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婴幼儿能力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从小开始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从小开始

更新时间:2017-01-31 16:08:10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从小开始》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生活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自理能力与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的综合素质。生活自理能力可以使孩子养成健康、严谨的生活方式,从而奠定今后独立生活的基础,不仅如此,生活自理能力还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石,对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独立性、沟通力、创造力、自我价值感等品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家庭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主阵地,孩子生活体验的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低下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对孩子自理意识的培养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也是行为的动力。帮助孩子树立自理意识,是培养和提升自理能力的基础。一是要支持和鼓励孩子的自理要求。孩子天生拥有强烈的主动性,在生活上也是如此。譬如,孩子要求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清洁书橱、叠放被褥、摆放摆件,那么家长要支持孩子,尊重孩子的决定,不要认为孩子整理不好,就天天按自己的想法,为孩子打扫。这样不仅不尊重孩子,也剥夺了孩子动手、为自己服务的机会。二是要激发孩子对生活自理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孩子只有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自发地去做。家长要注意创设家庭环境,防止因为溺爱造成孩子的过度依赖性,通过激励教育培养孩子对自理的兴趣,如鼓励、帮助孩子尝试各种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事务,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使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孩子参与生活事务的欲望等。
2.对孩子自理习惯的养成
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形成的,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理习惯,是培养和提升自理能力的核心。一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卫生、饮食和学习习惯,树立良好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意识。二是帮助孩子养成自我服务的习惯。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参与自我服务,如穿衣、洗脸、吃饭、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帮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和习惯。三是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家长应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孩子知晓参与生活事务的目的和任务,引导孩子通过家务劳动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事事依靠家长的督促和管理。
3.对孩子自理技能的提升
生活事务不是光凭意愿就能做好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孩子掌握自理技能,是培养和提升自理能力的关键。一是向孩子传授生活技能。家长应利用生活的各个场景,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理解和遵守生活规则,指导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教会孩子应对日常生活事务的技巧。二是为孩子创造参与生活事务的环境。孩子只有更多地参与到具体的生活事务中,才可能在此过程中锻炼和提升应对能力。家长应多为孩子提供各种机会,让孩子拥有自由、安全的探索空间,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理技能。
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一方面,自理能力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家长需要坚持一贯性,勇于接纳孩子的失败和不足,鼓励和支持孩子通过努力提升和发展自理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的自理教育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发展需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特征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总之,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如果家长对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没有为孩子提供轻松、便捷的学习和实践环境,那么,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会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反之,如果家长对此有着正确的认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循序渐进的培养计划,那么,孩子自理能力的获得将会是“手到擒来”。
相关阅读
推荐
  • 要不要教孩子从小争第一

    宝宝从3岁左右开始就自发地有了竞争意识, 他们不断地跟别人比较: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是快还是慢,是赢还是输。 几乎每个游戏对孩子来说都成了一拼高下的比赛,赢者兴高采烈,输者泪水涟涟, 比赛结果被真切地写在了他们的小脸上。 面对宝宝世界的小小PK,家长们又该如何看待? 每天下午四点钟,在幼儿园门口,总能听到三四岁的孩子对接驾的爸爸妈妈邀功请赏:妈妈!今天我拍球拍了39下,第一名!今天 老师 夸奖我吃饭最快,被子叠得最整齐。爸爸,今天我搭了一座最漂亮的宝塔,有九层,比他们搭的都高。 有些父母支持宝宝参与竞争

  • 孩子动手能力差怎么办

    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让孩子多动手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手的活动,可以获取更多的外部信息,这些信息能促使大脑积极活动,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使孩子心灵手巧。 孩子动手能力差,主要原因有三种: 1、成人担心孩子小不会做事,怕他出事,或怕孩子损坏东西,许多事不让孩子自己动作去做,而由成人包办,孩子失去了一次次动手的机会。 2、家庭装饰摆设成人化,没有孩子动手的小天地。孩子进了家门,这不许动,那不许碰,玩具不能自由拿放,孩子可活动的空间太

  • 带孩子上街的学问

    每逢双休日、节假日,家长总喜欢带孩子上街,使孩子开阔视野,增加社会知识。但是带孩子上街还有不少学问呢。 一、目的明确。上街前可以给孩子布置任务,如回来要写篇日记或作文,这样 便于培养孩子上街时留心观察、积极思维的习惯,提高观察社会的能力。 二、介绍知识。一边转悠,一边可结合城市发展史及名胜古迹,给孩子讲一些 历史知识,培养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三、选择商店。进商店要有所选择。比如多进新华书店、文具店等,少进一些 服装店、冷饮店、饮食店,让孩子从小养成重知识、爱文化的美德。 四、合理花钱。教孩子合理花

