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还不回来》四年级作文评讲》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四年级作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妈妈的工作十分繁忙,还要做家务,辅导我的学习,家里数她最辛苦。这天晚饭的时候,仍不见妈妈的影子。我问爸爸:“妈妈怎么还没有回来?”爸爸说:“妈妈在外边应酬,今天晚点回来。”到了十一点钟,妈妈还不回来,我和爸爸都非常着急。爸爸低垂着头,责备自己挣钱太少,才让妈妈这么辛苦。我看到爸爸那自责的样子,一方面同情爸爸,另一方面对妈妈更加怜惜。妈妈真太辛苦,她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多太多。已经十二点,我家的门铃响了,我和爸爸从沙发上一跃而起,打开门却见一幕令人心酸的场景:妈妈站立不稳,由公司里的同事搀扶着,听来人解释,她为了公司客户多喝了几杯。妈妈四肢无力,满脸的倦容,在被我扶进房间以后,又呕吐了起来……
第二天,我一早醒来,问妈妈:“你好点了没有?”她硬打起精神,笑嘻嘻地说:“好了,好了!”我知道她是在哄我。
我想等我长大,决不让妈妈这么辛苦,让她安安稳稳过上舒心的生活。
王校长评讲: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袁泽同学的习作,用朴实的文字记叙了家中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反映了妈妈的辛劳与付出。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个不太幸福美满的家庭,爸爸挣钱少,又不善料理家务,所以让妈妈成了家庭的“顶梁柱”,整日忙里忙外,为了工作不堪应酬,半夜让同事搀扶回家。这让爸爸感到“自责”,让“我”感到“怜惜”。
虽然这样,但我们还是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和谐的家庭,这个故事中无时无刻都不洋溢着一种家庭独有的温暖与爱意。妈妈为这个家日夜辛劳而无怨无悔;爸爸在自责中流露出对妈妈的爱怜;我对爸爸的同情、对妈妈的怜惜,反映出我的孝顺与懂事。你看,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家子啊!
这篇习作虽然简短,但是人物描写精彩生动,而且能够反映出人物真实的思想感情。尤其对妈妈神态和语言的“对比”描写,使文章显得深刻感人。当晚妈妈“四肢无力,满脸的倦容,在被我扶进房间以后,又呕吐了起来……”,第二天,当“我”问妈妈好点没有的时候,“她硬打起精神,笑嘻嘻地说:‘好了,好了!’”你看,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妈妈,自己再苦再累总是默默承受,在家人面前还是那么乐观豁达。
习作的“对比”描写还有一处,那就是文中的结尾:“我想等我长大,决不让妈妈这么辛苦,让她安安稳稳地过上舒心的生活。”“辛苦”和“舒心”,这是两种生活的对比,也是妈妈的现实生活和我让妈妈过的“未来生活”的对比,这不能不让人对小作者充满敬佩,对这个家庭寄予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