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体会

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体会

更新时间:2014-07-21 12:49:09

《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体会》可能是您在寻找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临泽县板桥学区土桥小学——许万鹏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中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太过强烈,因此,我认为应及早对3—6岁幼儿进行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体会

一、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

要使幼儿具有分享意识和行为首先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去,对3—6岁的幼儿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游戏活动之中。我认为对幼儿实施德育活动是贯穿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贯穿于他们与同伴以及成年人的交往关系之中的。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就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的因素。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的,琐碎的。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向幼儿渗透分享行为

多创造分享机会,举行与人分享的活动,例如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专门为幼儿开展分享活动,请幼儿把自己会唱的歌、会跳的舞、会念的诗歌、会说的故事等等分享给其他幼儿。这样不仅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同时也提高幼儿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愉悦的自我展示空间,增强幼儿自信。除此之外幼儿学会一首儿歌、故事、歌曲时,教师可以及时鼓励幼儿回家把学到的儿歌、故事、歌曲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然后再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儿歌、故事、歌曲,第二天到校和老师小朋友分享,逐渐增强幼儿的分享行为意识三、要重视教育环境的渗透作用

利用环境来教育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一项革命。《幼儿园规程》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应的良好的环境。这里的“环境”有两方面:一是指物质环境。二是指精神环境。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在活动时中创设一个以“爱祖国,爱家乡”为内容的活动角,并随着活动的变化,更换不同的内容,促使幼儿一进活动室就感受到了“五爱教育”的气息。我们的环境不能作为一个摆设而是应该与教育教学的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幼儿影响最大。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有一次,我在上厕所时不小心踩到一位小朋友的脚,我连忙扶起那位小朋友,赶紧跟他赔礼道歉,或许,这种无声的行动要比你在课堂上讲十次、二十次要凑效得多。

四、日常生活中应正确地引导幼儿

现在小朋友之间经常有这样的对话:“你不给我玩具玩,我以后再也不和你玩了。”“那好吧,给你玩一下下,马上就还给我。”我抓住这一机会,进一步引导并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因为你分给了同伴玩具,所以你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有时幼儿向同伴借玩具,可同伴玩得正起劲,不论怎样都不给,这时,老师应走过去对不借玩具的孩子说:“你看**,为什么不高兴?”当他说出原因后,进一步强化:“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如果你和他一起玩这个玩具,一定会玩得更开心的,而且他会感谢你的。”让幼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自觉产生分享的行为。如果在游戏活动中,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教师应及时做出反应,向他竖起大拇指或摸摸他的头,等等,让他得到老师的肯定,从而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五、家园同步做好教育工作。

3—6岁的幼儿,其各种行为认识正处于一种朦胧阶段,家长是幼儿第一任教师,要树立榜样。老师及父母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我们的日常行为、言行举止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说,教师与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行为,抓住一切有利机会作好良好榜样,在幼儿园时,教师可利用玩玩具、分发物品等活动的时候,有意识的将它们以分享的形式进行。如:对幼儿说:“可以和你换个玩具玩吗?”、“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可以把你手里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在家里,让孩子请爷爷、奶奶等一起分享,逐步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意识。除了老师及父母应树立好榜样,同伴之间也应该是学习的榜样。当幼儿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物品时,老师应作出积极评价和鼓励,这样,既树立了好榜样给幼儿学习,又激发幼儿愿意与同伴分享的欲望。幼儿园定期请父母来园和幼儿一起参与,分享“亲子同乐”的快乐。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因此,我们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要求家长配合做到同步教育。

分享行为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平等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往往幼儿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此时应引导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并逐步学会站在人家角度上思考问题,从而建立平等分享。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儿的行为规范之所思

    情节描述: 记得在第一周的时候,我写过我们班的一名新的插班生玉凯。他的性格内向、倔强、动手能力一般、行为习惯一般,且聪明的小朋友。虽然他很聪明,可是有很多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教师看来实在有些怪。 最近,我发现,中午吃饭的时候,只要是碰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就很快的把才吃完了,饭只吃半碗左右的量,只要他不吃了,老师怎么说他都不愿意再吃了,最多吃两口,然后就钻进桌子底下,要么老师去说,玉凯别吃了,你自己去倒掉吧,他才出来,想让他自己出来是可能性很小的。还有就是在睡午觉前,我们班每个小朋友都会小便,然后把鞋子脱在教室的

