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加强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加强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更新时间:2014-07-22 09:12:16

《加强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各位小学数学老师:大家好!关于“加强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这个话题,我们于去年以课题形式申报了浙江省教研课题,被专家们广泛认同,被成功立项为“2012—2013年度浙江省教研课题”。这说明,我们确立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所以我们今天就以此为主题开展研讨活动。

以下我代表课题组对该研究主题谈一些思考和意见建议,供全县小学数学老师们学习和参考。欢迎大家提供宝贵意见和研究建议。

一、研究背景与依据:

【背景一】据一份 “五年级师生数学阅读情况调研结果”资料显示:

(一)对学生调研所获信息:

1.学生平时阅读数学智力趣题占4.7%;

2.学生平时不阅读数学读物占93%、偶尔阅读占5.3%、经常阅读占1.7%;

3.在上新课之前经常会预习的占20%、很少预习占55.7%、从不预习占24.3%;

4.在做较难解决问题时边默读边划出关键词来反复思考的占27.7%、不默读和偶尔默读的占72.3%;

5.每天几乎没有阅读数学课外书的占64.3%、能读20分钟左右的占31.7%、能读20分钟至1小时的占4%、读1小时以上的占0%;

6.乐意想通过阅读了解更多有趣的数学,开拓自己的视野的占75.7%、不想的占24.3%;(说明大多数小学生还是有这方面的求知渴望!)

7.除了数学课本外,课外还阅读过有关数学书籍1本的占11.7%、2本的占4%、3本的占0%。(调查对象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而极大多数学生没有阅读一本数学课外书。真令人担忧!)

(二)对教师调研所获信息:

1.认为加强数学文本阅读对学生学习数学很有帮助的点40%、有一定帮助的占36%、没有帮助的占24%;

2.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占24%、偶尔要求的占36%、从不要求的占40%(说明大多数教师不大重视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所以更何谈要求学生去阅读数学课外书了);

3.新课前要求学生必须预习的占38%、偶尔要求预习的占42%、从不要求预习的占20%;

4.觉得目前学生阅读数学方面的书籍很丰富的占0%、很一般的占6%、非常缺乏的占94%;(说明这种现象大多数教师也看到了!)

5.认为应该高度重视加强学生数学文本阅读的占44%、一般性强调一下就可以了的占30%、根本没有必要强调的占26%。

综上所见,目前,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情况很不乐观,教师和学生层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背景二】官方和专家的要求: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要从阅读数学文本开始。要让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必须要从阅读数学文本开始。如果一个学生连数学课本都不会阅读,怎么称得上掌握了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还如“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也强调了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也是要从阅读数学文本开始;再如“要让学生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要感受,也必须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数学课本上的符号、数据、图形等。

2.我国著名专家对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能力,也有独到见解,如,特级大师邱学华提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不可能把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自学主要是让学生看课本。可是当下不少教师上课不用书,看黑板,看大屏幕,看教师的脸,就是不让学生看书。课本、课本、课堂的根本,连根本都不要了,还能是好课吗?”

3.国外教学大纲也都有此项要求,如,英国提出:“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数学文章的能力”;法国提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美国提出:“教师要特别鼓励学生阅读数学书本”,等等。

二、付诸实际行动,重视文本阅读,加强阅读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作为数学老师,以前不知道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像语文老师那样,去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不知道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数学文本的良好习惯有如此重要,我们没有必要去责怪他(她)。而今天,我们在学习和研讨了以上背景情况和已经知道了学生阅读数学文本会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情况下,如果小学数学老师还不愿意付诸实际行动,不去重视开展学生数学文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话,那就很不应该了。

由于要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文本,则必须要教师先行几步。所以,我们是不是先来弄清楚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自己为何首先要养成研读学科文本的习惯?

什么叫做“教书先生”?大家很清楚,就是拿着书本教学生的先生,是与社会上家教的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们的教学是有系统性的,是按照规定的标准、规定的课程、有计划地进行的。如果教书的人不去认真看书,怎么去教书?先生不先去熟悉“生”的东西,怎能称作先生?

学生学习为何需要“课本”?到了教师手里为什么叫“教科书”?

2.教师为何要重视学科本源性知识的积累与巩固?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自身数学本源性知识的缺失,会给自己的教学带来什么后果?

你看到教材上“除数不能是0”时,有没有想过“除数为什么不能是0”?在小学阶段怎样让小学生理解?

你认真阅读和理解了小学数学课本里数学知识的基本定义、性质、规律、定律、公式的来龙去脉吗?能否说得一清二楚?

3.教师为何要具备较高的学科文本研读能力?

你对小学数学知识熟知和透彻理解了吗?

你所任学段中的数学课本每个内容的编排意图你都弄清楚了吗?

哪些小学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会影响到小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4.教师为何要带着拓展的视野研读学科文本?

你的数学文本研读范围拓宽了吗?

