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如何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更新时间:2018-08-30 15:37:59

《如何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微格研练,现在对微格研练有了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微格研练就像一块镜子,让我们不断地对照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从而不断地反思:练习课由于经常是复习先前教过得一些内容,所以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上起来比较枯燥。但是练习课其实也是对先前知识一个系统的整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练习课的教学对小朋友能力方面来说也是一个提升,而并不是简单地对之前内容的重复。
在数学书97页的复习这一课中,有一张加法表,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找到20以内,和是十几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规律,并用找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练习。在第一个班的教学时,我首先出示了加法表,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课堂上反映出学生在表述方面是有所欠缺的,特别是语言上还不够准确和完整。所以在小结时,我分别从三方面讲述了观察到的规律,一边指着图,一边进行讲述,第一个数都是9,第二个数从2到9,依次变大,加法算式的得数也因此越来越大。随后引导学生用此规律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算式。在算式填完之后,让学生分别从横着和斜着继续对加法表进行观察,学生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时,还是需要老师加以引导,让自己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接下来的第3题,是针对这张表格而进行的:把得数是11、12、13的加法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其实这个题目也就是让学生在斜着观察这张表格基础上而进行的,也就是通过发现的规律来把得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进行整理。学生看着表格分别把得数是11、12、13的加法算式一组一组地说了出来。但是在接下来的第4题时,部分孩子却遇到了困难,绞尽脑汁不知该如何填写,速度慢,准确率低,我随即提醒孩子,可以运用数之间的规律来进行填写,这样速度快,而且准确率也高,但是似乎用处也不大,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这部分练习,反而成为这节课的一个难点。
反思这一堂课,有几个地方,设想的不是特别周到,所以导致了接下来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第一,在竖着观察算式时,与其让学生不着边际的乱说之后,教师再进行引导,再进行总结,还不如事先先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形式的表格,我们是第一次接触吗?我们该怎么进行观察呢?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引导,学生会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其实在数学书71页,我们已经整理过10以内的加法,当时对于如何观察,也进行了引导,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了解观察的方法,从而也建立起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学生再出现困难,老师适时进行引导。这样的教学,也有利于接下来更好地横着、斜着观察。
第二,这一部分的观察可以说占据了一半的课堂时间,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有所变化,一味地先独立观察后集体交流,让学生感觉较为枯燥,如在竖着找规律时,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观察,然后集体交流;而横着观察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观察后,先同桌交流,然后集体交流;而斜着观察,则可以采用先找一找这些算式,可以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因为斜着这些算式不太容易看,所以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进行板书,让学生接下来更便于观察,为接下来第4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针对学生写出得数相同的算式这一困难之处,所以在斜着看这一部分找规律时,进行这样的教学:(1)读一读:9+2   8+3   7+4   6+5   5+6 
4+7   3+8   2+9。(2)说说你有发现了什么规律?(第一个数依次变小,第二个数依次变大,而得数相同)(3)这些算式它们的得数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一个数变大,一个数在变小,结果没有变)(4)小结:对啊!为了要使这些算式的结果相同,所以一个数要变大,一个数要变小,才能使它们的结果都相同。(5)教师把8+3   7+4   6+5   5+6   4+7   3+8   2+9这些算式擦去,你能用这种规律,根据第一个算式9+2,写出其他的一些结果是11的算式吗?(6)学生试着说一说。(7)给出一个算式:9+3,你能根据这个算式,说出其他和它答案相同的算式吗?(8)完成之后,我们还需要检查一下每个算式的答案是否一样,以此来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第四,在做第4题时,虽然是连着上一题的,但是也要让学生学会理解题意,教学时可以这样安排:(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观察并说一说每组中左右两边算式的关系。(两个算式的得数都是一样的。)(3)试着写一写。这里在写得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也可以自由写,但是要保证得数相同。(4)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堂课上注重了以上四个方面,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变,学生通过回忆,找到了观察的方法,思考也更有条理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难点,更注重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来找到规律,最终成功地解决的数学中的问题。“学生的问题,要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3年一年级数学下学期九、十单元试卷(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第九十单元试题 一、填空。 1.5个( )和( )个一组成56。 42里面的2在( )位上,表示2个( ); 4在( )位上,,表示4个( ). 2. 100里面有( )个一,有( )个十; 与69相 邻(xiāng ln)的两个数是( )和( )。 45 60 100 3. 按规律填数: 4.3元=( )角 25角=( )元( )角 5. 在下面的 里填、 或 = 。 46 64 37 + 25 52 3元9角 4元 100-40 60 4 + 38 78 8 - 3 80-30 二、连一连。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总复习检测试题

