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资料 > 国外幼儿教育
老人如何参与第三代的照顾

老人如何参与第三代的照顾

更新时间:2014-07-21 12:53:39

《老人如何参与第三代的照顾》可能是您在寻找国外幼儿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尊重孩子父母的教育方针,给年轻的父母以援助。

  今后的日本将进入高龄化的社会。当我们的孩子结婚并生育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之后,我们便被称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此后,一般来说老人平均还能活20年以上。

  随着女性对社会工作的积极参与,很多孩子就托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照看。那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照料第三代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认识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任务是对年轻夫妇的育儿给予必要的援助,做他们的帮手。所以,在照顾第三代的过程当中,应随顺孩子父母的教育方针。

  为了做好配角,最好的方法是向年轻的父母询问一下,需要自己做些什么,然后从他们的要求中选择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这样的方式给他们以帮助是较为合适的。

  育儿的责任最终在于父母

  需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注意的是:对于年轻夫妇的育儿方式,要努力做到少发表意见。因为双方如果意见不合,易引起误会和矛盾,特别是对媳妇在育儿方面有什么看不过去的地方,如果说出来的话,往往会被理解成非难。这样的话,爷爷奶奶和妈妈都会心存不满,这种情绪会间接地影响到孩子。因为这时母亲与老人的对抗情绪增强,可能会进入双方相互争夺孩子的状态。这将对孩子的人格成长造成危害。

  有的孩子被奶奶夺了过去,在奶奶的羽翼下长大。这种孩子往往因被过度保护而依赖心很强,或是因被溺爱而过于任性,或是被塞入条条框框中,成为缺乏意欲的孩子。当孩子进入托儿所、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时,他们便不能够适应。由于自发性发育得非常迟缓,还会发生其他各种问题。

  还有,这种孩子和母亲之间没有建起心灵的纽带,即没有“心中的基地”,以后可能会发生出走、误入歧途等麻烦。

  我们家的祖孙对应方法(事例)

  我们家是三代同堂,我们对儿子儿媳的育儿不予干涉,并且在与孙子孙女们的接触中,也遵循着小两口的育儿方针。

  比如,当我们老两口在品尝点心的时候,孙子进来看见了,他会恳求:“我也要吃。”这时候我们一定会对他说:“去问问妈妈,妈妈同意了再给你。”孙子听了便跑去问他妈妈。

  有时他妈妈说“好的”,有时却听她说:“刚才已经吃过了,今天不能再吃了。” 分页标题

  孙子回来时告诉我们:“妈妈说‘好的’。”我们便有意问他:“妈妈不是说今天不能再吃了吗?”接着,不管他怎样地哭闹,我们也忠实地遵循妈妈的意志。

  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觉得“孩子怪可怜的”,而让他吃了点心,那就变成否定了妈妈的意见,孩子也许以后就不相信父母的话了。

  让母亲知道母子间心灵纽带的重要性

  还有的母亲把照看孩子的事情全都托给了老人。

  这样做也许是由于工作太忙,或是有其他原因,但是其结果却是导致母子间的情感纽带不能建立,妈妈温暖的形象没有刻入孩子的心中,也就是说孩子“心中的基地”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有的孩子青春期以后,可能因朋友的诱惑而离家出走。

  因此,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希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过来人的身份,将这方面的道理告诉孩子的妈妈。
相关阅读
推荐
  • 请为幼童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德国儿童擅长做家务在西方国家中是出了名的。据悉,有的德国孩子甚至早在牙牙学语时便开始在家长的指导下学做一些最简单的家务活,如在用餐前帮助大人把餐具摆放端正等,尽管有时候仅仅是象征性的,他们干完了大人还得重来一遍。但常此以往锻炼下来,德国儿童的动手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出类拔萃了。 其中值得总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家长普遍愿意为孩子提供种种尝试的机会,因为他们明白一个浅显的却又被许多人忽视的道理没有足够的尝试,也就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一、让孩子尽早地开始第一次 一个发育生长正常的儿童,到了2足岁后大多数会自

  • 海外育儿:外国孩子上小学

    在德国,公立小学和教会小学完全以街道划分,除特殊原因外,家长不得自己选择学校,也极少有家庭在小学阶段送孩子去私立学校或寄宿。不过学校在分班时,会特别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居住地域,让每个孩子都有可以一起上下课的同伴。 在入小学前,德国的教育机构一再强调不必让孩子预先学会写字或做算术,以便在入学后能够开始正常学习。学龄前儿童只需学会安静听讲,能够在学校自理,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就可以了。 德国小学只有4年,每天只上半天课,孩子6岁起上学,课程主要有语文(即德语),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宗教和生活常识

