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能力培养
让孩子自己独立起来的八大策略

让孩子自己独立起来的八大策略

更新时间:2014-07-21 16:03:36

《让孩子自己独立起来的八大策略》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让孩子自己独立起来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父母应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孩子,多给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培养孩子做一个独立的人。孩子的独立能力越强,将来他就越能成功。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矫健的雄鹰,但要让雏鹰变成雄鹰,就必须让它自己去飞。因此,要想让孩子长大成才,自立于社会,一定要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孩子的独立意识与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自己独立起来呢?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 尊重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一岁的孩子就有了独立意识的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一个“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己搬小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臆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自己洗碗。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你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做好!”千万不能泼冷水:“你还小,干不了!“

2、 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
家长的过分宠爱,反而使孩子原先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会不愿意去做,碰到一些困难就喊爸叫妈,完全依赖他人。因此,父母、长辈必须改变包办代替的做法,使孩子克服依赖他人的心理。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帮他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3、 尊重孩子
家长要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手指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待人友好、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的尊重的良好反应。

4、 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学走路时,跌倒了,就让他自己爬起来。这样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5、 从兴趣上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让孩子们做任何事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孩子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让孩子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爱劳动,不怕艰苦,才能够独立起来。

6、 为孩子独立性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而且又是力反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做得不好、处理得不圆满也没关系。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做不好,习惯于包办代替,习惯于指手画脚,总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替孩子扫除障碍,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有意无意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阻碍了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7、 教给孩子独立做事的知识和技能
孩子不仅要有独立意识,而且还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不仅愿意自己做事,而且还会自己做事。例如,怎样择菜、洗菜,怎样扫地、擦桌子,这些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孩子学习、交往等各个方面。家长要教孩子自己完成游戏和学习任务,自己去和同伴交往,当孩子和同伴发生纠纷时,还要教他们用各种有效的方式自行解决矛盾。
8、 让孩子自己决策
自己决策是独立决策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决策的能力。孩子的事应该由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定。玩具放在什么地方?游戏应该怎样布置?和谁玩?玩什么?这些孩子的事,家长不要作决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作出决策。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引导子判断,但不要干涉,更不要包办、代孩子决策。
自立小故事

做人的尊严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年轻人天生左手残疾,而他的国家当时正好处在战乱之中。为了谋生,年轻人便来到了相邻的矮人国,想找一份工作来维持生活。
“啊,可怜的人!快进来吧,我给你一个热乎乎的烙饼充饥。”当年轻人经过一个小矮人开的烙饼店时,店主上前对他说。
“谢谢你,好心的店主。但在吃你的那个烙饼之前,请允许我先帮你做一件事,否则,我就不会接受你的烙饼。”年轻人认真地说。
“真是神经病!你一只手能干什么活?我好心送你一个烙饼,你还死要面子。”店主说完,鄙夷地关上了店门。
一位挑柴火的老者见了,说:“小伙子,我看你有一只健全的手,还能干活,请你帮我把这担柴火挑到我家,我将给你一个烙饼,作为你付出劳动的报酬。”年轻人高兴地答应了。
一个过路的人见了,不解地问年轻人:“现成的烙饼你不听懂,去偏偏要通过劳动来换取一个烙饼,值吗?”
“当然值!因为这个烙饼是我通过劳动换来的,我才吃得下去。我虽然贫穷,但没有丢掉做人的尊严。”
相关阅读
推荐
  • 给孩子以决定的机会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传统往往把好孩子的标准定为“乖”。何为“乖”呢?那就是听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但若我们一向以听话的标准来衡量孩子,那么我们又能指望孩子在需要他们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有着他们自己的主见和决策能力呢? 另外,我们大人常常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很多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我们或者出于疼爱孩子,或者嫌过于麻烦,于是就自己包办代替。其实许多事情,我们大人看起来很简单,但对孩子却是一种极有益的锻炼。比如买文具时,就应让孩子自己决定,是买这件好,还是买那件好? 这里面就包含了观察、分析、

  • 经常带孩子去做客

    在育儿热线电话中,有许多家长为孩子胆

  • 放手,让孩子独立

    师范附属小学幼儿园 杨艳茹 孙舒 我们班最小的小朋友是谢雨彤,样样事情都不会做,在家爷爷奶奶视她为掌上明珠,每天把她送到教室帮他小便完以后再走,他每次小便的时候都会和我说:老师,我不会退裤子。小便完了就说:好了等着我去给他提裤子,看着其他的孩子入园这么长时间了,都会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了,而彤彤呢?什么事情多不想自己动手,如果在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对他来说有害无益,渐渐会养成懒惰的思想,并且会越来越对自己没有信心。 后来,当他提着裤子要我帮忙时,我叫她穿衣服的方法,然后让他自己穿,成功了就表扬他,现在只要他

