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反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17-04-04 21:01:1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楼醉书》是苏轼的一首写景之作,将西湖上的风雨变幻、来去匆匆的雨景以简短的四句诗一气呵成,让人惊叹天气变化之快,也折服于功轼巧妙的构思。教材将这首诗安排在五年级的教材中,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特点,整节课的教学做到了如下三点:
一、研读古诗,找准起点

    起点是一堂课教学的出发点,基于一定的出发点,才能准确定位一节课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而一节课的教学起点基于两点:一是教材的准确研读,二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这首古诗放在五年级是基于五年级学生对古诗的解读水平之上,以五年级的学生的古诗积淀为基础,学生通过对常见的古字词的意思的理解,大致能了解本首诗的意思,也大概能知道这首诗所描绘的景物及其特点,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然而将这首诗放在五年级的教材中,编者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更要在古诗解读的基础上,感受古诗的画面感以及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并准确研读好古诗的画面与情感,才能让这节课的教学从起点出发,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在教学中,为了找准起点,我设置了基本的前置作业:理解文中的关键字词,并在此基础上,翻译整首诗的意思,这样,学生在上课时,便能很轻松地在课堂上以同样的起点去探索更多的未知。

二、定位目标,层层深入

    找准学生对古诗理解的起点,接下来便是定位学生学习这首诗的目标了。仅仅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还远远不止,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含金量”的,也不是教材定位的目的所在。五年级的孩子对古诗的学习要以理解意思为基本的出发点去对古诗进行赏析。知道这首诗成为千古名篇的理由所在。既然知道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那么只有在真正感受这首诗所表达的画面,才能真正理解这首诗的美。于是在找准起点的基础上,我将这首古诗学习的第二个目标定位于“品画面,体诗情”:与其他的景物不同,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写出了西湖上的风雨变幻的四幅画面,构思巧妙令人惊叹,在教学中,我以“读诗歌,想象你看到的画面”为主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他们看到的画面并谈谈画面带来的感受,通过逐句的赏析和层层的深入,学生在品读古诗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诗歌的画面美。

三、联系背景,深入浅出

古语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借眼前的景总是要抒发一定的情感的。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只能通过体会画面看到作者传达出的喜悦之情,这是对古诗的浅层的理解 ,也是他们对古诗理解的最高点。但课堂上,如果联系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再结合诗人眼前看到的这幅图景,可能学生对诗的理解就会更进一步。教学时,我联系了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诗人是在仕途遭遇坎坷,人生经历风雨的悲伤之亦才写下了这首诗,然而整首诗并没有传达诗人的阴暗心境,便再由诗人的豪放性格出发,体会诗人是借眼前之风云变幻、乌云总会散去的景来抒发自己的乐观、豁达、豪放之情。这样,这首诗的基调便可以理解。

整首诗的教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很好地将诗歌赏析的方法深入学生内心。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诗歌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的韵味还没有达到,需要加强。
相关阅读
推荐
  • 《将相和》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分析第一个故事。 教学重点: 1、解决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分清第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感知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文中一些特定的词语的意思和战国的历史。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让今天的我们依然崇敬不已,你们知道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请简单

  •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内复习纲要

    第一单元复习梳理 一、 基础知识:多音字及易错读音:蒙古包(měng)好客(ho)同行(xng)似乎(s) 二. 文本解析1.草原 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猫》《母鸡》。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4草原的景:辽阔、碧绿;

  • 五年级语文期中检测情况分析

    五(3 )班语文期中检测情况分析(一) 诗路花语 全班共有49位同学,总分是4169.5分,平均成绩是85.09分,均量值为3.49。 一、 全班的分数段如下: A等 B等 C等 D等 E等 分数 101.592 9287 8779.5 79.561 61以下 人数 12 12 13 12 0 二、各大题得分情况: 题次 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按要求查字典填空 三、成语补充完整 四、选择词语填空 五、写出带点词和诗句意思 六、背一背,填一填 题分 8 4 6 6 5 10 得分 7.71 2.83 5.

  • 例谈比较法在说理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两篇文章,分别是上册的《滴水穿石的启示》和下册的《谈礼貌》,这两篇同为说理文,如果说上册的《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五年级的第一篇说理文,教学时可能会就文教文,那么讲到下册的《谈礼貌》一文时,则可以尝试运用比较法来进行教学,可能这样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如果说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说理文的教学可能要侧重于说理这一工具性的特征。无论是《滴水穿石的启示》,还是《谈礼貌》,重要的不是让学会知道滴水穿石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怎么样才能做到滴水穿石,也不是理解怎么样才算是礼貌和如何做到礼貌,

  • 苏教版五(下)《谈礼貌》第二课时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1.关注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课前搜集与课中交流,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写法,如按照怎样的顺序,事例的表达特点等。 3.借助语言文字,读懂礼貌待人的好处,并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4.通过理解剖析事例的写法,比照自己的事例,渗透修改要点,培养修改意识。 前置性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谈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3.写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理性脉络 1.揭示课题 2.回顾议论文的一

  •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陶行知先生的这篇演讲,围绕每天四问,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进步,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个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一、在教学课文的2-5自然段时,我采用教扶放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第一问时我采用教,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问身体有没有进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明白健康第一的观点。接着启发学生想想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指导学生朗读。最后指导学生朗读整个自然段,弄清这一自然段的层次。师相应板书:方面 为什么 怎么做 学习第二问,我

  • 评展示课《二泉映月》,谈我的好课观

    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 何丹红,《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二泉映月》既是一首名曲,又是一道风景。常熟市实验小学洪榴副校长与太仓市新区四小仲怡新老师的《二泉映月》同课异构展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能从泉声、琴声、心声三个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获取知识,注重有机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语文,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好的课堂是自主、绿色的生态课堂 常熟市实验小学金

  • 苏教版五下《望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执教人:李梅,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2、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教学准备:音乐、《月颂》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随意在黑板上板画0 ,问:你们看老师画的是什么? (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师: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刚才有同学说这像一轮圆月,下面就让我们继续学习2

  •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说明:1.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粗知课文大意,梳理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但是根据编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