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抓住“创作背景”学习古诗——读《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有感

抓住“创作背景”学习古诗——读《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有感

更新时间:2018-11-11 09:32:24

《抓住“创作背景”学习古诗——读《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最初想读这本书,是被书皮上的“浅浅”二字所吸引。我想语文教学涵盖的内容太广泛,需要让学生学习了解的内容涉及也是非常繁杂的,那么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并且让学生真正的学会点什么,学有所获,真是太不容易了。让我感觉到语文教学一直没有一个突破的好方法,如何“浅浅”地教,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
读了几个课例之后才知道,肖培东老师所谓“语文教学的浅”是充分运用了文本的资料,文字本身就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资源,每篇都能提练出一个主要问题,牵引着学生的读和悟,真正的走进文本,回归文本,用心发现最能贯穿全文的问题,引领学生去读。正如钱梦龙老师的评价:这种“浅”深入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正如我们所说的“绚烂至极而归于平淡”,这时的平淡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平淡,而是绚烂之后向平淡的回归,是绚烂的高级形态。
现代文教学如此,那么牵动古诗教学的主线是什么呢?应该也可以寻到一个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古诗的中心内容。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每一位诗人都有他的故事,每一首古诗的创作都有他特定的背景,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下的有感而发,才成就了我们千古传诵的美文。由于年代久远,仅从字面上很难感受到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悲喜。我认为,细致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教学《观沧海》时,我在学生读诗后,出示了详细的创作背景:作者曹操,他一生南征北战历经艰辛,其中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但他从不消极,总是积极进取,把统一中国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统一天下了。乌桓是东北方的大患,《观沧海》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的。大战前夕,身为主帅的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波涛涌起的大海,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了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情感体会。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我让学生读创作背景后再读诗歌,学生的感情立刻饱满了,语调激昂了。真的能听到那种豪放,感情基调就通过朗读自然体现出来了。特别是读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孩子们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那么抒发情感的句子读一读就知道了。抒发了什么情感,再读背景和诗歌,两者结合起来探究就能得出:统一中国的远大抱负和豪情壮志。通过背景的了解,学生对诗歌中作者抒发的情感能深刻具体的感知,远远超过老师单纯的讲解和分析。
叙事了解。本首诗的叙事部分是哪一句?学生细读背景再读诗歌,叙事句一目了然:“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不需要一字一句的去翻译,就能说出诗句的大意:登上碣石山,来观看大海。即明确了地点,又明确了事件。通过细读背景,让学生比较轻松地了解了叙事内容,比看诗句的字面翻译要清楚得多。
写景赏析。登上碣石山,看到了什么?学生读创作背景,结合诗歌内容,识别出写景的句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自然就把写景句和抒情句分开,不会混淆。不需要经过翻译诗歌,不需要根据意思判断筛选,而且学生把握非常准确,不需要老师反复强调。
虚实结合。至于虚写和实写的认识,我同样让学生读写作背景去学习。那么看到的和想到的能分开吗?在熟悉写作背景的情况下再读诗歌,实写和虚写也不是一个难点了。
对于古诗的学习,在熟读创作背景的前提下,叙事、写景、抒情及写法,每一方面的内容学生都能理解,真正成为他学会知识的一部分。所以,我认为在古诗的教学中,创作背景不能只是让学生读一遍,简单的了解一下,而是要细细读,慢慢品,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关阅读
推荐
  • 校本课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课 我给妈妈洗脚

    第一课 我给妈妈洗脚 我叫田云峰,妈妈是农民,天天忙着农活,忙着家务,很 辛苦的。给妈妈洗洗脚,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我做得不够好。你们的妈妈是做什么的,她们一定很辛苦吧,你给妈妈洗过脚吗?请你搜集一些关于你给妈妈爸爸或他人给爸爸妈妈洗脚的事儿,准备课上交流。 吃完晚饭,妈妈收拾好碗筷,坐在炕沿织毛衣。这时电视里播放一则广告:一个小孩给妈妈端洗脚水的画面。妈妈看见了,一个劲儿地夸着这个懂事的孩子。我看到了这个画面,也听到了妈妈的夸赞声。我 心里酸溜溜的,我今年已经十一岁了,却从来没有给妈妈端过洗脚水,

