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工作报告: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县域的课程建设与发展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工作报告: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县域的课程建设与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15-07-15 17:17:01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工作报告: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县域的课程建设与发展研究》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对课程创新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教育局审时度势,结合本地课改情况,引入课程领导课改新理念,从革新课程管理的视角寻求本市课程建设的创新突破,并将其作为我市课程改革再出发的新起点。为了更有效地推进这一改革举措,市教育局于2007年10月申报立项并承研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县域的课程建设与发展研究》,通过近4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就将本课题的研究历程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缘起与方案的酝酿
自国家推进课程改革以来,太仓市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全国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前一年,我市就在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进行试点实验,其成功经验在全国乃至海外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十多年来,我们坚持以课程改革的课题研究为抓手,整体推进我市课程改革,形成了我市课程管理特色与“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明德高级中学机器人课程”等一大批学校课改品牌。但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我市的课程改革与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级课程管理中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乃至学生的职权不明确,学校课程实施能力不平衡,课程主体课程建设的意识与能力不够,导致主动、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不到位等等。由此我们开始酝酿本课题,从酝酿到申报立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2007年5月成立课题筹备小组,开始前期调研与文献研究。
(2)2007年7月邀请成尚荣、彭钢、王一军、张晓东等省科研专家一起围绕前期研究商讨课题研究方向,确立课题后开始撰写课题方案。
(3)2007年8月经过十多次集体研讨与8次方案修改后,于8月底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申报。
(4)2007年10月26日成功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
二、课题的认证与研究的启动
为了更新我市课程领导层传统的课程管理理念,让“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成为全市教育人士的共识。我市组织全市教育行政业务人员与各中小学校长一起参加了《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县域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实践研究》的开题论证会,并聆听了省教科院杨九俊院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彭钢主任、张晓东博士、南京大学汪霞教授、苏州市教科院朱文学副院长等领导和专家对课题的论证与指导,专家鞭辟入里的意见与建议为我们解答了课题研究中的困惑,指明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这次会议及之前的准备会议与之后的工作布置会议全面启动了课题研究,落实了具体的研究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1)2007年10月----2008年3月:市教育局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组一方面深入展开课程规范管理方面调研、行动研究与课改实践;另一方面继续开始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多次延请全国和省内课程专家来太指导,修改与完善方案。
(2)2008年3月21日下午教育局在娄东宾馆四楼报告厅,举行了开题论证会。
(3)2008年3月----5月:将开题论证会上的专家论证意见等研究资料作了整理,并依此进一步修改课题方案。初步确定课题研究小组核心成员及分工。初步制定2007-2008年度第二学期研究计划。确立了以项目工作会议为载体推进课题研究的创新研究思路。
三、以项目工作会议推进课题的研究
为了有序、有力地推进本课题的研究进度,在课题研究之初,课题组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相结合的研究策略,构建了“项目工作会议——常规例会——子课题研究”三级课题研究方式。项目工作会议是在课题研究的各个关键时期召开,邀请课题组顾问和省内外专家指导团研讨阶段期间项目研究所取得的进展、收获与问题。常规例会是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由各子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参加,主要汇报各子课题的研究进展、研讨相关问题等。子课题研究主要由各子课题主持人具体负责日常具体研究工作的开展,为常规例会和项目工作会议积累了丰富的一线研究材料。在常规研究的基础上我市共召开了六次项目工作会议和六次大型研讨活动,这十二次会议及重点研究主题介绍如下:
(1)2008年5月22日下午在教培研中心视频会议室,召开第一次项目工作会议。形成了《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县域的课程建设与发展研究(研究要点)》明确了课题组的分工与各自的研究任务,布置了下阶段的研究工作。
