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数学活动论文
小班数学操作性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小班数学操作性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更新时间:2018-05-26 11:33:44

《小班数学操作性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数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说起这个话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数学操作性学习,是指幼儿通过对物体的反复操作而抽象出物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头脑中慢慢建构数学概念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个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而在小班这个集体里,又在这几个概念中植入了一些特殊因素,幼儿在日常的数学操作性学习中,教师使用不同的指导策略,从而取得不同的操作学习效果。
  教师要使用不同的指导策略,就要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学习特点,并认识幼儿的个体差异。那么,要准确无误的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学习特点,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 ,在集体活动中了解。教师通过组织和引导,一方面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与环境、材料有效互动,通过看、想、提问、操作获得各种数学操作经验,另一方面了解幼儿的数学发展水平,帮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如在集体活动《春游》中,我融入了点数5以内数、数物匹配以及按不同标准分类的内容,通过去“小超市”购买春游食品和分分、数数春游食品这两个环节进行。在第一环节中,我看到孩子们有的选购五种不同的食品放入标有数字5的购物袋中,有的选购三个相同的食品放入标有数字3的购物袋中,也有的选购的食品数量与购物袋上的数字不匹配这让我了解了幼儿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方面存在的差异。第二环节中,我启发幼儿将同样的食品找出来分别归放到不同的小筐里。。然后,我鼓励幼儿交流各自的分类经验,同时归纳不同的分类标准,提升幼儿的分类经验。
  其次,在区域活动、游戏中了解。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学习和体现自己能力与发展水平的的一种最自然的形式,也是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特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所以,在数学区域活动时,我没有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幼儿,而是根据幼儿的需求给幼儿创设各种情境性表演,让幼儿在表演中学会操作各种数学材料,并让幼儿学会自主探索。如让幼儿通过玩瓶盖练习“点数”,我创设让幼儿为瓶盖宝宝找朋友的情景,让幼儿学习为瓶盖找相对应的瓶子,以学习“对应”。幼儿在发现瓶子和瓶盖数目不一致时学习了“多、少”,在发现瓶子和瓶盖数目一致时学习了“一样多”。幼儿根据瓶子上的点子数在瓶子里放置塑料粒学习“按数取物”。就这样,幼儿通过操作材料,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了的发展水平。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我能十分清楚地观察到幼儿的活动状况,了解每个幼儿的数学操作发展水平。
  了解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学习特点,教师就要因材施教,运用不同的引导策略来正确引导幼儿。那么,根据小班幼儿的特殊性,教师该如何引导呢?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所以,根据幼儿的自身水平,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说到这,我们大体明白了该从哪方面着手,那具体到底该怎么正确引导小班幼儿呢?
  一、在游戏中学数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所以,在数学活动中,我也采用游戏的形式,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那么,在设计数学游戏的过程中,具体该注意什么,怎样的游戏方式才能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变得生动呢!
  首先,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对于小班幼儿,日常生活活动在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为此,根据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在加点环节,幼儿吃饼干的时候,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幼儿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同时因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我也常常把计算内容设计成具有情景性的趣味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操作性的知识;平常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动和好奇,学习分类、排序的常用方法是利用几何图形片、小棒等,让幼儿进行桌面操作。该活动设计有所创新,拓宽了操作材料的面,活动中创设了多种机会来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灵敏性和创造性。这对于促进幼儿的数学操作和能力都是极为有益的。
  其次,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那么,该怎样改善这种情况呢?记得有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对于小班幼儿,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也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首先,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 “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
  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
  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正确的,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排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总之,小班幼儿学习数学操作性教学活动也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的。在游戏和运动中学数学,让幼儿了解到了数学的有趣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培养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幼儿初步了解了数学,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知后,我开始注重引导幼儿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所以,在教育中引导探究式学习,让幼儿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这一教师的指导策略是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对小班幼儿的数学操作培养,幼儿其自身提升的环境和机会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教师要会抓住机会,用直观、形象的的方法引导并给与幼儿正确的数学操作学习,这才是以万变授不变的道理所在。
相关阅读
推荐
  • 大班幼儿学习6的组成(三)——快乐数学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组成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涵的一些简单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应该说是赋予幼儿一种获得新知识的智力上的潜在能力,对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今天上午听了闪闪的数学活动后更让我感受到,快乐数学正在引领孩子们走进数学的多彩殿堂。 1、 开放自主的探索: 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探索与教师的引导、整理、提炼是整个活动的重点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幼儿学习的成败。有时我们会因为注重学习的结果和正确性,而把幼儿自主地操作