  • 多媒体让抽象变形象

    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张洁白的画布。瞧,一群小画家走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么没有青蛙?他正在睡觉呢?这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描述的画面。 杨老师把这节课把侧重点放在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动物爪(蹄)的形状。出示图片后,老师首先以问题: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呢?把学生带入了课文,在交流后又出示了句式:雪地里的小画家有 、 、 和 。固定的句式帮助一年级孩子更好的把话说完整了,为后面的理解课文作好的铺垫。有了这个基础,杨老师又让学生想想他们画了什么呢?这个内容对于我们来说

  • 营造氛围,激发写作之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这一理念的启发下,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记得有一次作文,要求一次比赛。于是,在作文课之前,我班就组织了一次拔河比赛,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邀请体育老师作裁判,并组织其他班的学生来观战。就这样,一场激烈的比赛拉来了序幕。由于学生自己就是主角,所以感受尤为真切,激战的过程更是体验深刻。之后,我还将当时激动人心的一幕拍成照片,在第二天的作文课上展示。而此时此刻的学生,看到自己上了镜,乐开了花

  • 把生活中的快乐带入课堂

    相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时常会看到,孩子们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会乐此不疲,哪怕是玩上几个小时,他们还是兴趣盎然。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时间里,却总有几位同学不那么专心。不能给他们带来像课余生活那么多的快乐,所以他们会不感兴趣了。如果让学生说说快乐的事情,他们大多会说到课余的生活、游戏。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也能充满真实和快乐?我认为可以收集课余生活中的片段,把他们带入语文学习过程,把这些收集的资料和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新课

  • 语文教学需要语言知识

    语文新课必在实践中有点去知识化倾向,或是语言淡化知识。看了先生语言学家刘大为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与语文教学》,发现语文教学绝对不能弱化语言知识的教学,吸取教训绝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刘大为先生说,语文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知识,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母语使用者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而必须具备的、对母语的科学认识。言下之意,我们可以理解为,要提高语言能力,发展语文素养,必须掌握语言知识。 刘先生又说,元语言能力只能在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借助语言知识才能实现对母语自身的认识和研究,语言知

  • 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写作

    学生愁写作,教师愁修改,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共识。学生愁写作,愁的是写什么,怎样写。教师愁修改,愁的是如何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 每次的作文修改,教师都要煞费苦心一番。眉批、总批写的头头是道;优点、缺点说的恰如其分。既怕伤了学生的自尊,又怕没有起到指导的作用。而面对教师的一番苦心,换来的是学生的不闻不问,他们捧着作文本,往往关心的是什么等第(多少分),而并不是静下心来阅读老师的点评,思考自己的习作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冷漠导致了教师的修改流于了形势,成了为应付学校领导的检查而做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教师一

  •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彰显语文教学人本特色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 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 ,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阅读要有独立的见解,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结论不是老师直接给的,也不是拘于教科书中的现成答案,而是经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而得出来的,是学生个体对阅读材料的独立的认识和见解,这种认识和见解凸显语文教学人本特色。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鼓励学生阅读勤于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是语文教师所想和所需要的,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圣人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即能说明:在阅读过程中要鼓励学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教师小结:朗读决定一堂课的成败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着上略读课文,说是尝试,确切的说是仅此一课,别无选择。上就上吧!打开书本,反反复复读文本,不下十遍,一片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这是小学二年级下册最后一篇课文《阿德的梦》,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阿德所梦见的一些未来世界中发生的趣事,里面包含着很多的科普知识,就是这些科普知识,让我茫然无措。介绍的多了,我怕上的像品社课,没有语文味;不讲,这篇课文就缺少了最大的乐趣,孩子会觉得没劲在讲与不讲之间,我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要讲,就是尽量少牵涉到。 也许是我把关注点过多地放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上(因为让

  • 语文教学联谊活动听课感受记录

    今天去全小参加了我校与全小的语文教学联谊活动,第一环节是两个课例展示,是全小经验教师夏小蕙老师的二上《浅水洼里的小鱼》和实小新手教师蔡美亚老师的六上《圆明园的毁灭》,两堂课都非常精彩,给我们听课教师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现将自己的零星感受记录如下: 1.媒体创设,推动理解。 两堂课都恰到好处地利用了媒体,使感受更具体化、真实化。如:夏老师在开课伊始,便让孩子观看了在大海中自由自在生活的鱼群,初步让孩子们感受到鱼儿在海中的自如与幸福,这为后文鱼儿离开了海水便无法生存的理解起铺垫作用;第二处,夏老师让学生通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