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
二年级音乐教学反思:大风车

二年级音乐教学反思:大风车

更新时间:2014-07-22 09:19:54

《二年级音乐教学反思:大风车》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 站在课程实施的角度谈本课的三个基础。

1)扎根音乐本位

本课教学能紧紧围绕目标,以《大风车》这首儿童音乐作品为学习载体,开展了节奏、歌唱、表演三大环节的教与学的活动。教学中教师能抓住教材的难重点,开展生动有效的,体现音乐性的教学活动。比如在附点节奏部分,能抓住作品中三个不同的附点节奏,开展循序渐进的学习。节奏一:4/4 ×0 ×0 ×0 ×× | ×× ×× ×- |对这条节奏让学生复习休止符,掌握与巩固八分休止的停顿。节奏二:4/4 × × × × × × | ×. × × - |教师做了以下一个对比,使从简单的XX XX 过渡到了× × ×的节奏性,学生了解了该节奏的变化过程,掌握节奏二。

×× ×× ×× ××| ×. × × - | (附点)

× × × × × ×| ×. × × - |

节奏三:4/4× × × ×× ×| × × × × × |是对以上节奏教学的测评巩固,检验了学生掌握程度,这样的教学能紧紧抓住知识点,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节奏知识。 在第二部分的歌唱教学中,重难点是歌词记忆和音准。教师将学唱进行分段,用动作带歌词,分形式齐唱和领唱,使练习巩固的过程不是那么枯燥,每一遍练习都对歌唱提出要求,使学生的声音不断调整的最佳状态。如5.3 2- |这句老师提醒学生把气顶上去,唱好5这个音。56 53 2- | 12 61 2-|这一句老师用划旋律线的方式一条高,一条低使学生掌握旋律走向。在歌曲的最后一小节歌唱中有一个小小难点。教师用击掌的方式辅助了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使学生不易混淆。在最后表演拓展环节中,教师结合其身势、歌词、舞蹈进一步丰富作品表现,对本课学习内容巩固与提升,立体呈现学习内容。整堂课都突出了音乐本位,是一堂乐基扎实,内容丰满的音乐课。



2)渗透学科德育

卢梭的《大教学论》中提到,不具有德育目的的教学不能称为教育。在课前,教师用一个视频“帮助盲人爷爷听春天的声音”来导出学习主题“大风车”

,并创设出了一个学习情境:学唱好《大风车》一歌,参加大风车栏目组去社区慰问老人的演出。于是这又是一堂充满德育思想的音乐课。课前的讨论和课上的实践,都使孩子们深深意识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得到高尚道德情怀的熏陶感染,提高了整堂课的立意。



3)再现生本教育

现在最热的教育关键词是“生本”,那么生本的音乐课又应该是怎样的。通常我们认为生本的最大特点是小组合作,也常用是否有小组合作、学生自学作为评价课堂生本的标尺。在《大风车》一课中体现的生本关键是“分层发展”。每个孩子的音乐素养迥异,课堂上怎样发展好每一个孩子,是生本的核心。课前组织有音乐特长的孩子进行钢琴、声乐表演,展示她们的风采。没有展示的孩子培养她们的聆听和欣赏习惯,激励其学习音乐的兴趣。课中,有孩子领唱、舞蹈表演,并且注重发挥这些小老师的辐射带动作用,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讨论、尝试中。课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成功的表演,那些是相对薄弱的孩子,生本允许失败,在或成功或失败中感受与体验,让孩子意识到差距。成功或失败的音乐体验能给他们多一分鼓励和机会,让他们对学习多一点认真和思考。课后,这些孩子还能有新的发展。小组长会带领其他孩子将学习内容排练好,参加社区表演。教育不能为了教而编个谎言请孩子入瓮,上完课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个美丽的谎言,那是负教育。将音乐学习的情境延伸到学校生活情境中,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用真实情境来替代教学情境的虚拟,使学习从虚至实,让孩子品尝到音乐学习的意义,用音乐的美好带给自己和他人快乐。



四、站在儿童的角度谈教学中的两大特点

1)情境创设贯彻始终。有效教学因该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开展教学,满足于学生的需求而构建不同的学习活动。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缺乏持续的注意力,所以教师更需要不动启动学习任务,使学生保持住良好的注意力和具备学习动机。所以课以一个完整的情境有效地关注并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也不断驱使引导着孩子走向更深更难的学习活动中。

