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五上公开课《在柏林》教学设计

五上公开课《在柏林》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19-11-25 15:56:45

《五上公开课《在柏林》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单元选编了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构思精巧,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截取战争后方列车上的一个生活小镜头,平实而缓慢地切入,寥寥数语引出了故事的开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通过刻画战争中平民百姓的悲剧形象,侧面描绘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二、学情分析
  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对于小说这种文体,学生已初步了解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而本课重点引导学生从思考战争灾难这一主题人手,反思结尾环境描写的深意。
  处于和平年代的孩子们,对战争没有多少认知,需要补充一些资料来加深他们对战争环境的认识,对战争带来灾难的了解。以此来感受本篇小说中描写的战争带来的悲痛,以及塑造的人物形象。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梳理情节,留心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努力还原真实、自然的阅读状态,珍视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在阅读中不断发现,为阅读整本小说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体会战争给普通民主造成的深重苦难以及人物的悲剧形象。
  2.关注情节和人物,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感受小说结局构思的巧妙。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关注情节和人物,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感受小说结局构思的巧妙。
  难点:
  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五、教学过程
  总体设计说明: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依据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略读课文主要是学生运用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尽量避免逐句逐段的细品分析。因此,在整篇课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教师在学生需要处适时点拨与启发。
  板块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1.回顾小说《桥》和《穷人》,并结合交流平台的提示,举例说说读小说时,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
  预设1:关注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情节、环境及小说中的人物。
  预设2:通过情节发展、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预设3: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来深入感受人物形象。
  2.引出新课:这两篇课文都刻画的是人物在面临困境或存亡做抉择时闪现出人性的光辉,战争中普通人物又会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小小说《在柏林》,作者是美国的奥莱尔,看看从中我们能读出什么?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反三性”课文,是“知”向“行”转化的工具,要顺利实现“行”,就得先了解“知”的程度,这就需要学生回顾本单元的阅读方法、小说的文本特点,这样使精读与略读课文混为一体,体现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
  板块二、明确目标,自主阅读
  1. 自读提示,圈出要求。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导语提示,用笔圈画出学习要求:
  (1)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2)文章结尾出人意料,你怎样理解?
  2.围绕问题,学生自学。
  提示:借助前面所学的阅读方法,梳理《在柏林》的情节,填写学习单。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学生围绕导学中的问题,展开自学,完成自主学习单,组内交流,并准备进行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略读课文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运用精读时所学的方法,通过自主阅读、交流,感知文本。
  板块三、紧扣问题,体会表达
  紧扣问题: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结合前两篇精读课文对于小说文体的学习,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作深入的交流与感悟。
  1.关注情节,抓住语言、神态等描写,感悟主题表现方法。
  (1)当学生找到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谈体会时,适时引导:
   
  
  预设1:老妇人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老妇人柔弱的声音,却盖过了响亮的车轮声,两处声音的对比,凸显了老妇人失去三个儿子的悲痛——这是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
  预设2:战争给老人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妻“疯"子“亡”,自己年事已高,本应安享晚年,但却不得不奔赴前线。
   
  
  追问:老人是后备役士兵,三个儿子都在战争中死去,妻子“虚弱多病”“神志不清”,他为什么还要“上前线”?他能不去吗?
  学生们讨论:不能,年轻力壮的男子已经战死沙场,只能他们去了。如果他们不去,只剩下了妇孺……这一切都是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
  (2)当学生找到情节冲突的描写谈体会时,适时引导:
  妻子被小姑娘嘲笑,老人第一次没有吱声,为什么第二次却“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预设1:抓住内容谈体会
  面对两个小姑娘的无知,第二次老人才“挺了挺身板”开口,仿佛在叙述着一件“很平常”的事:三个儿子战死,自己还得上战场,相依为命的妻子在疯人院度过残生。老兵那份“平静”,却在众人心中掀起狂澜——这样的悲剧,不正是战争带来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悲剧吗?
  预设2:关注写法谈体会
  小说的情节冲突,陡然从平静的叙述发生波折,老兵忍不住道出了让人意外的答案,前面常规情节的叙述和铺垫在这里显示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这样的悲剧,不正是战争带来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悲剧吗?
  2.关注环境,尤其是结尾的巧妙构思,体会表达效果。
  出示小说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
   
