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指导吟诵,体会古诗的韵律《送元二使安西》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指导吟诵,体会古诗的韵律《送元二使安西》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19-02-23 12:06:56

《指导吟诵,体会古诗的韵律《送元二使安西》阅读教学案例分析》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吟唱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是中国人两千年来传承中华古典文化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为了增强学生解读古诗文的能力,古诗吟唱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辅助教学法。在戴建荣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阅读教学中,吟唱带给了我很多收获和思考。

一、指导吟诵,体会古诗的韵律

古诗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吟诵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更有利于表达情感。在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发展学生的吟咏能力,吟是指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地读,能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戴建荣老师说:“学生诵读古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反复吟咏中,才能够不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吟诵指导,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吟诵,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初读之后,想要吟诵地更好,离不开教师的范读和悉心指导。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中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适当增加范读这一有效的方式。古诗平仄交错,具有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诵读起来琅琅上口,或低回婉转,或高亢激昂。教师先示范吟诵,学生要认真倾听,划出诗句的节奏,体会教师语调的变化和吟诵的节奏。在范读中,教师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从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情等的细微变化中,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带动和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如戴老师在范读《送元二使安西》时,与学生合作吟诵。教师读前一句,学生接后一句,读第二遍时,可交换次序。由于教师在吟诵时,做到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模仿教师的读法,自主地标出平仄,有节奏地进行吟诵,从而在合作读中,学生体会了古诗的韵律。

此外,戴老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多样性评价。在吟诵中,如果学生朗读中的字音、节奏、语调、情感基调等出现问题时,戴老师及时给予纠正。而当有些学生读出了韵律感,不吝于夸赞,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指明学习的方向,也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

二、学习吟唱,领悟古诗内容

《中华吟诵读本》在序言中提到:“吟唱最初要听录音,反复听,从模仿开始,先对学生进行感性的渗透。”因此,在教学吟唱《送元二使安西》时,以“阳关三叠”为唱曲范本,这个版本的吟唱曲既表现了《送元二使安西》的声律特点和节奏关系,也加强了歌唱性,能更好地传达感情,引起人们共鸣。对于中年级段的学生来说,学习这个版本的吟唱并不难,在此基础上,戴老师先进行吟唱示范,一句句教给学生带基本调子的吟唱,直到学生能够独立吟唱出带有模仿的基本调子来,通过戴老师的示范吟唱和学生的模仿吟唱,让学生对古诗内容有所领悟,达到教学的目标,从而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古诗吟唱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内容,在学习吟唱时,要关注古诗的对应插图,理解古诗中的意象。戴老师把握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投影出示了渭城路线图,使学生更加了解古诗描述的环境和营造的氛围。通过看图吟诵的方式,使学生边看画面边产生联想,促进理解,使记忆更加深刻。

《毛诗序》云:“诗言志,言之不尽,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如《送元二使安西》中,戴老师的舞诗环节很是精彩。把对方想象为聋哑人,用手部动作表示诗句的意思。例如,“渭城”的动作是双手食指做屈伸动作,“雨”字的动作是双手十指往下……边吟边舞,其乐无穷。

三、反复吟唱,体验诗人的情感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地体会亲切。自然达到熟练的境界。”由此可见,反复练习吟唱的重要性。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吟唱曲调后,进行反复吟唱。吟唱得多了,自然会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的情感,发掘其中的规律。戴老师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吟唱得曲调就是整首诗的感情基调,音节的顿挫、节奏的高低变化,腔音的运用,都会让学生通过音乐,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在余音绕梁中,学生得到了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教育。《送元二使安西》没有巧琢雕饰,于深深的祝福中,表现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情景,饱含着友人间的深厚情谊,情真意切,催人泪下,相信学生在这样的反复吟唱中,定会被拨动心弦。

所谓的古诗吟唱教学,并不是指学习吟唱占据课堂的所有时间。在吟唱作为辅助手段的同时,在“学讲”理念下,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讨反思,教师及时正确的指导也必不可少。而本文重在论述吟唱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对于古诗的学习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也许,一首曲就会让学生立即进入情境之中,感受诗意,体验感情。音乐和古诗结合的力量如此神奇,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诗乐中自由遨游。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2年上半年小学科学教研会议《时间在流逝》教学反思