2)音乐游戏直观有趣。抽象的音乐概念如何变得生动有趣,让二年级学生所理解。教师需要从儿童思维角度去设计与探索教学的新形式。于是课中孩子们表演节奏谱的游戏让每一个听课老师印象深刻。孩子们通过扮演小音符,高大的孩子是四分音符唱一拍,矮小的孩子是八分音符唱半拍,伸手握拳代表小附点等等。孩子在游戏中不断变化着左右位置,节奏意识也不断增强,节奏越大越准,更关键的是小小的游戏让孩子无需过多的语言变理解了附点节奏时值的变化。课后有老师共同探讨该游戏科学性的问题。笔者认真,游戏教学首先是尊重小学生的本性,也仅适合对一些较简易的知识以游戏形式具化,如果能相对将一些高深知识也通过一些游戏活动变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这也该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教育形式。



五、站在教学无完美的角度谈待改进的两个细节

1)背唱为什么就那么难。从一堂40分钟课的目标来谈,最根本的教学成效应该是大多数的学生能背唱歌曲。作为一堂展示课因该给予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个别孩子不能背唱,尽可能全部达到要求。而本课教学对该难点也作了设计,策略之一是用动作辅助带动歌词记忆,策略二是重点记忆第二段,音乐第一段由学生领唱。笔者发现,孩子做动唱的时候歌词是记住了,可是声音受到了影响。而请学生不做动作专注声音时,歌词却背不出了。所以动作的目的是记忆歌词,在动作设计时一定要精简,甚至只是几个关键词上设计简易的动作辅助记忆,这样孩子专注歌唱时不会被动作所牵绊,动作是歌词的脚手架,歌唱才是根本,多形式的背唱巩固练习才是关键,不能主次颠倒,影响了教学的最根本的。

2)表演为什么就放不开。课的最后孩子要面向所有老师,以演员的角色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可这一次感觉并不理想没有前面几次面对黑板表演来的好,很多孩子紧张的唱不出了,通俗的话是表演时放不开,不能大胆自信。要改变这一情况,老师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什么孩子一开始没有唱好是因为老师在台前放音乐,乐曲前奏较短,开始歌唱时老师没有到位指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音乐播放定时或是请个小小音响师放音乐即可,老师大可不必忙的上窜下跑的,越关键的时候越要不慌不乱,引导好学生的状态。还有表演的空间也是一个客观问题。教室空间小,听课老师就坐在孩子后面,转过去表演时就是面对着听课老师,而且是零距离。这样的距离使孩子产生紧张,不敢唱,忘记唱也是正常。所以如何组织表演时的位置需要老师做调整,使表演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距离中。

一堂课好课凝聚着很多好的教学理念,也体现着执教老师对教材和课程的独到解读。同样,一堂课有亮点的同时也有着一些细节的不足。回顾、总结、思考,使教学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突破。希望一堂好课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发展,也带给执教老师和听课老师对教育的再一次深度思考。
相关阅读
推荐
  • 利用生活化的音乐语言,让学生理解音乐

    音乐是人类通用的语言,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似乎是难以捉摸的。所以我们要运用一些生活化的音乐语言,让学生理解音乐,从而喜爱音乐。 例如,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乐曲《动物狂欢节》,本来是作曲家一时兴起改编他人的部分作品而创作的,带有比较浓重的讽刺意味,所以在作曲家死后乐曲才流传开来,而今却成了孩子们音乐启蒙的绝佳之作。在雄壮的进行曲中,狮王威风凛凛地出现,接着是公鸡、母鸡的咯咯叫,乌龟艰难的爬行,袋鼠精灵的蹦跳,大象笨重的行走,天鹅高雅的浮游只要稍作提示,孩子们就能跟着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欢快地舞蹈,仿佛

  • 教会孩子学习歌曲的技巧,使学生有能力有信心自主学习

    在一年多的研究活动中,我们课题组成员不断进行尝试与探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我校学生的生源,摸清班底,在实验班中开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教学。教师立足课堂,不断尝试探索,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布置前置性作业,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点的把握能力。 预习对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我们音乐由于实行的是教材循环使用,学生不能把教材带回家,所以我采用了这样的办法:在这节课的最后几分钟让学生预习下节课要上

