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能力培养
打开孩子的心扉 感受阅读的魅力

打开孩子的心扉 感受阅读的魅力

更新时间:2014-07-21 16:12:08

《打开孩子的心扉 感受阅读的魅力》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阅读能力是一项独立的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心理教育科学研究证明:这种能力的形成,应该从小培养。中央教科所课程教材研究所戴汝潜先生明确提出:“尽早阅读就是一切!”“阅读是人们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越早越好。”人们也从一些大成者早期经验中发现共同的地方是早期阅读的事实。如:分析化学家周同惠3岁能自己读书,物理学家王应睐4岁读书等等,这些能成大器的人一致认为自己的学识和才干乃至于革命和创新都得益于自己萌发很早并且维持一生的阅读兴趣和行为。从中,我们发现,早期阅读和终身学习和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婴幼儿在最初阶段便出现了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如何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引领幼儿走进书海,把他们引向奇妙的阅读世界,让他们感受阅读的魅力呢?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幼儿欣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引领幼儿走进书海。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犹如晶莹剔透的露珠,滋润着幼儿的心灵。如何让这些文学作品来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感动和共鸣,敞开幼儿倾听的心扉,让他们的情绪情感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幼儿爱上文学,逐渐引领幼儿走进书海呢? 1、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文学作品。我们常常利用午睡前、离园前等一段时间,给幼儿讲一些童话、英雄人物等故事,如:“三只小猪”、“白雪公主”、“会动的房子”、“猪八戒吃西瓜”、“阿拉丁神灯”、“司马光砸缸”……这些充满着童真、童趣的故事,就好比为幼儿传授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感染着幼儿,满足了幼儿的需求。 2、教师要掌握讲故事的技巧,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幼儿。讲故事要有技巧,切忌一味“读”故事,而要注意“讲”,老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带领幼儿去体会书中的“黄金屋”,老师只有对书的内容产生兴趣、共鸣、感动,发自内心讲述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向幼儿传达书的内容,老师心中产生的形象越丰富,越能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发他们的感动和共鸣。 3、运用复述形式,巩固对作品的理解,让幼儿逐渐喜欢图书。故事不是讲完就完事,讲完后一定要“设疑”,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幼儿开展表演复述,在这种复述形式中,幼儿情绪高涨,他们喜欢扮演角色,在表演中赋予角色一定思想感情,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表现人物的心理特征,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渐渐地,孩子们发现,这些好听好玩的故事原来都是从书上看来的,他们常常会抢着老师讲过的书,有时还会有模有样地看书“讲”故事,渐渐地,孩子们喜欢上了看书讲故事。二、建立一个充满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幼儿获得正确阅读的方法,并产生持续的阅读动机的愿望。《纲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保证幼儿阅读的前提,我们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1、开辟图书角,提供丰富的早期阅读材料。早期阅读活动必须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具有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材料的丰富与否是吸引幼儿阅读的关键。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提供的图书应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画面清晰,主要感知对象突出,减少无关刺激物对注意的干扰;语言要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们一方面发动家长配合,自带各类图书,可以是旧的;另一方面老师为他们准备适合的各类图书,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的“图书屋”,让幼儿充分享受与图书对话的乐趣。 