(2)2008年10月13日下午,召开第二次项目工作会议,论证《太仓市中小学课程建设行动计划》框架与《太仓市县域课程管理与领导状况调查问卷》。
(3)2009年1月14日召开第三次项目工作会议,论证各《子课题研究方案》和《太仓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建设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后者更名为《太仓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指导意见》。
(4)2009年3月20日召开第四次项目工作会议,筹备太仓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会议,进一步论证《太仓市中小学课程建设改革与建设指导意见》,指导子课题开展具体研究工作。
(5)2009年5月23日召开第五次项目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了《太仓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指导意见》。指导《构建县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实践研究》、《县域的幼儿园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的修改,后成功立项为省重点资助和省立项课题。
(6)2009年11月16日召开第六次项目工作会议,论证修改了《太仓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指导意见(修订)》、《太仓市中小学深入推进“学会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修订)》。
(7)2010年3月召开第七次大型研讨活动,围绕学会学习课堂改革工程研讨并修改完善了《学科中心组建设指导意见》。
(8)2010年5月召开第八次大型研讨活动,围绕教学质量监控工程研讨并修改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项目的教学“六认真”月报制度》。
(9)2011年1月26日召开了第九次大型研讨活动,对前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最后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部署。
(10)2011年4月11日召开了第十次大型研讨活动,设计课题研究成果框架与目录。
(11)2011年6月7日召开了第十一次大型研讨活动,初步总结提炼了主要的研究成果。
(12)2011年10月17日召开了第十二次大型研讨活动,部署结题工作,对结题报告初稿与课程研究的四本成果集初稿进行了研讨。
注:这里仅列出了项目工作会议,期间的常规例会和项目工作会议略。
四、以县域课改工作会议推进县域课程建设
从县域层面推进县域的课程建设与发展是本课题的亮点,县域的课程建设强调在教育行政决策和组织下,整合教育行政部门和所有学校各主体的力量,整体推进课程建设,使县域的课程建设水平得到相对均衡的发展与全面的提高。为此,我市在开题论证后,在各个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围绕课程建设的多个主题分别召开了全市性的县域课改推进工作会议,每次会议要求全市的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全体参加,从而使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共同行动,在课题研究的启动、课程改革与建设指导意见的下达、学会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工程的启动等都做到在县域层面整体推进,使相关工作在县域内得到全面推进与落实:
(1)2008年11月14日和11月25日分别召开了太仓市高中、初中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在县域层面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在初中教育工作会议上进行了“提高学生学力--学科中研究性学习拓展教学”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验现场观摩活动。
(2)2009年12月6日举行了太仓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会,会议上作了《太仓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工作报告》,传达并解读了《太仓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指导意见》、《太仓市中小学深入推进“学会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和《太仓市中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3)2010年11月18日召开了以“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的太仓市推进学科教学工作组建设动员会。会上介绍了学科教学工作组建设方案,对学科教学工作组工作推进提了具体的要求。
五、以课题专项调研指导县域学校课程建设
主要通过课题专项调研对我市各中小学三级课程规划与设置、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自主开发建设实施评价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我市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提出深入推进我市新课程改革的对策,为我市的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事实依据:
(1)2008年9月-10月,面向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进行了太仓市县域课程管理与领导状况问卷调查。
(2)2008年11月—12月组织了对我市11所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常规调研。调研活动包括观摩研究性学习课、听学校课程常规管理和创新特色工作介绍、看学校课程管理资料、进行课程领导与课程建设问卷调查,召开教师座谈会进行互动交流,最后结合结果反馈进行相关指导等内容,并带回学校好的经验与材料,为推广交流备案。
(3)2010年11月—1月组织了学校课程建设专项调研。调研主要采用座谈、访谈、查看课程资料等方式,主要调查学校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挖掘课程建设比较优秀的个案学校,为课题结题做资料准备。
六、以五大工程项目落实三级课程建设
