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手工活动教案
幼教大班手工教案爱心记录册

幼教大班手工教案爱心记录册

更新时间:2022-06-17 09:31:12

《幼教大班手工教案爱心记录册》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手工活动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幼教大班手工教案爱心记录册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剪、贴、画、折等多种形式装饰爱心记录册。

  2、能创造性的设计爱心记录册,积极的交流、分享自己的奉献爱心经历和感受。

  3、体会设计爱心记录册的乐趣,明白给予比得到更快乐。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参加公益活动的照片、奖状及自己画的画等纪念品,课件,各种制作纪念册的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组相互介绍自己收集的爱心纪念品,分享 爱心故事。

  提问:你带来了什么纪念品?这个纪念品有个怎样的故事?你帮助了谁?是怎样帮助她的?结果怎样?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充分体验帮助别人,自己更快乐。

  二、引导幼儿观察纪念册,了解纪念册的特点。

  1、出示课件,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纪念册,了解纪念册的特点。

  提问:纪念册里都应该有什么?

  小结:纪念册里应该有文字,告诉别人记录的是什么, 应该把收集的有纪念意义照片和物品放在里面,可以装饰的漂亮一点。

  2、幼儿小组讨论制作爱心记录册的材料和工具。

  讨论:可以怎样制作爱心记录册的封面?许多的纪念品可以怎么样布置到纪念册中?照片可以怎么装饰?需要什么装饰材料?

  三、师幼共同制作《爱心记录册》,珍藏爱的记忆。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要将收集到的各种照片和奖状的物品分类整理到纪念册中,运用剪、贴、画、折等多 种形式创造性的装饰爱心纪念册。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观察、鼓励、指导。

  3、幼儿展示制作好的爱心记录册,并互相讲述作品。

  延伸活动:

  “我是爱心小使者”鼓励幼儿将自己帮助他人的事情画下来,制作立体记录册。

2、幼教大班语言庆“六一”(儿歌)教案反思

  目的:

  1、在看图讲述的基础上,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尝试创编儿歌

  2、能正确发出:“摘”、“啥”。

  3、进一步激发参与六一活动的兴趣。

  准备:图片三幅,每个幼儿一片“彩云”。

  重难点: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尝试创编儿歌

  流程:提问——学习儿歌——创编

  (一)、根据图片内容讲述。

  老师带来了三幅画,你看看图片上说了什么?

  出示图片一,提问:你认为图片上什么最美丽?为什么?

  出示图片二,提问:你知道小朋友摘下一片彩云做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帮助幼儿发准:“摘”。

  出示图片三,提问:图片上的小朋友穿上花衣去做啥?你是怎么知道她穿上花衣庆“六一”的?纠正“啥”的发音。

  (二)、学习儿歌。

  1)、老师完整朗诵一遍儿歌,边朗诵边指着图片。

  2)、幼儿学习儿歌。

  3)、分组和个别幼儿朗诵。

  (三)、创编儿歌。

  1)、给每个幼儿一片彩云,引导幼儿想象,假如你摘下一片彩云,你最想做什么?把你想的方法编进儿歌里。

  2)、先请个别幼儿示范。

  3)、每个幼儿一片彩云自己练习创编儿歌。引导编号的诱饵,先把自己的儿歌编给好朋友听。

  4)、请幼儿大声地朗诵自己编的儿歌,给大家听,引导大家相互学习。

  5)、同伴间相互朗诵自己创编的儿歌。

  (四)、延伸活动:

  回家之后,请爸爸妈妈把你朗诵的儿歌记下来,以后我们再请你教给大家。

  活动反思:

  由于有相应的图片内容,加上老师的问题比较有针对性,所以,幼儿能比较自然、而又主动地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儿歌。活动中,给每个幼儿一片彩云,更激发起了幼儿创编儿歌的兴趣,从他们创编的情况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原来的儿歌,更是结合了自己的想象和愿望,创编了一首首好听的儿歌。整个过程幼儿兴趣高、学的主动、认真。

3、幼教大班数学学习2—9的相邻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准备:

  1、1— 10的数字头饰一套,1—10的数字卡一套。

  2、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每个数子都有自己的邻居,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前面的比它少1,后面的比它多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二、基本部分:

  1、游戏:找朋友

  将幼儿每十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1—10的数字头饰看好戴在头上。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2和 4 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告诉大家,数字3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

  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

  (这个游戏让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

  2、游戏:邻居拍拍手

  每次请10名幼儿游戏,请10名幼儿任意选一张1—10的数字卡片站成一排,教师说:请数字5的邻居拍拍手,这是数字4的幼儿就拍4下手,数字6的幼儿就拍6下手,启发幼儿说出因为4比5少1,6比5多1,所以4和6是5邻居。(游戏继续)

  (这一游戏能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各数的相邻数。)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练习生活,对幼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延伸:

  教师把头饰、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2 —9的相邻数》这一次教学活动让我尝试打破了传统集体教学方法,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去探索学习。本节课中,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让幼儿在游戏观察和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

4、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爱心树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机遇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问题,我们大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应具备的自主、宽松的活动空间,学习的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上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幼儿快乐与发展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长大!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活动准备

  爱心树大绘本一本 爱心树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绘本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 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 提问:

  ——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故事还是比较长的,男孩共有四次来到大树下,每次都像大树提不同的要求,教师为避免幼儿几次要求分不清楚,在讲故事的时候,把故事分成两段来讲述,到第二次来大树前发生的故事为第一段。接着教师提问:基本是针对一些故事内容来提问题的,参与教师提问的幼儿集中与部分幼儿,是问题设计的问题吗?上完课后一直在思考:或者我该把问题改成男孩要求大树做些什么,大树又是怎么来帮助男孩子的。)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第三次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与男孩又是怎样对话的呢?接着又发生了什么?

  ——又过了很久,男孩又来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二段的提问,教师是这样问的:第三次来到大树下,男孩说了什么?大树又是怎么做的呢?提的问题更直接了,参与回答的幼儿相对多一些,基本能把男孩与大树的对话讲出来。)

  三、通过给大树取名,体验大树那无私奉贤的精神。

  1、如果我们来给大树取个名字?你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为什么?

  (本来用意是想通过给大树取名字,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棵很有爱心,愿意帮助人的树。为了防止提出问题后幼儿冷场,教师临时提出小朋友可以相互商量一下。但是很多幼儿给树取的名字都是很表面化的:荡秋千的树,一个幼儿回答后很多幼儿都是类似的,如苹果树等等,教师应该对幼儿参与教师的回答首先表示肯定后再让幼儿想不同的答案。有一名幼儿高说到了帮助人的树。于是,教师提升:帮助别人说明她是一棵很有爱心的树,但是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我想可能是我高估了幼儿,因为有些孩子对如何取名字还是不太清楚的,如果把问题改成更直接的: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为什么?孩子的答案是不是会更多一些呢。)

  2、(这是棵很有爱心的树。)我们就叫它爱心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她很有爱心。

  四、欣赏flash动画,进一步体验大树不求回报的奉贤精神。

  1、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欣赏flash动画。

  当大树付出自己的爱心时,大树的内心是怎样的?

