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学校校本教材《平均分》教学设计

培智学校校本教材《平均分》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19-06-18 19:52:43

《培智学校校本教材《平均分》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培智学校校本教材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和重要性。教材中设计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和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为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班级中共有8名学生,有4名中度智力障碍,2名唐氏综合征和2名智力发展迟滞。他们的能力都参差不齐,在平时生活实践中已有一定的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品的实践经验,因此,他们对于“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平均分物品”都感到比较困惑。
【教学目标】
A组1.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分一分,圈一圈、摆一摆等活动,体验把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意识,感受分享的乐趣。
B组1.通过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够在老师的提示下动手操作,体验把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C组1.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等活动,体验把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
   3.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去,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课件PPT、若干小车图片、实物小车、彩色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引入:今天候舜天要在班级里举办生日party,班级里的同学为庆祝候舜天生日快乐,准备了3份小礼物,候舜天非常开心,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收到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候舜天收到了什么礼物吧!
(1)师:候舜天拆开第一份礼物,是什么呢?(生:4辆小汽车玩具)候舜天想把这4辆小汽车分给他最好的两个朋友玩,可以怎么分呢?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分一分?
(2)交流:你是怎么分的?(按学生交流,在黑板上摆出3种分法)
(3)师:大家想出这么多的分法,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几种分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我是这样想的,都是分成了2份。
  生2:我是这样想的,第二种分法每份个数相同,而第一种和第三种分法每份个数不同……
(4)师:把4辆汽车分成两份,每份分的同样多,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这是我们今天学习新的内容(板书: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反复读)
(5)追问:怎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开火车的形式让每个学生说一说,加强巩固)
2.巩固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钩。(交流结果,让学生说说理由)
二、动手操作,学习分法
1.师:拆完了第一个礼物,候舜天期待的拆开了第二个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生:彩色小棒)候舜天说,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看谁分的又快又对。
①8根彩色小棒,每2根一分,可以分成几份?
  8根彩色小棒,每4根一分,可以分成几份?
②师:拿出我们课桌里的彩色小棒,自己动手摆一摆。
  师:请同学上来摆一摆,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分的?(实物投影)。
  预设:
  生1:我是这样想的,把8根彩色小棒,每2根一分,可以分成4份。
  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8根彩色小棒,每4根一分,可以分成2份
③思考:每次分小棒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学生说一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什么?
  生: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相同的都是8根小棒,每份分的同样多。
  师: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提示:分别是怎么分的?)
  (生:①每2根一分②每4根一分)
  师: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强调什么是平均分,提示:每份分的同样多。)
④师:像这样把一些物体按几个一份的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学生重复说)
  [设计说明:鉴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他们一般对分的过程和结果难于分辨。教学设计在学生分一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师:我们和候舜天已经拆开2个礼物了,还有最后一个小礼物,你们猜一猜,会是什么样的礼物?
  生:我是这样想的:可能是玩具、可能是好吃的、也可能是文具、花朵……
  师:那请候舜天来拆一拆第三个礼物是什么呢?(生:是6本童话故事书)候舜天想,如果每个人分2本童话故事书,可以分几人?
  师:拿出作业纸,你们先圈一圈,在小组讨论想一想“每个人分2本童话故事书”是什么意思?(生:每2个一分。)
  师:那我们一起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分的?
答:6本童话故事书,每2个一分,分成了(  )份。
②思考:这样是不是平均分?(强调:把一些物体按几个一份的分,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图里分一分,圈一圈,获得的结果并不难,难的是从这种操作中真切体验平均分可以按每几个一份的分,所得的结果师能看出分成几份,从中感受这种分析的特征,获得分法的直接经验。]
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
   1.师:候舜天收到这3个礼物后很开心,为了感谢大家,请大家吃蛋糕。8个小蛋糕,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
   2.候舜天的生日party还有好多吃的,桌子上有9块糖果,每3块一分,可以分成了(  )份。
   3.吃完蛋糕后,小天邀请同学们一起玩气球。12个气球,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  )人。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升
  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平均分,通过摆学具,知道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的分,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结合本节课所学,你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哪些问题?请举例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作业布置:完成书后练习题】
1.有12瓶矿泉水:
(1)每人分2瓶,可以分给(  )人。
(2)每人分3瓶,可以分给(  )人。
(3)每人分4瓶,可以分给(  )人。
2.农民伯伯摘了10个西瓜,每次搬2个,需要搬(   )次。
3.16颗珠子,平均分成2串,每串有(    )个。
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优点:以班级学生举办生日party贯穿整节课,这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本班学生候舜天在生日party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收到的三份礼物导入,让学生们说出第一份礼物把4辆小汽车分给2个人可以怎么分,让学生通过分小汽车,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从而得出平均分的定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效挖掘教材资源,用第二份礼物8根彩色小棒进行有效的拓展,使学生对平均分意义理解比较到位。通过第三份礼物,让学生自己在作业纸上圈一圈,小组讨论观察分析应该怎样平均分。最后,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意义和每几个一份的平均分。通过将平均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缺点:1.在拆礼物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拆一拆,而不是老师代替动手拆。
      2.对学生的能力尚未把握透彻,学生的回答不在我的预想内,觉得有点措手不及。
   改进之处:在做练习时,还可以多设计一些“平均分”与“不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
   优点:1.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和说一说的多种形式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平均分的含义。
      3.层次分明,教学从生活入手,层层推进,理解平均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缺点:1.没有及时关注教学细节,有效预设。
      2.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的互动性不强。
   改进之处: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现有能力,如A组帮助C组进行小组活动。
三、教学测评
   优点: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动手分一分的基础上,说一说分的方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性的表扬,对于C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说一说,并采用鼓励式的表扬和鼓掌,希望其能够更加大声的回答。
   缺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上课说话过快,过多;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馈形式较为单一,大多为口头表扬,如“好的”,“你真棒”。
   改进之处:表扬的激励必不可少,由于这些是特殊的学生,对于各种形式表扬还是很需要,如漂亮的贴纸、红花等等,表扬性的语言也能够多一些。作为数学老师,要注意语言的干脆、规范、严谨。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3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测试题(西师版)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一、认真审题,谨慎填空。(4+3+11+2+2+2+2=26分) 1.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大小相等的两个( ),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 )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形。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圆柱形物品有( )。 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cm,高是10cm,它的侧面积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3.如右图(单位:厘米)。 ①甲容器是一个( )体,10㎝是它 的( ),12㎝是它的( )。 ②乙容器是一个( )体,10㎝是 它的(