  • 我与“小霸王”的较量——记如何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我国是礼仪之邦,以礼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教育幼儿要文明礼貌是教师的职责。在我班里有个孩子叫韩宇坤,脾气特别的倔,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孩子。分析原因是由于爷爷奶奶特别的宠他,再加上经济条件比较好,家里人都视他为掌上明珠,因此样样事情包办,事事依他,成了家里的小霸王。当他进入幼儿园后,他也把这个坏脾气带到了幼儿园,可我不吃他这一套,他要无理取闹,我偏不听他,因此韩宇坤与我 经常展开激烈的斗争。 记得有一天上午第一个活动后,幼儿都去盥洗准备吃餐点,我走进盥洗室去查看,正巧看见胡合在小便,但他不

  • 为什么我家孩子总是对别人的东西感兴趣呢?

    1,表面上看出来是这样,一样的东西,别人的似乎看起来更好一些。 2,这来源通常有三个,一个是商业上的操作,因此别人的东西,主要说商店的卖品,总是会比较好一些,新的东西,总是比旧的更精美或者改进一些。 3,另一层意思是新旧,我们自己家里的东西或者用的东西,往往用过会比较旧。 4,第二来源是一种探奇,我们总是会对熟悉的东西似乎觉得价值更小一些,而对新奇的东西会有更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本能,否则人人都毫无进取了。 5,但是我猜想你提到的不是这两类根本上的原因。 6,也就是说另外一重光景,孩子似乎觉得别人家的东西

  • 关于幼儿良好行为培养研究的设想

    各位朋友: 在我前面的博客文章中,我主要从《了解 孩子 》的角度,比较全面的讨论了孩子发展的各个方面,希望能向家长和幼儿老师提供一点帮助,因为――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

  • 浅议幼儿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王小霞 甘肃省定西市幼儿园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所谓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各种教育方法,对幼儿学生进行求知和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教育,是全面提高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幼儿学会做人最基

  • 何谓儿童的敏感期?

    何谓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年龄时期会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不厌其烦地重复一直到最后。(如,孩子在某段时间对文字特感兴趣,路上他会不断问你:妈妈,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字?你的孩子可能到了识字的敏感期。当你把孩子的物品挪了位置,他会马上发现并会感到很着急,你的 孩子 可能正处在秩序的敏感期,你的孩子老缠着你讲故事,且经常对某一个故事感兴趣,有时能够自己将故事背下来,可能你的孩子到了语言的敏感期)在儿童重复的过程中,会突然爆发某种新的智能。如果我们成人在孩子敏感期出现的时候,没有发现或错过了孩

  • 怎样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习惯

    有父母说孩子太小了,让他多玩玩吧,以后学习累着呢,也有人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应该自由发展。其实这些观念都不正确。我们知道一句老话,从小看大,七岁至老。孩子的教育,不仅影响孩子的未来,同样关乎家庭的未来。教育是有方法的,只不过对于不同孩子,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效果问题而已。每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而且影响一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不费力,只要父母平时注意罢了,并非难事。对于孩子不但不影响健康成长,反而有利于健康。如按时作息,讲究卫生,讲究礼貌等。我认为养成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过程,也

  • 还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童年

    寿光市圣城街道崔家幼儿园 马常芹 当上孩子王二十多年了,每天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不由得常常想起自己的童年,我们小的时候,可不能和现在的孩子相比,如今的孩子要啥有啥,不管是吃的、穿的、玩的应有尽有,孩子不要做父母的也给买,个个就像王子、公主似的,吃的、玩的就更别提了,让人眼花缭乱 虽然他们什么都不缺,但和他们相处久了,总觉得他们身上缺少了什么?我们当年的小孩子,虽然没有物质上的富有,却觉得挺充实,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终于在一次教孩子跳绳是找到了答案。自由,孩子们缺少的是那份无拘无束的自由。我们儿时,没有人教,

  • 评价,给孩子自信

    评价是幼儿重要的成长氛围。在日常活动中,教师积极地、适宜地评价幼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语言表现,并着眼于为幼儿提供更适于他们需要的帮助和引导,并且要注意调整幼儿同伴对幼儿的评价,让幼儿拥有一个积极、自信、温暖的环境。在开展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时,我事先在自然角悄悄饲养了几只蜗牛,并投放了蜗牛壳等。周一一清早,孩子们陆续来园。不一会儿,活动室里便热闹起来,孩子们开始讨论起来呀,有螺丝;不是不是,这是蜗牛。螺丝生活在河里的。怎么还有许多空的壳,蜗牛到哪里去了?是不是这房子太小了?蜗牛爬出去找大房子了。看着孩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