  (flash动画,幼儿欣赏时是很专注的。大树的爱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幼儿有提到了,把苹果给孩子,把树枝给孩子盖房子,把树干给孩子做船,让孩子坐在树墩上)

  3、师小结:当男孩从大树身上带走苹果,大树很快乐?砍走树枝,大树很快乐砍走树干,变成光秃秃的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其实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呀!

  五、情感迁移,体验亲人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1、其实在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像大树一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心的。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为你付出爱心的呢?

  2、“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都是这样一棵棵无私的大树啊!不断努力地满足我们,让我们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亲人为自己付出的故事。

  (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且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确实为幼儿做了很多,幼儿在讲述的有很多事例,教师予以及时的肯定。)

  3、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你准备怎么来回报他们呢?让幼儿说说准备为自己的长辈做些什么事,奖励幼儿爱心粘粘纸。

  (通过奖励爱心粘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一步学着关心那些、爱护自己的长辈。因为只是在嘴上说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幼儿这样说了要在生活中也这样做是非常难的,所以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 “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整个活动在感动中结束,姚果果说:我想哭了。刘智远说: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试读着感动着。

5、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爱心传递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感知聋哑人的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2、在活动中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组织幼儿去参观锡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并向聋哑儿、智障儿奉献爱心

  2、多媒体课件(一组残疾人的图片、聋哑孩子生活、学习的录像、《千手观音》、《残奥会》有关录像、视频《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舞蹈,我们一起来看吧!

  2、教师打开电脑,和幼儿一起投入地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的片段。

  二、初步认识手语,尝试用手语去关爱聋哑人。

  1、师:这个舞蹈表演得怎么样?你知道这个舞蹈叫什么名字吗?你们知道这些人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他们是谁呀?

  2、(让幼儿稍想片刻后)师:原来这些舞跳得这么好的人都是残疾人艺术团的,他们嘴巴不会说话,而且耳朵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他们是聋哑人。

  3、师:你们知道聋哑人是怎样与人交流的呢?(手势)

  4、师:对了,因为她们听不到、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手做动作和别人沟通,这就是聋哑人说话的语言,叫做手语。

  5、师:小朋友你们会做手语吗?(让幼儿可以自由做做)老师做几个,让你们来猜猜看。(教师做几个手语,让幼儿猜)

  6、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来学手语吗?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手语:你、我、哭、你好、我爱你、谢谢你们等。

  (1)先学字词:幼儿集体学说(师说幼做)、幼儿与同伴一起学做。

  (2)再学短句:

  师:小朋友,你们会不会用刚才我们学的手语变成一句话呢?(先让幼儿自由尝试后教师再集体教)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的手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呢?谁愿意上来讲给大家听听?(请个别幼儿上台说然后再集体跟说)

  7、师:小朋友,你们学会了这些手语动作,以后想帮助聋哑人的时候,就可以用学来的手语来与他们沟通、交流了。

  三、引导幼儿去发现、去关注身边更多的残疾人,进而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1、师:可是,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在我们的身边还生活着更多的残疾人呢!你们看!(打开课件,让幼儿逐一观察一组残疾人的画面)

  2、师: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残疾人呢?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看到的是一组残疾人的生活画面。原来我们身边的残疾人除了聋哑人还有更多的残疾人呢,有盲人、有没手或没脚的残肢人,还有智力低下的智障人。他们可能永远都看不见花儿的笑容,听不到鸟儿的歌声,他们的学习、生活都很艰难。

  4、师:小朋友,看见了这些残疾人,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幼儿自由交流)

  5、师:是啊,我们在座的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你们想一想,这些残疾人和我们健康人相比,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残疾人,你会怎么样去帮助他们?

  (1)幼儿与同伴交流。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6、幼儿个别回答后教师小结:小朋友想的真周到,你们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想出了这么多帮助残疾人的方法。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告诉周围的人不要去嘲笑他们、讨厌他们、歧视他们,而应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四、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1、师:你们知道吗?有些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了,但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你们看!(教师打开画面边讲解边让幼儿欣赏一些身残志坚以及残奥会的有关画面)

  2、师小结:原来他们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他们要感谢大家,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手语歌《感恩的心》

  让我们和客人老师一起跟着唱一唱,做一做,感谢天下所有的好心人。也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给残疾人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吧!

  3、音乐起,全场所有人一起唱响《感恩的心》,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爱、帮助他人。而这次生成的主题活动—爱心传递,正符合了这一要求,我们就是要让幼儿去了解、感受、体验到同情,从内心激起想帮助他们的欲望。孩子们在参观特校生学习、生活时孩子们不但带去了自己省下来的水果,还自发地向他们赠送自己亲手画的图画呢!而且为了跟他们交流,孩子们还认真地跟着手语老师象摸象样地学起了手语呢!在返校以后的活动中,孩子们更是对学手语越发了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拓宽了对残疾人的了解,还从残疾人的身上学到了那种身残志不残的顽强意志,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由感而发地对残疾人产生了一种同情和尊重,有的孩子在课上竟情不自禁地说:“老师,比起他们来我觉得我们幸福多了!”最后我和孩子们还一起深情地唱响了手语歌《感恩的心》。课后有不少孩子都跑来对我说: “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讨厌残疾人,嘲笑残疾人了。”“老师我再也不叫盲人是瞎子了”“老师,我要把今天我学到的手语去教会更多的人。”听着孩子天真的话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是啊,感恩是人生最大的智慧,感恩又是人性最大的美德,因为我们知道:只有爱才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6、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成长小记录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生长绳和生长卡的制作方法,感受自己在渐渐长大。

  2、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在制作活动中主动语同伴合作。

  3、为自己和同伴的成长感到高兴。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搜集每位幼儿出生时及入园时的身高、体重记录表。

  2、上课前教师为孩子准备生长绳和生长卡。

  3、活动前请家长告诉孩子他们出生时的身高语体重。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看身高、体重的记录表,感受自己在长大。

  (1) 教师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出生时的样子。

  (2)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交流,幼儿感受自己刚出生时的弱小。知道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都有什么样的变化?

  2、教师启发幼儿学习制作生长绳和成长卡,记录下自己的变化。

  (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激发幼儿制作生长绳和成长卡的兴趣。

  (2) 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变化呢?

