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时尚,传承经典,论现代教育思想下的国学教育》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探索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东山实验小学幼儿园 袁玲飞,关键字:国学 精粹 教育 传统文化 艺术,摘要:我们在吸取西方有用的文化观念的同时,也要让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幼儿园国学教育可以开展的内容有些什么,可以如何来开展,为什么要开展幼儿园的国学教育。
时代发展的今天,现代的思想,西方的细想,已经充斥的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也好,我们的生活观念也好,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好,无一不在与世界接轨,迈入新新的时代。我们在对待外来文化上,秉持的观念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殊不知,我们在吸取有用的文化观念的同时,也要让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那么作为一个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我们,在幼儿园可以到底可以怎么开展这个国学的教育,既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有能让孩子们能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呢?个人觉得这和老师选择的内容和开展的方式有很大关系。基于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需要节选一些国学中一些有趣又有价值的东西,以一个合适的方式让孩子去发现,引发兴趣。
国学里有很多非常有营养的东西,可以选择的内容有很多,下面我就具体的说一说,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方面的内容。
一、幼儿园国学教育可以有哪些内容
1、国学经典
这里所说的国学经典,并不是指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博大精深,但是即使翻译成大白话,孩子们听着也未必有兴趣。国学经典有很多很多种,其中也不乏有通俗易懂的,适合孩子的,值得挖掘和思考的一些经典的内容。下面我就简单从几个方面来说一说。
1)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古典的神话小故事内容丰富多彩,也很有教育意义,拥有这值得挖掘的一面。现在充斥在孩子们周围的童话世界多半是外国小故事,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等,而与故事相匹配的绘本也都是一个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娃娃,与我们中国孩子外貌特征大相径庭。如果孩子们在接触童话的同时,也能够接触一些中国经典的国学小故事也是相当不错的。
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其实一点也不比那些外国的《白雪公主》、《人鱼公主》等等童话差。《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神农尝百草》无一不是情节跌宕起伏,主旨宣扬真善美。我觉得在我们幼儿园的教育中,完全可以把这些精粹,用孩子的语言有机的融入进去。相信这些国学神话中,也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
就拿神话《神农尝百草》来说,他虽说是一个神话,但也追溯到我们中华民族的起源。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可是这炎黄又是谁呢?在这个神话中便给了我们答案: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他牛头人身。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他看到人们得病,便寻草药为人们解毒,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经常祭祀。在我国的湖北、陕西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就这么一个简短的神话,不但有趣,还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第一,讲述了炎帝的由来,炎帝是谁;第二,了解了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经过;第三,联系了我们神州大地,知道祖国有个神农架山区,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一举多得。
2)通俗易懂的唐诗宋词
在我们幼儿园的常规课程中,很多都是和当下的季节有关的,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知、认识,表达四个季节。在感受季节特色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很多的文学艺术,如散文、诗歌等等。其实除了这些,还有唐诗宋词的经典句子也可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只指南》中有一条目标明确的说到,5~6岁的孩子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那通俗易懂的唐诗宋词,不是文学的语言,又是什么呢?大家发现没有很多古诗词描写、赞美各种季节非常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每个季节都有很多简单应景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句如:唐朝贺知章的《咏柳》里面写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等等,这些都是读着就能理解里面的意思的,还能感受其整齐的句式、押韵的中国诗词文化。试想,当孩子在看到春天柳树爆青、黄鹂鸣叫,天上的小鸟一字排开的时候,能够说出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该是多么让人惊喜。
