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程序

《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程序

更新时间:2020-12-11 15:59:32

《《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程序》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因为是代表海南省特级教师上课,而且又在新疆,所以我觉得虽然这堂课原来已经是精心设计了,但还是应该多一些请教海南的名师,尤其是身边的特级教师们。

早在到教培院集中的那一天,我就把自己教学设计和PPT给徐慧老师看并向她请教了,她说设计思路很清晰,层次感很明显,但还是对开头播放日本大地震视频这一环节感到不太成熟。

来新疆的这几天,我正好跟邢校长睡一个房间,于是,我一到有闲暇的时间,便打开电脑请邢校长指导我修订教学设计。想不到邢校长也刚刚上过这一课,为了指导参加今年全国阅读教学观摩大赛的海南代表崔传统,他和毛立业、崔传统进行了同课异构。邢校长还上网把他的教案下载给我看:

《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程序

理解村支部书记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理解文章题目的深刻含义。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遍,初步理解词语意思。

2完成填空题目:

本文写(     )在山洪暴发的夜晚,指挥一百多村民通过小桥撤退,最后和儿子(        )的事。

二、授课程序

1指导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①齐读: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②师生合作读:

老师读环境描写,学生读人物描写。(突出短句,重复最后两句。)

2理解关于桥的句子。

①出示句子: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②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问题:“跌跌撞撞”什么意思?(惊慌失措)

问题:人们跌跌撞撞的原因有三个以上,请读出相关的句子。(洪水、天黑、跑错路)

问题:“跌跌撞撞”的样子,文中还怎么说?(疯了似的)

问题:“那座窄窄的木桥”在大家的眼里,变成什么?(救星、希望、生命)

③师生再次朗读最后两句:(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生)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3指导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①齐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②师生合作朗读:

教师读写人们的句子,学生读老汉的句子。

4理解关于桥的句子。

①出示句子: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②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问题:“依次”什么意思?(有先有后,排队,有顺序)

问题:人们一开始就“依次”上桥吗?(乱哄哄)

问题:老汉如何让“乱哄哄”变成“依次”的?(两小组朗读后四句:老汉——人们)

问题:老汉有机会先过桥吗?(读相关句子回答)不先过桥意味着什么后果?

问题:老汉有机会先过桥,但他不过。这样的行动叫什么?(板书:先人后己)

③老汉自己不先过桥,还要求全体党员后过桥,因为他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他是怎样要求全体党员的?(师生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④一百多人是这样依次奔上木桥的:群众——党员,这样的“依次”说明了什么?(共产党员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5指导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①齐读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②师生合作朗读(师朗读人物,生朗读洪水)

6理解关于桥的句子

①出示句子: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②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回答

问题:木桥塌了的原因是什么?(朗读相关句子)

问题:木桥塌之前,还发生一件事情,我们来角色朗读。

问题:过桥的“依次”从原先的“群众——党员”变成了怎样?(板书)

群众——党员

群众——党员——小伙子——老汉

7指导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①齐读(背诵)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②提出问题

问题:原先的“依次”真相是怎样的?(板书)

群众——党员                        (先人后己)

群众——党员——小伙子——老汉     

群众——党员——儿子——老汉        (舍己为人)

问题:如果老汉没有这样做,后果如何?

问题:老汉这么做,他想到这个后果吗?

问题:木桥塌了,老汉和儿子被洪水吞没了,村民们会怎样说呢,那个说“党员也是人”的,他会怎样想呢?

我们给老汉和他亲爱的儿子,写一句话的碑文吧。





我看后,不禁拍案叫绝:“高手出手,果然不同!抓‘依次’一词,结合‘群众—党员’和‘群众—党员—儿子—老汉’的板书,老汉的高大形象跃然呈现。

我把我对《桥》的设计跟邢校长说了,邢校长说思路还是比较清晰,有些特点,但是还有显得杂乱,没有做到点对点,简约清晰。有几点非常明显,一是开头的视频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感受灾难的可怕以及人类的渺小,与了解老汉的高大形象这一目标不是点对点的作用,只是一种辅助。二是字词的教学做得太细太杂,低估了学生的水平,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学生字词的能力,没必要出示字音;同时第三第四组词语的出现没有明确用意。三是对于第一组词语所在的描写洪水的句子,初步朗读句子的时候,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较浅,并不了解写作目的,此时学习写作方法为时过早,效果差。四是结尾拓展中《一座山》朗读,喧宾夺主,一切课堂活动都应该以文本为主,何况本文的语言十分精炼,富有感染力。

根据邢校长的意见,我一直在想方设法整理自己的设计。每天晚上一回到宾馆,我便主动向邢校长请教。两天后,我新的教学设计形成了:

《桥》的第三次设计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按要求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句子、大意)

1、出示词语课件,问题:能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带读词语。

2、出示两个字(   ),问题:有什么区别,谁来说说?

写这两个字。

(教师语言:说得好不如写得好,写出来了,才算真正掌握。)

3、问题:课文主要写了谁?哪些语句直接介绍老汉?

(教师语言:字音没问题了,不知道文章内容了解得怎样。)

三、再读课文,

一)默读全文,划出写老汉的句子,试着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老汉的特点。

(教师语言:好的文章不会直接告诉你人物的特点,而是巧妙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只有用心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到。)

回答问题: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二)问题:那一句话写了老汉的沉着?