  • 美国:教育流行“双性化”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 日本:音乐滋养优秀孩子

    音乐在胎教方面的作用家长们多年前就早已了解。不过对大多数家长而言,这种了解又仅限于胎教而已。 根据日本东京儿童俱乐部多年研究与实践研制出的零岁方案来看,音乐的魔力远不止于此:只要从零岁开始并一直坚持下去,听音乐可以挖掘和启发儿童的多种智力和各项潜能。 藤泽礼子小朋友可以说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之一。她现在已经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了。父母从未强迫她用功,可她却非常自觉:每天放学一回家,她马上就开始2个小时的电子乐器的学习;接下来是读书、做作业。每周一次她还要去英语课堂和书道馆。闲暇之时,她要么自己一个人制作偶人和贴花

  • 挪威:幼儿园里什么都不教

    秦重从挪威的奥斯陆市回国探亲,特意来找我聊天,聊来聊去,聊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了。 秦重的女儿也是今年才进的幼儿园。 幼儿园每天早晨7时30分开门,下午5时才关门,恰好与上班族的上下班时间错开,秦重觉得挺好。可没几天,他就发现了问题。 一天,从幼儿园接回女儿,秦重问她:今天在幼儿园,老师都教了些什么呀?嗯女儿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奶声奶气地说,玩秋千,认识了好多小朋友,有黄头发的,也有黑头发的听了女儿的话,秦重气坏了:每个月交钱到幼儿园,难道只是让女儿去玩秋千? 晚上,他把这个想法对他的挪威邻居说了。 邻居感

  • 法国妈妈和她开办的绣品坊

    爱丽丝是一位有3个孩子的法国妈妈。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过梦想中的生活,做梦想中的事。而她梦想中的生活就是做一个自由快乐的主妇;梦想中的事,就是把实现心中美丽的奇思妙想作为职业。她从没想到的是,她的愿望会在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城市上海得以实现。现在,她来中国已经两年了,不仅已经完全适应了中国的生活,营造了一个温馨美丽的新家,还有了自己崭新的事业天空,在上海,她开办一个绣品坊,叫复兴西里。 在法国,爱丽丝的职业是律师,这是个需要理智和冷静的职业,可爱丽丝却是一个心怀梦想的女性。当先生被派往中国做一个著名香水品牌的运营

  • 海外育儿:IBM经理人谈育儿

    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的活动,往往本身也令我自己感到愉悦。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受益,其实更让我受益 家庭小档案 父亲:王中山(Hazem Elhady) IBM大中国区软件服务部经理 国籍 埃及 母亲:王端(Suzannah Wang) 北京启明星教育研究所教师 国籍 美国 大女儿:王雅敏(Yasmene) 8岁 国籍 美国 二女儿:王捷朗(Zaina) 5岁 国籍 美国 到王中山先生家时,正好是中午1点,碗筷还没来得及撤下餐桌,一家人就热情地来到客厅,倒上茶水,端上水果,两个花朵般的女孩儿,急着为大家表演木偶剧,

  • 加拿大:向6种妈妈说“NO”

    加拿大的儿童教育专家,对120余所幼儿园、2000余名不同年龄的儿童作了一次专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6种妈妈不受孩子们的欢迎。 只想着爸爸的妈妈 尽管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但孩子对母亲的爱却可能带有种种私心杂念。要知道,幼年期的儿童大多十分敏感,常常会把母亲视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许自己以外的人、甚至爸爸分享。在这种情况下,妈妈理应有意识地向孩子作出种种表现或暗示,让他增加妈妈确实最爱他的自信。同时爸爸也应大度地退出妈妈视线的焦点,以便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不好玩的妈妈 孩子大多活蹦乱跳,爱好广泛。这是

  • 感触:法国孩子是这样学习的

    随丈夫在法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触最深的是法国孩子的学习状态。法国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与中国人如出一辙,但对孩子的培养,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方法。 让孩子走进博物馆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历史、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和欧美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重的。但与此同时,法国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极为重视。每周三下午,法国的小学和初中不开课,学校里的小课堂关闭了,社会大课堂却对青少年敞开了大门。体育场上小足球队员、小篮球队员在飞奔疾跑,博物馆简直成了学生专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