  
  (1)引导学生思考:“健壮的男子”都哪里去了?这样的场景是偶然现象吗?
  寥寥数语,简短的一句环境描写引出了故事的开始,又从侧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健壮男子都上战场打仗去了。
   
  
  (2)引发思考:这里的“静”仅仅是环境安静吗?与前面“随即车厢里平静了”的“静”有什么不同?
  自主阅读两个部分的情节,进行自我思考,内容补白,小组交流。
  预设1:前面的“静”是人们看到老人的威严,受到了震慑,从而不敢出声音。
  预设2:结尾处的“静”,是因为老兵的话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反思——是战争导致家庭失去了儿子,急疯了亲人,还要继续赶赴战场。反思战争的罪恶,反思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可怕灾难。
  【设计意图】学生读小说时,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通过对一个独特文本“例子”的剖析,走进小说所呈现的世界里去,感悟人物形象,理解表达效果,突出学习重点。
  板块四、关注标题,感悟主旨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此时,补充资料,加深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料,引导学生从文章背景去理解作品的主旨:作者将小说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普通民众家庭的缩影。
  板书设计
  
相关阅读
推荐
  • 《埃及金字塔》课堂教学片段观察与诊断

    课堂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赖教和学的合理安排。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精心安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如今,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以帮助学生掌握表达的规律,学会阅读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呢?笔者以高跃永老师执教的《埃及金字塔》一课中第4节的教学片段为载体,从教和学的两个维度进行观察、分析。其中教师的教,重在观察教师的提问和小结指导,学生的学重在观察学生的言语活动(特指需要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活动),以期探讨引导

  • 《将相和》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分析第一个故事。 教学重点: 1、解决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分清第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感知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文中一些特定的词语的意思和战国的历史。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让今天的我们依然崇敬不已,你们知道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请简单

  • 教会学生在模仿中创新——《练习1》模仿写诗教后感

    五年级上册教材练习1中的第一项训练语文与生活中为我们展示了两节关于风的清新的小诗。两节诗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束。风,来无影,去无踪,怎么知道它在哪里呢?重点是诗中的第三句:你看,树梢轻轻地摆动、湖面泛起了碧波,就知道风已经走过了。 在教学此项内容之前,我布置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就是读熟课文上的两节小诗,自己也尝试写一节或两节,课上朗诵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了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并一一进行了指导,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一、 想象过于局限。 受课本插图的影响,大多数

  • 我心目中的挑山工

    《挑山工》,是五年级学生第一次读到的最长的课文,课文结构也比较特殊,要让学生明白的道理也比较深奥,备课组的教师都认为教学是有一定的困难,在上第三单元时,备课组长就布置下周活动时进行集体交流自己的教学思路。 备课时,反复对教材进行了研读,感觉顺着学、倒着学都有一定的难度。备课组活动时,我们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虽然意见各不相同,但都六给大家思考。在上课的前一个晚上,翻阅了《小学语文教师》,一篇文章使我受到了启发:就抓住重点,直奔难点,用牵一发动全身的办法。 上第一课时时,化了不少时间让学生充分读课文,让学生

  • 品文本之爱,析文章结构——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

    太仓市港城小学 顾君津 听了孙琦老师执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让我感觉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篇文章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令人感到十分快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点一下孙老师的课。 一、抓住文本体裁特点,进行教学 这是一篇散文,孙老师就抓住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课前的名言出示背诵,到后来文中找作者情感的句子,老师都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孩子的爱,之后设计了主问题找体现冰心喜爱儿童的句子,写写体会,再想想作者

  •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黄山奇松(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赞叹之情。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全文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五年

  • 最新人教版五上《桂花雨》案例分析

    导入之后开始学文,我以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为抓手,引出桂花的香。在体会桂花香时,我抓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中的香飘十里和浸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和朗读。 香飘十里这个词语直接表现桂花香气飘得甚远。我先指出十里是虚指且带夸张,请学生想一想,这样写是为表明什么?学生稍作思考便可得知是为表明桂花香气飘得很远。接着,我指名学生读词,指导学生也如作者一样略带夸张,读出桂花香飘得远。在思与读的结合下,学生感受到了桂花的香。 浸这

  • 《习作____即景》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 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 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教学重点 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

  •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四篇课文,本课由宋代陆游的《示儿》、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和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三首古诗组成,这些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示儿》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题临安邸》讽刺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苟且偷安;《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