三级课程建设主要依靠五个要素,即课程规划、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控和县域课程资源库,我们围绕这五个课程建设要素,设置了五大重点工程: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工程、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工程、“学会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工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工程、县域课程资源专业服务平台及其共享机制构建工程,通过五大工程的建设和落实,实现县域课程的建设目标。围绕五大工程我们分别做了以下工作:
(一)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工程
1.面向全市中小学各级各类管理部门负责人开展课程规划培训:
(1)2009年2月,由课题组核心组成员严乃超为全体学校教务处主任进行了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培训,为全市各校启动课程规划研制做好了基础准备。
(2)2009年4月,对全体学校校长进行了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培训,听取了常州市实验小学杨文娟校长的《用“分享”理念规划学校课程》讲座。
(3)2009年9月,聘请太仓市实验小学钱澜校长在全市学校教科室主任会议上作“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专题介绍,教培研中心苗长广主任作了课程领导专题讲座,为全市各校深入开展课程规划研制做好了指导。
2.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课程规划制定的实践指导:
(1)2009年1月,依托校长研修班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等载体,全面启动学校课程规划研制工程,布置落实研修班学员研制学校课程规划作业。
(2)2009年4月课题组对城四小等部分实验学校进行课程发展规划指导。
(3)2009年9月,组织了全市学校教科室主任对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浮桥中学、城厢镇第一小学和沙溪第一小学四所学校的课程规划进行点评,进行了一次实战培训。
(4)2009年12月6日由太仓市实验小学钱澜校长向全市校长介绍学校的草根文化的课程规划和建设,为全市各校的课程规划工作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参考案例。
3.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课程规划的审议与评比:
(1)2011年6月,进行了太仓市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审议与评比活动,我市所有学校的课程发展规划都参加了这一活动。
(2)2011年10月,评比中获一、二等奖的学校课程发展规划汇编成集,在全市推广交流。
(二)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工程
1.面向全市中小学各级各类管理部门负责人开展课程领导专项培训:
(1)2007年11月16日组织对全体校长课程领导力培训:邀请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程华校长作题为《课程领导力》的讲座。
(2)2008年11月9日对全体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骨干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培训,由南京市第13中学王军校长主讲《学校课程管理与建设》。
(3)2009年1月培训部门以校长研修班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等为载体,着力提高学校管理层和骨干教师队伍的课程领导能力。
(4)2009年4月对全体学校校长进行了学校课程建设培训,听取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发局教育处副处长杨振峰的《上海市建平中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讲座。
(5)2011年4月8日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对我市全体老师作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专题讲座。
2.面向全市不同层面的教师进行分层培养:
(1)2008年8月9日对全体教研员进行了培训,对教研员如何开展学科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2008年10月对新教师进行“教学六有效”、“课程标准解读”等教师把握学科能力培训。
(3)2009年10月在高研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培训机制,并在充分论证与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启动了太仓市“名师研修班”。 太仓市名师研修班于2009年10月成立,聘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各学科课程专家及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担任导师,高起点打造我市骨干教师队伍,为培养新一代名师搭建了高端平台。
3.组织全市中青年教师进行把握学科能力培训与测试
(1)2009年6月--8月组织了初中教师把握学科能力培训,在此基础上组织了太仓市初中教师把握学科能力测试。
(2)2011年6月--8月组织了高中教师把握学科能力培训,在此基础上组织了太仓市高中教师把握学科能力测试。
4.2009年6月创新了骨干教师的评审机制,增加了主题陈述、课堂展示、现场答辩等环节。
(三)“学会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工程
1.开展课程改革项目试点实验:
(1)2009年1月,英语学科在四所初中推进“走班制”项目研究
(2)2009年3月举行太仓市初中走班教学实验项目研讨会。
(3)2009年3月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列研讨活动与现场展示活动。
(4)2010年6月28日举办了《构建区域性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长效机制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成果评选与发布活动。
2.深入践行“以生为本,学会学习”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
