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假设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假设

更新时间:2016-11-17 20:48:58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假设》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替换”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等量”可以“替换”。

教学准备

导学案、课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罗建康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部分

自主备课部分

一、交流前置性作业

1、师生校对口算练习

2、第2题申报者自主讲解

引导: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出示问题,选择策略:

1.出示例题。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3.提问:

(1)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

(2)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一)理解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1.探索“如果把720亳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

(1)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2)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

(3)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4)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2.探索“如果把720亳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

(1)提出问题,看图思考。

(2)交流,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二)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3、师生互评

(三)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解答并检验

1、列式解答: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

2、检验:

(1)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

(2)交流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3)通过计算检验,完成答句。

三、小结:

(1)提问: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2)学生交流、汇报。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练习十一第1、2、3题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五、当堂作业

补充习题相应题目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假设全部倒入小杯。      

大杯        小杯

1个大杯=3个小杯

小杯:720&bide;(6+3)=80毫升

大杯:80*3=240毫升

解:设小杯X毫升,大杯是3x毫升。

6x+3x=720

   9x=720

   X =80

3x=3*80=240

教后反思

教学中第一次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学生采用了两种替换策略,一种是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另一种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难度不大,然后让学生思考: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从而揭示了替换的目的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接着教学用方程解答的方法,在学生自己解答时,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做。用替换法解答时,要求学生先写出把上面换成上面?用时要求学生必须会用方程解答。
相关阅读
推荐
  • 六年级数学梯形和圆复习练习题

    小学数学总复习梯形和圆的练习题 一、 填空 1、( )叫做梯形 2、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用字母(d)表示。 3、画圆时,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定为4厘米,画出圆的半径( ),周长是( ),面积是( )。 4、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 ),所有的直径都( ),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 5、圆周率表示同圆内( )和( )的倍数关系,用字母()表示。 6、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它的直径是( ),如果它的半径扩大2倍,它

  • 六年级下册数学空间与图形专项复习训测试题

    空间与图形专项复习 第一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例1)基础知识达标 1.填空:(1)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有个( )端点。 (2)两条直线相交组成4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90度,那么其他三个角是( )角,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 )。 (3)6:00,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 )角。 (4)经过两点可以画出( )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有( )个交点。 (5)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3,则它的顶角是( );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钝角是48,另一个锐角是( )。 2.判断 (1)一条射线长100

  • 六年级数学上册打折问题练习题

    1、七五折写成百分数为( )。 A.75% B.7.5% C.750% D.0.75% 2、一件衬衣打6折,现价比原价降低 ( )。 A.6元 B.60% C.40% D.12.5% 3、某品牌牛仔裤降价15%,表示的意义是( )。 A.比原价降低了85% B.比原价上涨了15% C.是原价的85% 4、一条裙子原价430元,现价打九折出售,比原价便宜( )元。 A.43090% B.430(1+90%) C.430(1-9%) D.430(1-90%) 5、保温杯的价格是100元,打八折销售,买两个这样

  • 底面积乘高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理解、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运动面的面积乘以运动的距离。通过想象、计算、比较,体会计算物体体积的简便方法。 通过想象,拓展学生思维。教学重点:通过演示、想象、比较、猜想,掌握计算体积的新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比较,将体积的运动与面积的运动相联系,理解物体的体积等于运动面的面积乘以运动的距离。 一、复习导入: (1)PPT出示一点。师:大家观察这个点,当这个点运动起来,它的运动轨迹会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动手感受下。 预设:直线、线段、射线、曲线、圆等等。。。。。。

  •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可能性》教学思考

    六上的《可能性》,这是我的一些个人教学前置思考:思考一:小组合作与小组交流的区别。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它不仅强调资源的互享,更强调任务的分工、协作。小组合作不仅是一个方式更是一个目的。而小组交流主要是资源的共享。省教科室王一军所长认为,现在课堂上常见的小组合作只能称作小组讨论、小组交流,它是一种变相的接受式教学。我很赞同这句话。这两节课,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展示

  • 空间观念的发展如何落到实处——圆柱教学例谈

    《圆柱的认识》各大版本都放在六下,苏教版是和圆锥的认识合并为一课,但不学侧面展开图;人民教育出版社是认识圆柱及其侧面展开图。两大版本相同之处是都突出了圆柱的特征的认识, 我开始和初中老师联系,想了解初中关于圆柱还会认识什么?初中的老师告诉我,初中只研究圆锥,不学圆柱了,高中好像也研究很少?但在说圆柱的特征时加了一条,两个底面是平行的。 本课学习的价值难道仅仅是为了认识圆柱的特征吗?圆柱的特征是这么认识的吗?关于学习的价值老师们都会加上一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在哪儿呢? 一、经历体的形成过程,理解圆柱

  • 分数倒数的教学方法总结

    第一层次:是学习分数的倒数:在学生明确什么是倒数后,让学生总结出一个分数倒数的方法,知道只要把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就可以了。(但是局限在假分数,而不是带分数,如果是带分数要转化为假分数再找它的倒数。今天教学这个地方没有处理,因为这是第一课时的初步认识。) 第二层次:是整数的倒数:让学生思考整数有没有倒数,并说说理由,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只要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就互为倒数,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再考虑特殊的整数1和0,明确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第三个层次:是练习,特别是练习十第4题的设计相当好,不仅让学生熟练找倒

  • 《线段、射线、直线》课堂实录

    片段一,师:我们在上课之前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互动一下,有谁愿意参与的吗?我们请两位同学走到台前。 一高一矮的两个男生很积极走到台前,同时大屏幕投影比一比身高。男生默默的选择的离开,班级里的孩子哈哈大笑。班级里的气氛立刻变得活跃起来。 师:大家能不能比较呢? 学生(齐声回答):能,可以直接看出来。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 又选了以为身高接近的两个男生。 师:这两位同学谁更高一些? 学生的意见有了分歧,老师在听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