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数学教学设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数学教学设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

更新时间:2020-03-24 17:47:41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数学教学设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技能: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

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能简单的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通过对比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景图出示

师生谈话:你们平时喜爱什么样的运动?

出示六(1)班喜欢项目的统计表。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老师将统计表中的信息设计成了一张统计图,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统计图吗?能从图中看出什么信息?

3、老师想算出每项运动人数占六年级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你能帮老师算出来吗?怎么算?

剩余几个项目算一种,算出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汇报算出的结果

4、条形统计图能反映出这些百分比信息吗?

【新授】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展示扇形统计图。

这张图为什么叫做扇形统计图?

2、经历扇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

利用多媒体,动态出示扇形统计图各个部分内容,学生经历各部分组成的过程,直接感受各部分扇形与圆的关系。

现在我们将刚才算的每种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填入这个扇形统计图中,如果老师告诉你蓝色这块扇形表示踢毽的人数站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大家想一想,旁边红色扇形可能表示什么项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


小组学习提示:

(1)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什么?

(2)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

(3)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4)用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好处?3、应用扇形统计图回答问题。A:喜欢兵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B: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C:全班人数的12.5%指的是喜欢什么运动的?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4、观察对比,概括特点。

扇形统计图能让我们清楚看到喜欢哪种项目的人数占百分之几最多或最少。条形统计图也能有这个功能,到底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同学进行交流,指名汇报。重点关注特点的概括。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发现扇形统计图的最大特点就是能直观看出每一部分数量和总数的关系,这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所不能表达的出来的。

教师:看来,每一种统计图都具有各自的优势,根据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谁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更适合用我们今天认识的扇形统计图呢?

5、联系生活,加深认识。

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扇形统计图?

大屏幕显示课前搜集的各种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练习】实践体验,加深理解。

1、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牛奶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如下。每天喝一袋250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先说一说扇形统计图的数学信息。

整个圆表示什么?里面的百分比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各百分数和250克的关系,进而算出各营养成分多少克?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选作)

李明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如下图。

(1)李明每天花多少小时活动?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认为李明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吗?

(3)你的作息时间与李明的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将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与李明同学的进行对照。现在小组交流,说一说怎样安排时间才合理,才能做到劳逸结结合。

【活动】拓展赏析,提升认识。

1、师: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统计图?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扇形统计图有时还可以画成柱形的,叫做饼形统计图。

2、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类型的扇形统计图,拓展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设计意图:欣赏各类型扇形统计图,开阔眼界,激发学习兴趣。

【测试】总结收获,反馈升华。

1、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自我评价,教师用excel绘制扇形统计图。

3、课外实践:统计自己这个星期的零花钱支出的情况并做成扇形统计图,下节课我们来分析一下你的零花钱支配的合不合理。
相关阅读
推荐
  • 六年级数学线角三角形总复习检测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线、角、三角形练习题 一、填一填。 1、直线有( )端点,射线有( )端点。线段有( )端点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处于( )或( )两种关系 3、角的大小由( )决定,角安度数分,分为( ) ( )( )( )( )。 4、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 )个角。 5、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 )、( )和直角三角形。 6、任意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锐角,最少有( )个锐角。 7、一个三角形有( )个顶点,最多可以画( )条高。 8、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资料

    第二章 度量衡 一 长度 (一) 什么是长度 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二) 长度常用单位 * 公里(km) * 米(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 微米(um) (三) 单位之间的换算 * 1毫米 =1000微米 * 1厘米 =10 毫米 * 1分米 =10 厘米 * 1米 =1000 毫米 * 1千米 =1000 米 二 面积 (一)什么是面积 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

  • 六年级数学上册转化训练试题

    1. 甲乙两数之和是180,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 一堆皮球分放在四个盒子中,其中20%放入甲盒, 放入乙盒子,丙盒子中放入的是甲乙两盒总数的75%,丁盒子中放入了10个,这堆皮球一共多少个? 3. 一批面粉分给三个工厂,甲分得这批面粉的40%,乙分得余下的 ,最后分给丙14.4吨,这批面粉共多少吨? 4. 某校四五六三个年级共有学生618人,其中五年级比四年级多10%,六年级比五年级少10%,各年级有多少人? 5. 甲、乙、丙三队合修一条公路,一段时间后,甲修的是乙丙总和的25%

  • 空间观念的发展如何落到实处——圆柱教学例谈

    《圆柱的认识》各大版本都放在六下,苏教版是和圆锥的认识合并为一课,但不学侧面展开图;人民教育出版社是认识圆柱及其侧面展开图。两大版本相同之处是都突出了圆柱的特征的认识, 我开始和初中老师联系,想了解初中关于圆柱还会认识什么?初中的老师告诉我,初中只研究圆锥,不学圆柱了,高中好像也研究很少?但在说圆柱的特征时加了一条,两个底面是平行的。 本课学习的价值难道仅仅是为了认识圆柱的特征吗?圆柱的特征是这么认识的吗?关于学习的价值老师们都会加上一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在哪儿呢? 一、经历体的形成过程,理解圆柱

  •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反思

    太仓经贸小学 俞露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是以总结、讲解、练习为主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所以很多老师对于这种类型的课堂感到困惑。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怎样上好复习课,特别是小学数学的总复习课呢?下面就《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总复习》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自主地、自由自在地操作、思考与整理,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对各

  •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交流、猜测、验证、比较、归纳,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

  •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课后反思

    《负数》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标准)第二学段规定的教学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拓展。建立负数的概念,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了有理数,为第三学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把负数教学的具体目标定为:在熟番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題。 基于此本节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是这样制定的: 作为中学

  • 六年级上册《用估算解决问题》案例分析

    最近几年,学校一直在进行121简约课堂教学形态的教学理念的探讨和运用,提倡追求简约、灵动、和谐的课堂境界。这个形态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新颖的,吸引眼球的。这里的概括不是简

  • 《分数的混合运算》课例分析

    《分数的混合运算》一节课,我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经常练习的口算题入手,先练习口算题,然后在两道口算题的中间加一个+号,巧妙地把新旧知识连接起来。在自学例题〔-(-)〕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解答出来。但学生对于中括号什么时候用产生了疑惑。这时,班上的周玉昊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老师,小括号的算完以后,能把中括号变成小括号吗?他提出的这个问题我并没有急于解答,足足两分钟,班上的宋金文站起来说:小括号

点击查看更多