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论文:探析婴儿恋物行为的成因与矫正

论文:探析婴儿恋物行为的成因与矫正

更新时间:2014-07-21 12:47:56

《论文:探析婴儿恋物行为的成因与矫正》可能是您在寻找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恋物行为是2岁左右婴幼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指婴幼儿对特定的物品执着的依恋,他们在有这些特定物品的陪伴时,能获得安全感和慰藉,而一旦离开它们,就会哭闹不止、焦躁不安。本文以个案跟踪的形式,从科学和实践的角度探析了婴幼儿恋物行为的成因和矫正过程,记录了托班孩子——壮壮脱离恋物情结前后变化的经过,为今后类似案例研究和工作实践,准备了第一手资料,总结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恋物行为 矫正

恋物行为在幼儿园、尤其在新入园的托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指婴幼儿对特定的物品执着的依恋,如有的宝宝每天带着自己的毛巾、毛绒玩具,有的带着妈妈的睡衣,还有的带着自己的尿布来上幼儿园。他们在有这些特定物品的陪伴时,能获得安全感和慰藉,而一旦离开它们,就会哭闹不止、焦躁不安、严重情况下还会失眠、拒食。

科学研究表明,适当的恋物行为,可以缓解婴幼儿一时的情绪焦虑,满足情感需要,如果行为过度则会影响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交往。因此,本学年我在工作中针对恋物行为比较突出的一个托班宝宝——壮壮,进行了个案跟踪观察与研究,并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渠道的干预和引导,使其在一年中终于戒掉了带大包包上幼儿园、抱靠垫睡觉的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案例简介

案例的主角是一个如他的名字一样胖胖壮壮、非常可爱的男孩子,他每天来园时都要求家长给他带个大大的包,包里装着他精心挑选的若干物品。在园的各项活动中、各个环节中,他都形影不离这个大包。

观察一 开学第一天,壮壮的爷爷奶奶送壮壮来上幼儿园,爷爷抱着壮壮,奶奶正一手拎着被子另一手拎着一个大包。我连忙上前接下来,一看,大包里面有一个红色正方形棉靠垫、一辆玩具遥控汽车,还有一本汽车画册。我说:“上幼儿园不用带这些东西的。”奶奶说:“摆在这,他一会儿就会闹着要,我们出门都是走哪儿带到哪儿的。”

爷爷奶奶走后,壮壮如预料中的大哭起来,怎么哄也没用,我就从大包包中取出一辆汽车递给他,他拿在手里还一个劲地哭着说要“巴”,我只好将大包拿来任他选,只见他放下汽车,拿出了那个红色正方形大棉靠垫,双手抱得紧紧地、脸贴上去使劲地嗅着、闻着。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宝宝伸手要拿地上的汽车,他发现后放下棉靠垫,站起来抢过汽车,把那小朋友一把推倒,随后把靠垫、汽车和包全都抱在了怀里,又大哭起来。

从观察片段可以看出:大包里的东西对于壮壮来说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没一会儿,壮壮自己停止了哭泣,看看周围,可能是认为没人会拿他的东西了,就放下靠垫和包,把靠垫放在桌上,在靠垫上玩起了汽车来,一直持续了十分钟左右。直到我要带他去小便,他又抱起了一大堆东西。我说:“先把东西摆摆,等会儿来拿。”他把东西抱得更紧了。为防他尿湿裤子,只好答应让他带这么多东西入厕。

后来通过和家长的交流,得知原来壮壮所谓的“巴”,就是那个红色棉靠垫,其实是他的安慰物,每天睡觉时或情绪焦躁时必抱的物品,而汽车和画册则是他的最爱,随便拿一个都可以玩半天。每次出门前,他都要亲自挑选好包包里的物品才肯出门。



二、分析

从心理学上看,壮壮的行为就是一种依恋行为,是由于对亲人的情感需要不能满足时,以物来替代的现象,又叫恋物行为。通过观察与分析,以及与家长的交流得知有以下成因:

