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
经验论文:竖笛吹奏教学的几个小窍门

经验论文:竖笛吹奏教学的几个小窍门

更新时间:2015-03-17 19:25:58

《经验论文:竖笛吹奏教学的几个小窍门》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在竖笛吹奏的教学活动中,要教会孩子们几个小窍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1.轻吹的技巧
    在竖笛的吹奏中,气息是很重要的。吸气要从鼻子和嘴角吸,换气要又快又轻,吐气要均匀。除了吹蜡烛晃动火焰而不灭的比喻,还可以让学生吹小纸片、吹肥皂泡等等体会气息的控制。学习音阶的时候,让学生体会高音区的气息和低音区的气息是不同的,音越高,气速越急;音越低,气速越缓。音的强弱也靠气流来表现,音强用的气息就大,音弱用的气息则小。遇到长音一定要及时换气,以免气息不够影响吹奏。竖笛的呼吸方法和歌唱的呼吸方法完全一样,使用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以及慢吸缓呼、急吸缓呼等方法。
2.吐奏的方法
竖笛的吹奏主要运用的是气息,但是舌头的功能是最重要的,竖笛演奏的舌法技巧主要就是吐奏。竖笛的“吹”都是跟在“吐”之后,紧密结合的。但是舌头在嘴巴里,吹奏的时候看不见,也没办法示范如何吐舌,所以只能采取让学生说“tu”的方法,一边说“tu”一边像吹长音,气息不断。然后在竖笛上比较有吐奏和没有吐奏的不同效果。告诉学生舌头就是一个小开关,可以开关你的气息,让它控制气流的速度、力度,控制吐音的长短、快慢和强弱。但是对于一些无法掌握吐奏技巧的孩子,也不一定强求。
3.手指游戏
竖笛的音符是靠手指按压音孔吹奏出来的,所以指法的掌握是最为重要的。竖笛盖孔的手指位置是第一指节的指肚,音孔是否按严实决定了你能否吹奏出正确的音符。首先要告诉学生手型必须是自然松弛的,否则手指会不听使唤,有的学生平时吹得不错,但一到上台表演或者是***就会变得很紧张,手指发抖,按不严实音孔,吹奏的音就变得走样了。其次,告诉学生手指指肚是否将音孔按严实是要凭手指的触觉去感受的,想象自己的手指就是一个米袋子,要轻轻搭在米缸的口子上,不要留缝隙。
在吹奏的过程中,还会发现有的学生习惯将不用的手指蜷缩进手心,轮到要用了再伸出来,这时候要给学生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往水瓶里倒了热水,但是不知道水烫不烫,要用手指去触摸,一次没试出来,还要不停地去试,这时候是来不及将手指蜷缩进手心的。只有将手指抬离笛孔大约一个手指厚度,才能快速地迎接下一次按音孔。
另外,左手的拇指和右手的小指、无名指要重点练习,因为高音的吹奏需要左手拇指弯曲留半孔,从完全闭合音孔到快速换到半闭状态,需要多加训练。而右手的小指、无名指控制的是双孔音,而且这两个手指是相对反应迟缓的手指,所以遇到低音往往会闭合不严吹奏出奇怪的音来,也需要多加练习。
为了有意识地加强手指独立性,我设计了手指游戏,让学生进行练习。两手相对,手指指肚互相接触,从大拇指开始分别为一、二、三、四、五,老师数到那个数字,相应的手指就互相离开再重新接触,从慢速渐渐过渡到快速,也可以同桌两人互相报数字进行游戏,比赛谁的反应快,可以有意识地多训练无名指和小指。
4.默奏的魅力
    竖笛教学最头疼的就是学生在吹奏,教师的讲解或命令学生听不见,我采用的方法是“演哑剧”。在练习的过程中,只允许教师或者一名学生“主角”发出声音,其他人都演哑剧,就是动作表情都对,就是不能发出声音。学生轮流当主角。这样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指出并纠正问题,其他学生也能举一反三,纠正自己的方法。如果有人不遵守规则,就会得到惩罚,如果全班都能演好“哑剧”,就能集体得到奖励。
5.镜面示范法
    虽然在课堂中反复讲解了指法,还是有部分学生无法掌握。而教师的示范吹奏动作与学生面对面正好的相反的,所以教了很久了还是有学生左右手倒过来用。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从体育老师教广播操的镜面示范得到了启发。我将竖笛拿在手中,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按住相应的音孔,进行示范。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了正确的指法,左右手也不会再弄反了。
相关阅读
推荐
  • 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的村庄》教案及反思

