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
明确幼儿科学教育的大目标,制定难度适宜的教学目标

明确幼儿科学教育的大目标,制定难度适宜的教学目标

更新时间:2019-05-07 19:00:59

《明确幼儿科学教育的大目标,制定难度适宜的教学目标》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  章萍,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是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及结果的预期。它既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是我们开展集体教学活动首先要研究的问题。在实践工作中,我们针对科学活动目标的制定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这里作一个粗浅的梳理。

  一、明确幼儿科学教育的大目标

  从目标体系划分,一般可分为教育总目标——各年龄阶段目标——单元或主题目标——教学活动目标四个逐级转化的层级教育目标。在这些目标中,教学活动目标是最具体化的体现,总的教育目标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实现的,但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必定以教育总目标为依据,也就是说,在制定具体的科学活动目标前,我们必须明确幼儿科学教育的大目标是什么。

  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也就是说,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使幼儿乐学和会学,使幼儿乐于获取知识和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价值,专家们提出了由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经验三个要素构成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大目标,一是,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有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二是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三是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倾向。这三条目标的排列顺序体现了对三者关系的新看法,相对于知识来说,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更为重要。归纳起来,那就是六个字:乐学、会学、会用,这些是有益于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大价值和大目标,我们在制定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牢记在心。

  二、立足教学实际,了解目标制定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目标理念为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提供了方向,它是我们科学教育的大目标、终极目标,而如何将这样的大目标落实,还需要我们认真地解读幼儿、解读不同教学内容的价值,立足实际,制定适宜的教学小目标。

  (一)从幼儿的经验水平出发,制定难度适宜的教学目标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我们要有年龄层次观,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在目标的要求中有所区别,比如,同样对于电动玩具的探索,对于小班的孩子,我们目标最多定位于激发幼儿探索电动玩具的兴趣,而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把目标设置在“在拆拆、装装、玩玩的过程中,发现电动玩具的内部秘密”。其次,目标制定要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只有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儿实际经验水平、发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方向和步伐。因此教师要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现状及内在需要,使教学活动目标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促进幼儿潜在发展水平向现实水平过渡。比如在《下落百分百》中,我们将记录作为一条核心目标来提出,其实,记录下落物体的状态是将抽象的路线具体化,如果对于没有记录经验的孩子来说是无从下手的,而我班幼儿在记录上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所以,这一目标对于幼儿来说既具有一定的挑战又可以通过一定努力实现的。

  (二)明确目标陈述四要素,规范目标表述方法

  在目标的表述上有四大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首先,行为主体可以是幼儿,也可以是老师。后者反映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手段或教育行为有预想的期望值,前者反映教师心中对活动推动幼儿发展的内容、方向和程度有预想的期望值。相比较而言,前者的表述方式更能够体现教师对幼儿主体地位的尊重、对幼儿个体经验及发展的关注,即“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有时可以隐含。需要注意的是,在表述目标的时候,不论采用教师还是幼儿的视点,目标主语要统一。

  其次,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分为结果性目标的行为动词(如说出、选出、比较、分类、应用、使用等)和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如经历、感受、交流、合作、分享、体验、愿意、欣赏、喜欢等)。

  第三,行为条件是说明学习结果产生的特别限制或特定范围。包括关于使用辅助手段(如“利用剪贴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如“在黄色拼图小片中,能……”)、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和完成行为的情景,

  第四、表现程度即提出行为变化的最低水准或学习水平。如假设一个问题有五种解决方法,但作为面对全体幼儿的标准,不能要求所有的幼儿都能发现五种解决方法,那么就可以这样来陈述,“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一条目标来体现目标表述的四要素:在观察和比较中(行为条件),发现(行为动词)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表现程度),这里的行为主体是幼儿,被隐含了。

  (三)目标要具体细化,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指引,是评价教学效度的标尺。所以,只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目标,才能够为教学过程导航,才能够给检测学习达成度以标尺。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活动目标时要具体,要对教学内容和幼儿学习能力分析透彻。教学活动目标所期望的结果应基本上是可以观察到或测量到的,必须具有可测性,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

