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幼儿心理偏差之家长护短行为

浅谈幼儿心理偏差之家长护短行为

更新时间:2014-07-21 16:10:08

《浅谈幼儿心理偏差之家长护短行为》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江苏省太仓市陆渡幼教中心陆渡幼儿园 翟慧

【摘要】3-7岁幼儿正处于迅速生长期,有着和成人不同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特别容易受其生活环境及变化的影响,以及不良因素的干扰和伤害,而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一些行为、情绪、心理的偏差。这些往往形成起心理健康发展的障碍,有些行为偏差若不能得到及时指导和矫正可影响他们正常生活和活动,导致人格形成中的缺憾。我从教育实践中截取相关案例来说明家长的护短行为,会导致幼儿的心理偏差。

【关键字】幼儿 心理偏差 家长

孩子是家长的宝,没有一个做父母的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特别是现在一个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自然是疼上加疼。随着时代的变化,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电脑、英语、书法、钢琴……诸如此类的培训班,都倾注着父母一片望子成龙的爱。除了这些以外,近几年幼儿心理的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们的关注。爸爸妈妈们开始意识到怎样才能让小宝贝们开开心心得成长。他们知道了“挫折教育”、“坚强教育”、“愉快教育”,开始刻意的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但是,在家长们的层层细密的呵护下这些现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案例1:

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上,在区域活动的时间,有一个孩子急匆匆的跑来告诉我“YY哭了!”我循着哭声急忙走出去。只见YY抱了一怀的玩具正在逃,边逃边哭。XX小朋友正从后面追上来,一把抢过YY怀里的玩具,正举手想打人。我忙说:“XX不可以打人!”我话音未落就听见有人在说:“是这个小姑娘打人呀!打了人还要哭,别人还以为是我们家XX欺负了她呢!真没见过这么没规矩的孩子。”我拉起YY抬头一看,旁边围了好几个家长,说话的原来是XX的妈妈。我将两个孩子劝开,问清楚原因后才知道,原来YY的商店东西卖完了,就想问XX拿回去一点,可遭到了XX的拒绝,于是YY动手抢了玩具,结果非但玩具没有拿到还差一点被XX给打了。我对YY说:“如果你想拿回玩具就可以说‘请你把玩具给我一点,我的商店里没有玩具了。’这样小朋友就不会打你了,XX对吗?”两个孩子听了我的话,很快就没事了。当我在劝说两个孩子的时候,XX的妈妈一直站在儿子的身边为XX解释“我们家的XX从来不打人的,这个小姑娘这么不讲理,还真没见过。”当两个孩子想一起到商店去把玩具放好时。XX妈妈一把拉住了XX,犹自气愤的说对儿子说“我们XX是班里最乖的孩子,从来不会打人的,XX我们惹不起还躲的起不要和她一起玩了,我们不和这样的人一般计较。”

家长方面:

当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好的时候,当自己的孩子受到表扬的时候,我想每一个家长都会非常高兴。但是当孩子在幼儿园遇到问题了呢?xx的玩具被抢了,妈妈的第一个反映就是自己的宝宝吃了亏。所以当xx推yy到地上,动手抢回了玩具时,xx妈妈恐怕还没有意识到xx正在打人和抢玩具。由于是yy动手在先,所以在xx妈妈的观念里老师应该狠狠的批评一下yy,而不是这样轻易的原谅她。她或许只是想到“尽然抢我们xx的玩具,太过分!”基于这样的心理,只要自己的孩子没有被打,没有主动去打人,这样的行为也只不过是“正当防卫”。但如果是yy的家长呢?如果yy的家长也是这样的想法呢?那今天的事又该如何收场?

幼儿方面:

孩子之间发生抢东西的情况是很平常的。孩子们从家庭走到了幼儿园,从一个人人呵护他,迁就他的环境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环境,在这里,没有爷爷奶奶的关怀,没有爸爸妈妈的叮咛,虽然有和妈妈一样亲切的老师和阿姨,但是更多的是和有的孩子们缺少与人交往的经验,不知道该如何与小朋友相处。

xx平时是一个比较乖巧的孩子,很少会有主动的攻击性行为。或许今天妈妈不在身边,xx或许会选择来告诉老师,因为老师常常教育他:小朋友做错事了要告诉老师,抢玩具是不对的。但是今天妈妈在,当他的玩具被yy抢走时,妈妈好像鼓励自己去拿回来,当自己推了yy后把玩具抢了回来,妈妈非但没有批评自己还狠狠的骂了yy。为什么yy和自己把玩具放回“商店”后,妈妈还这么生气?孩子的心理一定对今天的事有了疑惑:为什么自己抢了玩具有推yy在地上,妈妈没有批评我,还骂yy?为什么自己和yy一起放好了玩具,妈妈却很生气?那xx下一次在遇到这样得情况会怎么办呢?还会在去告诉老师吗?还是会动手抢回来?案例2:

一天放学,小D一看到奶奶就大哭了起来。“怎么了?怎么了?”奶奶急忙问“我要奥特曼,我的奥特曼被他抢掉了。”小D指着一脸委屈的Z“我没有,我没有。是他说要送给我的。”小D的奶奶不等他说完,一把抢过Z手里的玩具就说:“你这个小孩怎么这样的,别人的玩具怎么可以拿,你的家长是怎样教你的?你下次再欺负我们家小D我找你们家长去,听到没有?”说完拉着小D就走了,边走边说“你这个小孩就是太好人,别人抢你的玩具,你为什么不抢回来?”Z很委屈的说“老师,我没有抢他的玩具,是小D说要把他的奥特曼送给我的。”

过了几天又是放学的时候,小D又是见了奶奶大哭。奶奶显得很生气问“又有什么人欺负你?”“我要大恐龙。”小D又指着Z说。奶奶一看又是前几天的Z劈头盖脸的骂到“你这个小孩怎么这样讨厌,老是欺负我们家小D,玩具拿过来。”Z抱住手里的大恐龙哭了出来。我连忙走过去“小D奶奶,怎么了?”“那这个小孩子老是抢我们家小D的玩具,你们老师怎么也不管管。”“老师,这是我昨天新买的恐龙。”“奶奶,我要恐龙,你叫他送给我。”小D奶奶一听马上口气就软了“乖!奶奶给你去买一个。走吧!”说完头也没回就走了。

家长方面:

奶奶疼爱小孙孙是人之常情。当看到自己的小孙子哭,真是比什么都要急。家长的护短心理会很习惯的去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自己的孩子吃亏了!”接着就会自然而然的要帮自己的孩子“打不平”。在这样的心理下,小D奶奶没有先问清楚事情的原因,就先批评的Z,还不得不很铁不成钢的出了“别人抢你的玩具,你为什么不抢回来?”这样的办法。只要自己的小孙子不吃亏,打一下小朋友又有什么关系。

幼儿方面:

小D平时总爱抢别人的玩具玩,抢到了还不爱护常常会把小朋友的玩具弄坏,班里的孩子现在都不愿意把玩具借给他玩了。每一次为了玩玩具的事,还总会引起一些小小的争执。小D会告诉你他是因为实在很想玩小朋友的玩具才去借,如果小朋友不愿意借,小D就会使劲抓住不放。还哭着说“他为什么这么小气,我问他借了他为什么不借?”告诉他小朋友自己也想玩,小D则一脸的想不通“他自己的玩具,回家后不是还可以玩吗?”实在没有办法告诉他或许他戴玩具来和小朋友换着玩小朋友就会借给他玩了。他会说不行,我的玩具都很贵的,弄坏了妈妈会骂的。小D弄坏玩具会说我是不小心的,小朋友要他赔,他就说“我到过谦了。他为什么还不原谅我?我又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会当心的。”什么理由都给他讲完了,还似乎有点道理。

从这两次的事情可以看出小D早就习惯了只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早就习惯了别人去迁就他,去迎合他的愿望。在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一直是以这样的方式与他相处,到了幼儿园小D就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小朋友的玩具他不能拿?”“为什么自己玩玩具(小朋友的)还会有人去告状?”“为什么老师总是说自己抢玩具不对?为什么奶奶又怪自己不抢玩具呢?”

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每一对年轻的父母将自己的宝宝送到幼儿园来时,都是怀着矛盾的心理。欣慰的是自己可爱的小宝宝竟然也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也要上课受教育了。担忧的是自己的宝宝能适应吗?离开自己的保护宝宝会吃亏吗?这都是人之常情。有不少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会注意培养孩子喜欢上学的心理。会常常夸幼儿园好,老师好,有很多玩具,有很多小朋友。有的还会将孩子提前带到幼儿园去熟悉一下环境。但是当你在为宝宝做心理准备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们是否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呢?

