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品味语言运用之妙《广玉兰》教学反思

品味语言运用之妙《广玉兰》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16-02-11 11:20:43

《品味语言运用之妙《广玉兰》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广玉兰》是一篇状物散文,描写了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含蓄而又精准,活泼而又清新,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范例。

本课教学,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交流分享阅读感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交流分享,品味语言运用之妙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表述,把语文课程的特质聚焦在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进而突显了“实践性”和“综合性”。

按照文本的描写顺序,我首先要求学生将先学的成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这也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小组内梳理概括大家的意见,再细细品味语言文字运用之妙,形成代表本组的观点,与大家交流分享。

 孩子们对文本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感受很深,谈得也很充分。如“花瓣的色彩和质感”部分:

生1:我还从“内涵”一词感受到广玉兰花美得很特别,与众不同。

生2(补充):“内涵”一般都是用来形容人的,作者用“内涵”来写广玉兰,更突出了广玉兰的独特之美。

生3(互动):我们从“渗透”这个词,感受到了广玉兰花瓣的青绿色若有若无,若隐若现。

生4(互动):我们从“淡淡的”感受到广玉兰的花瓣不是纯白的,也不是纯绿的,而是白中带着那么一点点的青绿,非常的富有生机。

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分工有序,有朗读的,有代表小组谈观点的,有负责圈画关键词的,台上台下互动有效,观点碰撞,智慧闪现,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交流分享,加上课件的直观展现,孩子们对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对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二、点拨引领,提炼文本语言特色

语文教材是个例子,是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例子。王尚文教授强调:“以读(阅读)为例,应当自始至终关注课文如何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即它的言语表达形式,而不是它的表达内容。”

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生动形象,引人想象,这些是学生能够发现的,包括第三段所采用的“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而这篇散文含蓄而又精准、活泼而又清新的语言特色,则需要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去体会,去感受。

作者明明精准地描写了广玉兰花瓣的色彩和质感,却还说“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说得含蓄,更令人想象,感受这样的言语形式所带来的表达效果,也使学生对“含蓄而又精准”的语言特色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两个词一短句,一个成语一短句,活泼而又清新的语言,读来更感觉广玉兰花的惹人喜爱。通过这样的点拨引领,使学生学会关注课文是如何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说,而不仅仅停留在表达内容上。这样的教学,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价值。

三、读写结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学习了课文是如何描写广玉兰花的之后,我以太仓恩钿月季公园的月季花为观察对象,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读写结合见实效。写话之后的交流环节有时间保证,更能发挥学生主体性,互评、修改,收效甚好。

学生写道:“……它有艳丽的红色,还有圣洁的白色,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相得益彰地融合在它身上。艳丽的红色染红了花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荡开了人们的心涟,让人忍不住为它沉醉。圣洁的白色如玉一样温润细腻,用它洁净的光环笼罩着花蕊。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位倾国倾城的女子,亭亭玉立在那儿……”用精准的语言把这朵月季花色彩的特点描写得很生动,引人想象。

再如:“你看那一朵月季花,说它纯白吧,又似乎透着一股淡淡的黄色,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它就像一位美丽的雪中仙子站在那儿,向我们深情一笑,令人陶醉其中。”“那一朵刚刚绽放两三片花瓣的月季正向我们展露它那甜美、纯洁的笑脸。那笑容仿佛成了三月的和风,荡漾人心。”课文中描写广玉兰的优美的词句,孩子们都能灵活地用到对月季花的描写中,包括文本的语言特色,也能恰当地体现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成效。

思考:在交流分享、点拨引领的过程中,有小组汇报的读,也有齐读,但还觉不够,个别朗读还可以加强。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内化、积累语言,关键是朗读指导如何与学生的自主交流相结合。

与花同居,生活也会溢出芬芳。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相关阅读
推荐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时间:90分钟) 一、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艰苦卓绝 直言不讳 坚持不懈 执著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 ;执著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 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著是 ,是 ,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二、用望字组成词语,根据语境描述填写在这段话中。 小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 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 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后,他整天 着。两个月

  • 六年级下学期《匆匆》教案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认读下列词语:头涔涔、泪潸潸、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地背诵出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朱自清先生的语言美,能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理解重点句,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感悟时光匆匆,学会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学习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不甘碌碌无为的心声。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读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

  • 课内仿写针对性强,有效提高对文本主题和主线的理解

    我在优化设计语文作业方面,我进行了很多次开放性、拓展性作业设计和实践。在这些作业中有仿写类作业、读后感、拓展类作业。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体验。 其中我对仿写类作业感受颇深。我想仿写类作业可以分为课内仿写,课外仿写,联系生活的仿写。 一、课内仿写针对性强,有效提高对文本主题和主线的理解。 1、联系不同的课文文体特点设计个性化仿写。当学到《鞋匠的儿子》,我就指导学生仔细分析前两课《钱学森》、《詹天佑》当中的科学家卡片、工程师卡片,编写政治家卡片。大部分学生不仅对人物生卒年月,成长经历写

  • 军神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2.能准确完成巩固练习。3.初步了解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准确完成巩固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词语练习,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2.选词填空: 坚定 坚决 (1)要动手术了,可这位年轻人却( )不愿意使用麻醉药。 (2)年轻人( )地说:能!我一定能! (3)布鲁斯王子动员人民( )抵抗外敌的侵略,终于赶跑了外国侵略军。 (4)看到峰顶就在眼前,登山健儿们更加( )了征服世界

  • 批六语试卷

    两天的短暂的假期,与暴雪的天气擦肩而过,今天大家又来到学校批试卷了,车行驶到一半的路程,开始飘起了雪花。来到学校,刚拿到试卷时,发现雪已经纷纷扬扬了,从北边窗户望去,房顶上都覆盖了白白一层。一些人的心中仿佛又燃起了希望,希望能堆个大大的雪人吧! 就算堆成了雪人,也不能帮我批试卷,所以我要抓紧时间了,因为仅有一天时间。这学期我仍旧批六年级语文,在组长的安排下,我分到了第六题与第七题。第六题是一道仿写题,有两个小题,第七题是三道选择题。仿写的第一小题较第二题失分多一些,是用不但还这对关联词仿写一句话,在空前还

  • 绘本图画,让顽石开花——《我的图画书论》读书心得

    王苏 ] 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差事,而是一种用一生去秉持的习惯。从孩童时期,我们就该为孩子们选择合适的图画书,也就是绘本,使他们爱上阅读。让我们跟随松居直先生的脚步,发现图画书的不简单 一、当孩子们开始讨厌书的时候 在妈妈们当中,很多人可以给孩子读书,但是每次读完以后,总要给孩子提一些问题。这本书好看吧?哪儿最有趣?你最喜欢哪幅画?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设计

    【教材分析】《观书有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自身基于读书的心得体会而作的一首诗 。在诗中,作者借半亩方塘里的水之所以清澈明净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暗喻人心的睿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而得来的。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朱熹的《观书有感》借物明道、借景喻理, 因此,本课教学除了注意古诗教学的一般要

  •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草原》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讲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思,通过草原美景、远道迎客、把酒联欢和依依惜别的场景和情景的描述,展示了浓郁的草原风情,赞美了草原风光和

  •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五次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 三、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一、通过创情景朗读,感受西蒙悲惨命运以及她关爱孩子的善良品质。 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揣摩桑娜的内心矛盾,体会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