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更新时间:2018-09-16 10:05:14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倍的认识说课稿》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说教材(一)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73页例题及74到75页“想想做做“第1~4题(二)教材简析:倍数关系是常用的数量关系,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与除法的意义,能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具备了认识“倍”的条件。“倍”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从形象到抽象,先摆学具看出“倍”,再计算求得“倍”,逐渐形成“倍”的概念,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安排。
第73页例题教学“倍”的意义,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对应着蓝花摆黄花。花坛里有2朵蓝花,6朵黄花,把黄花像蓝花那样2朵2朵地摆,摆成3个2朵。2朵花圈一圈,黄花圈成3个圈,更清楚地凸现黄花有3个2朵。教材指出“黄花有3个2朵,黄花朵数是蓝花的3倍”,让学生联系“几个几”首次感知“倍”的含义。第二步对应看蓝花圈红花。由于蓝花是2朵,所以红花要2朵2朵地圈。通过圈看到红花有4个2朵,于是说红花朵数是蓝花的4倍。教材让学生圈一圈、填一填,再次从“几个几”得出“是几倍”,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第三步用除法计算红花朵数是蓝花的4倍,教材告诉学生“可以用除法计算”,还写出了算式8÷2=4。这一步教学要注意三点:一是联系上面圈的过程,理解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要让学生明白把红花2朵2朵地圈,就是把红花2朵一份地平均分,所以求8朵里面有几个2朵用除法计算。二是具体解释算式8÷2=4的各部分的含义,“8”表示红花有8朵,“2”表示把红花2朵一份地平均分,“4”表示有这样的4份。从而理解这个算式的数量关系。三是告诉学生得数“4”的后面不要写“倍”,因为它不是单位名称。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与除法含义的联系。
(五)教学准备
教具:红黄蓝三色花片若干,多媒体课件
学具:小棒,直尺
二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本课我一开始,我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一步突出要求一个数量是另一数量的几倍,就是把其中的一个数量看作一份,看另一个数量是这样的几份,就是第一个数量的几倍,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说学法:本课我采用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学习方法。在整节课的探索活动中,设计有独立活动、也有同桌两人活动。在具体活动中,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建立了倍的概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将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起已有经验
(1)看图说说各是几个几?
(3个    为一份,有这样的2份,是2个3)
(2个    为一份,有这样的4份,是4个2)
(2)根据要求用小棒摆一摆
3个2      4个3
(复习原有的“几个几”的相关知识,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倍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生活情景,寓学于情
谈话:上个星期天,小明、小红和小芳到太仓市花卉园艺展示馆参观,那里的花可多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展示:瞧,你们看到些什么花?各有几朵?
(教学设想:通过身边的素材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既又融合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又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红花有8朵。
你能用“什么花比什么花多多少,或少多少”来说说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回答:红花比黄花多2朵;蓝花比黄花少4朵;红花比蓝花多6朵等。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两种花之间的数量关系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话来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感到迷惘时,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倍的认识.)
(教学设想: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采用了情景教学法,以寓学于情的方式导入新课,并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质疑引新,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看图说话,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黑板上贴2朵蓝花片,6朵黄花
教师一边圈,一边讲解:蓝花有两朵,我们把这两朵圈起来作为一份,那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请学生试着上黑板来圈一圈。
2、根据圈完的图来进行说一说
我们以2朵蓝花为一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2朵,我们可以说成: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这句话以板书的形式出现。3、辨析:教师把蓝花的朵数改成3朵,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通过圈一圈后得出: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
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一会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一会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呢?
(通过圈一圈,找一找,让学生在已有“几个几”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初步认识“倍”。两个题目的观察与辨析进一步感知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是以蓝花几朵为一份的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3、提问:那你知道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吗?试着在书本上圈一圈,再填一填:以()多蓝花为一份,红花有()个2朵,也就是这样的几份?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根据教师的引导,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再进行集体交流。
4教师介绍:除了用圈一圈的方法来找出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我们还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进行计算,用红花的朵数除以蓝花的朵数,就是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板书:8÷2=4,补充介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得数后面不要写倍,因为倍不是单位名称。
5、可以请学生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让学生明确:求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也就是把8每2个一份进行平均分。
(通过两次操作活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突出了重点,突破难点。这两次的操作,第一次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第二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由“带”到“扶”)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看图填空
(1)    独立完成
(2)    集体交流,使学生明确:把绿带子的长看作一份,红带子的长是这样的5份,所以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5倍。
2、想想做做第2题:先摆一摆、分一分,再填空
(1)明确题目的要求,用小棒进行操作。
(操作前要提醒学生:一边摆一边说,把动手操作与口头表达结合起来)
(2)    同桌合作进行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完成书本上的填空。
3、想想做做第3题:先连一连,再填空
(1)    明确要求:用连一连的方法确定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后填空,再列出相应的算式。
(2)    学生独立完成
(3)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可要求学生解释自己列除法算式的依据。
(通过此题,突出要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就是要把其中一个数量看作一份,看另一个数量是这样的几份,也就是把相关数量按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
4、想想做做第4题:先量一量,再计算
(1)    先量出两条线段各长几厘米,填在括号中。
(2)    要求“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线段的几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应该把哪条线段的长度看作一份?要求第一条线段有这样的几份。
(3)    列式,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就是求9厘米里有几个3厘米。
(4个练习层层递进,从看到或摆出的“几个几”解释“几倍”到看图列式求得有关的倍数,经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里面有几个几”。 最后在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直接用除法解决问题,体会这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五)  总结拓展
这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倍”,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成两行,告诉同桌:第几行小棒的根数是第几行的几倍吗?
(通过给学生自由操作的空间,回顾倍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相关阅读
推荐
  •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六、七单元检测题(冀教版)