  (3)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制作生长绳。

  (4) 教师启发幼儿讨论如何制作成长卡。

  4、 教师组织幼儿制作生长绳和成长卡。

  5、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制作好的生长绳和成长卡。

  教师启发幼儿学习交流心中的感受,为自己和同伴感到高兴。

7、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噪音记录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让孩子知道哪些声音听了使人觉得舒服,哪些声音使人听了不舒服。

  活动目标:

  1.感知噪声是人们制造出来的,让幼儿了解噪音害处,初步了解怎样创造安静环境的基本知识,教育孩子从自身做起,不大声吵闹,减少噪声。

  2.能判断某些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3.用图示方法表现噪音。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记录页

  活动过程:

  带记录页→到室内外找噪音源→记录→倾听同伴讲述自己记录内容

  活动开始,小朋友收集噪音源:他们闭眼休息听,听到说话声、搬椅子声、拉饭车的响声、远处混杂的声音。老师带小朋友到到厨房亲历幼儿园最大的噪音源,留心收集噪音制造者。王自然:我们饭堂洗碗的地方,放饭桶、盖子,洗碗和里面的发动机的声音,小朋友听到发电机隆隆的声音,老师的一个小朋友把饭桶套饭桶、桶盖和桶盖互相碰撞发出声音,这些声音夹杂在一起估计有60分贝。我班的李唐朝说中午睡不着觉,这是一个原因。

  黄雨舟:很多人放烟花,鞭炮,他们的声音很噪杂。有的人放录音机很多,喇叭的声音很噪吵得人心烦。回到教室,就噪音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卢艺文:录音机的声音很大。

  赵书琳:装修房子,电锯天天发出刺耳的噪音、机器响声、电钻、锤子发出的声音把房子都震动了,我有点怕。

  潘子健:我爸爸的汽车的喇叭声音很难听,不能乱响汽笛的。

  冼妞妞:我妈妈的车也很嘈的。

  陈炫昊:我们家旁边有个高楼大厦,工人在用挖土机挖地基,很响的,嘈到我们睡觉,我早上都起不来床。

  周雄逸:许多小朋友的嘴巴在呱啦呱啦的讲话。嘈嘈的,大声嚷嚷,使咽喉发炎。

  李俊良:开电视机的声音大大的。

  李品睿;大树倒下、大炮、战车、坦克、门铃声、都会有噪音出来的。

  蓝 钧:汽车坦克火箭呜呜出声音。

  荣一郎;妈妈说我睡觉摩牙,妈妈都谁不了觉,幼儿园睡觉的寝室的电风扇转动时会响的,影响我睡觉。

  王自然:我们拿锤子锤钉子。

  廖 钰:开水龙头太大了。水流声音很响的,幼儿的老师推的翻车声音也很响的。

  李俊良:我画的录音机,狗叫大声的。

  汪炫樱:你画的小树叶是没有声音的,大的树叶才有声音。

  钟 悦:冰箱里和怪兽。

  刘 辰;火箭烟花。嘈得心烦。耳聋,有的奶奶会得心脏病的。

  汪炫樱:床角烂了,床倒发出噪音。

  黄雨舟;地不平,开的是旧车,车开了就会发出声音。

  活动反思:

  但愿人们在平和的环境里生活,别人为制造噪音,对整天喜欢哇啦啦、走起路来踢踢踏、说起话来叫喳喳的现象影响了邻居行为说“不”。

8、大班语言献爱心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能基本流畅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2、使幼儿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与故事相符的环境图,动物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在故事的叙述中,可以边讲故事,边让孩子想象接下去的故事情节。

  二.问一问:故事结束,可问幼儿是谁献爱心?向谁献爱心?怎样献爱心?结果又如何?

  三.演一演:分组讨论,让孩子扮演喜欢的角色,可以新添角色,一个旁白。

  活动延伸:

  通过故事,可让幼儿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品行,可融入"七不规范"等教育。

  故事梗概:

  小河水清清的,映出了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河岸边,草儿绿,花儿红,虫儿挖洞,鸟儿筑巢。叽叽叽,喳喳喳……天天都开音乐会。

  嘎嘎嘎!一群小灰鸭在小河里快活地叫着、游着。小猴捧起照相机,一按快门,拍下了这欢乐的场面。小狐狸和小花鹿来到河岸边,支起画架,一笔又一笔,描绘着小河美丽的景色。

  忽然有一天,小胖猪端来一盆西瓜皮,倒在河岸边。小熊提来一桶脏水,倒进河里…..没几天,瓜皮、果壳、烂菜叶、塑料袋全漂浮在水面上。

  渐渐地,小河边黑了,发臭了。小河两岸,草枯了,花谢了,虫儿不叫了,鸟儿飞走了,苍蝇蚊子到处飞,嗡嗡叫。唉,小河生病了!

  小花猫急急忙忙跑到环保所,找到熊猫站长,恳求道:"站长伯伯,快救救小河吧!"熊猫站长来到小河边,看了看,嗅了嗅,皱起眉头说:"小河病得可厉害呢!"小花猫说:"站长伯伯,快想想办法吧!"熊猫站长对着小花猫的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小花猫点点头,走了。

  第二天,河岸边出现了一个大木牌,上面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请向小河献爱心吧!"消息很快传开了。

  小熊力气大,用手推车装满垃圾,运了一趟又一趟。大白鹅划着船,和小灰鸭、大乌龟一起捞净了漂浮在水面上的脏东西。河马大伯和鳄鱼大叔潜到河底,挖出了乌黑的淤泥。小动物们又一起动手,运来砖头、水泥和石灰,砌了一个又一个花坛,种上花,植了草。

  一天天过去了,小河又变了模样。小河两岸,草绿了,花红了,虫儿叫了,鸟儿唱了。小动物们坐在石凳上说话、看书,在树丛里捉迷藏、逮蟋蟀,玩得可快活哩!

9、大班健康爱心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初步体验亲人朋友们的关爱之情。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树对小男孩的付出和爱。

  活动准备:

  ppt课件、背景音乐、复印的绘本书、画笔、纸、字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部分

  以图质疑,激发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开门见山。

  出示一棵树让幼儿观察,并引出《爱心树》的故事。

  1.出示课件ppt图片:一棵树

  教师: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2.出示课件画面:小男孩

  教师:一棵茂盛的大树和可爱的小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二、分段感受故事

  1、互动讲述故事,讲述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欣赏故事:带着疑问。让幼儿有目的的欣赏故事,出示幻灯片,幼儿直观的观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在重点部分提出问题,让幼儿探讨,达到重难点的突破。

  (1)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张PPT图片:从前,有一棵树,并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棵树长得怎么样?(又高又大、枝叶茂盛)

  (2)出示第二张PPT:瞧,来了一个小男孩,大树会喜欢他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在向小男孩招手;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是大人的手臂想把孩子抱在怀里......)那小男孩喜欢这棵大树吗?他看见了大树,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大树,你好!大树,我想和你玩。)

  (3)猜一猜:男孩会到大树这来玩什么呢?(先幼儿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教师再讲述。)

