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学校安排我们一行10人到郑州轻院附中听课。周六淅淅沥沥下了一天小雨,今天好像特别眷顾我们,一大早就露出了笑脸。 7点钟,我们准时从学校出发。8:30准时到达目的地。刚坐下,就开始上课了。今天我们听的是浙江金华俞正强带给我们的《用字母表示数》。俞老师尊重孩子的已有知识水平,承认孩子不是一张白纸。整节课没有课件的衬托,没有课堂检测,没有自学。一节课在师生的笑声中轻松度过,学生的掌握情况很好。细细想来,这节课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利用寒假作业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并响应双减呢?为此,我决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巧用错题集,同时布置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作业。通过作业引导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数学素养,锻炼学生关注生活中数学的能力。 双减政策可谓利国利民,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这个寒期是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假期。作为学生,心中必然无限向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积极影响
小学数学是孩子们一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数学内容相对是比较枯燥的,抽象的。我们应如何把这些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生动的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的展现在课堂中,让孩子们觉得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走进生活。如: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让学生跟着家长去超市搜集各种水果、蔬菜的价格,并提
总有家长问:老师,孩子的应用题总是做错,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帮他? 刚开始我总是零散的回答着,哪位家长问,便直接回复了。可是渐渐地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我思考着怎么办。利用零散时间我整理了一下,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 应用题总是做错,究其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 一、教师课堂讲解方法不够清晰有效; 二、学生识字量不大,不认识应用题的汉字,导致题意不理解; 三、学生文字理解能力弱,不理解题目表达的为意思; 四、学生对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生态尽管是一种后现代的课堂观,但它的思想却是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并不相悖,而且在我们平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在进行着力的打造。如:教师的行为不再是霸权与控制,应该是扮演各种不同的生态角色;学生的行为不再是从众与退缩,而是学习、发展、自我教育的主体;学生间的竞争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学习;消除危险的花盆效应,增强数学课堂生态中个体与群体的实践与创造性;改革数学课堂生态的空间环境,突出课堂
今天上课前一直在想要不要继续新课,孩子们似乎赶的有些快了。昨天作业中的在数线上标数字的题做的不是太好,今天讲一下错题还有昨天的课后练习。 课前我把数线先画好,把错误的标上去,问:这样标对吗?有孩子说不对,又问这样标的原因是什么?既然标了就是有自己的想法。有孩子举手说是不清楚每一格是多少。是的,这道题中一格是0.01,下一道题一格是0.1。一格是多少与线的长短没有关系,在这道题中0.1是一小格,在另一道题中0.1就是一大
暑假期间我关注了关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内容。一次偶然我搜到了中国公开课网站看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志尚教授的《数学大观》公开课,这个课题当时深深的吸引了我。他面对的是文科生,上课开始他就强调了让同学们爱数学,不要排斥数学,有可能现在你还爱不上数学,但是数学一直在爱我们,因为数学的威力和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想现在的大学生还在强调数学的学习兴趣,可见在基础教育中对数学兴趣的缺失,
这一章我分为四节来读,按照文本的顺序。 第一节怎样理解几何直观。我理解的直观就是直接的观察,加上几何两个字就是数学中的直观,要借助几何图形来认识。但有很多关于几何直观的论述,他们的共同点表明几何直观都不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直观,而是理性认识的升华。通过三个层次的几何直观的实例,我发现这三种层次的不同深度,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程度有所不同。 第二节中几何直观与数形结合部分我的感受最深。因为在上高中的时候
双语一词的英文是bilingual,即两种语言的意思。对于双语的概念,许多教育学家都给出了精辟的界定,其中当属《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对双语英文一词的释义最为权威,其释义为:一个能够使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能力通常大于第二语言或外语。 根据对双语的界定,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标准:(1)必须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2)以培养双语者为目的
这学期我们数学组共同读了《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这本书,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感觉晦涩难懂,数学思想方法,嗯。。。就是那些数形结合、集合、极限之类的吗?真的想想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难道不能读点教学案例这样的书吗,看着也有意思。怀着试探的心情,我打开了这本书。坚持看了两天,读着越来越有意思。这个有意思并不是作,越看越觉得数学是教人学聪明的学科,能让人有智慧。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找
数学课程中的问题,每一个都应具有价值的,我们的任务是着力挖掘并充分发挥问题的价值,而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只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对于问题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往往被人忽视,对于问题背景的研究,主要探索两个要素,包括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要达到的目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一定是与其它一些问题有某种联系,问题间形成一组问题链。 20世纪以来,众多数学家致力于研究数学问题解决,其中
数学知识不像语文知识那样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而低年级的认数教学特别重要,由于刚入学的孩子基础不一,学情参差不齐。若对这部分知识掌握不好,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认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认数效率。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认数习惯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快,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所在的学校是城乡结
杜明静,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自带一定厚度20厘米的纸片若干 活动目的:本活动是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尝试,猜想等思维活动和展开的活动,从而有利于发展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过程: 一 制作长方体 师:(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用一张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的无盖长方体体积最大? 生:学生思考,有的学生一脸迷惑。 师:拿出一个制作好的无盖长方体作为例子,用剪刀剪开,看看它的展开图。 生:学
杜明静,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自带一定厚度20厘米的纸片若干 活动目的:本活动是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尝试,猜想等思维活动和展开的活动,从而有利于发展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过程: 一 制作长方体 师:(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用一张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的无盖长方体体积最大? 生:学生思考,有的学生一脸迷惑。 师:拿出一个制作好的无盖长方体作为例子,用剪刀剪开,看看它的展开图。 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