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实施中的反思—学跳绳》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晨间锻炼时间到了,我和孩子们来到户外场地上,今天是我接这个班的孩子们第一次玩跳绳。孩子们来到场地后每人选了绳子开始玩了起来,但我发现会跳绳的孩子屈指可数。我就仔细观察,发现孩子们跳绳时不是绳到了脚边还没起跳,就是绳还没到脚边就先起跳了。这是因为幼儿没有掌握跳绳时的节奏。因为跳绳不但需要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配合,还需要良好的节奏感。于是,我就招呼孩子们过来对他们进行指导,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掌握跳绳的要领,我进行了示范。可是,大多数幼儿学跳了几下觉得太难了,不练了。我看到后极力地鼓励他们,但都无济于事,他们对练习跳绳没有一点自信。都跟我嚷嚷:“老师太难了,我不想学了!”跳绳是一项比较剧烈的全身性活动,摇绳练臂力,跳绳练腿劲,快摇练速度,多跳练耐力。孩子手脚协调配合,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协调性。我转眼一想,我何不将跳绳的要领分步进行指导孩子练习,这样孩子们会更容易掌握,于是我招呼孩子们来到我身边先学习徒手听节奏跳。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跳,然后让幼儿随着节奏跳。在学习按节奏模仿跳绳动作。幼儿仍空着双手,按照在第一步训练中已熟悉的节奏,双臂和双脚模仿跳绳的动作。然后再单手拿绳(握住跳绳的两头),按正常的节奏模仿跳绳动作。左、右手交替拿绳,要求绳落地时双脚跳动。最后双手拿绳实际练习。分解了幼儿学跳绳的难度,强化了跳绳时的节奏感,幼儿学习跳绳就容易多了。晨间锻炼结束时好多孩子们都能跳上几个,厉害的还跳了十多个呢!
因此,我认为,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指导策略是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