  (4)出示小男孩和大树做游戏的PPT图片。(1、采集树叶、做树叶皇冠、2、爬树、3、吃苹果、4、荡秋千、5、捉迷藏、6睡觉、)

  师:小男孩来到大树身边做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导幼儿看图讲述出大意,提醒幼儿要用完整的话来回答)

  幼:小男孩在捡树叶——他捡了这么多树叶用来干什么呀?(做王冠:出示相应的图片)看看这时小男孩的表情怎样?(很神气)瞧,他昂首挺胸,神气地走来走去,真像一个森林之王。(让幼儿学一学)

  幼:小男孩在爬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树干上的小手小脚)他爬到大树上去干什么呢?(荡秋千:小男孩在哪呢?他在树上玩什么游戏?想一想:玩什么游戏时小脚要荡得很高很高。)(吃苹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还在大树身边做了什么?(捉迷藏:小男孩躲在哪里?大树怎么找他的、睡觉:小男孩睡觉时,大树在干什么?)捉迷藏这个环节我采用跟幼儿玩游戏——捉迷藏。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活跃上课的气氛。

  (5)出示图片:现在小男孩和大树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和大树拥抱、在大树上画爱心呢)嗯,现在他俩相亲相爱,这时小男孩会对大树说什么呢?(大树,你真好)男孩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

  师:小朋友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男孩喜欢他,常去陪他)

  (6)教师小结:大树和小男孩相亲相爱,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乐……

  2.集体阅读绘本,讲述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树的故事

  教师发放绘本故事让幼儿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绘本故事

  (1)提问: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

  (2)出示字卡—孤寂(教师讲解孤寂就是孤独寂寞的意思)

  (3)小结:因为大树帮助男孩达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乐。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当男孩从大树身上摘走苹果,大树很快乐;原来付出爱也是一种快乐呀!

  三、情景迁移,体验亲人和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这个环节教师的引导语言相当重要。)

  幼儿讨论: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

  (1)说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怎样爱我们的?

  (2)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懂得感恩与他人,学会回报亲人,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如:我会帮大人做什么......

  四、活动结束部分。

  画“爱心树”给绘本设计封面图,能更进一步让幼儿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因为:

  1. 我敢于挑战了自己,战胜自我。说实话,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我一直没有勇气挑战,但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曾经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2. 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活动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我的引导下,随着绘本的画面,感受着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中间我巧妙设计。

10、大班社会爱心菜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蔬菜的特殊功效为他人开菜单,体验关心他人的快乐。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重点难点:

  根据常见蔬菜的特殊功能为他人开菜单

  活动准备:

  1、前期已经收集了关于蔬菜营养及特殊功能的资料,并进行过交流。

  2、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

  (一)交流自己对蔬菜的了解

  1、这几天我们在研究蔬菜,你知道蔬菜有哪些营养呢?

  2、蔬菜除了有许多营养,你们还知道蔬菜有哪些神奇的本领呢?

  3、教师小结蔬菜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以及钙、铁等我们人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东西。除了有多种营养以外,还有多种奇特的效果,萝卜能治咳嗽、青菜能使大便通常、西红柿、黄瓜能美容

  (二)讨论:谁更需要多吃蔬菜

  1、教师出示图片一:嘴唇开裂、嘴里长泡泡

  (1)师:这是我们班的钟颖,她因为一直不喜欢吃蔬菜,嘴唇开裂,嘴里长出泡泡,你们快点帮帮她,让她吃些什么蔬菜好呢?

  (2)个别幼儿为她配菜,教师用笔画出相应的菜。

  2、出示图片二:人瘦小,贫血过渡:你们的本领真大,能根据不同的人给他们配制菜谱,你们真的很有爱心,现在,请两个人一组为我们这里的老师去配菜,要配一道适合每位老师食用的菜。

  二、实践操作

  1、引导幼儿与同伴商量怎样配成适合老师食用的菜。

  2、引导幼儿用语言与老师去交流。

  3、代表小组介绍自己的配菜理由

  4、教师小结你们真会关心人,真是个有爱心的小厨师,我们一定去试试,是不是象你们说的这样灵,谢谢你们!(幼儿回应)

  5、请幼儿为自己家里的人配制蔬菜,排菜单。

  (1)引导幼儿想想自己家里的人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需要吃些什么蔬菜对他们的身体有好处?

  6、请个别幼儿介绍,说明自己配菜的理由

  活动延伸:

  你们真是很有爱心,我们家里的人吃了你们配制的菜身体一定会越来越健康的。我们都知道蔬菜有很多营养,多吃蔬菜身体好,可是中班的弟弟妹妹他么还不知道,有的还不愿意吃蔬菜,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成功之处:

  1、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内容的选择较有新意,而且有机巧妙地融合了责任心内容,体现了集体活动的价值。

  2、整个活动围绕着目标进行,重点难点把握地较好。

  3、过程中注重了对孩子提问的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给于孩子思维和想像的空间。

  4、整个过程中我提供了自由自主的空间,孩子的自主性较强。

  5、能运用责任心培养的方法进行贯穿活动。

  不足:

  1、教师在回应孩子及时生成的问题时还不够灵活。

  2、对孩子经验提升不够,不能使孩子的经验得到进一步拓展。

  3、给孩子交流的机会太少,情感激发还不够。

11、大班社会爱心传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感知聋哑人的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2、在活动中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事先组织幼儿去参观锡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并向聋哑儿、智障儿奉献爱心

  2、多媒体课件(一组残疾人的图片、聋哑孩子生活、学习的录像、《千手观音》、《残奥会》有关录像、视频《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舞蹈,我们一起来看吧!

  2、教师打开电脑,和幼儿一起投入地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的片段。

  二、初步认识手语,尝试用手语去关爱聋哑人。

  1、师:这个舞蹈表演得怎么样?你知道这个舞蹈叫什么名字吗?你们知道这些人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他们是谁呀?

  2、(让幼儿稍想片刻后)师:原来这些舞跳得这么好的人都是残疾人艺术团的,他们嘴巴不会说话,而且耳朵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他们是聋哑人。

  3、师:你们知道聋哑人是怎样与人交流的呢?(手势)

  4、师:对了,因为她们听不到、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手做动作和别人沟通,这就是聋哑人说话的语言,叫做手语。

  5、师:小朋友你们会做手语吗?(让幼儿可以自由做做)老师做几个,让你们来猜猜看。(教师做几个手语,让幼儿猜)

  6、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来学手语吗?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手语:你、我、哭、你好、我爱你、谢谢你们等。

  (1)先学字词:幼儿集体学说(师说幼做)、幼儿与同伴一起学做。

  (2)再学短句:

  师:小朋友,你们会不会用刚才我们学的手语变成一句话呢?(先让幼儿自由尝试后教师再集体教)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的手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呢?谁愿意上来讲给大家听听?(请个别幼儿上台说然后再集体跟说)

  7、师:小朋友,你们学会了这些手语动作,以后想帮助聋哑人的时候,就可以用学来的手语来与他们沟通、交流了。

  三、引导幼儿去发现、去关注身边更多的残疾人,进而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1、师:可是,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在我们的身边还生活着更多的残疾人呢!你们看!(打开课件,让幼儿逐一观察一组残疾人的画面)

  2、师: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残疾人呢?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看到的是一组残疾人的生活画面。原来我们身边的残疾人除了聋哑人还有更多的残疾人呢,有盲人、有没手或没脚的残肢人,还有智力低下的智障人。他们可能永远都看不见花儿的笑容,听不到鸟儿的歌声,他们的学习、生活都很艰难。

  4、师:小朋友,看见了这些残疾人,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幼儿自由交流)

  5、师:是啊,我们在座的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你们想一想,这些残疾人和我们健康人相比,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残疾人,你会怎么样去帮助他们?

