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体育教师论文随笔
孩子体质持续下降的根源所在是家长重智育轻体育

孩子体质持续下降的根源所在是家长重智育轻体育

更新时间:2015-03-25 11:35:00

《孩子体质持续下降的根源所在是家长重智育轻体育》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体育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  孙玉屏   场景一:9月份新学期开学典礼上,仅仅十多分钟后一个孩子面色苍白,额头冒汗,被老师搀扶着送到医务室,休息一阵后,孩子恢复正常。而短短半个小时的户外集会活动中,会有不下4、5个孩子出现同样的情况。
场景二:进入冬季,每天大课间铃声一响,一个班一个班的孩子们排着队伍在操场上开始了冬季长跑活动,但总有三、四十名孩子徘徊在操场边无所事事,这些孩子在冬季长跑活动开始前,家长们就早早递交了免于参加锻炼的申请书。一整个冬季,每一个大课间的长跑活动时间段,他们都只是场外的一名观众。
场景三:校园里、家庭中看似比较轻微的一跤就会造成孩子骨折这样的意外发生。
……
种种现象表明,现在的学生体质在不断下降,据一份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学生体质总体情况令人担忧。其中,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出现低龄化倾向。而场景三中孩子动不动就发生骨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长期缺乏锻炼,骨质疏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缺乏锻炼的身体不够灵活,意外之时,孩子缺少保护自我的意识、方法。
孩子体质持续下降的根源所在是家长重智育轻体育是。小学生应该是无忧无虑的阳光少年,他们的课余时间应该在游戏中度过,在玩耍中度过。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现在的孩子课余时间大部分被网络以及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挤占了,他们无暇进行体育锻炼。在许多家长心目中,他们追求的只是眼前利益,孩子只要成绩好,参不参加体育锻炼已经不重要了。其实,体质的好坏,决定着孩子这一生的生活质量。中国有句俗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儿童时代,根基没有打牢固,长大以后,他如何用那孱弱的身体去打拼自己的幸福生活呢?
 作为家长,我们关注的点,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孩子一生的幸福,不要等到孩子身体出现了问题,才有:“只要孩子身体好,其他都不重要”的念头,要重视培养孩子积极锻炼的习惯。
改变自我——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锻炼习惯当从孩子开始。中国很多的孩子,从两三岁时就开始对电视、电脑等有了强烈的依赖感,这些孩子在还没有熟练说话走路的时候,就能熟练地操控鼠标,这些行为往往是模仿家长的结果,很多家长在家做的最多的事情也是窝在沙发里看连续剧;坐在电脑前,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酣战……长此以往,孩子会对运动缺乏兴趣。
要想让孩子动起来,必须先让父母动起来,身教胜于言教,爱运动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没有身体力行的父母,孩子很难对运动感兴趣。父母每天要和孩子一起运动1小时。父母在运动时散发出的特有魅力,会深深吸引孩子,而这1小时的运动时间内,也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沟通的机会,会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构建。
创新方式——运动无处不在
儿童运动要杂不要专,要抱着游戏的心态,多玩一些花样,家长在指导孩子开展锻炼时,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季节更替、场地等因素。
夏天,天气炎热,可以在相对凉爽的早晨和傍晚带着孩子开展溜冰、滑板、游泳等活动;冬季,天寒地冻,跳绳、踢毽、跑步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抵御寒冷的天气;春秋季节,气候适宜,骑自行车、打羽毛球、打乒乓球又是很好地体育运动项目;休息日,寒暑假里,可以让孩子邀上几个好朋友来一场足球友谊赛,驰骋在赛场上,彼此间的友谊更深厚。
开展运动时,也可对一些传统运动项目进行创新,让孩子乐于参与其中,感受运动的快乐。单纯的跳绳孩子会觉得比较枯燥,在练习中可安排“单摇跳”、“双摇跳”、“编花跳”,还可以全家合作安排双人跳、多人跳。如果组织几次家庭小小跳绳运动会,效果就更好;仰卧起坐可以锻炼孩子的腰腹力量,孩子们可以在原来体育课中掌握的练习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改变。如:直腿和屈腿交替进行,抱头和不抱头交替进行,压腿和不压腿的方法交替进行,侧方向收腹和正方向收腹交替进行等;开展轮滑时,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物,进行障碍物穿越,增加活动的难度和乐趣……
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因为体育锻炼具有的各种有益的功能,它能磨炼意志品质,培育团队精神,增进父母孩子间亲情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让每个孩子都能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型趣味体育“背靠背夹球”比赛