1、由家长的教养方式造成

壮壮的爸爸妈妈工作忙,而且年轻,爷爷奶奶正好退休在家,非常喜欢孙子,所以从小壮壮就由爷爷奶奶带。据说壮壮生下来就脾气暴躁,动辄哭闹,爷爷奶奶非常宠爱他,处处顺着他,想尽一切办法安抚他。有一次在哄壮壮睡觉时,无意中发现红色沙发靠垫能让他安静下来、并进入睡眠,于是每次壮壮一闹,就拿出这个法宝。壮壮呢,也在哭闹之后从柔软、温暖的棉垫中得到了皮肤、情绪、心理上的安抚和满足。一来二去,由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索取,红色棉靠垫便成了壮壮时刻不能缺少的“护身符”。

为什么包里还要带汽车呢?这也是家长造成的:家长发现壮壮喜欢汽车,就有求必应地给他买各种汽车,家里的汽车遍布每个角落,以至于壮壮只对汽车感兴趣,所以出门总要带着汽车。每次家长为了顺利哄他出门,就引导他自己准备出门要带的物品,久而久之养成了出门带大包的习惯。

2、宝宝自身年龄特点形成。

壮壮是2004年4月出生的,到2006年9月才刚刚2岁多,虽然他个子高高大大,其实在我们班是属于年龄较小的宝宝。从心理学上说:2岁左右的宝宝正是自我意识的萌发时期,刚好开始理解自我的存在,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其实质往往是以自我情绪、情感为中心。由于语言发展不够完善,无法及时表达、排遣他们的不满,所以通常会表现出说哭就哭,说笑就笑,遇到小挫折容易发脾气,常常无理取闹等现象,搞得家长无所是从。柔软的棉垫、喜欢的汽车,可以使他暂时忘却不如意,从触觉上、心理上得到满足、情绪情感上得到安抚,因此他对安慰物的需要是非常自然的事。

3、入园焦虑促成。

入园是宝宝从家庭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初次离开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看到陌生的老师、同样哭闹的同伴,另外还要自己独立来适应新的习惯,这些困难的出现,大多数宝宝都会觉得缺乏安全感,有种种不适和不满、甚至恐惧,这就产生了分离焦虑。壮壮本身性情暴躁,在家百依百顺,对此变化更是反应强烈。因此大包包里熟悉的物品便成为他情感的慰藉,当发现有人想争抢自己的最爱时,自是非常的愤怒,也感到一定的不安,所以才会出现一大包东西不愿放下,走哪儿带哪儿的现象。



三、干预与引导

通过分析,我认为壮壮出现的恋物行为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在入学的初期,尤其是在离开家人的那刻起到了一定的安慰作用,但如果长期、时刻这样抱着,势必影响他自己的活动,而且会使他恋家的情绪加剧,不利于正常的发展。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干预和引导。

1、满足情感需要,建立信任,形成安全感

在同壮壮家长交流时得知:壮壮在家也不是时刻拿着一大包物品,只是在情绪不安时,或睡觉时才一定需要其中的棉靠垫和汽车。那么,他在园的表现说明他情绪紧张、缺乏安全感。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建立安全感,所以从开学第一天起,作为班级老师的我们都是以热情、饱满的态度迎接每一位家长和宝宝,给他们留下亲切、友好的印象,消除他们的紧张和敌意。如笑脸相迎、亲切的拥抱、与宝宝和家长愉快交流、家人般细致的关心等,都会使宝宝感到愉快、安全,身心得到满足,从而逐渐使情绪放松,对老师充满信任。

观察二 壮壮抱着一大包来到厕所。我说:“这儿没人,我帮你拿着。”壮壮迟疑地看着我,将大包交给了我。可是他站在男小便池前没有小便,我想到他可能还不会站着小便,就说:“我把包包放洗衣机上,我帮你小便好不好?”他点点头。我帮他解决完小便,夸奖道:“壮壮真能干,裤子没湿!”一把把他抱在怀里,他也就势笑眯眯地靠在我肩上。我抱着他说:“壮壮,你在包包里拿一样东西,其它的我帮你收起来,不让别的小朋友拿,好不好?”壮壮说:“好!”他选了一个靠垫,大包交给了我。