成语的应用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套“注重幼儿自我教育”的理论。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吸收力的心理”。她指出,每一个物种都有一个无意识的心理,它驱使生物主动的吸取外界的养料,以满足自己的生长需要。儿童也不例外,亦受生命潜能的驱使,所以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心理。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环境,让孩子更愿意接受中华的语言精髓。
众所周知,成语的运用是一种语言习惯,然而孩子的词语、成语量也来自平时的积累。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平时在语言沟通的时候,是能够不经意的说出几个成语来的。这个成语的运用并不是刻意去说的,而是孩子们在说话的时候不经意的讲出来的,可能自己都没有注意,这就是孩子们的一种语言的感觉。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老师与小朋友、小朋友与小朋友在讲话的时候,能够运用到一些简单的,在适时的语境中一听就懂的词汇,那么潜移默化的,孩子们就会用了,也就起到了一个运用成语的效果。
记得有一次户外活动中,一个孩子由于游戏过分激动,把另一个孩子推到了。这个孩子道歉过后,被推到的孩子说了一句:“你还好碰到我宽宏大量,原谅你了。”我表扬了这个小朋友,并且夸他很棒,会用“宽宏大量”这么好听的词语。就这样,“宽宏大量”一个成语在我们班级里就被广泛的应用起来了。其实孩子们的世界很简单,有的成语运用是习惯,孩子们知道什么语境用什么样的词语,成语也一样。老师发现了孩子们的闪光点,就要想一些合适的办法,可以让孩子们不经意的积累下来。
2、传统艺术
中国有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国有着多样化的传统艺术,每一样都是妙不可言。中国的画糖人、剪纸、舞龙舞狮、京剧、秧歌、二人转,甚至是美食,样样都可以独当一面。
就拿画糖人来说,现在在中国的各大景点,春节的庙会等,都已经是一个标志性的存在了,深受各地游客和小朋友的喜欢。现代化的幼儿园有的会配备一个烘焙房、美餐厅之类的,里面支持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一些小饼干、小蛋糕,很受孩子们的喜欢。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鼓励孩子们去感受中国传统艺术,创设合适的氛围,让孩子们自己来画一画,做一做糖人,孩子们一定也不会拒绝。在制作的同时,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何乐而不为。再拿东北的二人转来说,他出了具有舞蹈的欣赏价值以外,他还有其他值得挖掘的东西。比如当一个手指转起二人转的手绢花的时候,这不就是科学领域的一个动态的平衡吗?这个平衡该怎么掌握,怎么样用力才能稳稳的转起手绢花, 孩子们也一定愿意在玩一玩的实践中去探索。
有如中国的舞龙舞狮,他所包含的东西就更多了,挑重要的说,首先是气势磅礴的中国大鼓的敲击,再者是绚烂缤纷的龙身是狮身的欣赏与设计,然后是舞龙舞狮的人如何相互的配合,这都蕴含着艺术和讲究。亲身体验过,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奥妙。
3、当地民俗文化
中国是一个民族的大熔炉,地大物博,那么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肯定也大有不同。我们常说,幼儿园孩子的课程应该源于生活,那么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是很贴近孩子生活的东西,处处透露了生活的气息。
就拿我们这边的孩子来说,我们身处太湖之滨,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烟雨朦胧,这都是孩子们学习、感受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苏州园林,全国著名,建筑风格也是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江南粉墙黛瓦建筑风格与一体的一个形式。幼儿园的课堂不应该只是拘泥在教室里,自由的天空,多彩的世界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教室”。如果说孩子们能够走进苏州园林,感受园林中的亭台轩榭、九曲回廊、花窗镂饰、假山池沼、花木映衬,对孩子见识的丰富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对美的感受,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感受,孩子们可以把感受到的美运用进自己的绘画作品中,沟通交流中,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二、如何开展幼儿国学教育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着丰富的底蕴。就上文中简单提到的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怎么样来实施,既可以让孩子感受中国文化,又可以贴近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的兴趣呢?我觉得以下这几个方面可以思考应用一下。
1、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感悟和庆祝
世界上不管哪一个节日,都有他的来历,有的是和宗教有关,有的是和神话传说有关,有的是和历史有关……那么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简单的说一说我们的端午节,那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对于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和赛龙舟,我们除了让孩子了解,还可以有别的方面的价值:比如说这些习俗可以联系到人们是怎么用这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这是一个逻辑思维的培养:屈原投江以后,人们怕鱼吃了屈原的身体,做了什么?——向汨罗江中投了粽子,喂鱼;在江上赛龙舟,吓走附近的鱼,所以便流传下来了这些端午节的习俗等等。
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就在我们的身边,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与团圆,清明的扫墓祭奠等等,就切实的摆在孩子的眼前,孩子更加熟悉,更贴近孩子的生活。相比于外国流传进来的节日,如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等等,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有我们本土文化的支撑,更为有营养,更有庆祝的必要。