  • 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与幼儿园有关的技能)

    9. 问问题 10.按要求做 11.困难的时候试着做 12.插话 9 问问题 一、步骤 1.问什么 讨论一下需要问什么问题,想想一个问题是否真有必要问。(出示一张画有大问号的图片) 2.问谁 讨论一下,如果可以问老师、父母或其他人的时候,怎样决定问谁?(画一排小人,将其中的一个标黑) 3.什么时候问 讨论一下怎样选择一个问问题的好时间(也就是当其他人不忙的时候)。(出示一张画有钟表的图片) 4.问 强调使用技能2好好说的重要性。(出示一张嘴巴旁边标有问号的笑脸) 二、参考情境 幼儿园:你想问一问老师什么时

  • 集体生活的 “必修课”、课堂管理的“基本功”

    幼儿园的常规教育给不少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扰。然而,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从事一年工作以来,我也在不断的探索常规教育,从中也找到了一些规律,也看到了一些效果,常规教育使孩子们生活有序,心情愉快,使教师带班轻松,得心应手。 常规教育是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逐渐地从他律向自律发展,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互动中和谐、安宁、有序、温馨的生活氛围。 有趣的内容会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常规,同时也开始了师生间亲切的互动,这是常规教育的情感基

  • 育儿: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

    对于1-4岁的孩子,一般家长都会以孩子太小为由凡事包办代替。其实,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应该做、做起来安全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哪些是幼儿有能力决定的事情呢? 一、自已进食。 孩子想要自己进食时,就由他自行尝试,只要为他系上围兜即可。孩子在练习自己吃饭时常常会弄得满脸、满地都是,这是很正常的,不要因此而责怪他,剥夺他学习的机会。 二、对衣服样式、颜色的选择。 天气冷的时候可以建议孩子戴上帽子、穿上外套,但对于外套里的衣服,则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三、玩具分享。 当孩子不愿将玩具与同伴分享,有争

  • 布绒玩具--训练宝宝好帮手

    安全、质感柔软、色泽鲜艳……布绒玩具正好投宝宝所好,成为妈咪放心宝宝喜爱的新式教具与玩具。 穿衣系带好帮手 穿脱衣服、解系鞋带、调节背包带的长短……一些在成人眼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对宝宝来说个个都是挑战。为了训练宝宝这些技能,妈咪可算是耗尽心血,而每逢宝宝亲自动手,他依然可能忙乱不堪甚至因此大发雷霆之怒。有玩具相助,妈咪终于可以解脱了。 这款玩具适合1岁以上的宝宝。普通扣子、拉链、尼龙搭扣、摁扣、鞋带、背包带全都集成在这个柔软的正方体上。除了练习穿衣系带,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宝宝精细动作的发育

  • 父母怎样说,小孩才会听

    两三岁的小孩子似乎总是不听话,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无论你轻言细语还是严肃地说上多少遍,他们总是不肯听,因此常常令众多的父母烦恼。仔细观察发现,不是小孩不听话,而是做父母的不会说孩子能听懂的话。这种年龄的小孩子已具备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但这种潜在的能力只有通过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说话方式才能够被激活并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做父母的应该怎么说,两三岁的孩子才会听话呢? 1、借助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或动画形象 两三岁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还不能直接依据父母口中的是、不是,要、不要

  • 四顶帽子叠起音乐天堂(三)

    第四个问题:如何鼓励孩子学习? 音乐练习是获得技能的过程,不是顺其自然就可以成就的,实属不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直到他很成熟不再需要干预。平时,孩子看不到别人的练习,看不到音乐产生的过程,看到的只是最终的产物,如音乐会、音乐录像带或CD。看到大师们的演奏那么挥洒自如、随心所欲,许多人(包括家长)立刻得出结论:音乐演奏有趣,容易。可真的一试,才知很难,这时往往又会想:别人行我不行,没有音乐细胞。其实,不经大量的练习,谁也演奏不好音乐。 家长正确干预孩子的音乐练习,关键在鼓励,以此帮助孩子养成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