  比如,有的教学目标虽看似表达完整连贯,但从任何一点教学目标看,都无法断定这个教学活动究竟要发展让幼儿获得什么发展,甚至个别教学目标可套用到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中。如小班科学活动《水果的种子》,一位教师为此制定的目标是:1.了解各种水果都是有种子的。2.有求知的欲望,喜欢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存在着笼统含糊的问题,第一点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第二点目标更缺乏针对性,适用于任何一个科学活动。再如,大班科学活动《认识弹性》,教师将目标2表述为“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似乎太空洞,这样的目标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根本无法达成,这样的目标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较差。

  三、从一则目标的优缺点,来看如何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以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盖子》为例,首先来看看原有目标:1.使幼儿认识各种形状、质地、大小不同的带盖的瓶子、盒子。2.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并用语言简单地表述出来。3.乐于参加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原有目标中的闪光点

  1.整个目标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首先,小班的孩子对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有着积极的情感,他们对“平凡”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摆摆弄弄、不厌其烦。而带盖的瓶子、盒子恰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和普遍的东西。依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他们会对这些东西有极其浓厚的探究热情,而且小班孩子已有了解这些带盖的瓶子盒子特征的能力,他们甚至可以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把这这些带盖的瓶子、盒子进行分类。也就是说,目标1是依据小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来制定的,会让教学成为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

  其次,目标2中提到“用语言简单地表述出来”,这一提法是很合适的,因为小班幼儿受其语言发展水平和所处思维阶段的限制,在活动中,他们只能以词汇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成人和同伴进行交流。另外,这一目标表述还体现了一种思想:在科学活动中不仅要学习科学,还要发展语言。孩子们通过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和交流会明晰和构建科学知识与经验,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知识往往是在孩子们的探究之后,在孩子们讨论中形成的),同时他们也会逐渐懂得学习语言的意义和重要性。

  2.目标中体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即乐学、会学、会用

  首先,目标3中提到“快乐”一词,正是“乐学”的科学教育观的体现。“乐学”就是对学习有兴趣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事实上在科学教育中孩子们只有在学习科学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才能长久坚持对学习和探究兴趣。孩子们对学习和探究有了兴趣,也就获得积极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幼儿获得“乐学”的态度是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

  其次,目标2中提到“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这里包含一种理念:发展孩子们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了过去传统教育中传授式的科学教育模式。“打开盖子”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学习,还发展了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技能。另外,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探究解决问题,不仅可以获得无限的乐趣,还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形成了“只有与客观事物真实地接触,才能真正地接触知识”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全面分析,逐步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从这些闪光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是具体的教学目标,但背后却总体现着教师的理念,所以,“心中装着大目标”是我们“制定适宜的小目标”的前提。当然,再仔细地分析这则目标,也有一些不“适宜”的地方:

  1.目标1的表述过于宽泛。

  从字面上看“使幼儿认识各种形状、质地、大小、不同的带盖的瓶子、盒子”,大千世界,各式各样的瓶子、盒子数不胜数,哪能是幼儿都一一认识完的,“各种”一词可谓表述不当。同时,我认为一个活动的目标主要表明该活动重点追求什么,它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而目标1这样的表述似乎表明本次活动的重点只在于认识几种形状、质地、大小不同的带盖的瓶子和盒子,没有明确其价值取向,即通过这样的认识活动,可以激发幼儿产生探究的愿望。从新知识观的角度看,注重静态知识教育在教育目标上表现为由以知识技能为中心转向以科学素养为中心。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种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

  2.同目标1,目标2中的“各种”一词也是我不敢苟同的,太空洞。

  3.目标3与目标2重复交叉,事实上,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就是孩子探究的过程,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体验到快乐。

  鉴于以上几点本人对活动目标做了如下修改:

  1.观察几种常见的形状,质地,大小不同带盖的瓶子、盒子,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打开盖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用简单的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参考文献:
  [1] 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2]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此文获江苏省第八届“蓝天杯”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相关阅读
推荐
  • 《浅谈幼儿科学认字教学》读后感