    一、我会填空。 (1) 85读作( ); 六十七写作( )。 (2) 10个一是( ); 4个十是( ); 10个十是( ) (3)70里有( )个十; 70里有( )个一。 (4) 5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8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5)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9,这个数是( )。 (6)在 里填上><或=。 25+9 35 92+8 100 64-4 68 28+4 24 34 -10 15 42 -9 34 46 -8 39 54+6 70 (7) 买一个足球需要90元,

  • 小学语文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口算。 6+60= 24+4= 77-7= 72-2= 32-4= 3+50= 80+8= 2+30= 60-50= 86-8= 70-60= 60+4= 40+50= 91+9= 60-60= 34+5= 80+9= 70-6= 90+7= 4+70= 二、填空。 1.64里面的6在( )位上,表示( )个( )。 2.5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47的7在( )位上,表示( )个( )。 4.4个十和4个一是( )。 5.和59相邻的数是( )和( )。 6.比71小,比68大的数是(

  • 一年级下册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

    【片段】(出示三只羊采花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美羊羊采了9朵花,喜羊羊采了24朵花,懒羊羊采了6朵花。 师:你能提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教师相机板书。 师:24+6你会算吗?同桌间说说。 生:先算4+6=10,再算20+10=30。 (动画出示4根小棒和6根小棒移到一起捆成一捆。) 师:先算4+6=10,再算20+10=30。边说边板书。生齐读一遍。 出示5+45、67+3,指名说说怎么算的。 师:那24+9怎么算呢?先借小棒来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 师:先摆24根,再摆9

  • 《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了上好本节课,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我将本课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小朋友们喜欢运动会吗?大家都喜欢什么样的运动项目?学生自由发言。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因为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所以,我又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计算(1)需要些多少个号码?

  • 课前吸引学生注意力(听课有感)

    今天非常荣幸听了三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分别是:张晓燕老师的一年级《左、右》,盛丹燕老师的二年级《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蒋李烨老师的六年级《一个数除以分数》。其中,一年级、二年级的课都是我上过的,因此我的收获还是很多的。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 新课改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新教师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自己看成课堂的主人公。都是以我们自己为中心,一直想着我们想要给学生哪些知识,教授给学生哪些本领,而不曾想过学生想要什么。而这些优秀教师明显做的比我们不知道好多少倍!不管是低年级

  • 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六课教学反思

    该节课是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第六课。在此节课之前,孩子们已经学习了比较要统一起点才能保证比较的公平的比较的规则,也已经体验了用手来测量、用各种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的多种测量的方法,还在平时的学习中感受到了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这个时候,一个更加简便和更加准确的测量工具的出现便是相当顺其自然的,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的。这节课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是考虑先让孩子们自己体会带格子的纸带产生的必要性和是如何产生的,再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带有格子的纸带体会测量工具产生的工程和收获成就感,最后用自己做好的纸带实践进行测量

  • 黄老师《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听课随感

    听了黄老师上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一课后,在学生思维训练这方面有些环节我觉得是很值得我学习的,比如:在找出的2、3的公倍数后,教师并没有对6、12、18、24等这些公倍数之间,其实都是最小公倍数6的倍数,这一点并没有具体说,我觉得这样处理很好,但是个别孩子在这里已经有一点悟出来了,所以在后面探索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时,学生在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也呈现出了很多的方法,特别赞赏的是有一个孩子,能够根据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关系来很快地找出其他的公倍数有哪些,通过这个孩子方法的介绍,让很多孩子认可了这种方法

  • 北师大版《认识图形》教学片段设计与反思

    《认识图形》教学片段 认一认:出示主题图(两个小朋友在搭积木) 提问:小朋友看,这些积木的图形你们认识吗?(单独出示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 生: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 摸一摸:出示长方体教具 谈话:你想来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盒子吗? 画一画:摸完之后,能不能想想办法把你摸到的图形给请到纸上? 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板演学生画的图片,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画的是长方体的哪个面? 教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