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学期区域计划制定》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区域活动,是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材料进行的一个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区域的划分上,我根据材料及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设置了图书区、艺术区、家庭区、玩具区、积木区。现将各区域计划制定如下:一、区域总目标:
1.学会与人友好相处,相互合作,不争、不抢玩具,爱护玩具。
2.能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区域活动。
3.能安静、认真地操作区域材料,进行区域活动。
4. 活动中能热情主动地和同伴交往,和同伴共同协商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5. 学习独立地、较有秩序地收拾、摆放玩具及活动材料。
二、区域准备:
1.教师投放各个区域的各种低结构材料,保证材料的多样。
2.每个月有计划地对各个区域进行材料的投放。
三、具体措施:
1.创设区域时在柜子的摆放方面,始终保持道路通畅性,柜子与柜子之间留出适当的位子可以供幼儿走动。
2.动静区分。我将图书区和艺术区为相邻区域,因为这两个区域相对比较安静,而把家庭区跟玩具区、积木区设置为相邻区域,相对来说比较吵。这样动静区分,能更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了。
3.在活动中两个教师一起,陪伴当助教,一起观察幼儿,适当进行介入,每天观察1——2个幼儿进行区域的评价。
四、各个区域目标及开展措施
(一)图书区
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和使用图书,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独立性。2.通过图书区阅读间幼儿之间的交流,促进幼儿的早期阅读技能和语言发展的能力。3.通过图书角的创设与利用,拓展幼儿的早期知识,形成读书爱书护书的良好习惯。
措施:
1.投放各种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故事书籍。
2.投放各种信纸、信封、笔等材料供幼儿达成书面表达的愿望,初步学习简单地书写。
3.投放不同难度的拼图,使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去玩。
(二)艺术区
目标:
1.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能自主选择各种材料进行美工活动。
3.能选择与同伴一起合作大胆创作,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
措施:
1.教师投放各种低结构材料,用镂空箩筐放置供幼儿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去。
2.将孩子区域活动的照片及时拍下并张贴与艺术区中。
3.孩子在区域中创作的作品张贴于区域墙面上,供幼儿欣赏,评价。
(三)家庭区
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活动。
2.能主动地表现所扮演的人物角色,感知多种社会人物角色。
3.能在游戏中主动友好地与小朋友进行角色交往、角色合作或角色转换。
措施:
1.投放各种适合家庭区的材料如:奶瓶、娃娃、爸爸妈妈的衣服、锅碗等生活中真实的材料。
2.鼓励幼儿在活动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不介入孩子的活动。
3.每天投放新鲜的蔬菜瓜果供幼儿真实的玩游戏。
(四)积木区
目标:
1.能较专注持续地进行积木、积塑的主题搭建活动。
2.能主动协商,明确分工、协作建构。
3.能先构思主题,再操作,在坚持主题搭建过程中不断丰富情节,能综合运用多种技能建造更为精细、整齐、匀称、结构更复杂和富有创造性的物体。
措施:
1.教师投放空心积木、单元积木、各种颜色的积木块、小汽车、小火车、轨道等材料供幼儿进行搭建活动。
2.在活动中教师不提供搭建范例,让幼儿学会主动学习搭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不互动介入孩子的游戏,学会做一个观察者,观察孩子的搭建水平,如孩子主动邀请则选择进入游戏。
(五)玩具区
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较持续、专注地进行操作活动。
措施:
1.教师投放多种玩具,供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2.在活动中观察每个幼儿,并进行评价,记录孩子的情况。
3.有选择性地介入孩子的活动,一般情况下不打扰孩子的活动,让幼儿与同伴自主学习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