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吃透教材 合理渗透优化思想——《合理安排 尽快完成》教学反思

吃透教材 合理渗透优化思想——《合理安排 尽快完成》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14-07-22 09:12:07

《吃透教材 合理渗透优化思想——《合理安排 尽快完成》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合理安排 尽快完成》这一课,希望通过几个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如何合理地向学生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呢?我觉得首先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课堂,展开教学。下面我就结合课前对教材的解读和课堂经历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造性处理教材。

烧水问题和烤饼问题不是两个独立的问题,烧水问题说的是在等待水开的时候可以去做其烧水问题和烙饼问题不是两个独立的问题,烧水问题说的是在等待谁开的时候可以他事,烤饼问题说的是锅里在烤一个饼时还可以烤另外一个饼,所以,它们表达的思想方法相同的:当几件事在同一时间段里可以同时完成时就可以尽快完成任务,这是一种运筹思想。所以我认为本堂课可以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研究。而对于学生来说,烧水问题比烤饼问题在理解上应该更简单。基于这些解读,我决定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改变教材上的安排顺序,把烧水问题放到烤饼问题的前面进行教学

二、难度把握要符合教材编排意图

我在课前查阅、分析了其它几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在教材分析中都特意提到了教学难度的把握问题。在表达教学目标时,教材都是用“初步体会、初步感悟、初步了解、初步培养”等词来描述,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意图:只需让学生对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有一个初步的感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不要随意拔高教学难度。

优化(运筹)思想是比较抽象、系统的数学思想方法,只靠一节、两节课是不可能让学生理解透的。在本节课上教师通过简单的事例让学生体会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到最优的方案,渗透一种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不出现运筹、对策论这些数学术语,而是采用了“合理安排——尽快完成”来帮助学生理解统筹思想的内涵。

2、对“烙饼规律”的处理。把探索“烙饼规律”放在本课结尾,作为学生课外研究的内容。首先:如果把探索“烙饼规律”放在课内完成,教学时间不允许,也拔高了教学要求。其二:探索“烙饼规律”在数学上应该属于另一种思维训练的范围,不属于本节课研究的运筹思想范围

三、用明确的教学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里我一共安排了四个生活实际问题(烧水问题、烙饼问题、炒菜问题、吃药问题),这四个问题可以用一条教学主线串起来,这条主线就是运筹思想的精髓。这种思想方法在这节课里我用八个通俗易懂的字“合理安排——尽快完成”来诠释。并且在整节课的教学语言的组织上都注意突出这一主题。在解决问题后都要进行思维上的提炼,以凸显“合理安排 尽快完成”这一思想方法。
相关阅读
推荐
  • 借助语言表达促进思维发展

    案例: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 生: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红花有8朵。两种颜色花相差多少朵。 师:除了可以对两个数量的多少进行比较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比较。 师:我们来看蓝花和黄花。我们把2朵兰花看作一份,那么黄花的朵数可以怎样分才能看得更清楚?(学生圈一圈) 生:把2朵兰花看作一份,黄花可以分成这样的3份。 师:就是有3个2朵,可以说成黄花的朵数是兰花的3倍。你能跟着老师说一说吗?同桌互相说说。 师:红花的朵数是兰花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

  • 课题教学反思:《三角形三条边关系》

    6月9日,上了一节课很不成功的课,课题是:《三角形三条边关系》。上完课,我的心里很难受。心里这样想着,这样上课算误人子弟吧?转念一想,心里的难受有什么用呢?现在我应该做的是好好反思。所以,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的课堂,收获很大。我看到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步,做到心中有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每一个环节都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才能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结合这节课说一说我的想法。 我制定的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用该结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大胆猜想

  • 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学生掌握多少数学知识, 而在于掌握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是显露在外的,它呈隐蔽的形式。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时必要的练习其实就是检查学生的分类与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李老师在在练习过程这一环节安排了一组图形让学生进行四边形的判断。可以说这一环节安排得比较好,就是让学生在反思中领悟四边形评判的标准。特别是题目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图形: 这样能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有所认识,可以说内容选得不错。由此也会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从量变到质变。 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除了

  • 吃透教材 合理渗透优化思想——《合理安排 尽快完成》教学反思

    《合理安排 尽快完成》这一课,希望通过几个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如何合理地向学生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呢?我觉得首先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课堂,展开教学。下面我就结合课前对教材的解读和课堂经历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造性处理教材。 烧水问题和烤饼问题不是两个独立的问题,烧水问题说的是在等待水开的时候可以去做其烧水问题和烙饼问题不是两个独立的问题,烧水问题说的是在等待谁开的时候可以他事,烤饼问题说的是锅里在烤

  • 数学教学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而新课程向我们提出:学生要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

  • 彩虹规律,让数学充满色彩

    趣味数学,让你开心学数学,从此爱上数学 彩虹规律,让数学充满色彩 凑十,是数学计算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为以后学习计算打好基础的根本,在习惯了用小棒,手指的直观工具理解了几和几凑成十以后,孩子往往还是不熟练,没有办法很快说出答案,这就阻碍了学生口算的速度和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掌握,我们就反复练习,以期望熟能生巧。可是,天天埋首于密密麻麻的练习题,练习卡中,孩子慢慢就感觉数学是灰色的,是枯燥的,没有了乐趣,无法实现我爱数学,我要学数学。 在一堂1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课上,我让学生准备好彩笔和图画

  • 关于数学共同体培训的几点想法

    1.数学基本功培训。培训内容:考虑我校数学教师比较熟悉数奥起跑线和冲刺这两套教材,故本学期的练习内容主要参考《奥数》(总主编:单墫和熊斌)。这套教材相对较难,所以由我根据每讲的主要思想做一定的筛选,以一周一练的方式给老师们训练。练习以自学为主,每个备课组以组长为核心(如果组长年纪偏大,已不在下次考试范围之内的,可另择他人),每周交流答案,要注意方法的选择,以真正实现结题能力的提高。学期期末,将以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为范围,组织校内的竞赛。此项活动应列为每学期的常规训练项目。 培训时间:贯穿整个学期 2.课

  • 没有课件和粉笔的公开课

    本学期听了近百节课,其中最亮的课肯定是现代与经典,这些课一如标题现代的,又是经典的。本次活动,我全部都作了现场电脑记录,共计3万多字,其中包括13节课、4个报告,另加每节课后的感言。 此次的现代与经典与往届相比,有几处让我觉得很新鲜,使我对大师的课堂又多了一份景仰。 1.没有试上的公开课。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贲友林老师上的《乘法分配律》,因为是按进度且用了生本的形式,根本无法预料具体班级的实际情况,所以他大胆地上了一节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试上的公开课。课上,多的是南师附小孩子的声音,那种学习的状态是让

  • 计算教学的活力——生活情境

    计算教学,学生感到乏味,教师感到难教,原因是计算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计算课枯燥。回顾以往的计算教学,我们记忆犹新,学生面对的只是数字与运算符号,而教学中,教师强调的只是算理的诠释,技能的操练,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相吻合,因此不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是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这一内容学生通过迁移,学生可以自主领会。把计算教学根植于生活情境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枯燥的计算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从而使学生感到计算不再是乏味的。能自觉地运用它来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片断: 师:为了使同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