区的动机(念头)。作为家长,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如此丰富的东西能在幼儿园得到运用很奇怪,愿意帮助幼儿园搜集、提供材料,并且提供的材料显示了一定的选择性、预见性。
第二阶段,
农村自然材料在活动区的教育价值――反思应用阶段
能够让孩子在区角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兴趣,并促使活动情节不断深入,关键在于材料的可研究性、可创新性、以及新鲜度。农村自然材料的引入,无疑引起了孩子探究欲望。兴趣是行为的先导,如何在更多的区域内引入自然材料呢?如何发挥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区域,在不同班级的教育价值呢?首先,在教师中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深入地研究。
举措一:
让孩子的创造引领活动取得发展,启发教师换角度思考,探索自然材料的教育价值。做法:把相同的材料投入三个年龄班的操作区,让孩子自由玩,教师观察、记录、分析。例如:高粱秆的运用,小班孩子用来穿珠子,根据不同的颜色玩“接龙”游戏,排序等;中班孩子用皮和芯插接成眼镜、梯子、跷跷板、船、弹力玩具等;大班能力强的幼儿用玉米秆,高粱秆变成帘子,能力弱的幼儿在帘子上用废旧材料进行装饰。装饰好的帘子可以做屏风,也可以粘贴孩子的美工作品。户外活动时,大班的孩子还把玉米杆拼成梯子,房子等的形状,练习跳、跨越等活动。由此可见,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班级里会体现其相对不同的教育价值。
举措二:
特色活动区评比活动。为促进自然材料在活动区中的广泛利用,更深层次地挖掘其在活动区角活动中的教育价值,我园组织了“自然材料的运用”为特色的活动区评比活动。该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是区角的创设,主要定位在自然材料在各区角投放情况,创新利用情况。第二环节的重点放在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利用自然材料开展活动及延伸活动。以此活动为切入点,教师们充分拓展了自然材料的运用空间。例如黄泥:在操作区,孩子们发现了硬泥和软泥、生泥和熟泥的不同特征,并通过主动探索与尝试,选择适宜的泥块改变原有的形状,从事美工活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通过提供图片,模型以及适时的指导,教幼儿学习基本技法,通过添加各种辅助材料――木棒、各种植物的种子等,幼儿捏制出了各种小动物及食品水果等。在建构区,孩子们合作构建城堡,大桥等造型,或进行“摔瓦屋”的竞技比赛;在其他社会性区域里,孩子们可以运用成型的泥制品进行交往。由此,单一的材料,通过教师有目的、分层次的投放,实现了自然材料在操作区、益智区及社会性区域中的教育价值。
课程的建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自然材料,是农村幼儿园宝贵的课程资源,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不能成为课程建构的一种局限。活动区与课程主题的有效结合,是自然材料的教育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现。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机会,使其实现自己的想法,并进一步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制作更加完善。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放手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已有经验与想象去制作,只有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才给予适度的引导。如大班的《巧巧刺绣房》,本班教师充分挖掘社区资源,通过参观、邀请我们刺绣艺人的指导以及提供丰富多彩的刺绣材料如:充子、钩针、多针、顶针以及各色毛线、餐巾、一次性竹筷、玉米皮、凉席子等,幼儿在提供的餐巾上、蛋糕盒上进行刺绣,玉米皮做成鞋垫进行刺绣。麻袋、凉席等这些辅助材料在幼儿眼中具有“再生”的潜力,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大胆探索,作到一物多用,以物代物。其次,教师引势利导,将失传多年的多针,重新捡回利用,一次性竹筷当作织围巾的棒针,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使用辅助材料,激发了幼儿刺绣活动的欲望,初步尝试并掌握了钩针法、扒针法、多针法、倒织法等技能,并能作到一副作品多种织法相互使用。如李铭小朋友的《大熊猫》作品,大熊猫采用了多针的方法,而竹叶和竹竿则分别采用了扒针法和倒织法,使熊猫有了一定的立体感,更加突出了小动物的可爱形象,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开展区域互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基础,是未来人适应社会、发展社会应具备的能力。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各区域之间联合起来。如《巧巧刺绣房》活动分为三步曲:美工区设计――绣房加工――工艺品店拍卖,丰富了孩子的活动内容,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及合作意识。如:美工区的幼儿设计半成品材料,在餐巾纸上、蛋糕盒上画上花草树木;玉米皮作成鞋垫的样子;麻袋作成长围巾、硬纸壳设计成的小扇子、三角围巾、手提包、鞋垫等形状,再在上面画上各种图案,然后拿到《巧巧刺绣房》进行刺绣完成作品,最后运到“小小工艺店”进行展览拍卖,可谓一举三得,孩子们也真正体验到成功、合作的快乐。