  (1)幼儿与同伴交流。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6、幼儿个别回答后教师小结:小朋友想的真周到,你们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想出了这么多帮助残疾人的方法。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告诉周围的人不要去嘲笑他们、讨厌他们、歧视他们,而应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四、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1、师:你们知道吗?有些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了,但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你们看!(教师打开画面边讲解边让幼儿欣赏一些身残志坚以及残奥会的有关画面)

  2、师小结:原来他们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他们要感谢大家,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手语歌《感恩的心》

  让我们和客人老师一起跟着唱一唱,做一做,感谢天下所有的好心人。也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给残疾人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吧!

  3、音乐起,全场所有人一起唱响《感恩的心》,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爱、帮助他人。而这次生成的主题活动—爱心传递,正符合了这一要求,我们就是要让幼儿去了解、感受、体验到同情,从内心激起想帮助他们的欲望。孩子们在参观特校生学习、生活时孩子们不但带去了自己省下来的水果,还自发地向他们赠送自己亲手画的图画呢!而且为了跟他们交流,孩子们还认真地跟着手语老师象摸象样地学起了手语呢!在返校以后的活动中,孩子们更是对学手语越发了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拓宽了对残疾人的了解,还从残疾人的身上学到了那种身残志不残的顽强意志,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由感而发地对残疾人产生了一种同情和尊重,有的孩子在课上竟情不自禁地说:“老师,比起他们来我觉得我们幸福多了!”最后我和孩子们还一起深情地唱响了手语歌《感恩的心》。课后有不少孩子都跑来对我说: “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讨厌残疾人,嘲笑残疾人了。”“老师我再也不叫盲人是瞎子了”“老师,我要把今天我学到的手语去教会更多的人。”听着孩子天真的话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是啊,感恩是人生最大的智慧,感恩又是人性最大的美德,因为我们知道:只有爱才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12、大班社会爱心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初步体验亲人朋友们的关爱之情。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树对小男孩的付出和爱。

  活动准备:

  ppt课件、背景音乐、复印的绘本书、画笔、纸、字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部分

  以图质疑,激发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开门见山。

  出示一棵树让幼儿观察,并引出《爱心树》的故事。

  1.出示课件ppt图片:一棵树

  教师: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2.出示课件画面:小男孩

  教师:一棵茂盛的大树和可爱的小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二、分段感受故事

  1、互动讲述故事,讲述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欣赏故事:带着疑问。让幼儿有目的的欣赏故事,出示幻灯片,幼儿直观的观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在重点部分提出问题,让幼儿探讨,达到重难点的突破。

  (1)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张PPT图片:从前,有一棵树,并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棵树长得怎么样?(又高又大、枝叶茂盛)

  (2)出示第二张PPT:瞧,来了一个小男孩,大树会喜欢他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在向小男孩招手;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是大人的手臂想把孩子抱在怀里......)那小男孩喜欢这棵大树吗?他看见了大树,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大树,你好!大树,我想和你玩。)

  (3)猜一猜:男孩会到大树这来玩什么呢?(先幼儿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教师再讲述。)

  (4)出示小男孩和大树做游戏的PPT图片。(1、采集树叶、做树叶皇冠、2、爬树、3、吃苹果、4、荡秋千、5、捉迷藏、6睡觉、)

  师:小男孩来到大树身边做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导幼儿看图讲述出大意,提醒幼儿要用完整的话来回答)

  幼:小男孩在捡树叶——他捡了这么多树叶用来干什么呀?(做王冠:出示相应的图片)看看这时小男孩的表情怎样?(很神气)瞧,他昂首挺胸,神气地走来走去,真像一个森林之王。(让幼儿学一学)

  幼:小男孩在爬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树干上的小手小脚)他爬到大树上去干什么呢?(荡秋千:小男孩在哪呢?他在树上玩什么游戏?想一想:玩什么游戏时小脚要荡得很高很高。)(吃苹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还在大树身边做了什么?(捉迷藏:小男孩躲在哪里?大树怎么找他的、睡觉:小男孩睡觉时,大树在干什么?)捉迷藏这个环节我采用跟幼儿玩游戏——捉迷藏。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活跃上课的气氛。

  (5)出示图片:现在小男孩和大树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和大树拥抱、在大树上画爱心呢)嗯,现在他俩相亲相爱,这时小男孩会对大树说什么呢?(大树,你真好)男孩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

  师:小朋友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男孩喜欢他,常去陪他)

  (6)教师小结:大树和小男孩相亲相爱,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乐……

  2.集体阅读绘本,讲述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树的故事

  教师发放绘本故事让幼儿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绘本故事

  (1)提问: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

  (2)出示字卡—孤寂(教师讲解孤寂就是孤独寂寞的意思)

  (3)小结:因为大树帮助男孩达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乐。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当男孩从大树身上摘走苹果,大树很快乐;原来付出爱也是一种快乐呀!

  三、情景迁移,体验亲人和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这个环节教师的引导语言相当重要。)

  幼儿讨论: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

  (1)说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怎样爱我们的?

  (2)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懂得感恩与他人,学会回报亲人,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如:我会帮大人做什么......

  四、活动结束部分。

  画“爱心树”给绘本设计封面图,能更进一步让幼儿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因为:

  1. 我敢于挑战了自己,战胜自我。说实话,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我一直没有勇气挑战,但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曾经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2. 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活动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我的引导下,随着绘本的画面,感受着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中间我巧妙设计穿插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着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语言表达得到锻炼,在我的情感延伸下,情感迁移到对家人对朋友的关爱之情,这也达到我最初的教学目标。

  亮点:

  1.采用互动式讲述故事.

