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1-12-18 15:22:47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李白诗歌的夸张、奇妙的想象写作手法。

3、唤起学生对学习古诗的热情,感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设计:

一、课前热身

1、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老师这里有两幅图,你来猜是那首诗?

2、《静夜思》《赠汪伦》

3、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李白,谁再来背一首?

4、背了三首李白的诗,谁能再背一首,就不简单了?

4、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李白。因为李白诗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是诗歌灿烂的天空中,最明媚的一颗星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李白。(上课)

二、谈话导入,走近李白

1、你了解李白么?谁能简单介绍李白?

预设:(①你通过课前预习知道了李白被称为诗仙②你的课外知识掌握的很充分,说明你很爱读书③你知道李白的生平④你知道了李白的经历⑤人们对他们的诗篇喜爱之极,所以给他们这样诗仙的称号⑤李白关于酒仙的传说)

(①你知道李白“诗仙”雅号的由来。知道“谪仙人是什么意思么?”对,被贬到人间的神仙,称为“谪仙”。说明李白非常有才华,高出常人,不同寻常。②你又补充了杜甫的诗歌。真好!③你了解到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的传说故事。看来李白的才华也是下苦功夫得来的。④你概括了李白的生平,预习的非常好!⑤你查找了李白流传下来的诗歌的数量,在没有印刷术的年代,这个数字非常惊人。)

2、李白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被杜甫称为“酒仙”,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的诗歌《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三、自学古诗,探究新知

1、谁来课题。(他有一个字读的很重,而且还停顿了)谁听出来了,是哪个字。

预设:望。“望”怎么理解?就是向远处看。谁再来读读课题。

壮观的庐山瀑布只能远望才能一览无余。

2、听老师朗读这首诗,边听边想,你的脑海中会出现那些画面?

(我看到了庐山瀑布非常壮观。瀑布非常高。水很大。烟雾缭绕。

)(虚无缥缈的云雾,高耸入云的山峰,瀑布非常高)

评价语:你看到了一条巨大的瀑布飞流直下。

你体会到了瀑布的雄伟壮观。

“雄伟壮观”这个词用得好。

3、诗人李白又是如何用自己的的诗句来描述这么美丽的景色呢?请根据自学提示,自己读一读,学一学。

4、自学提示:

(1读一读这首诗,要求做到正确、流利。2借助字典,注释、插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说说诗句的意思。4、有疑问的地方做标注。)

初读:

5、谁来读这首诗?《望庐山瀑布》

评价语:字正腔圆,声音响亮。

不紧不慢,很有节奏。

读的非常流利,如果稍微慢一点会更好。

6、诗只有四句,很好读。通过查字典、看注释和交流,你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评价语:

预设:

紫烟。就是紫色的云雾。你见到过云雾是什么样的。生谈是白色的。(为什么李白看到的是紫色的云雾呢?庞皓文问))

(太阳光的照射。紫色啊在古代是高贵神秘的颜色,只有帝王和神仙采用的颜色。所以,紫烟是神仙之处才有啊!别人看不到,只有诗仙才能看到。)

(相机板书“紫”。你们来观察观察,这个字书写需要注意什么。紫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此,写在横中线上面,下面是mi字,表音。古时指极细的丝线。是紫的部首,糸字旁。请同学们线描红,再临写一个。这个字写得结构紧凑。大小合适。)

(川,李白把瀑布看作了河流。九天是天的最高处。)

(三千尺。很高。)

(苑怡文问:老师,古代科技那么不发达,他怎么知道瀑布有三千尺?它是一个虚指。在古诗中,三六九都是虚指,泛指数量大。在这里指表示瀑布非常高。这是李白写的很夸张。)

(你可真会欣赏。我把你的发现写在黑板上。板书:夸张。)

(银河,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

(生问:李白为什么要把瀑布比作成银河。疑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怀疑。)

(我感觉李白想象非常的奇特。奇特在哪?把瀑布想象成了银河)

(李白把瀑布看作了银河。为什么李白要把瀑布看做成银河呢?因为银河是白的,瀑布也是白的。银河在天上,跟瀑布一样非常壮观。你可真会理解)

(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用上了“疑”呢?因为并不是真的有瀑布从九天落下,而是诗人的想象。)

理解诗意

7、理解了字词的含义,诗句的意思就更好理解了。我再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请你借助插图,再好好读读,还可以和同伴讨论讨论?

8、生谈诗句意思:太阳照射着香炉峰,升起了紫色的云雾。远远看上去就像是挂在山前的河流。瀑布飞快的乡下流淌,有三千尺那么高。李白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落在人间。

总结方法:

同学们,学习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读:把诗读正确。二解:理解难懂的字词。三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四说:说诗歌的大意。

放手诵读,熟读成诵

9、同学们,随着大家的想象,我们眼前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银白的瀑布,这瀑布飞腾奔涌,倾泻而下,这等壮观的景色只有远观才能一览无余。请同学们像着这样的景色,自己试着读一读。

10、指名读。

(不仅读出了诗的节奏,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瀑布壮观的气势)

(读出了诗的味道。让人身临其境。)

(你心中有了画面,才读的这么好)

11、同学们,如果换一种方式读,这首诗会有另一种不同的味道。其实,古人读诗,按照一定平仄的规律押韵读。请你也标出平仄,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来来试一试。