(1)2009年10月中学部经多次研讨形成各学科的“学会学习”指导意见。
(2)2009年9月分别举办了太仓市初、高中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学会学习”进行课堂展示,以推进“学会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
(3)2010年4月9日组织好每年一次的“聚焦课堂,学会学习”县域大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形成了“主题学习—集体备课—磨课研讨—同题开课—课堂观察—反思提升—择优发表”教研模式。(4)2010年12月—2011年1月我市积极建设学科教学工作组和学科教学实验基地,以学科教学工作组为单位广泛开展“以生为本,学会学习”为主题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实践研究、汇报交流、展示推广等系列学科科研活动,学科教学工作组的各项教研活动都在教科研的理论引领下,运用科研方法开展实践研究,有效地改进了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5)2010年12月29日—2011年1月3日组织好每年一次的“聚焦课堂,学会学习”县域大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活动周期从一日延长为一周,提高了学科的覆盖度与教师的参与度。
3.课堂教学改革成果集中展示与推广活动
(1)2009年3月举行太仓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与上海名师同课异构大型观摩展示活动。
(2)2011年1月10日—11日组织好学科教学工作组成立一个学期“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践研究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展示了小学与初中部分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成果。
(3)2011年4月8日至9日,苏州市教科院和太仓市教育局联合举办太仓市首届名师研修班阶段成果展示活动,上海市的导师团队、苏州市教科院的专家领导和特级教师、苏州、宁波与我市的相关学科教师共计五百多人参加了活动。活动有全国课程专家讲座、名师公开课展示、江淅沪三地跨区域的专家评课、专题论坛等研修活动项目。
(四)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工程
1.教学质量监控培训:
(1)2008年9月20日对全体高三任课教师进行了教学质量跟踪分析评价培训。原如东县教研室主任周元涛(现在如东县教研室从事***管理和成绩分析二项工作)作了题目为《全面追求、追求平衡、平衡发展》的专题讲座。
(2)2010年9月沙溪一中钱月琴校长围绕丰富教学质量的监控途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我市教科室主任进行了题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踏着教科研的步伐,寻求理想学校寻求理想教师》专题讲座,具体介绍了以课堂录像观察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观察研究”的理念和实践。
2.创新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1)2009年9月革新中小学部开展区域性教育质量调研工作,要求中小学部各学科在调研基础上都形成相应的教育质量调研报告,为推进“学会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建言献策。
(2)2010年9月改革常规调研形式,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程序。同时开展深度调研,主要由学校校长组成调研团队,开展对学校管理层面影响教学质量因素的调研,加强了教学质量与管理措施之间相关度的分析,使得调研更深入、科学。
(3)2010年9月改革教学质量检测分析机制。小学进行抽样调测,中学开展网上阅卷,加强了对质量检测数据的科学分析,每次检测每个学科都有分析报告,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
3.全市大型学科课程调研活动
(1)2008年江苏省太仓市中小学学业质量调研工作,对三年级语文、数学,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几门学科进行了调研。
(2)2009年1月各学科课程开始从“六认真”走向“六有效”的创造性实施研究,数学、外语、物理、历史学科进行专题调研。
(3)2009年2月小学部围绕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以及教师教学状态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同时进行学生学业状况的监测,认真做好阅卷、分析,形成报告、针对性反馈、跟踪回访工作。
注:常规调研活动不列入。
4.调研成果展示活动
(1)2009年5月归庄中学课堂观察研究成果总结与点拔导学课堂大型展示活动。
(2)2011年9月27日----10月14日,组织举行太仓市“持续提高高三一轮复习课实效”专题教研活动,在高三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轮复习的优秀课与优秀经验。
(五)县域课程资源专业服务平台及其共享机制构建工程
1.县域课程网络平台的使用培训:
(1)2009年10月组织了面向中心全体教师的科学使用电子白板的培训。
(2)各期感知网校开班前,都要对授课教师进行感知网校平台使用的理论与实战培训。
(3)2010年11月份,对全体教研员进行了使用感知网校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培训。
2.各类课程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建设:
(1)2010年6月 《教学质量监控平台建设方案》。
(2)2010年9月启动太仓市学科教研网站建设,为各学科提供学科网络教研空间与学科资源库平台。
(3)2010年9月部分学科正在尝试运用最新的维基技术开发集体备课平台。
(4)2010年10月启动太仓市感知网络学校教学平台和学科课程建设。
3.利用课程网络平台开展的大型观摩展示活动:
(1)2008年1月5日,利用教培研中心三楼视频会议室向全市所有教师直播“同伴互助,实践新课程”教学研修示范课展示活动,全程展示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教授和苏州市名教师、新区二小王文英校长的中学语文、小学数学教学研修示范课,并进行主会场与学校分会场的互动。
(2)2009年3月举行小学电子交互白板课堂教学大型观摩展示活动。
(3)太仓感知网校已建构起了春夏秋冬四大系列的网络优质课程。
相关阅读
推荐
  • 就学校现状谈教学管理-----小学教员教学管理之漫谈