  • 让孩子从小爱劳动

    情景一:我上早班的一天,邻班的阿姨到我们班来帮忙干活时,告诉我说:徐老师,你们班有两个小女孩挺懒的。啊,怎么说啊?今天我洗完毛巾后,刚好有两个女孩来上厕所,我就让她们来帮我试着挂毛巾,结果她们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 情景二:吃完午饭,我们规定先吃完饭的小朋友坐到边上休息,因为我们班的阿姨请假了,我们老师就开始擦桌子,扫地,可孩子却还到中间来走来走去,地上难免有米粒,会占到的,以前有老师看着,从未出现这种情况,这下可好,老师忙死了,孩子却还要来捣乱。 于是,在一次吃饭前,我问:谁会分筷子的啊?没人举手。于是,

  • 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攻击的替代办法)

    27.对付嘲笑 28.消除坏心情 29.判断是否公平 30.解决问题 31.成人错误和道歉 27 对付嘲笑 一、步骤 1.停下来想一想 讨论:在采取行动之前为什么要停下来想一想,如果还嘴或攻击,后果会怎样。说说小朋友嘲笑别人的原因(惹别人生气或引起别人注意)。 (出示一张带有停止符的图片) 2.说请不要这样了 使用技能3勇敢地说并练习这项技能。 (出示一张张嘴说话的图片) 3.走开 为结束受嘲笑的情境,这一步是重要的。在走开之后,小朋友们需要使用其他技能,如请求说话(技能23)或放松(技能32)。 (出示

  • 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交友技能)

    第三单元:交友技能 13.打招呼 14.从表情了解别人的想法 15.加入 16.按顺序来 17.分享 18.提供帮助 19.请别人玩 20.做游戏 13 打招呼 一、步骤: 1.微笑(出示一张笑脸图片) 2.说嗨, 如果他们知道,就鼓励孩子喊对方的名字。(出示一张张嘴说嗨的笑脸) 3.继续走 如果小朋友们本应该跟着小组一起活动或者对对方不太熟悉,那么就应该使用这个步骤。如果对方是一位朋友,那么孩子就应该和对方说几句话。(出示两行前进的小脚印) 二、参考情境 幼儿园:在走廊里你遇到了幼儿园的会计。 家庭:你

  • 论文:浅谈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有一位美国教育家曾提出:培养孩子的要决之一,就是能够早让他们自立。他说:过分的保护只会防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所以想要自立必须自理、独立。 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又是怎样呢?在教学活动中,我总会发现几个小朋友说:老师,这个我不会剪。、老师,帮我做一做。等一脸悲伤的样子,其实这些都很简单,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正呈现着增长的趋势,一个孩子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唯一希望。父母都恨不得捧在手心含在嘴里,为孩子包办一切,孩子只要听话、聪明,就是

  • 从“一物多玩”反思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威信一幼(陈莉) 近年来,一物多玩被幼儿园教师普遍看作是促进幼儿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从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来看,这样的游戏是否真正有利于幼儿的创造能力的发展呢?让我们先来看以下三个场景: 场景一: 户外自由活动暂告一个段落,教师让孩子们就地坐下休息,然后手拿一块塑拼地板(孩子们的游戏材料),询问孩子有哪些玩法。孩子们想了一下,开始积极举手,演示他们的玩法,如有的顶在头上,有的当飞盘扔,有的试图用它围成一个家,等等。其中有的玩法孩子并未实践过,而是根据教师提问临时想出来的。教师对此进行了简单的讲评,

  • 父母怎样说,小孩才会听

    两三岁的小孩子似乎总是不听话,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无论你轻言细语还是严肃地说上多少遍,他们总是不肯听,因此常常令众多的父母烦恼。仔细观察发现,不是小孩不听话,而是做父母的不会说孩子能听懂的话。这种年龄的小孩子已具备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但这种潜在的能力只有通过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说话方式才能够被激活并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做父母的应该怎么说,两三岁的孩子才会听话呢? 1、借助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或动画形象 两三岁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还不能直接依据父母口中的是、不是,要、不要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