2、对中国传统乐器的聆听感悟
当代的幼儿园每班一架钢琴是标配,钢琴在孩子们学习歌曲,找准音调的时候,确实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果在有钢琴的同时,能够再有一些中国的民族乐器的熏陶,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应该会更全面,更立体。
中国的民族乐器所弹奏的曲子也能够表现出很多的感情和气氛,如紧张气氛的《十面埋伏》《将军令》,如舒缓气氛的《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等。孩子们对音乐的认知不应该是只局限在唱歌曲,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一个欣赏能力,是表达出自己欣赏一段音乐后,对音乐的一种感觉。每一种乐器都能演奏出一种独特的感觉来。本人就是学民族乐器古筝的,像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的歌曲,古筝完全可以弹奏,像现在幼儿园大班教材中的《柳树姑娘》等舒缓的歌曲,用古筝能够弹出更加优美、舒缓的感情,更适合这首歌曲。站在孩子欣赏的角度,我觉得孩子是可以尝试听一听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歌曲,分辨每一种乐器的声音特点,找出哪一种乐器更适合这首歌曲的。
当然,我指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给孩子们看一看,介绍一下中国的民族乐器,听一听,感受一下民族乐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特点,感受民族乐器为人们带来的古典音乐的感受。
3、走进生活,园林中寻找的古典之美。
上文中说到,孩子的课堂不一定在教室里,如果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多多,孩子们经常有“走出去”的机会,便能切身实践的感受了。比如说,苏州的孩子可以去离家近的苏州园林里走一走,在园林里开展各种各样有意义的活动,比方说在园林中写生亭台轩榭,测量百年古树,假山探宝,地图寻物等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加深一些基本的能力:寻找自然物测量物体、写生建筑、攀爬锻炼等等。孩子们既新奇,又有挑战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古典园林有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三、幼儿国学教育的实践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国传统的国学并不能够在一个理想化的状态下完全的实施和开展下来,以下是本人对部分国学内容的教育实践。
1、传统工具的应用实践
适合幼儿园的孩子的,一定不是什么大型的传统工具,我试过的是用中国的软笔绘画,也就是国画。国画运用到的材料对孩子们来说非常的有趣,宣纸、墨水和颜料。绘画的东西也不会很难,涂色不用很久,选好自己需要的颜色,想好大概的形状,寥寥数比就可以勾勒出来,既缩短了绘画的时间,有接触了新的绘画方式,抓住了孩子的兴趣。比如说孩子们绘画的梅花、七星瓢虫、丝瓜等内容都可以很好的完成,激发了孩子的自豪感。
2、传统歌舞的表演
在孩子们毕业典礼的时候,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商量和斟酌下,我们决定表演一个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节目——腰鼓舞。我们为这个舞蹈所选择的音乐是带有鼓点的纯音乐。孩子们在鼓点声中,进行腰鼓击打动作的变换,队形的变换,情绪的变换。男孩儿女孩儿穿着明艳的黄色龙纹服装,女孩儿是正统的中国红,在队伍的穿插中,诠释了中国古典舞蹈的特色。让表演结束,全场掌声雷动的时候,孩子们自豪的说:我是中国宝宝,我打的是我们祖国的乐器。这就是典型的培养起民族自豪感了。
四、幼儿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1、国学有着重要的地位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极大影响。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国学中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在幼儿园阶段就初步的接触国学,能够从各个方面更好的感受中国艺术,对国学有着丰富感悟,对日后接触国学铺平道路。
2、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近几年越来越受关注,各学校纷纷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国学”课程,全国的“国学教师”缺口很大。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明年教育部的高校专业设置中将首次增设“国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部“十二五”规划了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
幼儿园的教育也应赶上时代的步伐,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的投入到研究中去,国学中也有很多适合幼儿园孩子的东西。幼儿园的孩子是祖国的花骨朵,培养爱国情怀,中华情节应该从小开始。
国学教育的路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更多的研究,更多的磨合。国外也有很多的优秀教育思想,凝结着教育的智慧,牵手时尚,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全方位、多层面地展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内蕴。这条大道并不平坦,我们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最具教育力的22种幼儿教育思想》 江苏教育出版社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法》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中国神话史》重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