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18-09-01 15:35:08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内容]教科书P26~27例题、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通过学生的操作和观察,交流与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里,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这几种形体,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一些最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部分学生可能已经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如生活中的球、魔方、牙膏盒等,有的学生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和形体,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学生准备积木
 [前置性小练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味导入
1.谈话:你们玩过积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搭积木好吗?
要求:同桌合作共同搭一个你们认为最了不起的建筑,先商量一下搭什么,再动手搭。看哪个小组搭得又高又稳,在规定时间内,老师喊停,比赛就结束。(师巡视)
2.交流:现在来看看哪个小组搭得又高又稳呀?说说你们搭的是什么建筑?
3.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二、新课学习
1.认识球
(1)思考:老师发现一件奇怪的事,小朋友都没用到这个样子的积木(师拿出球),为什么呀?
情况预测:因为这个积木会滚的,不稳;因为上面不能叠放东西;因为它四面都是圆溜溜的
(2)指出:像这样四面都是光滑的圆溜溜的,我们称它为“球”。(板书:球)
(3)了解球的特征:
下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球,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把你对球的感觉告诉四人小组里的其他小朋友。(小组活动)现在再请小朋友拿在手里摸一摸,搓一搓,再闭上眼睛想想球是什么样子的?
情况预测:球是圆圆的,会滚的,不稳定的。如果有人说是圆,要加以指导:球和圆是否一样?(演示。说明:圆是平平的一个面,球是滑滑的可以滚的立体图形。
(4)学生找出球:圆圆的,会滚的。
2.认识圆柱
(1)(拿出圆柱)老师找到了一个球!(生质疑)
(2)追问:也是圆圆的,会滚动的,为什么不是球呢?
(3)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指导学生交流。
情况预测:它还有两个平平的面,球的周围都是圆的。
追问:那它叫什么名字呀?(生:是圆柱。)
(4)继续追问:那我们怎么区分球和圆柱呢?
请小朋友找出一个圆柱来仔细观察一下,用手摸一摸,把你的感觉说给小伙伴听一听。(同桌交流
小结:球是圆圆的,不稳可以滚的;圆柱只有一个曲面是可以滚动的,还有两个面是平平的。(学生齐读)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1)认识长方体
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了解了圆柱和球,但是我们在搭积木的时候,用得最多的是还有什么呢?
(长方体和正方体)
演示:一个长方体横放和竖放。思考:为什么同一个长方体躺着、站着有高有矮呢?
学生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因为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所以它有高有矮。
仔细观察长方体,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来感觉一下长方体有什么特点呢?
把你对长方体的感觉说给小朋友听一听。(小组交流)
(2)认识正方体
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说明:这是长方体的兄弟,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正方体)
思考: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
指出:无论怎么放都是一样高,它是四四方方的一个物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3.建立空间观念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你能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朋友吗?老师课前给我们刚才搭的积木拍了一张全家福,你能一下子认出他们来吗?(出示主题图)
三、实践练习
1.游戏:老师从袋中摸出一个物体,请你抢答出它的名字,说出它长什么样?
2.想想做做 第1题
(1)学生先说出实物和图形的名称。
(2)观察:魔方和哪个图形连起来了?为什么和它连呢?你能找到另外几个图形的好朋友吗?(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
(3)你还能找到它们的朋友吗?
3.想想做做  第2题
(1)小明有一堆积木,没办法带来,他让老师也拍了一张照片,请小朋友找一找、数一数每种形状的物体分别有几个?这么乱,怎么办呀?
(指导:有序数、打记号,并填在书上)
(2)交流反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4.想想做做  第3题
(1)顺次说说画的各是什么图形,一共有几个?
(2)第1小题在教师指导下填空,然后集体校对。
(3)说说球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4)你还可以提什么问题考考大家呢?
(如:球的左边一共有几个图形,右边有几个)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得开心吗?你有哪些收获呢?
谈话:生活中这几种形状的物体有很多,回到家后找出几种,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看看你说的对不对,好吗?
五、当堂检测:
 数一数
相关阅读
推荐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一、填空。 (1)、比一比。 (2)在 里填上﹥、﹤、=。 37-7 30 45+9 53 5+67 72 75-40 20 38 30+8 32-8 40-9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40=8 3+( )=53 85-( )=35 46+( )=49 ( )+40=70 ( )-( )=60 ( )+( )=50 (4)、请想一想,填一填。 7比59小 。 78比70大 。 58比4大 。 9比68小 。 一个足球40元,一个排球30元,一个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一、填空。 1、一个两位数,个位是9,十位是7,这个数是()。 2、由三个十和四个一组成的数是(),它前面的一个数是()。 3、在两位数48中,个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十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 4、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 5、60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6、按规律填数。 20、18、()、()、()、() ()、()、()、20、25、30、() 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 50 55 45 54 49 ()()()