2、教师要时常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常规。 “图书屋”是孩子们最常去的地方,但4~5岁的孩子目的性和自控能力等方面都很差,他们喜欢在“图书屋”喧哗,撕书、抢书现象也时有发生,许多幼儿不会看书,要么拿书颠三倒四地翻,要么半分钟换一本书。建立良好的阅读常规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分三个阶段来培养。第一阶段: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为重点,要求幼儿能自愿去阅读图书,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坐姿,培养幼儿的持久性。第二阶段:以培养正确的坐姿和阅读区的阅读习惯为主,要求幼儿注意用眼卫生,懂得互相谦让。第三阶段:继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培养幼儿阅读后简单讲述主要情节的能力。活动常规建立后,“图书屋”变得更安静、温馨了,时常能见到三五成群的幼儿在看书,“图书屋”的书也越来越丰富,那大多是家长们为孩子精心挑选的图书啊,身处这样的环境,幼儿阅读的兴趣能不浓厚吗?三、开展早期文字阅读活动,充分理解图画与文字的对应联系。我们知道,阅读最终是对文字的驾权,当幼儿一开始饶有兴趣地读着书时,你会发现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图画上,而且读出来的内容与文字“牛头不对马嘴”,如何让幼儿的兴趣吸引到文字上面呢?我们开展了早期文字阅读活动。 1、听读游戏认字。我们选用的认读丛书是由“科学认读”总课题组组长周德藩主编的课本,课本图文并茂,字大行稀,加上磁带动听悦耳的诗文配上优美的音乐,如同进入童话世界。而且,常用字在文中反复出现,幼儿在反复听读中自然而然就认识了它。每天早上,幼儿进园,就会拿上自己的书本,在老师的指导下,静静地坐在桌边,翻开课本有声有色地朗读起来,优美的语言、音乐、画面渗进幼儿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行为。 2、开展科学认读游戏。游戏是幼儿产生和保持认字和阅读兴趣的主要手段,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培养幼儿对文字的迁移能力,加深对汉字的记忆,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如:“猜一猜”游戏,设计卡片,卡片分为图、字两部分,图的部分用彩纸覆盖,取出卡片读一读卡片上的汉字,读后翻开彩纸进行对照,看看是否读得正确。在类似的游戏中,幼儿逐渐对汉字产生了兴趣。 3、在阅读图书中,充分理解图画与文字的对应联系。幼儿在阅读图书中,当出现读出来的内容与文字“风牛马不相及”时,我们不要急于纠正幼儿的错误,而是去肯定他们联想的丰富性,不管幼儿讲得与文字是否相同,都应给予鼓励和表扬,然后再说:“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孩子的兴趣引到文字上面。当然,在日常活动中,教师都要作个有心人,只要看到图画上面有文字,我们就引导幼儿找到相应的文字认读,这样,幼儿慢慢就会意识到书中除了图画,还有这么一个神秘有趣的世界——“文字的世界”,阅读与认字相结合,让幼儿在阅读中认字,在认字中阅读。四、充分利用同伴和家庭的影响作用,激发幼儿积极参与阅读的兴趣。环境的熏陶与影响对幼儿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充分利用同伴与家庭的激励作用,来影响孩子,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1、同伴间的互相激励。我班的浦津嘉小朋友,认字很多,看过的字常常会过目不忘,是我班的识字大王,而且特别喜欢看书,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英雄人物传》都是他的最爱。他每天带着一大包书来园,吸引了许多的孩子。我总喜欢有意无意地夸奖他,然后时不时让他做“小老师”利用游戏时间让他给小朋友讲故事,许多小朋友都很羡慕他,就以次来激励其他孩子,“你们知道浦津嘉为什么会讲故事吗?因为他喜欢看书,读的书多了,认的字也多了。”孩子们的阅读、认字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现在,我们班的“图书屋”是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他们在“图书屋”内互相交流,有时碰到不认识的字,会主动去问同伴。慢慢地,孩子们认识的字更多了,大脑也被激活了,一个个能说会道,好奇好问,可见。同伴的作用是无穷的。 2、亲子阅读认汉字。我班经常利用家长会、现场咨询等形式与家长交流,想、向家长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知道家长在家庭里开展阅读活动,要求家长,一是经常带孩子逛书店,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图书;二是加重要有专门放孩子图书的地方;三是要留有相对固定的时间亲子共读。在家长的配合下,幼儿自然而然就喜欢阅读,对文字的的兴趣也更浓了。书可以是很枯燥乏味的东西,也可以是奇妙丰富的世界,只要我们老师用心去经营,通过一定的早期阅读策略,就一定能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提前进入美妙的阅读世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让我们的孩子能在渗透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知识海洋里浏览与遨游!
相关阅读
推荐
  • 让孩子自己独立起来的八大策略