壮壮在入园第一天就和我建立了信任,愿意接受我帮助,还将大包包交给我收藏,尽管靠垫还是不离左右,至少让我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充满信心。

2、忽视依恋物,转移注意力,循序渐进。

壮壮的棉靠垫作为他情感的依恋物,可以调节他紧张的情绪,如果硬性拿下,自然会引起他的不满,使他更加警觉。于是我采用忽视依恋物的方法。也就是对他手持靠垫“视而不见”,允许他抱着靠垫参与活动,使他自己放松心情,注意力逐渐被有趣的集体活动吸引。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让他自己意识到垫子的不便,而愿意接受成人的建议。

观察三 壮壮抱着棉靠垫坐在位子上,他看到别人在玩玩具,就把垫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拿玩具玩,不一会儿,垫子掉地了,我帮他捡起放他自己在背后小椅子上靠着,他没有异议,继续玩。4分钟左右,垫子又掉了,他没有在意,我悄悄捡起放在他座位旁边的玩具柜上,他发现了,又要求放在椅背上。

从观察看出,壮壮已能放下垫子投入集体活动了,说明他已放松了心情,当老师给他提出建议时,他能感觉到友善,愿意接受合理的建议,但不愿离开垫子太远。与此同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注意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他的注意,并在不违背他意愿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提出更高要求。

观察四 第二周的一天下午,全部小朋友情绪都很稳定,我们准备下楼玩滑梯,平时我们下楼都要排队开火车,可壮壮因为手上拿垫子总是开不起来。下楼前,我对全部宝宝说“马上我要带开火车的宝宝下楼玩滑梯。”我们小朋友可喜欢下楼玩滑梯了,壮壮一听,主动把垫子放在桌子上和大家一起开起了火车。

当宝宝情绪稳定的时候,有吸引他的活动就可以唤起战胜恋物情结的勇气。

其实,从第二周开始,壮壮已经不用带着依恋物参加活动了,但午睡时还是需要的,我们允许他经历一个过程。壮壮的大包,在整个第一学期,天天都是带着的,平时基本不拿出来。到了第二学期的第三个月,他主动提出不带大包了,只是午睡有点难过,在老师的特别安抚下,逐渐进入睡眠。一周以后就习惯了,能自己进入睡眠。

3、家园一致,配合干预与引导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有必要让家长知情,并配合。宝宝是家长的希望,对宝宝有利的事情,家长也一定会理解和支持。

当我把自己对壮壮恋物行为的看法分析给家长听以后,家长认为很有道理,并表示非常乐意配合,只是不知如何下手。于是我将自己的设想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开始阶段,重在鼓励壮壮愉快地来园、可以带大包包来园;当他情绪稳定后,要培养壮壮多方面的兴趣,建立自信。并根据宝宝在园的进步在家中给予鼓励,随时与老师交流壮壮在家在园的情况,及时配合,使家园一致。如:将壮壮在幼儿园“不用带垫子下楼”的新闻作为大事在全家人面前表扬,激发壮壮“长大了”的意识、在家时也尽量把垫子放离他的视线、避免刺激、多用语言和亲情安抚宝宝,逐步减少垫子的使用率等。同时,要培养壮壮的自理能力,树立自信,减少在园的焦虑。

孩子是家长的未来和希望,当我们向家长汇报壮壮的每一点进步时,家长乐得合不拢嘴,也更加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壮壮平时暴躁、要强,经常会抢同伴的玩具,为了培养壮壮的分享意识,壮壮家经常带小食品来和大家分享,在大家的感谢中,使壮壮逐渐懂得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是大家都喜欢的事。

观察五 五月的一天早上,壮壮奶奶送壮壮来到班上,一进门,就对我说:“今天壮壮不带汽车,带了草莓来和大家分享!”壮壮也是一脸自豪。真的,壮壮今天一天都没提要汽车和垫子,壮壮终于长大了!

