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15-07-14 07:10:12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由于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过“倍数和因数”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尝试让学生通过练习、小组交流等活动回忆起这部分内容。首先还是通过12个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来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并且明确倍数和因数是相对的,不能单独存在,在此基础上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根据除法算式来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进一步理解倍数的因数的概念。
接着,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并通过小组交流得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按着一定的顺序,想乘法算式,一对一对的找。通过练习,学生得出: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的本身,个数是有限的。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由于前面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方法,所以在这里没有再详细讲解,而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展讲的形式进行,最后同样得出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依次乘1,乘2,乘3……,通过练习巩固,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特点:一个数的倍数,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后通过2个小游戏来,巩固知识:1.找因数(倍数)朋友   2.破译密码。
上完这节课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的遗忘比较严重。虽然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过这个内容了,但在一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对这个知识很陌生,在适当进行了一些讲授后,部分学生开始有点印象了。我认为本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展讲,这样每一位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就不是完全陌生的,而且在小组交流时,可以充分发挥小组中优秀学生的作用,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差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当然,本课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一开始的教学教师“引”的比较多,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在一开始就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其次,教师“主导”的作用不够,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的突出。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学习。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3年小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五年级数学卷(含答案)

    馆陶县2013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卷 时间:80分钟 分值:100分 寄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尽心尽力,轻松面对,认真审题, 硕果 累累,相信是你拥抱成功! 一. 小小填空知识多,赶快来填一填吧!(20分) 1.零下12摄氏度记作:( ) 2. 和( )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1。 3.x的5倍加上15.8的和是30.8,求x,列方程是( )。 4.一块花布 米,用去 ,还剩( )米。 5. ,这道题在计算时运用了( )律。 6.0即不是( ),也不是( )。 7.物体所占( )的( )叫做物体的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我会填 1、一个正方形的棱长的和是60cm,它的表面积是( )cm2。一个长方体长5米,宽2米,高30分米,它的体积是( )米3. 2、同学们去植树,有490棵成活了,有10棵没成活,成活率是( )。 3、 ( )16=( )%。 4、甲、乙两数的和是80,乙数是20,乙数是甲数的( )%。 5、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小明身高约是120( ) 一杯牛奶的容积约是250( ) 一个火柴盒的体积约是8( ) 一个苹果占据的空间约为400( ) 6、在 、 、0.277、27.2%这四个数中,最大的

  • 我来设计活动型课堂教学预案——《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以文化历史为背景,鸡兔同笼问题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法、方程,初步构建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112页到115页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沟通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初步构建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了解数学思考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来解决鸡

  •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学过倍数和因数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尝试让学生通过练习、小组交流等活动回忆起这部分内容。首先还是通过12个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来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并且明确倍数和因数是相对的,不能单独存在,在此基础上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根据除法算式来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进一步理解倍数的因数的概念。 接着,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并通过小组交流得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按着一定的顺序,想乘法算式,一对一对的找。通过练习,学

  • 《圆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引言:《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同时对信息技术应树立的基本理念是: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还是信息技术的价值现,都要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来实现,要有利于学生

  •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表面积概念,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 正确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用具:纸盒、插图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有哪些特征? 板书:长方体6个面 2、出示长方体插图 (1)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2)说出长方体前面的面的长和宽是多少并

  • 质数与合数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也积累了好多的经验,自以为自己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并为之沾沾自喜,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故步自封。觉得自己在教学中只要是讲的透,学生学的明白,考了100分,我就觉得非常满足。但是近期在孙校长的带领下,我第一次的接触了学习共同体这个新名词,使我自己深刻领悟到我自己的教学方法太落后了,必须的改,而且还要改好。下面就是我在我们五年五班教学过程中的亲身体验: 标题: 质数与合数 情景:出示1---100以内的百

  • 五数教学质量分析表

    学生做题前不能仔细审题,搞不清楚题目要求;没有在草稿本上记录思考过程的好习惯,只在头脑中想一下就直接写答案;有部分学生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有所遗忘。 1.注意温故知新,勤复习。 2.交给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画重点词句的审题方法。 3.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在草稿本上记录思考的过程,想清楚、明白后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如:①30千克=( )吨 301000=0.03 ②画图解决第9题。 ③( )( )=45.6 第二题 1 20 第1题小数点的后面有15名学生认为就

  • 看一课研究之《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有感

    这节课是来自宁波的王老师分享的,首先听了吴正宪、刘延革主编的《发展儿童数学关键能力》一书的发展儿童空间能力之操作与思考,结合了当代小学生年龄特征应如何传授知识,对于知识要用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讲授,对于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给我印象深刻,深刻的原因是:在一次能力测试时,让写成三角形面积的教学设计以及再展示两种不同于课本的方法推导出面积公式,对于教学设计很简单,因为课本上的方法都很熟悉,但是再展示不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