  • 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口算(进位)反思

    其实我上完这次挂牌课后,我感觉并不是很好,因为我觉得自己很平庸。在上课时,小朋友们利用小棒探索算法时,我觉得很无聊没有走入到学生中间去讨论怎么摆小棒。因为我知道那些小朋友有的已经不需要用小棒就能知道怎么样去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有的虽然摆的好但是说不好怎么样摆;有的根本没带小棒,去干嘛呢?这时我忽然在想,我的作用在哪里?难道只是把摆小棒和算法串联起来吗?难道老师的引导作用只有这么廉价吗?但事实是,我做的只有这个。 现在想想我觉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当如当年画龙点睛那个画家一样,最后将龙的眼睛点上,使龙不再是图画而

  •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6、5、4、3、2 1 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的十几减6、5、4、3、2是在学生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的学习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的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与前面的十几减9、8、7相比,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相对轻松,绝大多数学生能将想加算减、破十法等方法自主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教学中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时,让平时不太会表达、思维较慢的几个学生回答,虽然在回答中还有些不自信,但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一组一组的练习,让孩子们在正确口算的基础上观察题目中的规律,这帮小不点的发现让我心生喜悦。第2题

  • 2018年一下十几减8、7十几减9教学反思

    本节课新授内容的教学,让学生自己想158的口算方法。此环节比之十几减9教学时,学生在讨论交流时方法呈现了多样化的状态。很多孩子在讨论时不止说出了一种口算方法,还说出了两种、三种。教完158的题目,让学生自主解决试一试的题目,有的学生流露出了有困难的表情。这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交流,发现原来有困难的孩子也有了解决的办法。在交流口算方法时,居然发现学生中好多用上了107+( )的方法,问其原因,孩子回答有时做减法想加法想不到答案,觉得用这个方法好做。顺势,就让孩子们在后面的练习中,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解

  •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75页内容以及《补充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和语言表

  • 北师大版《认识图形》教学片段设计与反思

    《认识图形》教学片段 认一认:出示主题图(两个小朋友在搭积木) 提问:小朋友看,这些积木的图形你们认识吗?(单独出示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 生: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 摸一摸:出示长方体教具 谈话:你想来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盒子吗? 画一画:摸完之后,能不能想想办法把你摸到的图形给请到纸上? 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板演学生画的图片,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画的是长方体的哪个面? 教

  • 正确对待考试,重在查漏补缺——以第六单元考试试卷为例

    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本单元重在考查学生对于计算的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小括号的认识和相关的解决问题;连加、连减的解决问题。要求学生们掌握计算的算理和基本的算法,对于解决问题之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目的内容和要求来进行理解,在理解之后进行问题的解决。针对第六单元的考试试卷,有以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理解算理,精确

  •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比一比》听课记录

    今天我市有效教学实验学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树芳小学举行,活动分两个部分进行,首先分别由树芳小学的詹雪雨、韩玉林老师上一节一年级语文研究课,然后大家就这两节课的有效性进行研讨。我因事耽误来得晚,第一节课只听到后半部分,以下是我的听课记录: 比一比 树芳小学一1(40人) 詹雪雨 一、游戏导入 二、学习生字词 三、读课文 1、 2、自由朗读课文:几个小节?比什么?谁和谁比? 3、教师范读,拍着节奏 因为这是韵文,可以用自己喜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