你思考过知识间的联系、本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了吗?

你看过初中学生要学习的数学课本吗?

你想过如何沟通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发展链吗?

你阅读过和解答过多少“奥数型”的习题?

······

为此,我想提出以下要求,供大家在平时教学中参考。同时,也作为我县今后几年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建立考评机制,督促教师加强数学文本阅读教学。

1.学校教导处要把“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教学列入数学课堂教学常规评价之一,并在不定期的检查和调研中加以有效的体现出来。如,备课教案、常态课堂、课前预习、课后指导等都应适当、有机地把“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教学体现出来,以扎实推进这项工作,为学生学好数学以及提高其终身综合学习能力奠好基础。

2.县教研部门将把“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文本”列入教学研究、教研活动、下校调研、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进行评价。以后在我县范围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有新授内容的数学课堂,如果没有阅读数学文本教学这个环节,原则上不能视为一堂好课。

3.若是有县自己命题的教学质量调研时,也将适当体现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考查。

(二)教师自主研究,切实提高“加强小学生阅读数学文本”教学的有效性。

1.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应该提高对做好这项工作的必要性的认识,切勿把教科书单纯作为练习本使用。而必须把数学文本阅读纳入到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从备课开始,抓阅读内容,安排阅读时间,指导阅读方法,积极探索和优化“培养小学生阅读数学文本”教学环境下的课堂结构,克服短期的功利主义思想,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2.任课教师首先要热爱数学文本阅读活动,潜心研究,深入思考,学会和掌握一定的课堂阅读指导策略,包括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师如何示范、适当让学生展示等。我总觉得,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数学文本的阅读,尤其是教师,自身必须先得读通、读懂小学数学文本,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及其它参考资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指导和引领学生阅读。如果一名普通教师,能够透彻读懂教材,能指导学生认真自学课本,把这本教科书教透、教好,实际上已经是不得了了。

3.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数学老师们要以实际行动,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数学阅读”的良好氛围,以创我们海盐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特色。(在适当时候,我们还将专门组织“培养小学生阅读数学文本”专题交流和研讨会,大力推广优秀教师的实践研究新成果。)

4.倡导教师阅读,丰富自身学养,引领学生广泛阅读。(据4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文摘)报道:“在一般人看来,以传授知识为己任的老师,应该是勤于学习、认真读书的榜样,然而,记者采访时发现,在上海等地,一些中小学教师课外阅读非常缺乏,他们的书架上,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有的连这些书也很少),很难找得到其他的书了,几乎处于"不读书不看报"的境地。”所以记者感言:“老师不读书,后果很严重”。因此,希望咱们海盐的小学数学老师们能够养成平时阅读的良好习惯,提升学养,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

(三)鼓励学生阅读数学文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习能力获得提升的最最关键。如果学生通过我们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真的养成了阅读数学文本的良好习惯,那么,必将从正面影响到其将来升入中学、大学,乃至终身的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此刻,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就功不可没了。因此,希望大家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去阅读数学文本。

1.重视课前预习,引导学生阅读。每天下午放学时,任课老师在布置学生回家作业的同时,要精心设计和布置一些明天新课内容的预习作业,包括明天新课中所涉及的教学例图、例题、概念、解释语言、关键词的理解等。针对这些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去挖掘和提炼出几个问题(不是单纯的练习题,而应是学生必须通过认真看书阅读才能回答的预习作业。问题不在于多少,只要能促使学生真正去看书阅读就行),鼓励和引导学生回家认真看数学书,把明天的数学问题预先想好。

2.复习、预习结合阅读。在上面第一点要求的基础上,还可让学生回家先看看今天学过的知识,再预习明天新课内容。教师可以围绕复习和预习作综合考虑,设计和布置一些复习和预习相关联的问题,以承上启下。只要老师们能有这个意识,相信这样的复习和预习的问题一定能够设计出来(但要切记不是单纯的习题,而是能够激发学生去阅读的好问题)。

3.营造数学文本阅读的良好环境。①在教室环境布置中补充有趣的数学阅读材料,我们数学老师不要总以为教室布置是班主任的事,而无意中失去了一块这么好的教学阵地;②经常性了解学生课内课外数学文本阅读情况,及时表扬,不断鼓励;③其它。数学老师是最聪明的老师,相信你们还会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创设数学文本阅读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积极开展课外数学文本阅读活动。

4.丰富阅读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包括阅读数学史话、数学故事、数学课文、教材插图、教师板书、数学问题等,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数学文本,开拓视野,提升思考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述能力和对数学的灵感能力。这样的教学生动活泼,是一种主动的和个性化的教学(每个学生阅读能力不同,感受也不同,体现了个性化),也是一种多赢的教学。相信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当然,与此同时,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应有机结合。)