  • 玩中学,学中玩——组织数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早在20世纪20年代,陈鹤琴先生就主张要对儿童进行游戏化教育,给 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获得完美游戏的生活。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借助游戏的情节,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各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学习数学,即数学教育游戏化。游戏教育,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形成初步的数概念。 一、数学活动情景化 有一定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游戏情节的安排来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就是游戏创设情景。情景的创设是以游戏为主线,一个主题贯穿整个数学活动,就是游戏创设情景。如活

  • 数学活动《勇闯迷宫》听课评析

    1月6日这一天,我聆听了陈老师的一个数学活动《勇闯迷宫》,这是她的这学期汇报课,今天是她的第一次执教,也是我们教研组的跟进式研课活动,本次的活动目标制定是:1.认识椭圆形,能从多种图形中分辨椭圆形。2.能够仔细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勇闯迷宫》利用常见的几何图形,让幼儿探索,发现其中的秘密,有益于保持孩子的好奇,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活动一开始的戏导入部分,老师出示两个用铁丝做成的椭圆形与圆形,初步感知不同感。今天老师请来了我的2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教师将2

  • 读《浅谈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后感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一文中指出:教师的语言应该体现探索性。在数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把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幼儿讲解,而是应该启发幼儿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 思考:好奇,好问,好摆弄是幼儿的天性,这种天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孩子对事物的好奇探索在于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在特定的环境中有探索行为产生,在作客时会有探索行为产生,甚至在回家的路上也可能发生探索行为。这什么会这样呢?对幼儿而言,探索就是玩,而玩幼儿的天性。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直接经验,通过摸、

  • 挖掘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的快乐

    《小猫去郊游》这是一个大班数学活动,是一个内容较传统(学习9的组成)的数学活动,如何给传统的数学学习注入新鲜的元素,如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何让幼儿在玩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并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这便成了我执教这个活动的重点。我执教了这个活动后,进行认真地反思,认为有几个较成功的地方: 一、游戏性 《新纲要》要求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我执教的数学活动《小猫去郊游》,整个活动都贯穿在小猫去郊游的游戏情节中,即小猫去郊游小猫分鱼小猫找朋友小猫购买学习用品。

  • 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

    我们幼儿园上个月正在进行数学优质课的评比,但是我却对数学教育一片迷茫。在观摩了其他教师的活动后我学到了一些,这次教科室里还发了这么一篇文章《幼儿数学教育的重点与指导》,我仔细地品读了一下,发现也有许多让我学习的地方。 像我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较多的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我似乎忽略了幼儿的日常生活,应该要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在组织活动时,一直强调幼儿用完整的话说,5只小鸡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对于小班的幼儿都不太会说;而文章中就提到了:宽容幼儿不正确的学习行为。 生活中,幼儿的走路学

  • 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大班)

    幼儿数学教育是幼儿教育内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时值幼儿升大班,开展系统的数学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但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除了组织集体学习和小组活动之外,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渗透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因此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面简单聊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试与大家一同分享和探讨。 第一招:点名法。 点名是我们

  • 游戏中锻炼——套圈

    班级的角色游戏近期增加了一个新的项目套圈,套圈的游戏幼儿以前也玩过,可以锻炼幼儿手臂的灵活性,但怎样可以一物多玩呢?一次在游戏中,孩子们排好队在轮流玩游戏并数着自己套中了几个,我想可不可以将10以内的加减放在套圈中呢?于是在瓶盖上贴好数字,这样孩子们游戏是兴趣更高了,小琪和雅琴他们来玩,小琪一次套中个3,又套中5,后来的圈圈就没有套中了,孩子们一起算算,他最终得了8分,轮到雅琴了,她套中了2次3分,后来又套中了4分,最后算出来她得了10分,最后,比一比谁是第一名,这样他们在游戏中加强了10以内加法的练习,

  • 无处不在的幼儿数学教育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的生活实践(衣、食、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