  第二环节时,我打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边看绘本画面,边讲述自己看到的图片内容。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更大的提升。

  2.巧妙运用游戏

  讲述绘本故事时,在讲到孩子与树玩游戏的时候,我巧妙的设计捉迷藏的游戏。孩子们通过游戏感知了绘本故事语言生动有趣,体验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们能更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友爱之情,同时让孩子更爱阅读绘本,因为绘本故事十分有趣。这个游戏环节让整个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并将活动推向**。

  3.自由阅读

  在活动中,让幼儿人手一本绘本,在集体阅读绘本后,再次自由阅读绘本,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激发情感,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由爱心树展开,情感迁移到父母。“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孩子想到了爸爸妈妈,想到了爷爷奶奶,有的孩子还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孩子们争先恐后,都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4.创作封面

  活动最后,我用音乐《感恩的心》作为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创作绘本封面,孩子们用彩笔,画出自己的心目中爱心树形象。在创作中,孩子们想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好,又想到我们可以用些什么来感谢爸爸妈妈辛劳的付出,将本次活动再次推向**。

  其实,这个绘本故事并不仅仅适合幼儿,同时它也适合不同年龄层次我们,包括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们,在我们遗忘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看一看吧,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无意中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无私的,如果爱心是花,那么感恩就是这花结的果。但愿所有爱心之花都会结出累累感恩的果实。

13、大班绘本爱心树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机遇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问题,我们大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应具备的自主、宽松的活动空间,学习的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上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幼儿快乐与发展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长大!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活动准备

  爱心树大绘本一本 爱心树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绘本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 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 提问:

  ——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故事还是比较长的,男孩共有四次来到大树下,每次都像大树提不同的要求,教师为避免幼儿几次要求分不清楚,在讲故事的时候,把故事分成两段来讲述,到第二次来大树前发生的故事为第一段。接着教师提问:基本是针对一些故事内容来提问题的,参与教师提问的幼儿集中与部分幼儿,是问题设计的问题吗?上完课后一直在思考:或者我该把问题改成男孩要求大树做些什么,大树又是怎么来帮助男孩子的。)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第三次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与男孩又是怎样对话的呢?接着又发生了什么?

  ——又过了很久,男孩又来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二段的提问,教师是这样问的:第三次来到大树下,男孩说了什么?大树又是怎么做的呢?提的问题更直接了,参与回答的幼儿相对多一些,基本能把男孩与大树的对话讲出来。)

  三、通过给大树取名,体验大树那无私奉贤的精神。

  1、如果我们来给大树取个名字?你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为什么?

  (本来用意是想通过给大树取名字,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棵很有爱心,愿意帮助人的树。为了防止提出问题后幼儿冷场,教师临时提出小朋友可以相互商量一下。但是很多幼儿给树取的名字都是很表面化的:荡秋千的树,一个幼儿回答后很多幼儿都是类似的,如苹果树等等,教师应该对幼儿参与教师的回答首先表示肯定后再让幼儿想不同的答案。有一名幼儿高说到了帮助人的树。于是,教师提升:帮助别人说明她是一棵很有爱心的树,但是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我想可能是我高估了幼儿,因为有些孩子对如何取名字还是不太清楚的,如果把问题改成更直接的: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为什么?孩子的答案是不是会更多一些呢。)

  2、(这是棵很有爱心的树。)我们就叫它爱心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她很有爱心。

  四、欣赏flash动画,进一步体验大树不求回报的奉贤精神。

  1、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欣赏flash动画。

  2、当大树付出自己的爱心时,大树的内心是怎样的?

  (flash动画,幼儿欣赏时是很专注的。大树的爱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幼儿有提到了,把苹果给孩子,把树枝给孩子盖房子,把树干给孩子做船,让孩子坐在树墩上)

  3、师小结:当男孩从大树身上带走苹果,大树很快乐?砍走树枝,大树很快乐砍走树干,变成光秃秃的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其实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呀!

  五、情感迁移,体验亲人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1、其实在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像大树一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心的。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为你付出爱心的呢?

  2、“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都是这样一棵棵无私的大树啊!不断努力地满足我们,让我们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亲人为自己付出的故事。

  (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且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确实为幼儿做了很多,幼儿在讲述的有很多事例,教师予以及时的肯定。)

  3、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你准备怎么来回报他们呢?让幼儿说说准备为自己的长辈做些什么事,奖励幼儿爱心粘粘纸。

  (通过奖励爱心粘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一步学着关心那些、爱护自己的长辈。<文章.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因为只是在嘴上说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幼儿这样说了要在生活中也这样做是非常难的,所以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整个活动在感动中结束,大宝说:我想哭了。徐一米说: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试读着感动着。

  一、赏读封面,观察环衬。

  这本书很特别,除了封面是绿色的其余是黑白色,因此引起了幼儿的质疑。

  (1)赏读封面。

  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封面上画的是什么?而后猜想故事可能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着嫩嫩的绿色看了之后又什么感觉?小朋友想象力很丰富,能完整的吧封面上的小孩、苹果、树编成一件事进行猜测。

  (2)观察环衬。

  大片的白色让你想到了什么?看后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说想到了天空,觉得很干净;想到了雪,觉得很好玩。他们还不会与封面进行联想。

  二、读文赏图 以问题激发想象

  故事分为三块。

  第一块重点出示第三页:让幼儿大胆猜猜,小男孩每天跑到树下干什么?图画的空白处给幼儿很多想象的空间,他们迁移平时的故事中的经验,同时出现4幅树和小孩玩耍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到大树和孩子之间的快乐时光。

  第二块讨论:为什么大树会觉得快乐,小朋友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胡恒说:因为大树牺牲了自己帮助了别人。杨帆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徐一米说:大树很有爱心。当看到大树被男孩一点点的索取,只剩树根,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说:“好可惜”“好可怜”当我打开后面的课件好多幼儿神情紧张,觉得不可思议。

  第三块谈谈自己对爱心树和小男孩的看法,小朋友情不自禁的说这个小男孩“太过分了”,“真贪心”“很自私”… …

  三、联系生活 激发情感

  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孩子谈到的更多的妈妈,老师,他们倾其所有为孩子奉献自己的一切我好感动。

  你愿意成为这样一棵不断付出,不断给予的大树吗?在共同的“我愿意”的回应中结束教学。

  一切都是那么感动。

14、大班社会爱心手语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我们周围存在很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大家的关爱。让每一个幼儿都拥有一颗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爱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开展此次活动。了解帮助生活中实际存在但又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从而让幼儿的爱更加广博。引导幼儿理解关心他人,服务他人,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心;让残疾人与我们一起携手超越残缺,营造一个完美的世界。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语关爱聋哑人。

  2、感知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电脑一台。

  2、课件(做手语的人、聋哑小女孩、舞蹈千手观音图片)。

  3、音乐《感恩的心》、伴奏型《天使的翅膀》。

  4、视频舞蹈《千手观音》、大字卡、聋哑人故事。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一猜"、“捂耳朵"体验当聋哑人

  “猜一猜”让一个幼儿到黑板后面看字卡,然后把看到的内容用动作来表示,嘴不能说,让大家来猜。大家都捂上耳朵,教师来说一句话,看看小朋友能不能听见。

  二、看手语图片

  图片上的阿姨在干什么?这手势是做给谁看的?