    让孩子自己独立起来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父母应循序渐进,耐心引导 孩子 ,多给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培养孩子做一个独立的人。孩子的独立能力越强,将来他就越能成功。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矫健的雄鹰,但要让雏鹰变成雄鹰,就必须让它自己去飞。因此,要想让孩子长大成才,自立于社会,一定要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孩子的独立意识与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自己独立起来呢?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 尊重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一岁的孩子就有了独

  • 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第6单元:应对压力 32.放松 33.面对错误 34.诚实 35.知道什么时候讲话 36.面对失败( 做个好输家) 37.想当第一( 做个好赢家) 38.说不( 学会说不) 39.接受不 40.决定做什么 32 放松 一、步骤 1.想想你的感觉 说一说当紧张的时候小朋友们有什么感觉(内心战战兢兢的,感到胃不舒服,肌肉紧张或者浑身发热等等)。 (出示微笑、中性和愤怒的三张脸) 2.深呼吸三次 教孩子怎样放松地呼吸:慢慢深呼一口气,然后再从嘴里呼出气流。让每个孩子都练习这个步骤。 (出示一张鼓起腮吹气的脸)

  • 集体生活的 “必修课”、课堂管理的“基本功”

    幼儿园的常规教育给不少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扰。然而,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从事一年工作以来,我也在不断的探索常规教育,从中也找到了一些规律,也看到了一些效果,常规教育使孩子们生活有序,心情愉快,使教师带班轻松,得心应手。 常规教育是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逐渐地从他律向自律发展,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互动中和谐、安宁、有序、温馨的生活氛围。 有趣的内容会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常规,同时也开始了师生间亲切的互动,这是常规教育的情感基

  • 从奶瓶到水杯的转变

    宝宝1岁了,该是逐渐学习用水杯的时候了,如果他只对奶瓶情有独钟,那么试试下面的方法,也许能帮助你的宝贝顺利完成从奶瓶到水杯的转变。 有的孩子很小就开始用杯子喝水和奶了,但也有的宝宝到了两岁还习惯于抱着奶瓶喝水,其实,用杯子喝水也是因宝宝为异,有早有晚。但专家建议,当宝贝已经能够走路、讲话、自己动手吃饭了,那就是到了购买方便饮水杯的时候了。 为什么要急着让孩子使用水杯饮水呢?首先,婴儿长期频繁使用奶瓶有可能导致龋齿。据有关专家介绍,当牛奶、果汁以及其他饮料中的糖分与婴儿口腔中的细菌发生反应后,很容易形成腐蚀

  • 关心孩子的“同辈群体”关系

    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的儿童心理发展专家雷特指出,从儿童早期阶段与同辈群体相处所出现的问题,可预测儿童日后在人群中的适应情形。他提醒父母关心孩子的“同辈群体”关系,在家庭中注意孩子的两种行为倾向: 1、孩子在儿童的同辈群体中,是否经常表现得畏缩或被群体忽视?如是,表明儿童不易打入社会关系,易变得孤独、自卑,可能造成以后逃学或喜欢游荡的行为。 2、孩子与同辈群体相处时,是否经常与同伴摩擦?是否使用暴力攻击别人?因为攻击性是儿童被拒绝加入同辈群体的主要原因。如果你的孩子有攻击行为,这显示他的人际关系并不良好,

  • 父母怎样说,小孩才会听

    两三岁的小孩子似乎总是不听话,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无论你轻言细语还是严肃地说上多少遍,他们总是不肯听,因此常常令众多的父母烦恼。仔细观察发现,不是小孩不听话,而是做父母的不会说孩子能听懂的话。这种年龄的小孩子已具备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但这种潜在的能力只有通过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说话方式才能够被激活并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做父母的应该怎么说,两三岁的孩子才会听话呢? 1、借助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或动画形象 两三岁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还不能直接依据父母口中的是、不是,要、不要

  • 挖掘宝宝的20种睿智表现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通过研究,认为人的基本智能可分为八种类型,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但是,开始时它们并不是时刻都能被孩子体现出来的。 因此,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全面、细心地观察孩子方方面面的表现,从而挖掘出他的优势智力并适时地加以引导。 以下,我们为父母罗列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20种表现,千万忽视这些表现,因为,它们正是孩子发挥潜在智能的体现: 1、善于用语言描述所听到的各种声响。 2、常给孩子朗读的故事,要是你

  • 拼出聪明的拼图

    拼出聪明的拼图广西省柳州市直属机关第二幼儿园 雷琪琨 七巧板大家都知道,它只需要少少的七块板子就可以拼出无限可能。拼图就是这个原理,虽然在看似局限的范围内拼出标准答案,但其实也运用到了孩子小小的想象力!一、拼图是一种大人与小孩都能玩的游戏,它可以启发智力及帮助其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玩拼图有益于孩子的哪些发展呢?实际表明,对于孩子的精细动作、手眼协调、逻辑观念等都有帮助。(一) 让孩子了解部分与全部的关系可以让孩子知道许多的部分能拼凑出一个全部,以及一个全部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二) 养成孩子平面组合的概

  • 涂鸦解析

    一、不要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儿童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儿童画。 某些家长对儿童画的看法是有偏颇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用对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总认为孩子们的画不美观、比例失调、残缺不全、与实物常态不符等等。从这种观点出发,家长自然而然地就要指出孩子画的不足和毛病,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予以“贬斥”或“嘲笑”,进而采用成人的画法教画,或者不厌其烦地要求孩子照着范画进行临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