  • 六年级数学线角三角形总复习检测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线、角、三角形练习题 一、填一填。 1、直线有( )端点,射线有( )端点。线段有( )端点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处于( )或( )两种关系 3、角的大小由( )决定,角安度数分,分为( ) ( )( )( )( )。 4、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 )个角。 5、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 )、( )和直角三角形。 6、任意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锐角,最少有( )个锐角。 7、一个三角形有( )个顶点,最多可以画( )条高。 8、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 六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总复习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总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一、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 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 (247+18)2725 36-720(36018) 1080(63-54)80 (528+912)5-6178 85284138-904 264+318-828069 (174+209)26- 9000 814-(278+3

  • 2013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题(试卷)

    六年级数学第二次检测试题(卷) 一、 用心思考,正确填空:(25分) 1、一个数亿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十万位是最大的一位数,万位是最小的奇数,其余各位都是最小的偶数,这个数写作( ),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 )︰10= = =( )20=( )% (2分) 3、7. 23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将它改写成以0.001为计数单位的数是( )。 4、ab=3(a和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

  • 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数和数的运算专项测试题

    (数和数的运算)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三亿六千零四万七千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 2.3400500读作( ),把它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 3.六个百万,三个百组成的数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作( )。 4.一个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7,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5.3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6.18的约数有( )。 7. =2∶( )=( )∶2=5( )=( )%。 8.3.07千米=( )米, 2小时15分=( )小

  •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邳州市天山路小学 陈通,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04页例题11、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列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了解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能说明相应实际问题数量间的关系,学会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体会模型思想,发展几何直观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

  • 《图形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解放路实验学校 韩洪涛,教材简析:本节课时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放大和缩小等图形运动方式的认识,能正确描述图形的运动过程,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运动后的图形,增强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第97页的整理与反思应放在课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从而对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回顾和整理。重点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这些运动的分类标准:平移和旋转只是变换了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这是一种钢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单元课程教学反思

    比例尺本单元包含四个基本知识点:比例尺的概念;求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经过一周的学习,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反馈,整理本单元易错题。 1.统一单位。 图上距离是用厘米做单位,实际距离有时用千米或米做单位。在求比例尺时需要统一单位。更要清楚千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米到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在换算时要查清数位,注意0的个数。 2.列方程注意事项。 例:在一副比例尺时1:35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

  • 观华应龙《圆的面积练习课》有感

    今天早上睁开眼,发现订阅号里推送了《小学数学名师课例200节》。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没有组织外出听课。不由地感谢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一看目录,发现大师华应龙有一节《圆的面积练习课》。平时校内上公开课时,我最不擅长的就是上练习课和复习课。总觉得练习课、复习课无从下手。干脆就看这节课例吧! 华老师的这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吃披萨入手,题目如下:小明去披萨点要了一个12吋的披萨,披萨店里没有12吋的披萨了,老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