    这一课教材中主要编排了三块内容:现在几点了、一分钟有多长、过去多少时间了。而其中体验一分钟有多长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合理估计 10 分钟、 1 小时是教学的难点。 这是一节没有实验的科学探究课,为了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抓住了两点来做文章。其一、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其二、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从游戏入手,从现象中引入问题,让学生估计时间,探究时间的长短,到最后懂得珍惜时间,使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了发展,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设计: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从头再来》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生齐读) 2.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看一看,这些词语会读吗? 出示: 家境贫寒 博览群书 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 年老体弱 奋笔疾书 翔实精彩 明史巨著 3.个别读、齐读 4.用上几个词语来说说谈迁吗? 5.教师小结后引入:同学们对谈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一块儿走近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厄运,又是如何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二、学习课文 1.谈迁遇到的厄运是什么?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 在

  • 小学五年级语文名师《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课题,质疑 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也就这样,但对著名作家萧红来说,却是一个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课前已板书在黑板上),齐读。问: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你们以前怎么学的?生1:先看课文前面的导读提示。生2:与前面的课文对比,比较着学。 师评价:你们的孙老师真优秀。 师:今天再教一种多遍读的方法,默读、浏览,有一定速度,甚至快到一目十行。 2.引导学生将课题变成问题。 达成共识:祖父的园子是怎么样的? 二、一读课文 1.浏览全文,思考: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点?想到一个词(用什

  • 从温情脉脉的《黄鹤楼送别》看教师文化风格的资源开发

    暑期细读一个个案例反思,越发觉得上课就是上出教师自己的文化。在学生面前,一个语文教师就是一本厚厚的书。想起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过: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研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研读就有多远;你的精神倒影有多美,你对文本研读就有多美。研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研读自己。翻阅五年级的教材,赫然映入眼帘的文包诗《黄鹤楼送别》令我回忆起一位内秀温雅的同行,有幸聆听其站在一个温馨而又有效引导的高度,引领学生走进了千古传诵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走进千年之前的动人话别场面。课堂的一幕幕细节

  • 古韵今风,诗文与科技的融合——评何老师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港城小学 顾君津 虽然何老师上的是古诗,但是在这么高科技的未来教师展示,真是古韵今风,诗文与科技的巧妙融合呀。课堂上,老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提供平台,引导生感悟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进行点评。 一、小组合作,有序有效 新课标要求我们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何老师在课上两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教学,第一次,让学生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的字词句的意思。生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展示。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古诗的意思已经十分

  •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案例分析

    于永正老师一直强调: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它重视语言课中的语言文字和运用,并强调实践性和综合性。这也是于老师对语文的本质在语文课堂中得以实现的一种坚守。也正因此,于老师的课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接下来,就结合于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从生成性的细节着手,体会于老师课堂的教学风格。 一、 注重语言规范,学会表达说话细节的训练 于老师的这节课中,有一个细节,即老师提问:祖父的园子里,你学看了什么?学生将一个我(其实是代表作者)写到黑板时,学生没有加标点。而于老师随即提醒学生:写

  • 教学时应更关注语言运用,即语用《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 任春,5月12日下午,来到太仓市经贸小学参加培育站教研活动,聆听了秦岭老师执教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和夏艳燕老师执教的《秦兵马俑》。 听完课后,我们分成小组,对两堂课进行议课。我们组主要就《秦兵马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 首先老师们认为这堂课亮点颇多。如本堂课文体意识鲜明;能让学生通过表格搜集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体现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写话分层评价;过渡句反复出现,突出了文章重点,明晰了文本结构。 因为是磨课活动,因此,大家更多的是给夏老师提出了商榷意见。当下教语文

  • 课题研讨课:学《推敲》巧积累

    本周二我课题组成员张倩老师上了一次课题研讨课,张倩老师上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推敲》一课,本节课张倩老师将这一阶段课题的研究的成果在课堂上充分加以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体课题组老师都参加了听课,课后,张倩老师进行了说课,说她本节课的设计以及对本节课的反思,其他课题组教师对本节课也进行讲评。最后我课题组全体老师针对这节课以及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反思,从而确定了以后的探索方向。 本节课学生获得了丰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梦想的力量》课文朗读反思

    以前上课的时候,总会告诉学生一堆大道理,例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类的,提预习要求的时候也总会让学生多读几遍,但往往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对课文并不熟悉。 本周读《梦想的力量》,对于学生为什么在预习的时候不认真读课文算是有了一定的理解吧。越到高年级,课文越长,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在读书的方面往往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小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缺乏耐心,因此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比如把课文认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