  • 三十年之记忆中的音乐课

    我天生喜爱唱歌,上小学时,插队女青年的班主任兼上音乐课,常常让我当众表演唱歌。那时全校只有两架风琴,高年级一架,低年级一架,一到音乐课,班级里的男生就抢着到上一个班级去抬风琴。上课也没有教材,老师想起来唱什么歌就教什么歌,老师唱一句我们学一句。我还记得有一回老师想教我们唱《乡间的小路》,可是她只会弹琴却不会唱旋律,结果把我叫上去了,她弹我唱,我唱一句小朋友跟一句,就这样上了一堂音乐课。 我的初中和高中时光已经停留在一片片钢筋水泥的建筑物里,没有泥泞,没有杂草,也没有满操场星星点点的雪花膏瓶底。遇到的都是一

  • 四年级课堂记录:小小的策略来对付一些顽皮的孩子

    电子琴声音美妙,丰富的音色也很让人喜欢。但电子琴的学习实际上是件很枯燥的事,不少孩子虽然有能力完成学习,但是由于兴趣不在这里,所以喜欢在课堂上捣蛋。教师除了要多想方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外,还要想一些小小的策略来对付一些顽皮的孩子。这里有一对四年级的活宝,看我是用怎样的方式来对付他们的。 小溪是四年级的一名学生,上课喜欢呱呱大叫,乱插嘴,他的同桌小刘也是个很顽皮的学生,两个人经常一搭一档唱双簧,真让人哭笑不得!一开始我总批评他们,后来发现不管用,批评完了一转眼又是老样子。我琢磨着怎样才能对

  • 悦纳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音乐

    悦纳教学的策略表现在采用建构式六模块教学法,即:优化情境;自主质疑;指导合作;交流展示;适时引导;悦纳提升。结合该策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笔者联系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提出以下两个观点: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 悦纳教学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境界,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去学习,自由愉悦地成长,在学习中不断去吸纳,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社会。作家秦文君说:学习应是带领人走向丰富、体面、明朗、幸福的,那是美丽灿烂的进程。课堂体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学生学习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后

  • 一年级音乐教学案例《小猴子》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很风趣的儿童歌曲,歌曲表现了小动物伶俐可爱的形象。歌曲中小间奏的运用更加生动地表现了小猴子活泼可爱又淘气的形象。教唱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内心节拍感,以便准确地空出小间奏的时值,另外还应防止学生将吃了七八个与翻呀翻跟斗两处的旋律相混淆。 教学目标 1.听赏、演唱及多种音乐活动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进而对描写森林和动物的音乐产生兴趣。 2.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3.能初步感受弱起拍,并在合适的地方加上一个节奏。 教学重点 1.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初步听赏弱起拍,并在

  • 读《怎样教孩子学音乐》有感

    今年暑假,通过拜读《怎样教孩子学音乐》,让我有幸从新认识这位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音乐家李重光教授,让我走进他的艺术人生,学习他的教育成果,领悟他博大的音乐修养和不断追求真理的教育精神。 李重光少年坎坷的求学经历,积累了宝贵的自学经验,为他的儿童音乐教育研究奠定了基础。李教授认为教孩子学音乐,是一个十分复杂、深刻而重大的课题。许多专家在研究,得到了一定的成就,然而还有很多的实际问题并没得到解决。因此,李教

  • 低年级音乐教学创编环节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的案例分析

    郑雅楠 ]摘要:《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教学创编环节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查阅、梳理、总结和拓展,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基于低年级的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音乐教学方式,从授课的难易程度、课堂的氛围、学生的反应以及授课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音乐教学创编环节中的作

  • 读音乐课程标准有感——核心素养下的音乐创编

    新年伊始,伴随着2019年的钟声,对于笔者的个人业务专业学习也进一步拉开帷幕。为了更好的完成下一步歌曲创编计划,结合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利用假期笔者再次仔细的研读了新课程标准。针对本次课题歌曲创编主题,笔者来简单谈谈研读新课程标准后对于创编模块的要求与感悟,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下学期的研究活动。 近年来,不管哪个学科,我们听到的同时谈到的最多当属核心素养这个词。当然,对于音乐学科之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