    五一放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奥运倒计时100这一天,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了提升学生的合作和配合意识,我们祥小在飞剑的策划下,在褚、张两老师的布置下,胜利召开了小型趣味体育比赛背靠背夹球比赛。 下午第一节课,比赛正式开始了。天气也似乎特别关照,上午还万里无云的天空,下午有了些许阴云,风儿也轻吹耳边,炎热的天气一下变得清凉了许多。各班的孩子们早已在操场上兴奋的等着。在褚老师的一声哨响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首先开始了比赛。平时这些可爱淘气的小不点们,今天也似乎卯足了劲,一个个跑的像欢乐的小兔子似的。

  • 关注“三点一线”的体育课堂——读《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

    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把悲伤留给自己,将阳光洒满课堂,那就是高尚和高贵。肖川教授的这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课堂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场景。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气息、洋溢生命温暖的?我们的体育课堂呢? 我想,充满着生命气息、洋溢着生命温暖的体育课堂,应该是学生快乐参与教学过程的课堂,是严而有序、活而不乱的开放课堂,是对生命高度尊重的课堂,更是教师关注三点一线的高效课堂。 一、寻基点,学情分析要研透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 用音乐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音乐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育是健与美结合的艺术;音乐则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是人们心灵上的体操,与体育同样具有健身功能。优美动听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可以愉悦性情,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已经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学生走向了操

  • 孩子体质持续下降的根源所在是家长重智育轻体育

    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 孙玉屏 场景一:9月份新学期开学典礼上,仅仅十多分钟后一个孩子面色苍白,额头冒汗,被老师搀扶着送到医务室,休息一阵后,孩子恢复正常。而短短半个小时的户外集会活动中,会有不下4、5个孩子出现同样的情况。 场景二:进入冬季,每天大课间铃声一响,一个班一个班的孩子们排着队伍在操场上开始了冬季长跑活动,但总有三、四十名孩子徘徊在操场边无所事事,这些孩子在冬季长跑活动开始前,家长们就早早递交了免于参加锻炼的申请书。一整个冬季,每一个大课间的长跑活动时间段,他们都只是场外的一名观众。 场景三:校园

  • 一堂精彩的体育公开课:小学体育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昨天,我们学校承办了平湖市小学体育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我们班的孩子们有幸被李校长选中上展示课。虽说孩子们上的公开课很多,但当孩子们接到这个任务时,我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这么好的一个锻炼平台给了我们班级,我们得好好把握它,尽可能发挥最好的效果。但我还是有点担心孩子们会怯场,因为这次不仅有很多老师来听课,而且还会有摄像机对着孩子们。所以,当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孩子们鼓劲,加油,让孩子们不要紧张,只要像平时一样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 早上,孩子们早早地来到了教室,统一穿上了本周新

  • 本课题研究的发展性策略——体育课堂中教师评价语的策略研究

    沙溪第一中学体育课题组,太仓教师发展中心 赵坚(执笔:支恩美)3.本课题研究的发展性策略⑴ 不同性质的课堂,突出教师评价语的应变策略,借班授课的教师,老师与学生之间不熟悉,往往对教师的指令有些不知所措,笔者发现调控借班课堂的秘诀,应在课的准备部分运用调控性、专门性及适当的采用扬氛性评价语,整个课堂的发展是先抑后扬的趋势,这样,老师有轻重的调控,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本班授课的教师,在平时注重了学生的常规管理,教师与学生之间比较默契,能迅速明了老师的指令意图,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基本不需要管

  • 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开发体育学习资源——学习单

    秋去冬至,寒意萧瑟,而在徐州市小学体育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站第二期培训班的教室里,却是暖意融融、爱意浓浓,学员们正在兴趣盎然、激情满怀地酝酿着、准备着一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 读《实用学校体育学》心得体会----如何改善学生害怕跑步、体质下降

    现状分析,1、体质差让学生跑不起来,跑步是学校体育历年来的常规项目,学生体质越差,越害怕体育锻炼。多数学生都说跑步是他们最害怕的运动。我是一名基层的小学体育教师,每次上体育课前都会要求学生围绕操场进行200米慢跑热身,但每次一说要跑步学生们总是唉声叹气。尽管只是短短的200米,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但很多学生一圈下来依然会气喘吁吁,上接不接下气。每次学校周一的升旗仪式结束后,尤其是天气炎热时,晕倒的人不再少数,可

  •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第二案)

    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的各环节都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拼搏,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择水平三篮球教学部分内容,由于五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篮球的运球,还未掌握正确的运球方法,故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示范、比较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原地运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学生的球感,提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