据家长介绍,早上奶奶说今天给壮壮带草莓到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壮壮可高兴了,今天早饭都是自己吃的,出门时奶奶说“拿草莓就拿不起来大包包了怎么办?”壮壮主动说“今天不带大包包!”看到壮壮的进步,家长别提多高兴了,不住地说:“还是上幼儿园好!” 又过了一周,家长来告诉我们:“现在壮壮和家里人出门也不用带大包了,晚上睡觉也不用拿靠垫了!”

4、随时关注,积极鼓励,建立自信。

婴幼儿恋物行为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那么戒除,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指导者要有耐心、恒心和信心。并能细致观察,随时关注宝宝的情绪情感的需要和变化。比如第一天,当我把靠垫放在玩具柜上时,他是不同意的,我赶紧还给了他,第二天当我在把掉在地上的垫子再次放在玩具柜上时,他看了看,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而上厕所时,主动拿着进去放在了洗衣机上;第二周我们到楼下玩滑梯,我建议他不带棉垫下楼,免得弄脏了,他想了想,答应了,我及时给予了表扬,还答应下午来接时发奖品给他。之后,基本上壮壮情绪稳定时都不用拿包里的东西,只是早上拿着包进教室,然后抱一下就交给老师保管,午睡时再拿出来。到第二个学期,有一天,他主动提出不带包包上幼儿园,其后真的不用靠垫睡觉了。当然,不用垫子后老师的关注和陪伴要更多些,才能帮助他顺利度过难眠期。

另外,别小看了老师的表扬和小奖品,对宝宝的作用可大了:壮壮虽然才2岁多,但也能听懂浅显的道理,有了初步的荣誉感。老师的鼓励、家长的称赞,增强了他的“长大了的”自信,才能促使他鼓起克服恋物情结的勇气,终于丢下累赘的大包包。

四、反思与结语

现在没有“大包包”陪伴的壮壮兴趣广泛了,在活动中更投入了,入睡也越来越快,取得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这是婴幼儿心理逐渐成熟的标志。通过这一年来的跟踪观察和辅导,我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我发现:年龄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成人一定要抓紧各种习惯的养成期。如果孩子已经存在一些不良习惯,要引起重视,但不可操之过急,应采用恰当的方法,是可以改变的。在孩子的改变中家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孩子的变化,感受到家园配合的必要,今后会更加信任老师,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此次研究,也为我们今后工作中遇到类似案例总结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参考文献 《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金花 主编  《幼儿园教育纲要》 教育部主编
相关阅读
推荐
  • 记对一位幼儿的行为习惯的跟踪

    观察一:老师,他在说操☆☆☆,又在说脏话骂人了。悦悦一脸严肃地跑来告状。老师,他又打我了。加加带着哭腔委屈地说。老师,他又抢我积木了。衡衡生气地大声说道。 他就是杰杰,我班一位比较特殊的孩子,长的人高马大,而且力大无穷,经常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对他的教育真是让人头疼。为了改掉他的一些坏习惯,我从其他方面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发现,家庭教育的缺失促成了他今天的模样。 据我了解,这位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对孩子采取了放任自流,父母终日迷恋修长城,放弃了家长教育的责任。而我们的孩子还小,本

  • 改造班里的小磨蹭

    案例描述:午睡起床的时间到了,照例孩子们穿好衣裤,叠好被子陆续的下楼去小便洗手准备吃餐点。但总有这么几个小朋友仍慢条斯理的在穿衣服,美娜、佳诺快点了,其他小朋友可都下去了哦。我催促到。两个小家伙稍微加快了点速度,过了一会而下楼去小便洗手了。我正忙着给孩子们分发餐点,当孩子们已经开动嘴巴在吃的时候,他们才又慢悠悠的走了进来。在平时吃饭、画画、做作业等时也总是很慢很慢。真是应了那句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分析:孩子磨蹭,与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浅薄有着密切关系。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时间观念,完全顺着自己的慢性