“护短”是人之常情,是爱的表现。但它也会给你的宝宝带来困惑,带来不良的后果,成为孩子不良行为的导火索。长此以往,如果不注意调整,严重的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遗憾。

参考文献:

《家庭素质教育漫谈》

《浅谈离异家庭幼儿心理偏差及纠偏对策》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大专 覃春妮
相关阅读
推荐
  • 接受与鼓励,才能激烈孩子的心

    世间哪有人没失败过?天下哪有人没犯过错?做为老师和父母的我们应该想想,当我们自己做错事情时,或者表现不理想时,我们的心情是怎么样?会不会一方面内心感到自责,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够被原谅?举例来说,如果你在业务上犯了一点错,出了一点纰漏,当主管把你叫到跟前训话时,你的内心是不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如果主管说:这件事的确对我们公司造成一些损失,但是没关系,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以后要更小心地处理。这一次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承担这个教训吧!加油!听到主管这么说,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难道不会感动得想哭吗?从此以后,你

  • 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关爱与包容

    央视一套节目《焦点访谈》中有这样一句经典:让事实说话。 纵观《告诉孩子,你真棒

  • 《幼儿心理安全与心理健康》讲座记录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幼儿心理健康一般包括: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行为统一协调、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 一、什么是心理安全 (一)相关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代表:罗杰斯、马斯洛 精神分析理论-

  • 怎么教育4岁生日的宝宝

    各位妈妈们,请指出我们家的教育方法对于不对?是这样的,我儿子刚过了4岁的生日,平时在幼儿园,在奶奶家。我呢,忙做生意,经营妇婴店,他爸上班。 我家的教育就是不打孩子,而他家的教育就是打孩子。矛盾

  • 豆眼看世界

    妈妈说世界很大,可我的眼睛更大 我们给孩子一个生命的开始,孩子给我们开拓了世界的另一面。当我们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我们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由飞翔的、充满惊喜和新奇的天地。让我们从孩子的眼睛望出去,了解他的想法,体会他的需要 也希望,细心的父母能够把你们观察到的,宝宝眼中的精彩世界展现在这里,来和更多的爸爸、妈妈、宝宝一起分享! 我说得太多了 昨天吃饭的时候,我问妈妈:妈妈,能不能把足球从这儿一脚踢到非洲去? 不能,别说话,好好吃你的土豆粥! 要是能踢到非洲,并且踢中大象的屁股,大象会不会栽跟斗? 你

  • 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图)

    别以为嫉妒只有成人才有,而且只是心胸狭窄的表现,宝宝其实也嫉妒心,请你密切关注本文! 2岁的朵朵,很懂事,很机灵。可是每次不管她有多高兴,只要一看到妈妈抱别的小朋友,她就一个劲的哭闹。朵朵妈对此很苦恼。5岁的琪琪一次在早操时故意绊倒班里一个小朋友的脚,被发现了还满脸无所谓,甚至有点幸灾乐祸。事后,家长和老师仔细询问才知道,琪琪很不服气老师表扬那个小朋友做操做的好,故意让他当众出丑。 朵朵和琪琪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幼儿的嫉妒心基本上都还处于萌芽期。但有嫉妒心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是不受欢迎的。当一个人嫉妒另一

  • 情商教育,从五岁开始

    孩子们到了5、6岁,感情也开始发生变化了。这时和孩子探讨他的感情,对他的交友、举止、行为,甚至提高学习成绩都非常有帮助。 学龄前儿童的情感逐渐超出了低龄儿童的喜怒哀乐,感情生活变得日益复杂。低龄儿童不在乎自己的行为方式,也不在乎流出的鼻涕有多难看——但5、6岁的孩子就开始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自己需要采取的应对方式。尴尬、笨拙、内疚、忌妒和寂寞等不熟悉的感情会困扰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甚至给他们带来恐惧。 一位母亲不曾预料到,当自己2岁外甥来家里做客时,自己只是对小弟弟表示得热情了一些,5岁的女儿突然就对

  • 宝宝的尊严,怎样体会

    幼儿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尊重需要——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渴望。这一需要的满足与否对幼儿积极自我的确立,和谐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所处的心智阶段的限制,幼儿内心中被尊重的渴望无法像饥、渴、睡、泄等生理需求那样简单明了地表达给成人,而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为展示出来。因而,对于幼儿父母来说,透地孩子的行为表现,识别他的真实意图,是很重要的事。根据实地观察与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幼儿尊重需要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类: 1.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 幼儿是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

  • 孩子需要的是中肯的称赞

    有一男孩第一天上学特别开心,早上主动将自己的小被子叠了起来,虽然叠得歪七扭八,其家长仍表扬说:“叠得真好,比妈妈叠得还漂亮。”谁知孩子小嘴一噘:“妈妈撒谎。” 应该说,家长对孩子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并没有错,但必须中肯、得体。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一般事物起码的鉴别能力也已具备,家长如果想用廉价的表扬去满足他们,只会让他们嗤之以鼻,时间长了还会使孩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当然也有的孩子会逐渐习惯并喜欢这种表扬,虚荣心由此而慢慢形成了。 所以,家长要在尊重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去表扬孩子,本着“跳一跳就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