12、跟着老师的手势来试试。

(似乎有一种古典的味)(有一种诗人的风范)

13诗仙太有魅力了,五湖四海的人们都在读他的诗。我们班的同学们也来自全国各地,请你用你的家乡话,用方言来试着读读。

14、开封。福建,湖南

15、虽然发音不同,但是里面蕴含的情是却是相通的。

16、诗人就这样读啊读,读啊读,读到一定程度,他的请饭充分发挥的那一刻,读已经不能表达他的情感,那就开始唱了。

17、师吟诵。学生听。一个学生展示。

18、这就是吟诵,为什么我们把古诗有时叫诗歌,是因为它即能入诗,又可以入歌。所以在古代的诗文统称为诗歌。吟诵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学会它,传承它,就是在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19、这就是李白,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有着大胆的夸张,神奇想象的诗仙。下面我们再来欣赏李白另一首诗。

六、拓展迁移

欣赏《夜宿山寺》

1、读《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两个学生配乐读。

两位学生范读。

找一找,这首诗哪写地方李白用上夸张和想象?

①危楼高百尺

②手可摘星辰

③恐惊天上人

2、那么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首诗。

3、《秋浦歌》
相关阅读
推荐
  • 人教课标版第九册语文第一单元课课练习题

    读--悟--写 三级联动理念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 1《窃读记》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chǎo ci jǐn ln jī j p ( ) ( ) ( ) ( ) chōng z wū yn zhī chēng shū gu ( ) ( ) ( ) (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请在拼音下面画 目的地(de d) 踮起脚尖(din diǎn) 暂 时 (zn zhn) 贪 婪 (ln nn) 【设计理念】为了使学生学习课文之后及时巩固复习。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专门设计了拼音写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及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虫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讲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二是法布尔在放鸭子时捉到了小甲虫,后来受到父母的责骂,却依然迷恋于昆虫。引导学生体会时我抓了两个方面:一是描写纺织娘和小甲虫的语句,从而来体会在法布尔眼里这些虫子是多么漂亮,很多学生也不由得喜欢上了这两种昆虫;二是描写法布尔如何对待捉到的小虫子的语句,体会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珍爱。尤其是课文的用词非常精确,通过抓关键

  • 在对比和阅读中阅读和学习《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新课程教材中安排了很多篇目的略读课文,略读课是精读课的延展与深化,教学略读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准确地把在精读课文中所获取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等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略读课文分散编排在每个单元中,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读课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反思

    短短的一个星期,在紧锣密鼓的期中检测中结束了。半个学期的学习虽然不能完全展现,却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情况远没有我想的那么乐观。 期中检测中的字词部分,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但依然有个别同学出现了错误。比如:总是把延和廷搞错,拨和拔也区分不开。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课文填空部分:《桂林山水》这篇文章中,学生对静得、清得、绿得的得还是区分不明。在平时的习作当中,也经常会看见的、地、得三者乱用的情况。虽然一次又一次地讲,但学生在使用时依然不会多加关注,错误依旧。但是,相比之前,这部分还是有进步的。反而是我们认

  • 人教版五上第二单元《石榴》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体验作文顾名思义以体验为第一要素,若非基于儿童真性情的体验,很难激发学生情感的释放,引起学生知识的共鸣。对于今年上五年级的体验作文课程班的学生来说,经历了三年级的游戏体验、四年级的观察体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把体验转化为文字的能力。因此,我们将原本侧重于习作素材的选择和细节的描写转换到习作文化内涵的共建之上。 所谓习作文化内涵,指在学生的习作中蕴藏着一定的文化深度、思想深度,能敏锐捕捉生活中富有哲理的细枝末节,抒发独特的见解和感受。使习作成为文化和自我价值观的代言人。 人教版五上第二单元的主题为

  • 最新人教版五上《桂花雨》案例分析

    导入之后开始学文,我以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为抓手,引出桂花的香。在体会桂花香时,我抓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中的香飘十里和浸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和朗读。 香飘十里这个词语直接表现桂花香气飘得甚远。我先指出十里是虚指且带夸张,请学生想一想,这样写是为表明什么?学生稍作思考便可得知是为表明桂花香气飘得很远。接着,我指名学生读词,指导学生也如作者一样略带夸张,读出桂花香飘得远。在思与读的结合下,学生感受到了桂花的香。 浸这

  •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说明:1.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粗知课文大意,梳理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但是根据编制教学目标的方法之一:如果每篇课文都要编制的相同的教学目标,为避免重复啰嗦,或用上位目标叙述,一般可不叙写出来。故这些目标没有在课文教学目标中呈现出来了(同样也不在语文要素中呈现出来),但不等于不进行这些学习训练,例如《白鹭》。课后练

  •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太阳》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它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太阳与我们密切关系的一些特点,说明了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课文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太阳与我们密切关系的一些特点: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第二部分通过动植物、煤炭、气候变化和预防治疗疾病说明了太阳和我们的密切关系;第三部分揭示了课文的主旨: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课后练习1想一想:课文从

  • 五上《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重点和难点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如何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展开交流。 词句段运用围绕感受人物形象,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选取《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感受关云长的英勇神武,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