    正如文中所说:汉字是瑰宝,幼儿则是探宝的天才,只要给予良好的认字环境,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手段,他们就会像如同学会口语一样,快快乐乐地认得更多的汉字,这无疑能让幼儿提早阅读,使孩子长上顺风耳、千里眼,去认识大千世界,开阔眼界。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引导幼儿科学认字教育上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我认为在幼儿园里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为幼儿创设科学认字的环境。 1、 室内环境 幼儿接触的地方,教师有意识地逐渐贴上规范的汉字。如:午睡室贴上午睡室三个字;在幼儿喝水的地方贴上饮水机和茶杯;在幼儿的玩具区

  •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困惑及问题

    有幸聆听了这次袁老师主讲的《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让我们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组织要点等有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也启发我们对平时的科学教育活动进行回顾和反思。 一、如何精准地把握科学活动的重点,使之更适宜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一个简单的科学现象背后往往蕴藏着许多深奥的科学原理,在实施科学教学活动时,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浅了,往往无法把握活动的精髓。然而老师在积极储备相关知识(如阅读相关书籍、浏览搜查网页等)之后,又容易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很难找准知识点与幼儿经验间的最佳契合点。虽然我们在科学

  • 谈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谈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幼儿园 钱亚娟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由外界情景诱发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事情开展的一种科学活动。它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周围物质世界紧密相联,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可能发生。这种活动延续的长短,参与活动人数的多少,都由幼儿自己决定,教师实现既没有活动计划,也不为活动提供设备和材料。由于这类活动有强烈的内部动机。因此,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探索的迫切性都可强于有计划的科学活动,其内容发广泛、丰富性、生动性也是有计划的科学活动不能比拟的。但由于受 幼儿知识的局限性

  • 科技教育点滴

    内容摘要: 如何引导幼儿在玩中寻找科学、了解科学、获取科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在环境中渗透科学;在游戏中体验科学带来的神气的奥秘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在活动中探究科学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科技活动,感受科学气息。 我园是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科技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让幼儿在玩中寻找科学知识、获取科学知识。如何让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主动探索,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科技活动中我们注意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 阳光园科学领域实践的点滴感悟

    科学领域对我来说一直是一项望而却步的大难题,我自认为我的逻辑思维很迟钝,文字领悟力很差,难以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去充分解放孩子的头脑、手脚、五官。在不算短也不算长的教育道路上,科学领域的实践困惑我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设计与实践中问题的提出是否做到语言精练、言简意赅?是否做到层层递进?用词是否准确? 科学领域对语言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我在设计教案时总是为语言如何做到既简明又扼要而头疼不已。短了怕孩子不懂,长了又显得罗嗦。在整个教案的问题设计中也不能全面的做到层层递进,比如单双数的认识,应该先让她们

  • 科学活动中的生活化、游戏化、社会化

    大班科学活动《平衡小人》活动反思 幼儿科学教育是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主动探究、帮助幼儿形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大班科学活动《平衡小人》活动中,胡老师就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走钢丝游戏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以此引导幼儿发现平衡的秘密和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

  • 抓契机、深挖掘,在细节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何为幼儿的科学素养?一是指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二是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包括自主探究能力、基本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为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等,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

  • 我对幼儿科学活动环节的见解:建起科学的大楼

    一座美观牢固又实用的大楼是怎么造起的呢?需要:一个设计精确漂亮的图纸、一个扎实的地基,以保证大楼有坚实的基

  • 大班科学游戏——读《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有感

    暑假读了《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一书,书中的每一个例子都是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到的。读了这本书让我回想起在大班的科学游戏中,我所提供给他们的材料帮助他们获得了什么。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欲望。在科学活动镇南关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可以说很难,要想开展好一节科学活动,材料的准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活动材料的投入是否恰当,关系到能否调动幼儿参加科学活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教学活动《陀螺转转转》中,一开始给幼儿提供了纸和牙签来制作陀螺,在制作的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