1、问题: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老汉的沉着?

(教师语言:孩子,你真了不起!前面这几段话没有半个字提到“老汉”,你却能够读懂他就是为老汉而写的。为了奖励你,你来跟大家合作朗读这段话,把                     老汉的沉着表现出来。)

2、问题:老汉在什么情况下“像一座山”?(死亡在洪水的宁笑声中逼近。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问题:从哪里看出“死亡在洪水的宁笑声中逼近”?

问题:多少人“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那是一座怎样的木桥?

3、来,我和大家合作朗读这几句话,用我们的朗读表达老汉的沉着镇静。

三)问题:老汉的尽职又怎么看出来呢?

(教师语言:刚才,通过不是写老汉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老汉的沉着,像一座山。)

1、我来和你合作朗读这三句对话,看看你这位老汉是怎么个尽职尽责的。(合作朗读)

2、来,男女合作朗读这三句对话,把老汉的尽职用你们的朗读表达出来。

四)问题:你能发现这几段话中的一些矛盾点吗?

(教师语言:尽管老汉是那么沉着冷静,尽职尽责,他的指挥是多么英明,意外还是发生了。请大家看看这几个自然段,善于读书的孩子善于发现问题。)

1、指名朗读结尾的部分,连续三位,伴乐。

(教师语言:老汉为什么“揪”了又“推”,我想读了课文的结尾,大家就会明白一切的。)

2、问题:读了这几段话,你明白了什么?

3、问题:你能说说老汉的无私体现在哪儿?有情体现在哪儿?

(教师语言:原来,被老汉揪出的小伙子就是他的儿子,原来,为了救村民,老汉不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把儿子的命给搭上了。原来,这场洪水中,老汉的妻子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儿子……)

四、写话练习。

(教师语言:当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以后,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可是,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你知道老汉想喊什么吗?把它写下来。)
相关阅读
推荐
  • 《将相和》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分析第一个故事。 教学重点: 1、解决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分清第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感知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文中一些特定的词语的意思和战国的历史。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让今天的我们依然崇敬不已,你们知道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请简单

  • 古韵今风,诗文与科技的融合——评何老师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港城小学 顾君津 虽然何老师上的是古诗,但是在这么高科技的未来教师展示,真是古韵今风,诗文与科技的巧妙融合呀。课堂上,老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提供平台,引导生感悟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进行点评。 一、小组合作,有序有效 新课标要求我们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何老师在课上两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教学,第一次,让学生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的字词句的意思。生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展示。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古诗的意思已经十分

  • 2016年五下《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本人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略读课文时,体验了一回当导演的感觉。上课开始后,我通过检查预习、质疑问难和阅读文本,学生基本上较快地理解了文本的主要内容,领会了课文所表达的中心和主题。紧接着,我开始让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学习小组来演演课本剧(基本内容表达出来即可)。话音刚落,小A同学率先举手:老师,我们不要象以前那样的小组来演,我们可不可以自由的选择合作伙伴?一句话激起千层浪,本来略显没精神的学生,此刻都用着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我一下子有些楞,低头沉思着: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是要积极地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

  • 教学时应更关注语言运用,即语用《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 任春,5月12日下午,来到太仓市经贸小学参加培育站教研活动,聆听了秦岭老师执教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和夏艳燕老师执教的《秦兵马俑》。 听完课后,我们分成小组,对两堂课进行议课。我们组主要就《秦兵马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 首先老师们认为这堂课亮点颇多。如本堂课文体意识鲜明;能让学生通过表格搜集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体现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写话分层评价;过渡句反复出现,突出了文章重点,明晰了文本结构。 因为是磨课活动,因此,大家更多的是给夏老师提出了商榷意见。当下教语文

  •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篇叙事性作品,以花生为线索,记叙了我的一家种过收获节的事情,讲了种收花生、议花生和吃花生,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课文语言浅白简朴,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层层推进揭示道理,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课文。 2.课后练习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属于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的练习。但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应该在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归纳。 3.课后练习2,涉及提取语言

  • 统编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说明:1.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粗知课文大意,梳理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但是根据编制教学目标的方法之一:如果每篇课文都要编制的相同的教学目标,为避免重复啰嗦,或用上位目标叙述,一般可不叙写出来。故这些目标没有在课文教学目标中呈现出来了(同样也不在语文要素中呈现出来),但不等于不进行这些学习训练,例如《白鹭》。课后练

  •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12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 2.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3.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重点 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教学准备 1. 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和生字,给学生提供预习单。 2. 教学课件。 3. 梁晓声作品《母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一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

  • 公开课优秀教案《松鼠》教学设计

    一、 课文内容分析 本课根据松鼠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高超的搭窝技巧等方面进行细致而生动的介绍,文字中饱含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第1自然段先总写,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动物,乖巧、驯良,讨人喜欢。然后分别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相等方面介绍松鼠的外形特点。第2自然段主要描写了松鼠的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第3自然段侧重表现它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第4自然段介绍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

  • 《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课文内容分析, 本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笑与泪,经历与成长,引导学生阅读与儿童相关的中外经典小说。这是对本册小说单元的拓展和延伸。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走中主人公的生活,与主人公一起分享欢笑和喜悦,经历磨难与痛苦,从中汲取成长和力量。《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这三本书都是讲儿童生活的,贴近儿童的认知,而且情节生动、趣味性强,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一部自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