    我系一名农村小学教员,从教12年,一直从事一线教学教研工作。成绩作为衡量我们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也成为作为一名教师终身的奋斗目标。而我们为了提高成绩也苦思冥想,下面就是我对我们学校现状的分析及点滴想法。 一.学校管理现状 (一) 教学管理现状 现在我所在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校,崭新的教学楼,橡胶操场,美丽的绿化带,轻松愉悦的文化氛围。 学校制度严格,上下班签到,实行坐办公室制度,教案笔记,各种记录以及学生作业不定时检查,学校也会对体罚学生与侮辱谩骂学生的教师提出严厉批评,学生课间活动都有教师在固定场所值班,

  • 如何让校园的“红领巾广播”红火起来

    兵团十四师一牧场小学 王新安 学校红领巾广播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喉舌,是学校与学生沟通的媒介,是学校及时、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少先队组织的重要宣传阵地,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学校广播设备齐全。少先队要利用这些设备,办个广播。那么如何办好呢?多年来的实践,本人以为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实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的宣传教育功能,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使广播长盛不衰。我们除了报道校园的新闻,国内外重大事件外,还充实了四方面的内容。 1、

  • 巴中:南江县红四小学多举措铸就教师专业成长

    为加强小班化教学的探讨,推进131教学模式,促进课改教学的深度发展,近年来,南江县红四小学紧紧围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文章,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让教师专业成长进入了高速路。 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空间,学校努力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人文氛围,为教师专业成长打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开展了快乐读书、成长起航的读书活动,通过古诗、词、赋,《三字经》、《孝经》、《文明礼仪》及现、当代作品开展读书活动,营造环境、师生共读,达到了书香陶冶情操、滋润心田、温馨生活的目的。二是加强校本教研,

  • 阅读了生本教育的评价与管理

    课堂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从爱学变为乐学直至善学,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

  • 以“墨香”精神为核心建设校园文化

    1.学校课程渗透墨香精神,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关系,也能比较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发展方向。我们非常重视校本课程建设,与学科课程建设。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将墨香精神渗透其中。 (1)纵向贯通,校本课程体现墨香精神 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直接取决于学校的培养目标,需要从教师、学生、教材等诸多课程资源综合开发。目前,学校的书法教育渐成特色,学校编印了校本课程《硬笔书法》,分发到每一位学生手中作为书法教材。为保证学校特色的生命力学校重点抓好书法社团的建设。全校25%的学生都参加过校级兴趣班小星星书法社。目前书法社

  • 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

    一个班级就如一艘承载学生梦想的大船,班主任就如这艘船的船长。为了保证大船能进入预定理想的领域,船长需要建立一系列管理的措施和策略。面对特殊学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并非易事。我班是一年级的学生,每个学生的性格和残疾程度都不同,在带班与管班的过程中,我总结以下三点: 一、爱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 过: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的阳光,学生就 会混乱成模糊不清的一团。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受自身缺陷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性格比较内向且容易产生孤僻、自卑等心理,甚至不愿意同其他人接 触、交流,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对他

  •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具体而真实地掌握我们班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情况,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徐州市光荣巷小学二年级5班进行了抽样调查,二(5)班共有学生46人,有效票数44票。 本次调查旨在几个方

  • 教师星级评定促进专业化发展的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卡罗凯露丝博士(Dr.Caro Kayrooz)绩效评价的理论,并从积极营造组织文化的角度,把中国中小学多年来习惯教师德、勤、能、绩综合测评的方法,分解设计成师德师表、班组管理、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和活动辅导五个层面,分别对应设立师德师表星、班级管理星、课堂教学星、教育科研星和活动辅导星进行评定。设计研究的目标:是有利于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进行正确的评价,激励和调动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与团队学习中的主

  • 引导学生读书、打造书香班级方面的几点做法

    姚莉 ]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道出了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教育。我认为,教育意味着唤醒,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正是唤醒这粒种子的有效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位班主任、一位承担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我深信: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