    第五、六、七单元练习题(2) 姓名: 学号: 自我评价:全对;错 处;书写工整;潦草 1、一个正方体积木,任选一个角度,最多能看到( )面。 2、小红抱着两只鸡共重27千克,每只鸡重500克,小红重多少千克? 3、小明从文化宫向( )跑( )米到( ),在向( )跑( )米到( )。最后( )跑( )米到( )。 文化宫 超市 600米 公园 4、一个足球价钱是1○6元,○最大能填( ),最小是( )。 找规律:769、658、547、( )( )( ) 324、339、354、( )、( )、 ( )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调查试题(青岛版附答案)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二年级 数学 时间: 60分钟 共120分 等级 一、你会填吗?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万位在第( )位。 2.( )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 ),( )个一千是10000。 3.8007里面有( )个千,( )个一;1056里面有1个( ),5个( ),6个( )。 4一十一十地数,把90前面的两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写出来。 ( )、( )、90、( )、( ) 5. 4米=( )分米 50分米=( )米 7厘米=( )毫米 9

  •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新堡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科目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口算(22分,每小题1分)。 54-8= 24-5= 71-6= 38-23= 25+20= 44+22= 30+45= 37+23= 14+65= 55+23= 70+15= 32+18= 51-21= 81-9= 36-24= 55-46= 40-20+8= 86-45-20= 50+21+18= 60-14-16= 24+45+13= 23+77-12= 二、我会填(15分,每空1分)

  • 在层层积累中建构数单位 ——《认识千以内数》教学实录

    一、估算导入(1)师出示图片引导:一个班大约40人, 2个班大约多少人? 生:80人。师:80比100?生:80比100小20。师:一个年级3个班呢?你感觉比100? 生:120人,比100多。 (2)师:是啊,今天让我们继续来认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 初步感受不同的计数单位 师:在计数器上表示一个百。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在百位上画1颗算珠表示1个百。 师:请你再在计数器上添一颗算珠,现在表示多少?在计数器上画算珠表示该数。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实物展示学生想法。呈现顺序:A添在个位上

  • 百足虫的100只鞋《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二年及下册的《有余数的除法》本课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表内除法》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结合我们工作室这次活动的主题阅读教学,于是带领孩子们边读百足虫的100只鞋这本绘本书,边从中学习新知识。 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分给小朋友正好分完和分给鼠小弟有剩余两种情况比较认织余数,知道余数的产生,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第二个环节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 关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研究课的思考

    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由曾有荣老师上镇级研究课:二年级数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评课时,有位老师说:在授新课时总有感觉不对劲的地方,但不知道从何说起?有些困惑。我也有感觉:设计的教学流程还可以,怎么上起来总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上不出精彩来。在评课交流时老师们都各抒己见,发表个人看法,但我的头绪还在回荡在课堂中,没能收复。在午休时间里,静心思考问题出现在哪? 一、直接呈现课

  • 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以“认识时、分”教学为例

    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令人向往,面对着多彩多样的世界,很多情况下,人们都已经熟视无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事情也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何谈深入的探究。为此,在知识的学习中,要逐渐创设一种氛围:有趣、有吸引力、有神秘感、有成就感,与生活密切相关,这样的课堂才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在教学《时、分、秒》这部分知识前,我在班级中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听课记录

    教师:张莹莹(东郊) 学生:文城中心三3 一、课前交流,复习导入: 1、听说回答问题最积极,今天愿意把你们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吗? 考考你们:3007=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550= 6200= 504= 你能说说你的算法吗?*4乘以5等于20,再添上一个0等于200 123= 605= 380= 同意的拍拍你的小手 最后一个式子有些困难,但还是答对了 2、填一填: 10个一百是() 30个一百是() 10个三百是() 同意的拍拍你的小手 揭示课题:继续学习同一位数的乘法。 二、学习口算乘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