以上是我代表课题组对有关“加强数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所谈的一些意见建议,相信会有很多的老师们会与我们课题组有同感,并一定会积极行动起来。把研究活动推向深入,多出经验,多出成果。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推荐
  • 谈数学语言的规范化

    在短短几个月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话太多、不精练、讲了很多却说不到主要内容等。一开始我也没有引起重视,觉得可能一年级的孩子都需要这样的过渡阶段。可是一段时候过去这种情况并没有转变过来,进而也发现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在数学课堂里,语言的不规范,在不经意间会反映出学生思维的一种混乱。与语文课上学生的发言不同,数学课上必须要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精练的数学语言来讲。于是慢慢地我开始有意识的注意到这点。 我觉得数学语言的规范要从教师本身开始,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

  • 给低年级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阶梯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 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对于缺乏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对于认识倍这样一个比较抽象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难的。要给学生的数学抽象一个阶梯,让学生逐步的从形象的认识到形成表象再抽象成数学思考。 一、分一分,充分感知 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是一个一个地分东西,例题通过两种花: 蓝花和黄花比一比,比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回忆起可以一个对一个地比,比出哪种多,多几个或者是哪种花少,少几个。教师通过告诉学生还可以一份一份

  • 深入研读教材,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意义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正确解读教材,把握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学生创设一条认识分数的最佳途径。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形结合,无疑应成为突破本课难点的最佳途径。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 数形结合是

  • 对数学教学细节中潜在误区的反思:超值的夸奖

    这是一堂一年级数学课。某同学一段不算很精彩的回答完后,老师对他大加赞赏,并与全体学生一起大张旗鼓地称赞:棒!棒!你真棒!继而发一份象征性的小奖品。被表扬的同学鞠躬还礼,谢谢 !这种情形在课堂上多次上演。课后,几个同学围在一起互相欣赏奖品,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想方设法多鼓励学生,保护和激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调节催化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形成积极的强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但凡事都有个度,表扬鼓励并非灵丹妙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要讲究方式,切忌廉价、夸张

  • 结合《认识图形》谈低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

    感知网培训聆听了王文英校长的专题讲座,启发很大,正好当天上了一堂一年级《认识图形》的复习课,设计时考虑了巩固和拓展,也考虑了一年级孩子的特性,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小组中学生可以倾听他人发言、陈述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增加交流机会共同解决问题。下面结合课具体谈谈我的想法: 1.在练习中巩固。 学生对一些图形认识得不够深入,经常把椭圆混入圆形,把梯形、宝石形状等混入平行四边形,也会把放歪的正方形、长方形当成平行四边形,为此,我把这些图形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辨别,椭圆不属于圆,梯形

  • 审视教材,挖掘本质——学习比例尺教学例谈

    记得n年前上六年级的比例尺这个教材,我觉得这个内容很麻烦,讲了半天学生还是会不懂,但是当初没有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难题,没有想办法去改善教法,导致学生对比例尺为什么要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理解得不透彻,于是导致在计算比例尺的时候,学生有点混沌不清,有的甚至把比例尺的算法颠倒成了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当教学完有的比例尺还可以是前项大后项小的时候,学生更是茫然,不然倒可以记住小的:大的,现在可好,一会儿是小的:大的,一会儿是大的:小的。显然,靠记住大比小还是小比大绝对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更加不是老师正确的教学方法。其

  • 小学数学公开课观摩课后的反思

    周四的时候老师们共同去观摩了小学数学公开课,机会难得,现谈一下我的收获。 一、问题不是问话。一个老师强调说课堂上的提问题而不是问话,这个时候我联想到自己的课堂,课堂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是不是把简单的问话当成问题,这样能否起到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教师应该对每一堂课进行全面的设计,细致到每一个问题的提问,达到什么效果,提问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掌握什么?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问话就当成问题来提问。这点对我提醒很大,提出这一点的是一个很有经验的老师,也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二、课堂的层次分明。上

  • 在学生需要时进行探究(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

    这节课是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包括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两种情况。教材以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比较小明、小红两位同学谁走得快些为题材,引出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两个算式。实际上,这里的列式依据是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与以前不同的只是路程、时间由整数换成了分数。由于学生对解决谁走得快些这类问题比较熟悉,所以由原来学习的整数除法算式,类推出分数除法算式不会感到困难。因而有利于集中精力投入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面对22/3时,我想,学生看到这个算式,

  • 在平淡的课堂中感受瞬间的精彩

    今天,我在上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一课时,让我也感受了瞬间的精彩。可以说,五年级的数学第四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内容并不难,可要把这种计算课上的精彩却是有难度的。我一直在努力追求着,可能让自己上的满意的课还真的很少,感觉自己的课上的很平、有时有点闷,原因是学生都以为这个内容自己预习就能看懂,所以,没有必要化大力气、化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很少能让我进入状态上一堂出乎我预料的课。 上星期参加了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考试,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明白了一堂好课要上的大气、灵气,要敢于摆脱教材的束缚、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