角色游戏的开展是幼儿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再现,是幼儿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合作的重要途径。于是我们各班开设了社会性区域活动,如大班的“快餐店、烧烤店”中的“食品”、以及各种“炒菜”丰富多样,应有尽有,而这些“食品、炒菜”都是幼儿自己制作的,每当活动开始时,幼儿分工明确,有的制作“食品”,有的“炒菜”,他们忙的不亦乐乎,而当营养丰盛的一桌子菜摆在幼儿面前时,其他区域已完成计划的幼儿迫不及待地来到“快餐店”大吃一顿,这时游戏又进入高潮,他们吃着、说着、笑着,脸上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举措三:
农村自然材料来自于农村家庭及社区,紧紧依靠教师收集的一些自然材料显然很难满足区角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家长资源恰恰满足了我们的这一需求,如何加以引导利用这一资源呢?于是我们在区角活动评比之后开展了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重点展示自然材料在区角活动中的利用价值,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运用、操作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发展。由此给家长一种理念:自然材料在孩子的发展(成长)过程中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对幼儿进行了勤俭节约、环保方面的教育,这样的活动家长一百个支持。在以后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家长积极地参与收集活动,并逐渐的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所定歧视和运用的区角及发展价值。
第三阶段:
农村自然材料在区角活动与课程结合的过程中的纽带作用――特色形成阶段
自然材料的运用、区角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教师及家长之间的互动。同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完善,自然材料的运用已逐渐成为我园课程的一大特色。那么,自然材料的广泛运用是否会有利于课程主题之外,如何实现其自然的融合呢?举例说明一下我们的做法:根据课程目标,确立活动主题;根据主题内容及孩子的兴趣,创设活动区,投放材料。例如:教师依据《春天说了什么》的主体目标,设置了有情景的活动区,引导幼儿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为了让幼儿了解天气情况,适应天气变化,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气象台由阴、晴、雨、雪等标志固定在一个画面上,孩子报告天气就是简单的操作一下标志的做法。如今,我们设置了一个活的气象台,在这里幼儿们可以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1、记录今天的天气,选择与天气相适宜的服装;
2、观察并记录昨夜星空,预测明天天气;
3、记录并统计本月的气温变化。
如小班,教师预先做好的太阳、云、雨、雪等的立体标志材料,直接用子母扣扣在画有背景的天气板上,给孩子选择的衣服也是家长从家里带来的婴儿衣服、鞋等穿戴在记录旁的比幼儿稍矮一点的娃娃身上;中班,幼儿用自制的图片来表示天气和适宜的衣服;大班,幼儿用自己的画、符号、数字和图表来表示。小小的气象台,使幼儿学会了探究和解决问题,学会了生活。
又如自然角里的新尝试。以前自然角里,孩子们的活动只是给植物浇水摆弄,这样做的目的是美化环境,至于幼儿获得什么知识经验,我们没有深入研究过,通过学习“做中学”的科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后,我们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角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进行探索有了新的认识,把幼儿的疑问或争议来引发活动如: “他们的叶、根、径一样吗?”、“那种材料最好用?”、“谁先发芽?” “苗苗真的追阳光吗?”等疑问,进行了探索。通过比较分类发现花的叶子有很多种,同样是圆形叶子,还有大小之分,厚薄之分;同样是长形叶子,还有宽窄之分,颜色之分;在探索植物径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植物的径原来也各不相同,扁豆、黄瓜的径会爬,而西红柿、茄子的径不会爬,还有的植物,他们的径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是棕色的,有的是绿色的……通过观察比较,孩子们懂得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同时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阶段:
乡土自然课程的形成――总结提高阶段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研究探索,我园初步形成了乡土自然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大环境,充分利用乡土自然资源、家长社区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自然材料,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同时,又使幼儿掌握多种技巧,创造性地变化自然材料的玩法,使自然材料一物多用,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几点体会与反思
1、教师的理念迅速提升。在整个活动区的研究过程中,将活动区与课程、家长与幼儿园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自然材料在班级里,不仅仅只是一些替代品和填充材料。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开发出了其更深层次的教育价值,这个开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理念提升的过程。
在区域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受到当前各种儿童教育新观念,特别是方案教学思想的启发和影响,开始探索和尝试区域活动是动态变化的,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幼儿,关注主题进展情况,关注幼儿的发展,关注家庭与社区信息;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挖掘其蕴涵的教育价值,区域活动要求教师摈弃传统封闭的思维,拆除区域活动与其他活动的界限,达到各区域之间互生、互利、互补。
2、
教师适时引导,是拓展材料运用空间及延长幼儿兴趣的有效策略
对一些失去兴趣的材料,并不等于失去了它的教育价值,我们充分发挥
一物多玩的功效,创新原有材料的玩法,发挥材料的拥有价值。例如操作区的瓶子时间长了,就无人问津了,可是当我们把瓶子的另一种玩法展现出来时就激发出孩子的创造灵感,有的说可以用小木棍敲打当乐器,有的说可以制成漂亮的花瓶,还有的说可以在瓶子上画画等等,于是教师还提供了包有纸浆的瓶子,开展了“瓶子展览会”活动,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有的用皱纹纸、不干胶纸在瓶身上制作出具有立体感的小姑娘或花园;有的用花生皮、梧桐壳、树叶、玉米皮、植物种子等自然材料在瓶身上粘贴出美丽的春天;还有的用毛笔、油画棒蘸色在纸浆的瓶身上绘画出春游的景象,为了追求完美,孩子们把自制的野花、迎春花等插在瓶子里,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童话世界。这些被冷落的材料在老师的引领下,又重新被孩子们激活了,孩子们观赏着自己制作的瓶子,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兴趣需要,而且在观赏过程中,培养了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情趣。
3、
必要的活动规则,是促进区域活动深入开展的必要保证。
区域活动的规则在活动中起着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的作用,区域活动倡导幼儿做自己权力的主人,参与区域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首先,有幼儿和教师共同来完成,我们采取的方法有三:一是在讨论中共同制订,如每当活动区投放了新材料时,幼儿都争着玩,针对这一现象,教师组织幼儿共同商订出“轮流玩”、“玩的时间不宜过长”等规则,并提醒幼儿遵守;二是“暗示法”,将区域活动规则蕴涵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如:关于区域人数限定问题,我们采用了“进区卡”,幼儿喜欢哪个区就佩带哪个区的卡进行活动;三是“图示法”,有些规则我们通过画图的方式加以形象地表示,并贴在适当的位置,如“娃娃家”的小脚印,脚印画得十分有趣,我们将一双双摆放正确的鞋(左右脚正确)画成两张相向而笑的脸以提醒幼儿,当你的鞋放成一对好朋友时,左右脚便不会穿错了,这样鞋印不仅是满额人数的标志,同时又成了训练幼儿生活技能的无言之师。另外,我们经常将图示法应用于有关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收拾的规则,而且效果非常好。如在生活区要求幼儿按规律串珠子,我们便在墙上画有一排小姑娘,其中一位小姑娘带着一串美丽的小珠珠(珠珠可以更换的),要求幼儿给其他小姑娘带上美丽的项链。通过规则的制定与修改,变成了幼儿理解其内涵的、自觉地遵守,规则不再是为了约束幼儿,而是为幼儿自由地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我园在活动区与幼儿发展精细化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还有许多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