  小结:聋哑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交流,他们听不到、也说不出,只好用手势做手语和别人交流。

  三、认识手语

  教师示范:你、我、他、哭、帮助、叫、什么、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

  四、讲述故事,有帮助聋哑人的想法

  配乐《天使的翅膀》讲述聋哑人故事。

  小结:

  出示《千手观音》的图片,观看录像《千手观音》

  手语歌《感恩的心》。

  一起唱一唱,做一做,感谢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爱心手语》的开展,让幼儿发现我们周围存在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我们大家的关爱。手语作为一种交流的符号、工具,一直服务于爱心这根主线,运用手语认识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进一步关爱聋哑人,并逐步引导幼儿的心灵更加美丽、友善。在活动中以游戏《猜一猜》《捂耳朵》的方式导入,让幼儿去体验聋哑人的世界,同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运用手语动作、讲故事、欣赏录像等形式作为教育手段,每一环节都围绕着目标展开,在活动中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手语动作,让幼儿有了与聋哑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欲望,并进一步引导幼儿对聋哑人产生同情心和爱心。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要正确对待残疾人,同情、照顾、关心、帮助残疾人,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15、大班社会献爱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是助残日。

  2.了解残疾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3.学习关心弱者和有困难的人,具有同情心。

  活动准备:

  请幼儿向家长了解、收集有关残疾人顽强拼搏的事迹。

  准备学习包《献爱心》

  指导要点:

  1.导入:

  ?向幼儿介绍助残日。提问:你们知道哪天是助残日?哪些人是残疾人?

  ?通过观看图片,请幼儿思考:这些人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失明、聋哑、肢残等)2.活动开始:

  ?体验身体残疾所带来的不便。

  (1)蒙住双眼。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得出结论:盲人的世界一片黑暗,极不方便。

  (2)堵住耳朵。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得出结论:聋哑人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非常痛苦。

  (3)尝试用一只手做事,一条腿踢球、跳远等,得出结论:无论身体哪个地方残废,都是很痛苦的事。

  ?交流活动。

  1.你了解到哪些关于残疾人克服困难,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的事?

  2.你与家人曾经帮助过残疾人吗?是怎样帮助的?

  ?小组制定帮助计划,遇到残疾人,你想怎样帮助他?我们可以为他做什么?

  ?全班交流帮助计划。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纲要》为指导,借鉴做中学思想,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感知到体验到情感的升华,最后发出行动。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的学习。

16、大班语言爱心树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机遇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问题,我们大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应具备的自主、宽松的活动空间,学习的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上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幼儿快乐与发展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长大!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活动准备

  爱心树大绘本一本 爱心树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故事绘本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 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 提问:

  ——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故事还是比较长的,男孩共有四次来到大树下,每次都像大树提不同的要求,教师为避免幼儿几次要求分不清楚,在讲故事的时候,把故事分成两段来讲述,到第二次来大树前发生的故事为第一段。接着教师提问:基本是针对一些故事内容来提问题的,参与教师提问的幼儿集中与部分幼儿,是问题设计的问题吗?上完课后一直在思考:或者我该把问题改成男孩要求大树做些什么,大树又是怎么来帮助男孩子的。)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第三次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与男孩又是怎样对话的呢?接着又发生了什么?

  ——又过了很久,男孩又来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第二段的提问,教师是这样问的:第三次来到大树下,男孩说了什么?大树又是怎么做的呢?提的问题更直接了,参与回答的幼儿相对多一些,基本能把男孩与大树的对话讲出来。)

  三、通过给大树取名,体验大树那无私奉贤的精神。

  1、如果我们来给大树取个名字?你觉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为什么?

  (本来用意是想通过给大树取名字,让幼儿感受到这是一棵很有爱心,愿意帮助人的树。为了防止提出问题后幼儿冷场,教师临时提出小朋友可以相互商量一下。但是很多幼儿给树取的名字都是很表面化的:荡秋千的树,一个幼儿回答后很多幼儿都是类似的,如苹果树等等,教师应该对幼儿参与教师的回答首先表示肯定后再让幼儿想不同的答案。有一名幼儿高说到了帮助人的树。于是,教师提升:帮助别人说明她是一棵很有爱心的树,但是还是觉得有些牵强,我想可能是我高估了幼儿,因为有些孩子对如何取名字还是不太清楚的,如果把问题改成更直接的: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为什么?孩子的答案是不是会更多一些呢。)

  2、(这是棵很有爱心的树。)我们就叫它爱心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她很有爱心。

  四、欣赏flash动画,进一步体验大树不求回报的奉贤精神。

  1、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欣赏flash动画。

  当大树付出自己的爱心时,大树的内心是怎样的?

  (flash动画,幼儿欣赏时是很专注的。大树的爱心表现在哪些地方:幼儿有提到了,把苹果给孩子,把树枝给孩子盖房子,把树干给孩子做船,让孩子坐在树墩上)

  3、师小结:当男孩从大树身上带走苹果,大树很快乐?砍走树枝,大树很快乐砍走树干,变成光秃秃的树墩大树还是很快乐。其实付出爱心也是一种快乐呀!

  五、情感迁移,体验亲人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1、其实在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像大树一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爱心的。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为你付出爱心的呢?

  2、“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都是这样一棵棵无私的大树啊!不断努力地满足我们,让我们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啊!”鼓励幼儿大胆说出亲人为自己付出的故事。

  (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且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确实为幼儿做了很多,幼儿在讲述的有很多事例,教师予以及时的肯定。)

  3、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等长辈和许许多多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朋友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你准备怎么来回报他们呢?让幼儿说说准备为自己的长辈做些什么事,奖励幼儿爱心粘粘纸。

  (通过奖励爱心粘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进一步学着关心那些、爱护自己的长辈。因为只是在嘴上说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幼儿这样说了要在生活中也这样做是非常难的,所以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 “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整个活动在感动中结束,姚果果说:我想哭了。刘智远说: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试读着感动着。

  一、赏读封面,观察环衬。

  这本书很特别,除了封面是绿色的其余是黑白色,因此引起了幼儿的质疑。

  (1)赏读封面。

  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封面上画的是什么?而后猜想故事可能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着嫩嫩的绿色看了之后又什么感觉?小朋友想象力很丰富,能完整的吧封面上的小孩、苹果、树编成一件事进行猜测。

  (2)观察环衬。

  大片的白色让你想到了什么?看后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说想到了天空,觉得很干净;想到了雪,觉得很好玩。他们还不会与封面进行联想。

  二、读文赏图以问题激发想象

  故事分为三块。

  第一块重点出示第三页:让幼儿大胆猜猜,小男孩每天跑到树下干什么?图画的空白处给幼儿很多想象的空间,他们迁移平时的故事中的经验,同时出现4幅树和小孩玩耍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到大树和孩子之间的快乐时光。