  • 开展儿歌教学,促进幼儿良好用餐习惯的养成

    一、案例描述: 我班有些幼儿,如:肖天、李忻怡、彭宇婕、赵淑雅等小朋友一到吃饭的时间就磨磨蹭蹭,吃饭速度慢、挑食、偏食,还要掉饭粒。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我进行了个别调查和具体观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通过让他们经常念儿歌吃饭歌,吃饭啦,吃饭啦,大家吃饭啦。一口饭,一口菜,饭菜吃完啦。你胖了,我胖了,大家都胖了。儿歌不挑食,我学小兔吃青菜,我学小鸭吃鱼虾,不挑不捡样样吃,个子长得高又大。让他们懂得吃饭要一口饭、一口菜,不能慢吞吞,什么菜都要吃,不挑食,才能使自己身体健康,长得胖胖的,

  • 习惯从入学第一天开始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早早地就开好门等待着孩子的到来。经摸底,这学期中班年龄段的幼儿较多,故园领导安排我和孙老师接手新中班。而且由于幼儿园地方小,我们借住在外面。这个班的孩子情况也很复杂,有在中心园上过一年小班的,有去年在村幼上小班的,有今年上暑假班的,更多的则是新生,他们的年龄差异也很大,最大的和最小的整整差了两岁。对于这样一群孩子,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样一个班级对于我们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和孙老师商量后认为要想管好他们,就要在入学第一天就开始加强各种习惯的培养。下面是我们一天

  •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案例分析<为什么我们不能玩>

    大一班的超超是个精力旺盛又非常调皮的小男孩。尤其是午睡时,躺在床上活跃地根本难以入睡,并不停地叫喊着:老师,我睡不着说话吵闹声往往打扰其他小朋友,张老师运用多种方法教育,毫无效果。后来,老师干脆让超超午饭后留在活动室玩会儿玩具,玩累了或等其他小朋友睡熟了再让他进屋休息,这一招还真灵。 可是某一天午饭后,超超迫不及待地跑向玩具区,张老师照例安排其他小朋友进屋午休。 突然童童喊到:老师,老师,我也想去玩玩具。 不行,该午休了,起床后我们再玩。 为什么我们不能玩,只许超超去玩玩具? 张老师不公平 教室里顿时议论

  • 早期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行为习惯,是人们成长过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倾向。 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 好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酱,这个酱会不断地增长,一生都可以享用它带来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要使孩子有良好的习惯,首先应从家庭的早期教育入手。因为父母是 儿童 的亲人,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

  • 面对任性的孩子,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阳阳小朋友聪明开朗,就是脾气坏,做什么事都得由着他的性子,稍不顺心他就找茬发脾气。有的时候明明是他不对,但大人还不能说,越说他,他火气越大。看着人小脾气不小的阳阳,家长真不知该顺着他好,还是给他硬扳过来好。这不,今天又闹脾气了 :蒙氏阅读课后,我给 孩子 准备了一本翻印的绘本《我妈妈》,建议他们分组阅读,并由当天的值日组长负责。轮到阳阳这组了,只见他急吼吼的样子,没等值日组长把书打开他就伸手去夺了。哗啦书的封面撕下来了! 阳阳是个很任性的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但不管哪一种个性

  • 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打开门,站着大汗淋漓的儿子。还没放下球拍,便着急着向我汇报:妈妈,你去买菜了。我去少年宫的时候在抽屉里拿了一元钱。现在告诉你,不要紧吧?没事,只要你对妈妈说了就行。听着孩子的话语,我的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欣慰。孩子真正懂得了我的用心。 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六岁时的事情。那时的暑假住在乡下,每天几个孩子都一块自在地玩耍,他们也不时会翻出些新花样。尽管儿子最小,但是每个新花样都会从儿子的脑瓜子里蹦出来。一个晚上,孩子的奶奶发现放在楼下抽屉里的钱不见了。一问孩子才知道,下午几个人想烤香肠可钱不够。于是儿子想到了奶奶

  • 童年的人文性精神及经验是个体精神成长的根基与渊源

    每一个人都是从童年走来。然而,儿童时期的人文性精神并不仅仅只是书写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文童年,它也犹如一池永不干涸的甘泉持久地滋润着以理性生活为主导的成人的精神生活。每一个人也都会怀念自己那已经远离了的童年。无论自己的童年是清贫还是富足,是痛苦还是快乐,但回忆起来却总是那么令人回味无穷、意犹未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