    大塘小学研究课教案及反思《我的村庄》 黄云霏 教学内容:接力出版社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3页歌曲《我的村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我的村庄》,了解越南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并简单学习六拍子示意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起伏不断的优美旋律。(课件展示歌词内容的图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唱好歌曲《我的村庄》。 教学难点:掌握6/8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1 2 3

  • 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图谱或者乐谱记录声音和音乐

    音乐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图谱或者乐谱记录声音和音乐。这是说明了音乐课堂开始重视起图谱的重要性。其实在课程标准规定之前,我们早就在尝试图谱记录音乐了,只是没有作这样明确的要求和统一的规定。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如何记录音乐?人们发明了许多方法:工尺谱、五线谱、简谱但是没有学过这些记录方法的人很难将音乐旋律记录下来,同样我们的学生也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简化成图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用各种图形记录自己所听到的音乐或者声音。 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做统一的规定,比如只能用线条,或者

  • 在音乐实践中不断体验、交流、合作,探索师生合作

    对教学主张的阐述:自主: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参与,乐于探索发现。追求人性化、个性化的音乐教学,尽可能地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探索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择。 合作:让音乐课程的学习在音乐实践中不断体验、交流、合作,探索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方式方法,在多方位体验中得到心灵感悟,在心灵的全新感悟中得到品质的升华,陶冶性情终生受益。 灵动:课堂是灵动的,是富有生命力的。动态生成的课堂告诉我们师生间一定要做到有呼有应,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是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互通,

  •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打花巴掌》反思

    作为一名新教师教师,也有好多节课在身边悄悄流走,但是上学期有一节音乐课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到现在记忆犹新。伴随着急促的上课铃声,我急匆匆的走向音乐教室。二年级的某个班级的孩子们安静坐在音乐室里,本节课我讲的是一节二年级音乐课,学唱一首老北京童谣《打花巴掌》。这是一首说、唱、打相结合的一首儿歌。歌曲诙谐、幽默,有念白的地方,有打节奏的地方,其实还是蛮难的。不过还好我课前充分的备课,心想应该没有问题的。唯一担心的就是怕班级里的几个差生给课堂带来麻烦。课堂在有序的进行中,20分钟过去了,同学们歌曲已经练唱的很熟

  • 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歌曲《大树妈妈》教案

    学习目标:1. 学会用轻柔、甜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大树妈妈的热爱之情。2. 通过演唱,感受八分休止符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了。教学重点:体会摇篮曲的风格特征,并能通过唱、演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正确演唱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教学准备:钢琴、图谱、音响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 要求轻声高位置唱歌。 2. 复习歌曲《摇篮曲》。 二、故事导入,欣赏歌曲 1.讲故事 师:小朋友们的表现可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呀准备了一个故事,想听吗?(鸟妈妈生了一只可爱的鸟宝宝,她每天给宝宝

  • 五年级下音乐《爱的人间》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五年级学生已接触了四年的艺术学习,积累了听唱、自主学唱、有感情演唱、能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学唱体验,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及相互间的合作,初步培养学生的和声感,提高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亲情、友情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情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并感情投入地演

  • 一年级下学期歌曲《牧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牧童》授课班级:一(1)班 一(2)班 一(3)班 一(4)班教材分析:江苏民歌《牧童》是一首只有四个乐句的儿歌。三段歌词除了表现牧童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外,依哟罗罗罗的衬词也表现了其放牧时悠然自得的神态。四个乐句都是以二分X - 、四分X 和八分 X X 节奏构成,X X X X -贯彻始终。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带着愉悦的的心情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牧童》,表现牧童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模唱歌曲前两个小节。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四拍子的韵律。 3、 在诵读童谣《嘎子嘎子拉大锯》中认识、感

  • 简单说说如何开展打击乐活动

    今天,去听了一位青年教师的打击乐活动,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因为使用建构式课程的原因,打击乐活动开展得相对较少,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实践的机会也相对较少,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简单说说如何开展打击乐活动。 首先,座位很重要。打击乐活动是一种活跃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要进行身体动作的表现、使用乐器、交换乐器等,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所以排成马蹄形、半圆形、双排行等座位,且座位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会比较合适,讲故事式的三排肯定是不适宜的。 其次,活动中教学环节的呈现。在一个教学活动中都会设计几个环节,环节之间是环环

  • 【读书心得】小学音乐课音准教学的策略

    1.形象具体的视唱练习,音高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单纯依靠视觉获得的信息高达83%,单纯依靠听觉获得的只有11%,如果耳目并用则会高达90%。在听觉教学中通过画图、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