  第二块讨论:为什么大树会觉得快乐,小朋友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胡恒说:因为大树牺牲了自己帮助了别人。杨帆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赵普阳说:大树很有爱心。当看到大树被男孩一点点的索取,只剩树根,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说:“好可惜”“好可怜”当我打开后面的课件好多幼儿神情紧张,觉得不可思议。

  第三块谈谈自己对爱心树和小男孩的看法,小朋友情不自禁的说这个小男孩“太过分了”,“真贪心”“很自私”……

  三、联系生活激发情感

  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孩子谈到的更多的妈妈,老师,他们倾其所有为孩子奉献自己的一切我好感动。

  你愿意成为这样一棵不断付出,不断给予的大树吗?在共同的“我愿意”的回应中结束教学。

  一切都是那么感动。

相关阅读
推荐
  • 剪纸活动教案:春天的花朵

    活动背景: 这一活动是在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中生成的,我发现幼儿对于春天的花特别感兴趣,针对小班幼儿手脑协调能力还不够好,使用剪刀的方法还不太正确,我尝试用儿歌、游戏化语言的这种方式,教拿剪刀的方法,并试着让幼儿在剪花的过程中练习剪弧形。幼儿期是语言的敏感期,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快,结合这两点,我设计了这节美工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剪纸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

  • 大班剪纸活动:小鲤鱼过生日

    (一)活动目标: 1.在会对称剪小鱼轮廓的基础上,尝试用镂空剪法剪出小鱼身上美丽的花纹。 2.在打扮小鱼的过程中体验剪纸的神奇与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能运用对称剪的技能剪出形状不同的鱼。 难点是让幼儿能结合对称和镂空的剪纸技能剪出小鱼身上美丽的花纹。 (三)活动准备: 各种鱼的PPT、剪刀、彩纸、小鲤鱼头饰、音乐 (四)活动过程: 1.小鲤鱼过生日。 师戴上头饰,进行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小鲤鱼,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邀请我们鱼儿家族的朋友们来参加我的生日舞会,可是我要准备招待客人的东

  • 剪贴《塑料袋玩偶》教学随笔

    在课程审议手工《纸袋玩偶》时,我们同组的几位老师商讨后决定将手工材料纸袋换成塑料封袋,因为塑料袋是透明的,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于是确定为手工剪贴活动《塑料袋玩偶》。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习利用塑料袋原型和提供的材料,通过画、剪、粘贴等技能表现动物;尝试通过先目测(或用笔勾画)后制作的方式有计划地制作塑料袋玩偶;体验用塑料袋玩偶进行游戏所带来的乐趣。我制作了小猫、小兔、熊猫等几个范例,用来引导幼儿,并鼓励幼儿设计出不同的手偶。因为是第一次用塑料袋制作,幼儿的新鲜感、兴趣很强,能积极动脑筋,说说小熊猫是用什么做

  • 剪纸活动教案《五瓣花》

    活动:五瓣花 (一)目标 1. 在学习六瓣、八瓣花的基础上,用折、剪、累加的方法制作五瓣花。 2. 感受剪纸花朵带来的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剪五瓣花 难点:能看懂示范,用正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一只小角由连边中心向上折在两小角之间的五分之四位置,再对折上的三角形对折,剩下的三角形盖上,剪刀在尖三角上剪弧线。 (三)准备 实物投影、范例 (四)过程 一、导入 出示范例 师:我们学会了四瓣、八瓣花的制作。 看,今天老师带来的花是什么样子的? 幼:五瓣花瓣的花朵。 二、基本部分 1.示范折叠、剪

  • 橡皮泥泥工区域活动教案——汉堡与薯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你泥工的兴趣。 2、引导幼儿运用团、压、捏、切等多种泥工技法制作西式快餐中的汉堡包与薯条。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去过可乐基吃西餐吗?你们在那都吃过什么东西?你们喜欢吃哪里的东西吗?味道怎么样呢? 小朋友都喜欢吃那里的薯条和汉堡包。今天老师要教你们用橡皮泥来做薯条和汉堡包。 小朋友你们知道怎么样做吗?你觉得可以怎么样做?(让幼儿讨论) 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二、教师示范制作汉堡包和薯条。 1、首先我们来做汉堡包,我们

  • 小班手工活动教案:一盘点心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团、搓、压的方法制作常见的点心,表现出各种点心的特征。 2、学习运用辅助材料,如瓶盖、牙签等,在点心上印出花纹或戳成小洞。 活动重点: 学习用团、搓、压的方法制作常见的点心,表现出各种点心的特征。 活动难点: 学习运用辅助材料,如瓶盖、牙签等,在点心上印出花纹或戳成小 洞。 活动准备: 点心图片、橡皮泥、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你们在家里或者是在外面都吃过什么样的小点心呢?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家过年的时候都吃过什么样的小点心。 2、教师:

  • 折纸手工活动教案——娃娃头

    活动目标: 1、学习角对角折三角形的技能。2、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重点: 学习角对角折三角形的技能。 活动难点: 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 折纸的范例一个。 2、 折纸图示一份。 3、 幼儿制作材料若干。 4、 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娃娃,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 1、拿出老师做好的娃娃头示范作品。 教师:嗨!小朋友好,今天我来到小四班做客,你们欢迎我吗?(我们和娃娃头打招呼吧!) 教师:小朋友们好!(引导幼儿和布娃娃打招呼)。 二、用布娃娃引出折纸娃娃。 教师:娃娃头漂

  • 小班手工活动教案——彩色太阳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撕、贴技能。2、训练手指的灵活性。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有序整理用具。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纸工》。2、浆糊每组一盒。3、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一、美丽的太阳。 1、小朋友,晴天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会出太阳)太阳公公出来了给人的感觉怎样?(暖暖的)太阳公公是什么样子的?你看过太阳吗?对,我们抬起头看太阳的时候,经常会觉得刺眼,那是因为太阳发出了强烈的光芒。太阳的光芒是五彩的,你看,老师这里就有一个五彩的太阳,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请幼儿欣赏老师的范例。 二、引

  • 小班手工制作教案:好伙伴心形卡

    目标:1、学习用折、画、剪等方法制作好伙伴心形卡,并尝试画爱心符号来表达自己对同伴的喜爱之情。2、制作中大胆使用各种材料装饰好伙伴心形卡。准备:正反折纸的经验教师制作好的伙伴心形卡范本 色纸、笔、剪刀 幼儿用书 过程: 1、教师与幼儿谈话,激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同伴的喜爱之情 教师:你喜欢你的好伙伴吗?如果要给伙伴送件自己做的礼物,你会做什么送给他呢? 2、教师出示好伙伴心形卡范本让幼儿欣赏 1)教师:这是什么?猜猜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室将范本给每组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3)教师引导幼儿探索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